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生态美学特征渗透影响关系论文(共6篇)

生态美学特征渗透影响关系论文(共6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第1篇:中国当代生态美学需要解决的三对关系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虽然取得了众多理论创新,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三对关系:一是生态学与美学的关系;二是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学的关系;三是生态美学与艺术美学的关系。


  一、生态学与美学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引起了美学的关注,但是由于传统美学本身观念的缺陷,人们转而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美学观念进行改造。但是,当把生态学作为新的美学观念的基础的时候,生态审美如何可能便成了问题,它也成为生态美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甚至是论证生态美学合法性的关键。


  西方生态美学的先驱利奥波德(AldoLeopold)在《沙乡年鉴》中指出,生态的保护离不开美学的参与。他说:“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①但是,利奥波德这里所说的“美丽”并不是传统美学所谓的“风景”之美,因为在他看来,传统美学是幼稚的,“大概是因为美学上不成熟的标签,把‘风景’的定义局限在湖泊和松树上了”②。传统美学不但把对自然的审美看作是风景,同时还把审美的感官限定于视觉和听觉。其实,对自然审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观赏,而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并需要包含对大地的理解和尊敬。因此,他认为:“发展休闲,并不是一种把道路修到美丽的乡下的工作,而是要感知能力修建到尚不美丽的人类思想中的工作。”③他把自然审美与生态学、生态学伦理学紧密结合起来,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传统美学作出改造,建立新的大地美学。他的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西方当代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米克()直接对西方美学理论中“艺术与自然相对”的传统提出挑战①,这一传统直接导源于柏拉图,人为地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认为艺术是“高级的”“精神化”的人类精神产品,相反自然世界则是“低级的”“动物性的”。19世纪进化论的诞生,已经促使人类开始重新思考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米克沿着这一思路出发,把美学理论建立在现代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并着重考察了艺术审美体验与生态系统、生物稳定性、生物完整性或生态整体性之间的关系。高博斯特(r)从森林管理的角度,看到了传统美学——“风景”审美与森林管理之间的冲突。他从“与人有关的因素”“与景观有关的因素”“人与景观互动的因素”“互动结果的因素”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风景美学与生态美学之间的十九点具体差异,并总结道:“在风景美学中,追求娱乐(情感)是首要因素,从观赏这个景观中得到这种娱乐而不考虑这个景观的生态整体性。相反,在生态美学中,娱乐是第二位的,它的前提是为了这个景观,并知道它在生态上是符合要求的。”②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方生态美学研究中,他们都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传统美学进行改造,并使生态学成为他们构建生态美学的前提和基础。


  在中国,生态美学也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的。1994年,李欣复在《论生态美学》一文中提出构建生态美学的构想。在此文中,他论述了现代工业文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认识,重新审视生态环境之美。他尝试着提出树立生态美学的三大观念,即:“树立生态价值是人类最高价值所在基础上的生态平衡是最高价值美的观念”,“树立时空统一高度上追求自然万物的和谐与协调发展美的观念”,“树立努力建设新的生态文明事业的美学观念”③。在这里,李欣复不但提出了建设生态美学的构想,还试图从生态的角度提出新的美学观念。1998年,曾永成较早从生态学的角度对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的观点进行了重新解读并提出了人本生态学观,为其后来提出人本生态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马克思提出的“人是人的自然”,这恰恰证明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由于人是自然的生成物,这种创造和解放必然在自然的生态制约之中,是自然生态系统通过人而实现的自我超越”④。也就是说,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其实是自然的自我意识。自然性或生态性不仅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实践的本性,它更构成了人的审美活动的本原性特征。2000年,徐恒醇在《生态美学》一书中初步构建了以生态美为核心范畴的生态美学体系。他指出:“所谓生态美,并非自然美,因为自然美只是自然界自身具有的审美价值,而生态美却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⑤;并且,它與传统的美学观念不同,是在生态观念指导下的“生态的审美观念”⑥。


  2001年,曾繁仁在首届生态美学会议上宣读了《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一文,次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正式发表。文章一开始,曾繁仁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生态美学观,他坚持广义的生态美学观,认为:“它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⑦在他看来,生态学属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种,同样思考的是人的生存问题,因此生态美学关注的不仅仅是环境,还包括人的广义生存;同时从世界美学乃至中国美学的发展而言,生态学的引入为美学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可以说,曾繁仁把中国生态美学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在世界生态美学研究中彰显了中国的特色。2002年,他在《试论生态美学》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简单地将生态美学看作生态学与美学的交叉,以美学的视角审视生态学,或者是以生态学的视角审视美学,都是不全面的。应该从存在观的角度,把生态美学界定为:“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地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代的理想的审美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


  综上可知,中西方生态美学的诞生,都明显受到了生态学的影响,都把美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生态学之上。由于生态学概念的引入,使得美学超出了传统以艺术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扩大了审美对象的范围,改变了人们以人为主体的审美方式、审美理念,为美学带来了众多的理论创新。生态学也成为生态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原则,甚至成为审美的重要标准乃至唯一标准。但问题是,生态的如何成为审美的,即生态审美如何可能?在生态与审美之间有没有冲突呢?有的学者提出了质疑,比如伯林特认为:“科学影响可以采取不同形式,但当它们因试图将审美纳入某一科学模型而偏离了审美体验的首要地位时,这种努力就误入歧途了。”②确实,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交叉而形成的学科,生态审美也是包含生态学与美学的融合,但是生态学与美学毕竟是两个学科,二者如何结合,却成为生态美学研究中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也是目前“學界对生态美学研究的迷惘之处”③。


