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逻辑学 > 汉语名量词隐喻现象及其特点考察

汉语名量词隐喻现象及其特点考察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逻辑学


摘 要:隐喻的认知研究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感知、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汉语名量词与其搭配的名词之间也存在大量隐喻现象,对名量词隐喻现象进行具体描写,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汉语名量词隐喻的总体特点。

关键词:名量词; 隐喻; 特点

1. 名量词隐喻现象
  随着近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本质上说,它还是人们用熟悉事物去理解和感知其他事物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我们日常生活和思维中普遍存在、不可或缺的认知机制。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则往往借助隐喻把表示具体形象的某些意义转移到抽象事物上来,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上。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这种相似性不是指两个同类事物之间的类似,而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个人通过想象和联想从主观上创造出来的某种共同特征,往往带有认知主体的主观因素。这种隐喻认知方式,存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尤其在语言生活中更为显著。作为汉藏语系语言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汉语名量词在其使用中也存在大量隐喻现象。例如:
    [1]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李商隐《无题》)
  [2] 湖波上当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沙白《秋》)                                                  
    [3] 一叶小舟 (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名量词“叶”由名词借用而来,本义是叶子,即微管植物的营养或光合作用的器官,通常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说文·草部》:“叶,草木之叶也。”《诗·小雅·苕之华》有:“其叶青青。”陆游《路野人家有感》中也有“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的佳句。“舟”即船也,人立在岸上眺望在大海上渐行渐远的小船,距离越拉越远使船原本清晰的轮廓变得渐渐模糊,让人联想到漂浮在海面上的叶子,这两种景象在认知主体的心理上产生了极强的相似性。例[1]至[3]中名量词“叶”对“舟”的计量是一种名量词隐喻现象。
2. 名量词隐喻的特点
2.1 稳固性
  名量词隐喻具有稳固性,这主要表现在名量词隐喻中的隐喻映射一旦形成,就会稳定下来长期为人们使用。例如:名量词“粒”本义是米粒、谷粒。《说文·米部》:“粒,糂也。从米,立声。”名词“粒”的指称性弱化,转向名量词计量“谷粒”之类事物始于《孟子·滕文公》:“乐岁粒米狠戾”。1到了西晋傅玄《灾旱诗》:“君无半粒储,形影不相保。”南朝《梁高僧传·义解篇》又有:“冀于饭中得一粒谷,先取食之。”名词“粒”指称谷物等农作物的意义已经完全弱化,词性由名词变为量词,语义特征可以概括为[+ 形状][+ 小][+ 圆],作为认知主体的个人用“粒”对在形状上与之相似事物的数量进行计量,形成了名量词隐喻。例如:
  [4] 获佛牙一枚,舍利十五粒。 (慧皎《梁高僧传·与福篇》)                                               
  [5] 层层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   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朱自清《荷塘月色》)
    直至今日,人们仍说“一粒珍珠”“一粒明珠”。因此名量词隐喻具有一定稳固性,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容易忽视名量词使用中的隐喻现象,将其看作名量词和名词的常规搭配。
2.2 单向性
  莱考夫()将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具有方向性的互助活动称为映射(mapping)。映射是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一般由源域向目标域进行,具有单向性。汉语名量词隐喻中的隐喻映射总是由名量词向名词的单向映射。在映射作用下,人们把熟悉的具体形象事物的特征投射到抽象,不熟悉的事物上,进而理解和认识该事物。例如:
  [6]南街光顺号杂货店门前的砖台阶上,站着一簇下堡村的闺女。 (柳青《创业史》                                                         
  名量词“簇”的本义是丛生的小竹,《广韵·屋韵》:“簇,小竹。”《正字通·竹部》:“簇,小竹丛生也”。在形态上呈密集状。例[9]是柳青《创业史》中徐改霞放弃投考国棉三厂,在回去的路上路过光顺街遇到了同去投考的下堡村的闺女。在这里文本作者为了突显人群的密集,又没有必要对这些闺女的数量进行精确的统计,于是创造性地选择名量词“簇”对其计量,形成了名量词隐喻。在这个过程中,源域名量词“簇”[+丛生 ][+密集状]的语义特征单向映射到目标域“闺女”上,使其也具有源域的语义特征。
2.3 类推性
  类推是利用相似的事物来推论或衡量。所谓名量词隐喻的类推性就是指在隐喻形成的基础上,具有相同语义特征的名词通过类推作用可以与该名量词搭配。例如:名量词“双”的本义是两只禽鸟,《说文》:“雙,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礼记·少仪》:“其禽加於一双,則执一双以将命,委其余。”杜甫《滟滪》中也有:“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在数量上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成对使用的“袜子”相同,用“双”计量“袜子”产生名量词隐喻。而指称“袜子”“手套”“筷子”“运动鞋”等物质生活资料的名词都具有[+ 两个][+ 同类事物]的语义特征,可以通过名量词隐喻的类推性用“双”进行计量。如“一双袜子”“一双手套”“一双筷子”“一双运动鞋”等。
参考文献:
[1]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2]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0.


1 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8页。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luojixue/2537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