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先秦两汉时期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先秦两汉时期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摘要】音乐可以说是先于人类诞生的存在,但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音乐,音乐不受是时空的限制。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古代庞大而深厚的哲学体系对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在该哲学基础上也形成了当时的音乐美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音乐在之后历朝历代的发展中既有延留也有创新。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先秦两汉时期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的特点,文章将结合当时的哲学体现,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先秦两汉时期;古琴;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J63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001-03


  【本文著录格式】李忠,陈喜红.先秦两汉时期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研究[J].北方音乐,2020,10(19):1-3.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诞生多少年,音乐就存在了多少年,我国音乐美学思想早已形成,先秦两汉时期,儒家、道家、墨家以及其他学派都结合自身的哲学思想体系,提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儒家、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那么先秦两汉时期的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究竟是如何发展的,其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受到了那些因素的影响呢?下面,文章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先秦两汉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


  (一)萌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美学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此时只有零星的语录记录音乐美学思想,尚无成篇的论著,但是即便如此,处在萌芽阶段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依然十分深远。在该阶段的主要包含有礼乐思想与阴阳五行音乐思想两个大类,这些思想为后世的音乐美学思想奠定了基础,随后,对于音乐美学思想虽然不同的学派有所创新和发展,但是始终未曾跳出该范畴,其对中国的音乐美学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不同学派由于哲学思想观点不同,因此对音乐的理解认识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如儒家重点关注音乐与社会的关系,着重阐述“乐”与“礼”之间的内外联系;而道家则重点关注音乐与自然存在的联系,主张音乐抒发自然。


  (二)百家争鸣时期


  进入到春秋末年至战国末年,我国思想文化进入到了百家争鸣时期,在该时期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王室式微,诸侯崛起,在各地诸侯的支持下,知识分子阶层队伍空前壮大,中國古代史上思想最活跃、学术空前繁荣的时代由此开启,在此背景下,音乐也有了更多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音乐不仅仅只是大型礼仪活动中“礼乐”,同时其也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展现百姓普通日常生活的音乐也逐渐增多,南北音乐互相交流,用于演奏乐曲的乐器增多,人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也有所提升。在多种学派并立的大环境下,各个学派的音乐思想彼此交融,各个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用继承,同时在时代变迁的环境下也有创新与发展,各家之间既有自身独特的思想观点,同时也彼此交融,相较于春秋时期来说,该阶段的音乐美学思想得以不断的发展和丰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二)末年时期


  汉代时,诸子百家的时代结束,汉初当时的执政者崇尚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因此音乐美学思想也与道家的诸多思想观点一脉相承。而自汉武帝之后,为了更好的巩固统治,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此后,音乐美学思想观点也与儒家思想紧密联系起来了,并对后世的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音乐美学思想发展过程中,最为标志的事件就是《乐记》的出现,该典籍提出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天人合一”美学思想,但是,由于时代以及人们思维的局限,因此音乐美学思想也存在有诸多的缺点和不足。音乐逐渐沦为教化和统治民众思想的工具,思想道德观念压抑了音乐所传递的情感,音乐逐渐沦为“礼”的附庸,丧失了独立的地位以及自由发展的可能,这对于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实际上存在有不利影响。


  二、先秦两汉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特点


  (一)“礼乐”是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核心


  音乐的礼乐思想诞生比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就开始为大型祭祀和礼仪活动服务,一些大型的祭祀以及典礼活动之上,许多乐器都会展现与礼相关的乐曲。此后,儒家思想大家孔子肯定了“思无邪”,表示音乐的思想必须要合乎礼制、纯正;荀子则明确提出了“礼乐”的范畴,经过长期的总结研究,礼乐思想逐渐发展成熟,发展到两汉时期《乐记》则是礼乐思想的集大成者,《乐礼》收入《礼记》成为经典,礼乐思想也定型,成为统治者的一种统治思想。随后的音乐美学思想虽然有所创新发展,但是基本上都没有跳脱出这一思想范畴。因此,先秦两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主流就是礼乐思想。


  (二)以“中和”——“淡和”为准则,平和恬淡为美


  “中”“和”范畴诞生于春秋时期,“中和”范畴是由荀子提出的。“淡和”思想则来自于儒家和道家的融合。以“中和”——“淡和”为准则,以平和恬淡为美,阴阳家、杂家、佛学也是以“中和”——“淡和”为准则,由此可以看出先秦两汉时期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三)追求“天人合一”,强调音乐的自然之美


  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一直以来都是主体内容,在音乐美学思想中也有相关表述。春秋时期,有学者认为乐能通天、人,要求以平和之乐实现人际关系的有效调和,天人关系统一的思想早在此时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主张以五音配五行,十二律配十二月,借助音乐构成宇宙形式,强调音乐与自然彼此相通,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五行学说彼此融合。


  (四)从哲学、伦理、政治角度出发论述音乐


  艺术诞生于社会实践生活,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其也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在先秦两汉时期,音乐美学思想认为音乐并不仅仅只是一种艺术,同时还关注音乐与外界之间存在的联系,如分析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主张发挥音乐教化民众方面的作用价值,期望借助音乐引导人们的思想,但是此时的思想研究比较少的深入到音乐的内部,对于音乐的研究包裹在厚厚的礼仪之下,音乐自身的美与价值没有充分的凸显出来,这也是先秦两汉时期,音乐研究过于重形,而忽视本质的缺点所在。