  二、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学


  生态美学的提出,天然带有一种对生态责任和义务,因此,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正是由于生态伦理学的加入,使得生态审美突破了康德所奠定的经典美学的定律——审美的无功利性,使生态审美带有深厚的功利性内涵。但是当生态审美突破功利性的时候,也使生态美学有滑向生态伦理学的危险。


  美学何以能对生态保护起作用,仅仅拥有生态学的知识恐怕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生态美学研究者试图寻求更为坚实的基础。利奥波德指出:生态学教育“不分正确与错误,也不提出任何义务,也不号召做出一定的牺牲,在流行的价值论也不进行任何改变。就土地的利用而言,它激励的也仅仅是开明的个人的权利。试想一下,这样的教育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去?”④结果是生态学教育不但没有带来生态保护,反而造成生态破坏,原因是我们缺少对土地的尊敬、责任和义务。由此,他把生态审美与土地伦理责任义务结合在一起,指出:“我不能想象,在没有对于土地的热爱、尊敬和赞美,以及高度认识它的价值的情况下,能有一种对于土地的伦理关系。”⑤罗尔斯顿Ⅲ(HolmesRolstonⅢ)专门论述了美与责任的关系问题,在他看来,“如果拥有美,就拥有责任”⑥,审美应该和责任联系在一起。单纯的美,或许可以引起对自然的保护,但是,“审美价值,虽然它们是重要的,虽然它们支持某种道德,但最终不如对其他人的道德责任那样有力”①。只有深深包含着对自然的责任,才更能体验到自然的美。“把自己所居住的那处风景定义为我的家。这种兴趣导致我关心它的完整、稳定和美丽”②。因此,他提出把美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这是容易做到的,我们在一开始说过了。从逻辑上说,一个人不应该毁坏美;从心理上讲,一个人不希望毁坏美”③。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不仅仅是为生态审美寻找更深层的理论根基,更突出的表现是迫切需要置换实践美学的实践功利伦理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作为西方美学的代表,主张审美的无功利性,而蔡仪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代表,坚持审美的功利性,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如何解决审美的无功利性与功利性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美学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践派美学恰恰是运用“自然人化”的理论,解答了审美无功利与功利性之间的矛盾,并由此而脱颖而出。李泽厚首先抓住了美感的二重性,他认为:“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即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性。”④那么,美感的二重性来自何处呢?当然,只能是美的事物,但它不是事物本身的自然属性,而是一种“自然人化”的结果,“自然对象只有成为‘人化的自然’,只有在自然对象上‘客观地展开了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时候,它才成为美”⑤。如此,美是客观的,但也是功利的,实现了客观性与功利性的统一,这里的功利性是社会功利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善”。后来,李泽厚用“积淀”的概念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他说:“通过漫长历史的社会实践,自然人化了,人的目的对象化了。自然为人类所控制、改造、征服和利用,成为顺从人的自然,成为人的‘非有机的躯体’,人成为掌握控制自然的主人。自然与人、真与善、感性与理性、规律与目的、必然与自由,在这里才具有真正的矛盾统一。真与善、合规律与合目的性在这里才有了真正的渗透、交融与一致。理性才能积淀在感性中,内容才能积淀在形式中,自然的形式才能成为自由的形式,这也就是美。”⑥也就说,美虽然在形式,但是形式的背后却积淀着理性的内容,如果形式的审美是无功利的话,那么其包含的内容则是隐含着深层的社会功利性。后实践美学试图打破这实践功利性,回归到审美的无功利性,但是在美学观念上并未提供更新的内容,而是又回到了朱光潜所代表的无功利性美学那里,重新使美学陷入僵局。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不是一味地打破或回归,而是用一种新的生态伦理去代替单纯的实践功利伦理,从而实现了对实践美学的重要突破。岳友熙提出:“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环境伦理学为基础的新型美学。‘生态环境伦理学’也称为‘生态伦理学’,是一种主张把道德关怀(normalconsideration)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类存在物身上去的伦理观点和学说。它是对传统伦理学基础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它的继承、发展和超越。”⑦


  曾繁仁在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两个方面对生态审美的生态理论基础作出了重要理论探究。在研究对象上,他强调的生态系统,其中就包含生态伦理。他说:“‘生态’作为一种现象,从阿伦·奈斯开始由自然科学领域进入到社会与情感价值判断的社会领域,这就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与生态美学应运而生,而‘生态’也在‘整体性’、‘系统性’的内涵之上又加上了‘价值’、‘平等’、‘公正’与‘美丑’等的内涵。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态系统的美学内涵。这种美学内涵就是在‘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中,存在的显现、真理的敞开。”①也就是说,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含生态伦理在内的生态系统,生态伦理必然成为生态美学的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生态美学的范畴建构上,他论述了与生态伦理密切相关的“家园意识”的范畴。家园意识,即“海氏的存在论哲学中‘此在与世界’的在世关系,就包含着‘人在家中’这一浓厚的‘家园意识’,人与包括自然生态在内的世界万物是密不可分的交融为一体的”②。也就是说,生态审美过程是一种包含深刻责任维度的美感体验,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体验,也包含着对家园感的体验。


