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逻辑学 > 绝望韧战的人生写照——重读鲁迅的《过客》

绝望韧战的人生写照——重读鲁迅的《过客》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 要:《过客》以一个短剧的样式,舞台般的演示了鲁迅有关生命哲学的思考。其中三个人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既有相互对比,也有步步升级。过客的意志遭受到女孩与老翁的不断试探,内心呈现挣扎的痕迹,经历对各种微妙复杂情感的处理,过客的独特个性才逐渐凸显,生命历程的进展渐趋清晰。

关键词:过客;反抗绝望;生命哲学

    《过客》以一个短剧的样式,舞台般的演示了鲁迅有关生命哲学的思考。文本三个人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既有彼此间的对比,也有步步升级。过客的意志遭受到女孩与老翁的不断试探,内心呈现挣扎的痕迹,经历对各种微妙复杂情感的处理,过客的独特个性才逐渐凸显,生命历程的进展渐趋清晰,文本主题得以深化。
一、女孩和老翁:两维生活状态的诱惑
    世俗沉沦的状态。老翁无论是与过客相对而存在的典型,还是代表过客犹豫、彷徨的另一面,他都是主动沉沦于世俗的一种状态,象征着消极退却的诱惑。老翁是一个经过世事沧桑的人,曾走过许多路,且老翁所停留的地方正在过客所走的道路上,因此老翁曾经也是位过客。对于文中两个最为重要的意象——“坟”和“声音”,老翁极可能曾积极地探索过。现在,他已习惯了这里单调荒凉的生活,还责怪女孩对世事的好奇心。他知道道路的前方是坟,但不愿再往下走。不仅如此,老翁还劝过客放弃:“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而对于曾经也叫过他的前面声音老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那我可不知道。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显然,老翁对于那声音是主动的拒绝了。
    老翁在前进的征途中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认识,是曾经的先驱者,又像是当时青年们所寻求的“人生导师”。然而,面临前路的坎坷与诱惑,他投降停滞了,逐渐沉沦于世俗的状态,甚至在过客前进的道路上继续扮演了新的阻碍和诱惑。在写完《过客》两个月后,鲁迅在《莽原》周刊第四期发表了杂感《导师》,说道:“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这也貌似作者对老翁的态度。
    美好情感的化身。女孩是一个有着美丽幻想、童真的孩子,她对世事好奇,总想看看即将走过来的是什么人,对于前途,也看的一片灿烂,在老翁看到是坟的地方,她却看到“那里有许多野百合、野蔷薇”。她代表着那些仍旧做梦的青年,如《秋夜》中的小粉红花,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期望与幻想。更重要的是,她富有同情心,不但乐于为过客倒水,还给过客一块裹伤的布。女孩更像是过客孤独人生之旅上所遇到的“爱”。这种“爱”或“怜悯”对于处在孤独、困苦状态的过客更具诱惑力,却也是前行中另类的障碍物:它会让过客沉溺于“爱”,或背上负担,裹足不前。
    老翁和女孩两个形象所代表的两维状态极具生活本相的概括,正象征过客以及人类人生征途上都会面临的诱惑和阻碍。对于两者的考验,过客都表现出思考和犹豫。首先老翁的劝言在过客的心理上产生极大的动摇,但最终被过客全然的否定了,这种心理情形前后共有四次:第一次,对于前路老翁劝告过客“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客经历“沉思”,“忽然惊起”,然后坚决地说“那不行!我只得走”;第二次翁对于前面的声音认为“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客依然先是“沉思”,“忽然吃惊”,而后“倾听着”,还是做出 “走的好”这一决定;第三次翁劝过客“休息一会”,客“默想”,但“忽然惊醒”,“倾听”,拒绝道 “不,我不能!我还是走好”;最后一次,翁与过客告别,客最终历经“徘徊,沉思,忽然吃惊”,最终决定“我还是走好罢”,并“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
