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电视电影 > 从电影《人再?途之泰?》看大众文化的狂欢

从电影《人再?途之泰?》看大众文化的狂欢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电视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078-02

  2012年国产电影《人再?途之泰?》票房从最初行业预估2亿元人民币达到最后的12亿之多,创造了一个国产电影的票房奇迹,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无疑具有提振作用。纵观电影本身,其故事选择、讲述方式都是在大众文化、都市文化背景下展开的。电影是一种文化产品,无论是做电影的人还是看电影的人都是隶属于自己的文化圈中,文化符号在传播的过程中的编码和解码直接决定了电影的传播效果。电影《人再?途之泰?》从电影的定位到电影中渗透的文化元素再到电影传播后产生的社会文化反响,无不显示着与大众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电影的受众定位

  顾名思义,喜剧电影一定得有喜剧色彩,能够引人发笑。同时还能使受众观看时产生情感共鸣,达成价值观认同,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部可以口耳相传的好喜剧电影。电影本身要有好的故事,是喜剧电影的起点,在故事的基础上形成对人性的关照和思考,有人文情怀,而这些无疑都离不开息息相关的文化。与西方传统经典喜剧电影相比,《人再?途之泰?》有很大距离,比如缺乏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更没有在洞察人性、社会的基础上的犀利讽刺,缺乏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等等。这和电影本身定位的目标群体都有直接的关系。

  作为《人再?途之泰?》的导演徐铮曾多次表示,想认真做一部电影,真诚是其主打牌。将这种创作真诚落实的第一步就是对自己所做的电影做以明确的定位,不妄自承担教育意义,只求娱乐大众。在电影上院线之初,就喊出末日狂欢的口号,映衬着普通大众的心理,大打真诚创作、末日狂欢的宣传牌,赢得了众多普通市井民众的心。

  电影开始阶段,徐朗对王宝打从心底的轻视和讨厌,是完全出自于自身社会地位的优越性,社会地位的区隔成为了人和人在社会中判断自身位置的砝码,成为人和人之间平等交流的沟壑。机缘巧合,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迫于无奈,徐朗和王宝走到了一起,经过了数次的矛盾冲突,徐朗,这个努力往社会上层攀爬的精英被?丝平民王宝的执著、质朴的生命追求所感染,越来越看到自己的内心,找到了自己的出发点,明白了自己所做的奋斗是为了谁,为了什么,而真正要追求的是什么,放弃掉了家庭、亲情的自己,又拥有什么。这样直接而简单的人生诉求感染了这位所谓社会精英,透视自己的内心,看到了一个被商业利益异化的“单向度的人”转化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大众一员、芸芸众生。

  当然,电影本身以其梦幻式的手法完成了一个普通大众不可能完成的愿望,让王宝如愿地见到了他的梦中情人,实现了他的夙愿和对母亲的承诺。电影是造梦的表达、夸张的情节、梦想成真的圆满,虽然不太可能落入现实,但为了能够在情感上满足市井大众的心理需求,刻意设置这样的环节,往往更容易触动人心,迎合了在末日恐惧、悲伤的情境中普通大众渴求释放、温情团圆的强烈愿望。电影在一连串的搞笑情节中穿插了大众的喜怒哀乐,生存的不易、奋斗的艰辛,同时注入了家庭亲情、朋友之谊,笑过之后,还能感同身受活的困境,生的欣喜,张扬着人与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暖暖细流。电影以喜剧定位,却直指人心,将个体如何面对社会,在激烈的生存环境中如何找到自我,摆正家庭和事业的位置,找到中间的平衡点,获得心灵和价值的自由实现,都引发一些思考,虽然仍略显浅薄,但能明显感觉到大众文化下作为个体的思考力量。电影的后三分之一处着重笔墨在个体行为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回归上,提升了电影的主题,虽然手法显得有些稚嫩,但其操作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对个体的尊重、对大众文化的尊重都是非常明确的。所谓的上层精英――社会成功人士在?丝平民的道德和情感力量感化下,重新找到了自我,看到了内心,这是一种大众文化的彰显,是一种朴素的文化表达。虽然摆脱不了通俗,没有精英文化那么深刻,但却足以直指人心,令人动容。