  程相占在文章中集中阐述了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其中就同时包含生态伦理和生态知识两个要点,但是二者不是并列的,生态知识是生态欣赏的内容,而生态伦理则是生态审美的基础。他指出:“笔者这里所探讨的生态伦理可以概括为‘强调生物圈生态整体的人文主义’,近似于国际学术界所说的‘生态人文主义’”,“生态人文主义所包含的‘爱物’的伦理态度可以简称生态意识,它是生态欣赏的基础和前提。”③另外,他在第四个要点中还突出强调了生态责任意识对人类审美偏好的引领作用。他指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偏好与审美风尚也在无形中浪费着自然资源,加剧着环境危机,比如,以皮草时装为高贵,以烟花爆竹为灿烂,等等。这就意味着,从生态文明的视野来看,‘审美’并不一个总是光辉灿烂的词语,违背生态文明理念的审美活动比比皆是。”从主体的角度,“充分借鉴当代环境伦理学的相关成果,改造我们的伦理观念和伦理态度,将是生态美学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④。由此可以看出,生态伦理学在他的生态审美四个要点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生态伦理学为生态审美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克服了传统美学的形式审美偏好,突破了康德经典美学所奠定的审美无功利性,为生态美学的现实性品格增添了活力。对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研究而言,生态伦理取代了隐含在背后的实践功利伦理,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特征,但是生态伦理学的加入,同时使生态审美带有明显的现实功利性特点。一旦审美带有了明确的功利性的时候,它还能否保持审美的独立性,则成了一个疑问。笔者甚至认为,虽然生态审美被看作是对传统无功利性审美的一种突破,但事实是,“功利性的生态审美既不利于保持审美的独立性,也不利于生态保护,存在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悖论”⑤。如果这一观点成立的话,恐怕这一结果也是生态美学在追求生态功利化过程中始料未及的。


  三、生态美学与艺术美学


  生态美学因现实生态危机而起,自然环境美成为其重要的研究对象,西方生态美学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探究了环境审美的特点。同时,生态学的引入,也带来了生态美学观念的变革。如此,便出现了两种美学,一种是艺术美学,另一种是生态美学。二者能否沟通、融合,则成为了一个问题。


  在西方,生态美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环境美学,因为它是针对西方艺术美学传统而提出来的。上文提到的利奥波德、米克和高博斯特在论述生态美学的观念时,都突出了自然环境审美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差异,另外从他们的环境美学研究中也可以看得出来。1966年,赫伯恩(n)在《当代西方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的引言中指出,在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分析美学把美学仅仅限于艺术领域,造成了对自然美的忽视。由此出发,他从分析美学的角度对自然审美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自然审美不同于艺术审美的三方面的特点:介入性、无边框和不完整等。在他看来,自然审美不同于艺术审美,欣赏者是在环境之中的,并且是没有画框、没有边界的,也不像艺术一样追求意义完整性,这也开启了西方环境美学的研究特点和思路①。瑟帕玛(YrjoSepanmaa)区分了艺术与自然审美的创作、对象和观察者三方面的十四点不同。从观赏者看,他认为:“观赏艺术品的场所是有限定的——但对环境而言,则是自由的;艺术品以考察者对它的距离和无利害关系为前提——环境的观察者是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直接接触;大多数艺术形式的作品是用一种感官来感知的——环境观察者通常由多种或所有的感官聯合作用而形成,并且所有的感觉都是相关的。”②卡尔松(AllenCarlson)区分了多种审美模式:对象模式、景观模式、自然环境模式、激发模式和神秘模式。其中,他认为对象模式和景观模式脱胎于艺术模式,是把自然作为一个对象来欣赏,他赞同自然环境审美模式。自然环境模式不同于对象模式和景观模式的那种二维视野,而是需要把“自然作为一种自然环境来欣赏”,同时需要“借助已知的知识来鉴赏自然”③。伯林特((ArnoldBerleant)提出参与美学,指出了环境审美的参与性特征。他认为:“事实上,环境有可能看作是建筑美学的实现,尽管不是在传统的意义上,因为就传统美学而言,要求我们摒弃所有的使用考虑并且采取静观的态度与艺术品保持分离。相反,环境引发并且象征一种与此不同的体验——人的参与,这一点其实建筑早已在实践中践行了。”④


  在中国,生态美学的诞生既有与西方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一致的地方是,很多中国生态美学研究也沿着西方生态美学的研究思路,提出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美,在研究特点上也是与艺术美学相对的。比如,李欣复在《试论生态美学》一文中提出,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环境美为主要任务与对象”的学科。徐恒醇虽然提出生态美范畴,但是在具体研究层面上则落实为环境。他认为:“它应该以与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相关联的审美活动为主要对象,即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审美为主。”⑤这一思路也体现在他的《生态美学》一书的体系建构上,书的第四、五、六章讲的都是生活环境、城市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内容。不同的地方是,中国生态美学不仅仅是强调对艺术美学传统的反拨,更重要是对实践美学——“非生态”美学的强烈质疑与突破。因此,中国生态美学没有像西方一样,严格把生态美学与艺术美学严格对立起来,而是把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来进行研究的。陈望衡作为新时期实践派美学的重要代表,在生态时代到来之时,开启了从生态学对实践美学观念的改造。他指出:“生态美学虽然不是美学的全部,却必然是美学的基础。同样,生态美虽然不是全部的美,但它必然是美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属于美的基本的性质。”⑥张玉能、徐碧辉等新实践派美学家都对实践美学观作出了生态改造,在坚持“自然人化”的同时,突出了“人的自然化”的一面。曾繁仁在参与生态美学讨论伊始,就把它定位为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观念和形态。2012年,曾繁仁专门撰文《对德国古典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建设的反思——“由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到“天地境界”》,集中阐述实践派美学的理论渊源,即与德国古典美学之间的联系,并指出实践美学必将被生态美学所取代。他说:“实践论美学是在那个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具有较强学术性的一种中国形态的美学,它以其特有的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精神,特别是对人的理性精神与改造自然能力的张扬,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与满足了我国建国后,包括新时期人文主义启蒙的需要;它建构了包括‘认识论——人类本体——自然的人化——积淀’在内的具有相当的自恰性的美学理论体系,独树一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局限与弊端日益明显。”特别是在自然审美领域,实践论美学“只强调了人化的‘自然’的价值,而完全没有看到未经‘人化’的自然的价值。宇宙、地球与自然万物,其价值怎一个‘人化’与‘积淀’就可概括,它们是人类生存之源、地球万物之母,具有人类难以企及的价值”①。因此,中国当代美学应该走向更为适合时代发展、体现生态精神的“天地境界”的生态美学。