  三、先秦两汉时期哲学思想体系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


  (一)儒家对先秦两汉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礼乐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中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流派之一。儒家的代表人物是众所周知的孔子、孟子和荀子。虽然孔子不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他是对儒家学说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孔子之后,孟子和荀子發展了儒家思想。孟子是儒家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人应该有四德,即仁、义、礼、智。孟子认为,这是人性中最真诚、最善良的品质。荀子继续发展儒家的现实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了“礼”的概念。其思想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实用目的,或合作和互助,还是为了生存,或寻求更大的个人利益,人们会组织一个集体,形成国家和社会,需要集体的人类行为的规则是“仪式”。许多儒学学者认为,最重要的礼仪是“丧礼”和“祭礼”,而音乐则是一种应用于礼仪并为礼仪服务的艺术形式。在《乐论》中提出“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思,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结合这段论述可以发现,荀子从儒家“礼”的角度出发,认为音乐是不能脱离于礼乐制度而存在的,正所谓礼崩而乐坏,礼乐制度是人民思想道德与心理意识的一种通知,音乐是一个统治者统治人民的精神生活的工具,这是儒家音乐美学的重要体现。此外,儒家的“中和”思想对音乐也有很大的影响。中和思想体现在音乐,主要表现为儒家雅乐,提出了音乐应该是“音乐,不是她哭而不伤害”,这个理论是儒家哲学系统,音乐审美标准的要求应该持有标准音乐在创作和演奏音乐,但是也不能太多,优雅,既能够表达内心感受的表演者或者设计人,同时克制,甚至不能正常的极限。这种音乐思想与儒家对约束和规范人们思想道德和精神生活的理性思想高度一致。


  (二)道家对先秦两汉时期音乐美学的影响——大音希声


  道家是先秦两汉时期又一对当时社会影响巨大的思想流派,其与儒家思想存在有一定的相似点,但是也有差异。道家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杨朱,在战国时期杨朱学派被分为节欲派和纵欲派两大派系,由于观念不同,因此对音乐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如节欲派在杨朱的观点之上提出了属于自己的见解,认为“天生人,而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循节以制欲,故不过其行情也。由贵生动,则得其情矣。此而者,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死生存亡之本也。”在《吕氏春秋·情欲》中表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就是“情”,实际生活中人们所付诸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当然这些行为可能有些是积极正面的,有些则是消极负面的,如人们对于音乐、美术的追求,为了自身的幸福,使自己把持真正的快乐,就应当尽可能地保留对自己有价值的欲望,要节制对自己有害的欲望,使欲望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也就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节欲”,促使自己活得真正的快乐。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节欲派的学者认为,音乐可以满足人的听觉需要,能够带给人一种心理上满足与快感,是艺术享受的表现。在《吕氏春秋·本生》中认为这种音乐享受属于所有阶级所应当享有的正当利益,从这种观点中也可以发现音乐美学思想中蕴藏有道家对阶级差别的反对以及对平等思想的追求。但与此同时,认为关于音乐的享受不能只是简单的听任耳朵的驱使本能的放松聆听音乐,要有所节制,将聆听音乐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节制耳朵的本能活动,适当的享受音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展现音乐艺术的价值作用。而纵欲派对于杨朱学说的创新发展则与节欲派截然相反,更趋向于纵欲“养生”。在《列子·杨朱》中提出“既生,则其废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将死,,则废而任之,究其所之,以放于尽。”这种观点认为,人的一生是极为短暂的,快乐和幸福的时光并不是经常能够拥有的,与其过分的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思想,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顺应自己内心的需要,尽情享受自己喜欢的事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为我”、“贵己”的追求。


  在杨朱之后,道家学说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学者是老子,后世人们对于老子的学说观点远多于杨朱。老子的主要哲学观点为对“道”的理解和认识。在《老子》的第四十一章中,提出了“大音希声”的观念,该观点随后发展成为道家哲学思想以及中国古代历史上对音乐美学艺术观的重要认识之一。“大音”主要包含有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指的是包含所有的音乐,而且这些音乐的各个方面都比较美,是人们发自内心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另一方面,指的则是存在于茫茫宇宙的音乐,也就是所谓“道”的音乐,其所描述的是现实与虚幻之间的音乐存在。所谓的“大音希声”,从某种程度来说,其追求的是音乐的本质和灵魂。综合来看,道家学说所总结的音乐美学思想,更多的是对音乐纯粹艺术形式的表达,与儒家思想将音乐与政治、伦理等结合在一起不同,主张从欣赏音乐的个人的角度来对音乐进行分析,探究音乐的创作与审美。


  (三)墨家对先秦两汉时期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非乐


  先秦两汉时期墨家也是在音乐美学思想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流派之一,但是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与儒家以及道家的观点则截然不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墨家学派的主要拥护者并非知识分子,而是普通平民百姓与手工匠人,他们来自于社会的最底层,对于哲学思想与儒家和道家截然不同。墨家学者往往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对于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与怜爱,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所流传下来的《墨子》一书,提出了“非乐”的音乐观点,认为应当尽早摆脱以音乐来分化国家等级的礼乐制度束缚,当音乐与“礼”联系在一起之后,一些巨大的音乐仪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社会的发展建设可谓是毫无益处,墨家不提倡音乐的大量使用,甚至是反对音乐的,认为音乐的过度使用是不合理的,如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音乐的频繁应用将会浪费国家的财力、物力,显然这一观点是有偏激的,忽视了音乐与人之间的联系,否定了音乐所具有的多种功能。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先秦两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深受当时儒、法、道、墨以及阴阳杂家的影响,生活在当时的学者极为关注音乐,对于音乐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他们的见解不论是积极正面的,还是消极负面的,但是对音乐都十分重视,尤其关注音乐对国家、社会以及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虽然,先秦两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距今已经十分久远,但是对于音乐艺术的观点与思想已经处于比较成熟的状态,不仅对当时的政治、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后世以及今天人们的音乐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可见,先秦两汉时期的音乐文化、音乐思想都是成熟且丰富的。


  作者简介:李忠(1971—),男,山东牟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美学;陈喜红(1972—)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2387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