  二、电影的文化元素

  电影产品的形成是文化环境作用下的结果。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需要文化消费,通过文化产品生产、消费达成对社会普世价值的传播,形成共识,展开文化传承。不同的文化作品承担的功能不同,有些具有厚重感的电影承载更多的是高端的文化符号,难以为大众所完全解读,深刻领悟,只为一部分人服务;有些电影承载不了太多的历史重任,只图娱乐大众,完成价值观的传递、情感的交流。而《人再?途之泰?》就是其中之一。电影中所运用的文化元素充分显示了其大众文化的取向。泰国泼水节、人妖、追星等无不彰显对大众文化的膜拜。贴近普通人,揣摩普通人的心思,以普通大众视角看这个世界、理解社会。电影本身通过真诚平等的故事讲述,将以往高高在上的精英文化代表拉下来,生发了对草根民众的情感共鸣,甚至学习的态度,转变自身的人生定位、人生目标。无论身处何种社会地位、扮演何种角色,其本身对于家庭、自身的情感诉求、价值判断都是一致的。电影中精明能干的白领徐朗、高博,本是同学关系,但为各自利益反目成仇,都有家庭危机,过着自认为成功的日子。而以此对照的,面对生活困境而心态阳光,努力活着,有着童话般心态的王宝来说,幸福却是发自内心的。电影中找到了现代社会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个人物:徐朗、高博,一个精明,一个奸诈,在你来我往的竞争中,舍弃一切包括自我,拼命获得物质利益,而最终丧失掉了心灵的宁静,获得了浮华。

  一般情况而言,在这样的人物选取中,成功的往往是社会精英,?丝人物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在电影中却恰恰相反,两个精英式人物霉运不断,连连失手;而不见经传的草根却一路顺利,得偿所愿。善与恶,得与失,随着故事的展开而逐渐清晰。弱者不弱,强者不强,最后的结果是以草根的胜利告终。被物质利益掩埋的个体的内心在一次次大智若愚的警醒中被唤醒,恢复了作为人的真性情。美与丑、成与败都在观众的大笑中有了答案,扪问内心,所谓的社会精英又何尝没有自己的身影,而那美好人性的象征――王宝又警醒了自己什么。大众文化的力量在电影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我们消费的是泰国游的热门文化元素,也消费我们自己的精神寄托。

  三、电影的文化传播

  电影从大众现实出发,从社会精英的自身困惑切入,试图通过一系列巧合的情节设计,找到对个体、对社会中的人的思考。当然对于一部电影而言,不可能承载过多的文化符号,实现彻底的深刻的文化传播,或许电影本身只能带来的是一些思考,这样未尝不是一种成功。

  电影中以两位现实生活中成功的徐朗和高博为代表,未达目的,誓不罢休,面对竞争,一直就是马不停蹄,所有的事情,家庭、爱情、亲情暂且搁到一边,为奋斗而奋斗,将这样一类具有典型现代商业特征的精英从原有的社会环境中抽离,搁置在泰国游这样的电影叙事环境中,对个体进行反思,与普通阶层的代表王宝作对比,对个体在社会中的归属、追求的目标、个人价值、人生意义进行思考,质问这些人所谓的成功到底是什么。这些质问虽然只是点到为止,电影文本没有进行深入,但毕竟在这部喜剧电影中有所体现。这是众多中国国产电影中少见的对大众文化浸润下的个体性反思。这种价值观与传统的文化产品中所表达的集体主义、生命观有所差异。而在这其中过瘾的是普通大众,他们在故事解读中看到了不需要高大全、不需要绞尽脑汁消化的大众文化的狂欢。

  看着电影发笑,嘲弄的却是生活中的你我。电影所创造的娱乐有着制造出来的快感,笑过之后,感受到的却是对现实极致绝望后的狂欢。在时下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娱乐是所有人所需,超越阶层。在让人眩晕的城市生活中,关照个体、关照生命,迎着生命中的苦痛,承受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压迫感,用一种近乎纯粹的理想支撑纯真的内心,这或许是电影给出的答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dianshidianying/16361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