  中国生态美学虽然强调了与西方生态美学的差异,但是在理论资源上却都是来自西方的环境美学研究。比如,聂振彬在《关于生态美学的思考》一文中,不但认为生态美作为一种美的形态,不同于传统的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和艺术美,而且还从环境与心态、生命感与审美感、生态环境的功利性目的与超功利性目的三个方面论述了生态美的生成特点。他着重对比了生态审美与艺术审美的不同,突出了生态审美的功利性特征,认为:“康德所说的一切审美活动都超越利害关系之上,是不适用于生态审美活动的,即在生态审美活动中功利目的性和超功利性的区分,只是理论上的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②程相占在《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一文中,系统阐述了学界目前对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的五种认识:“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四、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五、参照环境美学以发展生态美学。”在文章中,程相占明确把曾繁仁的思路归属于第四种,即“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自己早已形成的生态美学,进而将‘环境美学纳入其中’”,而他自己屬于第五种,即生态化美学③。即使如此,他仍然也是参照和借鉴环境美学的既有成果来建构生态化美学的。当然,我们不否认借鉴西方环境美学的研究成果,但其中会存在一个问题,环境美学对环境审美特点的分析,本身就是针对艺术审美而提出的,那么,当它作为一般美学观念的时候,能否适用于传统的艺术审美呢?其实,曾繁仁对这一问题早有警觉,他在吸收伯林特的“参与美学”时就曾指出:“的确,诚如柏林特所说,现代艺术向行为艺术的发展的确为‘参与美学’中眼耳鼻舌身等整个身体的‘参与’准备了条件。但是,当面对传统形式以及传统的艺术形式时,‘参与美学’的绝对有效性就值得怀疑了。”同时,他试图对之作出适当的修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将‘参与’拓展为主体的积极参与,首先是主体审美知觉能力的参与,参与到审美对象的构成之中,当面对自然环境时则又包含着各种感官的参与。”④在这里,曾繁仁主要突出借鉴参与美学是为了突破传统美学的主客二分乃至主体的积极参与,但是我们也看出了他对艺术审美与环境审美的论述是有分别的,也就是说,其间仍然存在着裂痕。在《生态美学导论》的序言《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中,这种裂痕表现得更为明显。他在论述第四点突破——“审美属性的重要突破”时写道:“生态美学不反对艺术审美中具有静观的特点,但却着力自然审美中眼耳鼻设身的全部感官的介入,就是当代西方环境美学中著名的‘参与美学’的观念。”①也就是说,生态美学所谓的突破仅限于自然环境的审美,在艺术审美的突破是有限的,甚至仍然是保持不变。


  在西方,生态美学研究已经使美学研究陷入了两种美学形态——艺术美学与生态美学二者针锋相对的境地。比如,伯林特就指出:卡尔松“发展的自然美学仅仅局限于自然美。当他试图将之运用于艺术时,结果就很奇怪。”②那么,当中国生态美学强调它是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强调它的一般性、适应性的时候,如何化解二者之间的紧张,就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三对关系中包含的三个亟待解答的问题,即生态审美如何可能,生态美学的独立性,生态美学的适应性。这三个问题的能否成功解答,可以说既关乎生态美学能否进一步发展,也关乎生态美学存在的合法性。


  作者:周维山

  第2篇:根雕艺术中蕴含的生态美学特征分析


  根雕艺术是以树根为艺术对象,通过艺术家的想象、设计、雕刻将其加工为可观赏的艺术品的一种艺术形式。根雕艺术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根雕作品,到了宋、明、清代,根雕技艺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是我国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到了近现代,根雕艺术更加受到重视,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根雕艺术家。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根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发展成为了受人喜爱的艺术形式。根雕艺术讲求“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大部分运用树根的自然生态形式,辅之以少量的人工技艺,因式赋形。因此,根雕艺术中所蕴含着的生态美学,值得人们对此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一、根雕艺术美学特殊性


  相比于雕塑、绘画、篆刻而言,根雕艺术更加强调的是因式赋形。拿到一块树根原胚,根雕艺术家往往会揣摩几天,仔细观察树根的色泽、纹理、形态,在尽量不破坏作品整体性的前提下进行雕刻。依附于树根本身的形态特征,辅之少量的人工雕琢。可以说,树根本身的生态特征决定了这是一件什么样的艺术品,而根雕艺术家更像是替自然执笔,尽可能将匠人之气消磨其中。有经验的根雕艺术家认为,遵循树根的天然形态,只是进行简单的修剪、裁锯,这样的作品既与真实事物不同,又比纯粹的的人工雕刻显得更为古朴大气,令人爱不释手,颇具赏玩意味。这种似雕非雕,道法自然的艺术形式,和我国古代绘画中的留白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暗合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理念。根雕艺术胜在天人合一,胜在似像非像,也胜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种独特的艺术特点为观赏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无尽的艺术趣味。


  二、根雕艺术的生态美学特征


  根雕艺术之美体现在对于自然形态的尊重,是从自然形态中获取灵感,从而赋予其崭新生命力的创作之美。根雕艺术的生态美学特征,总体而言分为“奇”、“巧”、“韵”三个方面。下面就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特征分析。


  (一)生态美学之“奇”