    然而,过客对于女孩的怜悯的布施却不是这样。女孩递给一片布,让他去裹上他的伤。过客先是“多谢”,并“接取”了布片,还说“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这能使我可以走更多的路”。但在“就断砖坐下,要将布缠在踝上”时,他却犹豫了,但最终也没有断然拒绝这布片。显然,“爱”的诱惑极具威力。为了拒绝这布施,他说了两个原因一是不能感激,二是太过沉重。不能感激是因为“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象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但是我还没有这样的力量;即使有这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我想,这最稳当……”;太过沉重是因为“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感激也在内——里” 。虽通过了一番推辞,最后的结局过客可能是将其系在脚上,揣在怀中,也有可能被“挂在野百合野蔷薇上”,但毕竟没有断然还给女孩,算是“沉默”的领受了。对于过客来讲,他更怕这种“感激”或“爱”太过沉重,以至于阻碍他前进的步伐,引起他“徘徊,沉思”。
二、过客:坚守绝望、坚韧抗战的战士
    对于“路”和“坟”这两个相关的意象,过客有着极为清醒和冷峻的认识,“路”是过程,“坟”更像是终途,然而面对过程和终途,“过客”的选择都是“走”这一状态。从对颓废老翁破坏性建议的否定,到对女孩所给及的“爱”的思虑,过客成功的经历了自身生命阶段的两次挣扎和超越,但他最终还是“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对生活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成为坚守绝望、坚韧抗战的战士。
    过客是寻路者,是长途跋涉的永不停息者。过客持续性的动作是“走”,走向哪里?最终却要走向“坟”。“走”这一意象中就包含了探索、拼搏、追求,更意味着战斗。“过客”就是鲁迅关于绝望韧战的人生写照。过客是一个乞丐似的行路者,不知道“本来叫什么”,“从那里来”,也不知道“到那里去”。但他体验和知解到这一被抛状态仍旧大胆地决断:“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过客坚守孤独的先驱者身份进行探路和前进,他所走的路是一条在杂树、瓦砾及荒凉破败的丛葬之间的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之前有类似的过客走 过,是先驱者,其后,也会有无数的过客再寻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这是后继者,正是这些前仆后继的“过客”,踏出了一条真正的路。正像鲁迅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寻路鲁迅曾有过类似的表白:“走人生的长途,最容易遇到的有两大难关。其一是‘歧路’。倘是墨翟先生,相传是恸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先在岐路头坐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择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不像在歧路上的办法一样,还是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 写完《过客》后两个月,鲁迅在一篇文章里又说了他自己的心里话:“站在歧路上是几乎难于举足,站在十字路口,是可走的道路很多。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放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作为孤独探路者的过客正  是在“走”和“路”之间以决绝的姿态和坚毅的背影完成了自我生命价值的升华。
    过客是孤独者,是坚守绝望的韧战者。他有着异常沉着而敏锐的眼光,一眼能够看到人生的终途——坟;他是个了悟生活的智者,明确自身在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从而断绝了一切尘世的希望。他不像女孩那样天真烂漫,只看到前面有许多野百合,野蔷薇,他清醒冷静的觉察到前路是“坟”的这一绝望境地;却没有如老翁一般中途止步,他有着执着的追求,明知道前面是坟,而仍要不顾劳顿的向前走去。不接受“沉沦”的诱惑和也不接受“爱”的施舍,不接受老翁让他回去或休息的劝告。过客明知道是坟,且料不定自己能否走完这路,但仍然坚持向前走去。在“路”和“坟”之间,过客坚持以“走”的状态来反抗绝望,最终,过客反抗绝望的决绝姿态逐渐树起。
    过客精神的可贵正在于他十分清醒的知道这一绝望的事实,却最终能以超人的勇气来承受这一希望的断灭,并主动反抗这一正在发生的断灭。不仅如此,过客决绝反抗的姿态不为结果,只是一种承担,对现实、对未来的勇敢承担,这也是过客反抗(或者说“走”这一行动)本身的意义所在,正像鲁迅所说:“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 过客显然是鲁迅所着力塑造的最为悲剧性的英雄形象,借形象的抽象化,反抗绝望成为鲁迅所刻画的探索者抽象化了的精神内核,也象征了战士应有的人生境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ojixue/2520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