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逻辑学 > 大学生犯罪问题成因和对策研究

大学生犯罪问题成因和对策研究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 要:大学生犯罪问题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犯罪问题频发,本文从多种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和对策,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原因都有涉及,并试图提出解决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家庭;学校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
    大学生犯罪的范围、性质及其危害有自身独特的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的客体和犯罪类型近年来呈现多样化 。
      目前大学生犯罪主要涉及范围较广,比较常见的如盗窃、抢劫、诈骗、绑架、杀人、伤害、强奸等。据调查,其中,在大学校园里面,七成以上的刑事案件主要涉及到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等罪种,这些罪种所侵犯的客体都是是财产利益。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参与绑架、杀人、伤害、强奸等侵害人身权案件也逐渐增加,由于其群体结构的特殊性,智能型犯罪也有所增加,如计算机犯罪,商业欺诈罪等,根据研究,财产性犯罪在校园里属于最为普遍的一种犯罪。
      2、犯罪主体范围逐近扩大化
      犯罪主体范围扩大化包括几方面:一是从院校的办学层次来看,以前的犯罪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学校,这几年犯罪的学生逐步向重点院校在蔓延。二是从学历来看,也不排除硕士生、博士生从事违法犯罪的情况。三是从学校表现来看,一些一贯表现良好的学生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四是女性犯罪增加。  
      3、团伙性
      由于大学生大都是在外单身求学,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希望通过其他方式寻找归属感,很多大学生拉帮结派,相互寻找保护、包庇,很容易就容易形成了一个犯罪集团。在大学校园里面,群体之间的打架斗殴现象越来越突出。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
    1.社会原因。
      (1)大学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学校不可避免的接受着各种社会变革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出现了变化,很多大学生出现了个人化眼中。个人化倾向如果不能把握合适的“度”,就很容易陷入个人主义,从而容易产生犯罪。同时大学生的思想正处于活跃期,各种社会现象使大学生的心理机构和心理定式受到冲击,刺激着他们的物质欲望,个别大学生因为追求物质享受而走上了盗窃、抢劫的道路。(2)文化因素。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新媒体的大战和不良网络文化是导致个别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之一。个别大学生终日沉迷在暴力、色情等各种不良文化的印象下,这种文化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偏差。{3}学校周边环境的原因,有的高校周围小旅馆,网吧,台球吧等场所林立,社会闲杂人等聚集,在这种环境下治安案件频发。
      2、学校原因。
      个别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的不重视。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很多学校过于强调英语等课程,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法律基础课程长期逃课。
      3、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组成最重要的一个单元,人从出生开始就成长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媒介,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孩子的健康成长。通常来说,大学生犯罪和家庭教育的失败有着绝对的关系。许多家庭在青少年成长期或者过分溺爱,或者过于粗暴,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模式,有的会形成人格缺陷。
      (1)家庭教育的失当是大学生犯罪滋生的土壤。我国的家庭教育失当现象比较严重,因为社会和历史原因,我国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不是放任自流,冷漠对待,就是过分保护,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自己的要求生活;不是过于粗暴,就是一味的纵容。这两种极端化教养方式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养成自私、偏激、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等不良品行,甚至于导致犯罪。
      (2)家庭结构残缺和家庭关系紧张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因家庭暴力、婚外情、离婚、父母犯罪以及其它原因,使家庭完整性遭到破坏,这些情况都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和人格问题。甚至有相当多的孩子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悲观失望,痛恨父母,嫉妒他人,不满现实,自卑,从而形成一种反社会的心理。需要注意的是,这几年来农村留守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开始步入大学,这部分孩子的家庭虽然从形式上是完整的,但是长期的父母不在身边也造成了他们情感上的实质缺失,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样严重。
      3、自身原因。
      (1)大学生自我定位的错误。一般而言大学生犯罪是处于对自身定位认识不清。主要表现在对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误解。由于自身缺乏一种对社会是非观念的识别能力,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道德观念颠倒,法制观念淡漠,缺乏高尚的理想信念,从而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形成了扭曲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典型群体,由于其年龄的原因,心理与生理正趋向成熟型转变阶段。一些学生由于种种的原因不能适应独立的生活,在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和挫折感,很多大学生的犯罪问题都是由于这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引起的。同时由于社会压力、就业压力等种种问题,大学生看问题容易偏激,严重的就会导致犯罪。
三、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和措施
      (一)社会方面
      1、必须加强对大学周边环境的治理,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大学多数处于城郊结合地带,由于城乡结合部本就是治安案件高发区,盗窃、学生被打等案件时有发生。因此要加强对大学周边治安的整治力度,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公安机关要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公安机关由于自身工作特点,他们对大学生犯罪有更及时、更直接的了解,可以为学生及学校提供相关信息,引起学生及学校的警觉,有利于犯罪的预防。
      (二)学校方面
      1、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必须加大正面宣传和两课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对社会群体的自尊、自爱和互爱的意识,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袭。
      2、进一步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大学生法制教育要做到使大学生懂法、守法。在正常的法律基础课程之外,学校还可开展其他法制教育课程,用具体的事例来教育和感化学生。可以开展模拟法庭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更为生动的法制教育。
      3、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学生存在各 种心理问题,因此高等院校要积极为大学生开展各种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正确引导他们对社会和自身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心、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要特别的留意、鼓励与照顾。
      (三)家庭方面
      1、家长应学会科学教育子女。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2、要尽量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家庭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时,应提前和孩子进行必要的沟通,让他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夫妻有矛盾或感情破裂,也应以不波及孩子为前提。农村留守家庭的孩子更应得到父母的关注,长期的脱离父母生活使得他们在情感上不能正确的对待家庭这一观念,普遍对人情感觉冷漠,家长要关爱孩子的成长,不能漠不关心。
      (四)大学生自身方面
      1、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树立远大目标。大学生要在思想道德上下功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期间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认真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同时要多参加社会活动,特别是志愿活动,如三下乡等,充实自己的生活。要培养集体观念和团体协作精神,学会为他人着想,努力克服自我主义。
      2、正确面对各种人生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从而因为挫折而产生消极心态,要学会和别人沟通,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同时要提高自我心理预警,一旦出现嫉妒,报复等不健康心理的时候,要学会调节情绪,如问题严重也可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缓解心理矛盾。
      3、提高法律意识。大学生要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通过法律学习,提高自己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要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拓维文化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5.
      [2] 苏运来、张合民等;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预防对策研究,2007(1).        

      [3]王先众,陈康;贵州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研究 ,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6).
      [4]赵艳;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07(1).
      [5]苏运来、张合民等;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ojixue/2412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