  “奇”即奇怪,指奇形怪状,也指形态怪异。树根生长在地下,由于土壤肥度、水源流向、虫蛀腐蚀等自然外力的影响,往往形态各异,盘根错节。在土木建筑师的眼中,这样的材料无疑是废物一堆,但在根雕艺术家的眼中,却是上好的艺术材料,可以制成好的根雕作品供人们赏玩,恰合了老子“无用之用”的道德思想。根雕珍品胜在“奇诡”,创意独特。有的根雕艺术家为了追求更好的艺术效果,甚至会专门寻找特殊环境中生长的材料,特别是虫蛀、火蚀的材料。看中的就是那份自然作用下的独特。比如说枫树往往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枫树的树根往往盘曲错杂,有的还会长巨大的根瘤,虽然在一般意义上并不美观,但因其独特的生态造型,特别是树根内腔产生的片状木质结构,往往成为雕刻灵芝和荷花的题材,无形之中赋予了一种古朴苍凉的美感。


  (二)生态美学之“巧”


  根雕作品中的“巧”是指技巧和思巧。主要体现在选材、造型、刀法、命名等几个方面。


  选材是根雕作品中最重要的一步,俗话说“七分天成,三分人工”,一件好的根雕作品和一块适合的原料毛坯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大程度上,根雕原料的好坏就决定了一件根雕艺术品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而选料的原则,正如上文所言的生态美学之“奇”,好的根雕艺术家会将丑陋的树疤、蛀洞加以利用,使作品别有一番风味。同时,根雕艺术家也要熟悉不同树种的树根特性。根雕作品的创作往往是艺术家首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再根据主题去选择合适的材料,这就要求艺术家对于不同树种的树根特性有很高的把握度。


  造型是指根雕作品的整体表现,集中体现了艺术家的思想内涵。造型也是一件根雕作品的灵魂所在,需要准确的找到作品的切入点,达到“立象以尽意”的效果。通过整体造型来评判一件根雕作品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巧妙的造型能够立刻抓住人们的眼球,没有艺术造型的支撑,根雕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主题就失去了载体,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形神兼备,浑然一体,才能使意象和物象达到完美的统一。


  刀法是指根雕作品的雕刻技术,根雕的刀法细分而言有几十种,对于不同的根雕原料,也要做到“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雕刻技法。比如想要刻画雄浑古朴的景象或是饱经风霜的老人,适合用方形刀法,粗拙笨重,和雕刻对象十分契合。同样,如果需要雕刻姿态柔美的少女,则需要选用细口刀法,便于表现少女身体的曲线,体现流畅度。各种刀法技巧的使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需要根雕艺术家们经过千百次的雕刻创作慢慢揣摩得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根雕师傅往往需要练习十几年才可以独立负责大型的根雕作品,最终达到“手中无刀,心中有刀”的完美境界。虽然机械刻刀逐渐应用于雕刻工艺之中,但相比于机器流水线产品,手工雕刻以其独特的雕刻技法,深厚的人文内涵,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受到人们的喜爱。


  命名虽然简单,但是也是体现生态工艺之“巧”的重要方面。好的名字可以更好地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雕作品讲究的意向和物象的结合,主题表达上较为含蓄。同样,根雕作品的命名也不要过于直白,要尽量做到“信、达、雅”,名字要有意境,和作品的主题刚好切合又能够适当的升华主题的内容。比如一件雕刻女性盼望外出打渔丈夫归来的根雕,如果单纯的按照雕刻对象命名为“望夫女”,虽然表达出了根雕的内容,但缺失了一些韵味,而命名为“盼”则更为恰当,最终达到了意境和内容完美的结合的目标。


  (三)生态美学之“韵”


  中国古代绘画讲究“气韵生动”,根雕艺术也不例外,一件好的根雕作品也讲究“韵”在其中。韵是指气韵、神韵,是艺术家和观赏者的心灵交流,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好诠释。欣赏根雕作品的生态之韵,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因为根雕作品不是具象作品,也不是单纯细致的刻画某一物体,而是用简练的手法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对于盘曲的树根,有的人看到的只是杂乱的枝条,有的人看到的是顽强的生命力,而有的人则看到了内心的纠结和彷徨。艺术家需要抓住材料的某一个点,删繁就简,突出主题。根雕作品或许材料简单,没有其他雕刻作品的华丽外形,但正是這种木质的温度感,让作品的气韵更好地流动,完成人和树木的情韵交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结语


  任何一项艺术都离不开它采用的原材料,根雕艺术正是将天然树根中的“奇”结合根雕艺术家的“巧”,从而产生生态美学之“韵”的一门传统艺术。通过艺术家的一双慧眼发掘原材料独到的生态美学,运用一双巧手,删繁就简,化腐朽为神奇,从而产生出无数震撼人心,富有生命力的伟大作品。尊重自然之美,利用自然之美,不妄加改造,“奇”、“巧”、“韵”三者紧密结合,这或许就是根雕艺术历经千年却仍然受到人们追捧的原因所在。


  作者:俞赛炜

  第3篇:浅析生态美学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影响


  1、生态设计概述


  1.1生态设计是在绿色设计的概念上衍生出来的新概念。生态设计不等于绿色设计,它要求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各个环节都要考虑环境因素,从而使产品在生产、使用、回收的整个周期中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的概念。


  直到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人们才普遍意识到由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绿色设计”的观点。绿色设计强调尽量减少无谓的材料消耗,重视再生材料使用的原则在产品的外观上也有体现。突出了生态意识和以环境为本的理念。


  1.2正是这种整体环保的设计理念的诞生。随着生态设计理念的普及与推广,生态设计不知不觉融入到我们生活中,进而指导设计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产品,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在做产品设计时已将这种理念体现在各个细节设计中,通过电脑模拟制图提前设计,使所设计的产品在成为成品前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


  2、设计美学与生态美学


  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设计美学的研究也必然包含技术美学研究内涵。设计美学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从时间维度上来说,自从人类有了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就有了与其相关的审美活动。[]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大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现代设计是艺术、技术和科学的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它的本质特征。现代设计活动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设计学科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现代设计美学应该是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体现。


  简单的说就是在满足艺术、技术和科学相结合的现代设计美学下,生态美学能更进一步表达出设计产品“天人合一”的美感。


  3、工业产品中传统设计与生态设计


  3.1产品设计的概念


  产品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的造型设计,它有别于手工业产品或工艺美术品。产品设计是伴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的需要不断升级而不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2传统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产品设计活动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创造性活动,既受工业制造、技术的制约,又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产品设计不是纯艺术创作,而是在理性指导下,遵循相应的现实约束条件和基本的产品设计原则。一般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审美原则。在设计某种产品时,不单对其用途,更重要的是對其美得形态要进行合理规划。


  3.2.2功能原则。一件好的产品对使用者来说,主要是购买其实用功能。


  3.2.3经济性原则。物美价廉的产品总会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从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3.3生态设计基本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3.1与材料相关的准则。首先要意识到产品所使用材料对环境影响,即所有材料为环保可持续再利用的材料。


  3.3.2与产品结构相关的准则。产品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对于材料的使用量、维护、淘汰废弃后的拆卸回收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尽量再设计中简化产品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等。


  3.3.3与制造工艺相关准则。生态制造工艺技术是保证产品绿色属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优化产品性能,采用合理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与使用过程的污染物排放,同时还要考虑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通过对设计原则的分析,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是依据用户对产品的功能、审美及成本要求来设计,设计者很少考虑到资源的再生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很少考虑产品回收,主要是以利益为目的。


  4、生态设计与产品设计融合


  随着环保观念的在人类社会中得到普遍认识,赋予生态美学观念的现代设计将会是未来产品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将伴随着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回收的整个过程。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设计上。从一开始设计产品时就是以一种绿色环保的观念来设计的,方法也是绿色的。


  2.2生产上。整个产品的用料选材,制造技术都是先进环保且节能减排的。


  2.3使用上。是指在产品的生命周期里产品更经济,更节能,更高效。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4回收上。方便拆卸,材料又可回收利用形成一个良好的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


  5、生态设计未来趋势


  生态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生态设计研究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值得欣慰的是这种理念也慢慢被大众所重视,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举办。“绿色奥运”理念将“绿色、科技、人文”等概念融入到奥运场馆的建设中,新材料、新技术的大量使用等。奥运作为一个契机和转折,将使我国的生态环保的理念产生一次质的飞跃。[]


  结语:


  在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使设计的形式、品质有了更大的变化,电脑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人们的设计观念及设计方式。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促使新的设计类型出现虚拟生态设计。所谓虚拟生态设计,是通过虚拟现实来模拟产品的各个设计环节让整个设计过程更加逼真符合现实。其主要体现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原理,综合相关学科成果,致力于设计的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循环途径的技术和措施的研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及开发研究生态恢复技术。


  作者:海丹

  第4篇: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渗透分析


  生态美学指的是研究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科学。它主要研究的是三者之间的共生美、平衡美以及将三者联合起来发展的美学价值所在。将生态美学观纳入初中生物教学体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物学习观。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态美学的意义


  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类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对自然资源进行不断的探索开发与索取,导致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甚至赶不上自然资源被破坏的速度。而生态美学观要求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初中阶段是学生正式学习和认识生物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将生态美学观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环境保护之上,更好地解决生态问题。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教学内容


  1.生物的形式美


  自然界中生物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生物的外表和生理机制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在学习生物、接触生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生物的外在感觉它们独特的魅力。比如说,在学习《形形色色的生物》这一课的时候,通过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些生物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的外在美。如,为了保护自己善于伪装的枯叶蝶、美丽的小蜻蜓等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魅力。其次,生物的生理机制之美,主要表现在生物吸收营养和能量等方面,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冬眠等,都是生物生理机制美的一种表现方式。


  2.生物群体的和谐美


  生态系统只有和谐稳定地发展,才能使自然环境和谐地发展,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对自然环境将有极大的影响,如云南滇池的水葫芦、美国的鹿与狼的故事等,都是由于生态不平衡引起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美学观中生物群体的和谐之美。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渗透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生态美学观的认识


  生态美学观是一种感性认识,它注重的是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生物教学是一门离不开实验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生物实验将生态美学观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比如,教师在讲解了《光合作用》这一节的知识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自己通过一些对比性实验去探究光对植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自然界的生物所具有的生态之美,加深学生对生态美学观的认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渗透生态美学观


  多媒體教学技术是当前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图片、文字、声音、形象等方式将教学内容较为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物教学中有许多知识也离不开多媒体教学,如上文所述,教师在讲解《形形色色的生物》之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生物的图片和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比起教师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知识讲解,显然更能达到教学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渗透生态美学观。


  3.引用古代诗词陶冶情操,渗透生态美学观


  我国古代的诗词,虽然看起来与生物学习毫无关联,但是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往往会在无意识中将生物知识渗透在诗歌里面。并且,古诗词中描绘的景物大多都较为优美,有些诗歌还寓情于景。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一些古诗词引用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既可以令学生充分地理解生态美学观,又可以带动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如,教师在讲到与时令有关的生态变化知识时,就可以引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使学生感受到生态变化之美。


  总的来说,将生态美学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使学生对生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在学生学习生物之初,渗透生态美学观,可以在学生心中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承担起未来社会保护环境的责任。


  作者:赵雪

  第5篇: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生态美学探讨


  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中,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对人破坏自然规律、浪费自然资源、主张自然环境的权利。可以说人是自然中一物,应与自然共存亡,可见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并思考人类在世界中、自然中的位置,进而帮助我们人类找到正确的位置,在恰当的位置做好自身应该做的事情,这便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核心。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深入探讨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中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1.生态学中的内涵


  在西方各种生态理论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很关键的理论,它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出现的力图用马克主义观点分析解决生态危机的渠道,并重新构建和补充马克思主义,试图超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高兹、莱斯和阿格尔等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提出,资本主义过渡生产和消费不但会导致人的异化,而且还会出现生态危机;延缓生态危机,并试图将其取代经济危机已经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主要危机。所以,应运用小规模的技术来代替集中的大规模技术,促使生产过程具有民主化和分散化等特性;构建出稳态的、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探索出能够解决生态危机的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2.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共同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了批判,此种批判与全球化问题有效融合,开阔了人们的知识视野;进一步系统化了生态主义构想,并开始回到马克思主义构想中,使其成为了对现代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派别;但很多人都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了西方马克主义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提出,在以前人们并未在经济活动中融入生态学,认为二者不存在联系,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将生态学视为经济学中的分支。高兹有言:直至后来经济活动破坏了社会环境,并这样对经济活动有了威胁后,生态学才开始从经济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生态学开始对外在限制进行了关注,经济活动的进行应遵循这些限制,以防止产生违反目标的结果。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还提出,只是从生产或者经济活动层次上对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将生态学看作是独立的经济学,还不能满足人们对这门学科的需求。由于生态学具备一种不同的理性,它使我们了解经济活动效能并不是全方面的,其是有限度的,在超出规定的限度后,试图克服比较匮乏的经济上的努力出现了难以克服的匮乏。但结果是很消极的:生产造成的破坏远远要比它的创造能力强。在经济活动对最原始的生态圈平衡破坏后,或者对不能再生的资源破坏后,便会出现这种“反生产性”现象。但想要解决这些现象的存在,人们就要打破经济学中的限制,探索出与经济理性不同形式的生态理性。在生态学中需要做的便是向我们解释清楚怎样在物质生產界限中缩减,并不是在物质生产中增长,对贫困和疾病科学应付,对工业文明中的死结与梗阻有效应付。它表明出保护资源资远比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更有效、更具有生产性。但想要使生态学能够担负起这一使命,就要构建起生态学与政治学二者的关系,揭示出在生态问题中所蕴含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唯有做到这样,才能进一步展示出现代资本主义和反对技术法西斯主义的作用。高兹曾经讲过:“生态学是一门纯粹的学科,它并不代表着要抵制技术法西斯主义的解决措施。抵制技术法西斯主义并不是在理解自然平衡的科学,而是在政治与文化视角上所进行的选择。


  二、从马克思主义视角上分析生态美学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不但反对将政治生态学看作是政治学中的一个分支,而且也反对将政治学理解成为生态学的分支。高兹表示,前者只是狭隘的掌握生态学原有含义,并未对政治学增加任何一项新内涵,其实质是想将资本主义从破坏生态自我的趋势中拯救出的“环境主义”;而后者却扩大了“生态学”对于政治学的影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人与自然间的新陈代谢看作为生态学与政治学间的有效联系,并将其自身对象领域实际融合。此种新陈代谢,从自然领域上来讲,是由支配物质过程自然规律支配的;从社会领域上来讲,是由支配劳动分与分配财务的规范化实施支配。第一个因素归结为生态学方面上;第二个因素归结政治学方面上。同时高兹还指出,政治生态学作为一门政治学,注重剖析对人的剥削关系,但作为一门政治生态学,它则是更为普遍的对自然的盘剥,在此背景下对人的剥削关系进行剖析,也可以说政治生态学不但是在批判人的剥削关系,而且还是以批判自然为着力点。可见,无论是政治生态美学,还是生态美学,其关注点都是在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上。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指出:此种政治生态学的观点其很大程度来源于马克思有关于人与自然的社会理论,也就是人与自然的新陈代谢理论,其理论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就是在生产中,人与自然间交换物质与能量;第二个范畴支配着人与自然新陈代谢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政治生态学的基本框架。但它又指出,只是有这两个范畴还很难构成政治生态学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引入其他范畴来完善政治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所以,人与自然间的对立只是表面的,人的制度与社会的物质都是归属于自然的。自然以此两种方式融入社会领域中,并对社会规定和限制。所以,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引入第三个范畴:生产条件范畴,也就是从自然方面对人与非人的自然限制支撑起来的新陈代谢范畴,此范畴是在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此为基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还提出“资本主义中的第二重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间的冲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与资本主义是与危机体系相符的解释,集中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合力因素上。所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认为,从实际上来讲,生态问题就是社会与政治问题。所以,遵循资本主义中的“生产逻辑”,可见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主要目标或者关注方向并不是怎样使劳动更加愉快、令人满意,也不是如何促使生产与自然协调。其主要关注目标是花最少的成本能够生产出巨大的价值。可见,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追求经济利润是其主要目标。这样就无法避免的出现污染环境、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也会充分运用科学技术,采用一系列措施来处理这些生态问题,但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些措施还是遵循资本主义中的“生产逻辑”来实施的。这样既很难从实际上解决所出现的问题,而且还加重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所以,想要完善的解决好生态问题,首先要做的便是对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进行废除。换言之,生态运动需要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积极面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指出:“生态运动必须要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积极面对”。在生态运动中,不但包括人与自然间的斗争,还包括人与人间的斗争,斗争的关注点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想要在治理和解决生态问题中谋取私利。


  三、在生态美学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生态美学学者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观点,自然而然就不会被看作为征服竞争者的资源,而是将其看作为和谐社会中一部分,并有着存在价值和意义的一项事物。在人与自然这一关系中,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人员,“荒野”也并不是丑陋的,也可能是有损于人类发展和存在的,无论是在普通意义上,还是在美学意义上,其都是值得人们称赞的。卡尔森曾经提出,所有原始的自然必然是美的,只要是没有被我们人类所接触或者毁坏的自然都具有一定的美学属性。如:自然精致、统一和优美等,而不是平淡的、无生机的、呆滞的等。生态美学并不是优美主义者,注重的不是自然中属于优美精致的内容,而关注点在于自然中由生态学与进化理论中揭示概念性的内容,它包含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本土性等内容。即便是在平常的自然环境中也有类似的特征,如在分析一个沼泽中,从形式上来讲,此片沼泽有可能是被废弃的,但从有机体间生态关系考虑时,简单来讲,就是将眼前这片沼泽看作为沙丘鹤栖身之地,并对它进行欣赏时,当我们意识和认识到这些鸟儿都是从遥远的地质年代来的,或者我们了解到沼泽中各有机体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时,沼泽就会变成一个很美好的事物。反之,从表面上来讲是非常吸引人的,但却不是来源本土的动物或者植物,由于它们在闯入破坏了自然间的平衡,对于这样的动物或者植物,我们也应抱有宽容之心来看待它们。在“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中,都对感觉经验的表层直接传统。生态的土地审美学与浪漫主义的风景美学对比而言,后者无疑是肤浅的、无意义的。众所周知,生态批判归属于文化批评中,它超越了种族、性别、年龄等限制,它将自然看作为社会心理的构建,在剖析自然和文化关系时具有浓郁的后现代文化色彩,但此色彩中含有浓郁的批判韵味。众所周知,生态批判是在解构人类中心,与解构男权中心主义的批判女性主义、批判后殖民、批判白人中心主义等有着同样的意义,都是在宣战逻各斯中心主义。在生態批判中,不但有文学这一门学科,而且还有其他几门学科,如:历史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在多种学科的存在下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视野。


  四、在生态美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意义


  1.人是自然中的一体


  从多方面上来讲,应从具体文献上来考察和分析马克思对人的论述,以《18料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献为例,其中写道: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并且是一种有生命、有活力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既具有生命力和自然力,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一种才能,将会作为一种欲望在人类身上出现。另外,人作为肉体的、对象性和自然的存在物,与动物和植物相同,是受约束的、受限制的以一种存在物,虽然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存在物,但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下,人类也有其自身的无奈。可见,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从广义上来讲,人便是自然界中一部分,它就是要与自然共生共死。但人的本质属性毕竟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类作为所有社会关系的综合,在人的所有属性,自然属性占据榜首,其他属性统一的表现为社会实践性。可以说社会是人与自然界完成了统一的人道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恩格斯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拓展,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要面对的整个自然界都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体系,也就是所有物体都在无时无刻不联系的整体,也就是各种物体间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总和,在这里提到的物体,就是指全部的物体存在,这些物体间是相互联系、密切融合的,也可以说它们互相间是有作用的,也正是在这种作用下出现了运动。”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上,对大自然的神奇性、神秘性进行了阐述,还认识了自然现象中很多不可认识性,也可以说深程度体验了大自然的魅力。


  2.以“美的规律”来对待大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讲述到人的生产与动植物生产是有区别的,他提出:人与动物都进行了生产活动。动物也为自身的生活创营造住所,如:蜘蛛、蜜蜂等。但动物只是在生产它自身或者幼仔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动物的生产是不全面的;但人的生产却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肉体需要下,才进行生产,而人不是在肉体需要的情况下,也会生产,并且不在这种支配范围内才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动物只是负责生产自身,但人类却不仅仅局限在自身,人类则是自由的、充分的对待自身的产品。动物只结合自身属于哪一个种的尺度来建造,而人类却懂得使用任何一个尺寸来实施生产,并且还能够在某一对象上运用内在尺度。所以,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造,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也是遵循美德规律来构造”,这其中便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美学观。动物只负责生产自身,而人能够随意的对待自身生产的产品。动物只是遵循它所属的种的尺度和实际需要来建造,但人却懂得遵循某种尺度来展开生产,并也懂得怎样将内在尺度运用在实际对象上。所以,人也是结合美的规律进行建造的。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中提出的“人也是遵循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一规律中,包括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美学观。所谓“美的规律”便是自然规律和人的规律相统一,马克思主义中提出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也就是自然界中所有动物与植物的实际需求,“美的规律”也就是人特有的超越了狭隘物种肉体所需求的一种自由性、全面性和意识性,但这种有计划、有意识的特性需要在承认自然界所需的物质基础上,这便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3.扬弃“异化”促进大自然与人和谐发展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包含着“异化”的含义,其指的是主体在发展一定阶段后,分裂出其对立面,演变成为外在异已的一种力量。“异已”反映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劳动与劳动产品间的对立等。正如马克思所言:“异化劳动使人们的身体和他之外的社会世界,他的精神本质与人的本质易同化。但扬弃“异化”可以说是人与自然的稳定协调发展。马克思曾经多次指出在工业的发展下严重污染了自然界,他表明:“当工业前进了一步,就会在这个领域内划出去了一块新的领域。鱼的本质在于水。河鱼的本质在于河水,但这条河在受到工业支配后,一旦它被污染或者被其他废料污染,一旦河水被污染了,或者河水被排出去了,就会威胁着鱼的正常生存,这条河也并不是鱼的“本质”了,这条河也已经不能是鱼的生存地。马克思之处,正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形式下,否定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梳离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压抑了人的审美情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间的对立,人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马克思提出了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构建人与自然稳定协调发展的美好理想。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矛盾便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里,齐泽克为我们深入的分析和讲解了此矛盾,他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是我们永远都不能解决的矛盾,这对矛盾在我国历史长河的发展是永远存在的,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和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得不实施更大扩张,从而更大力度破坏自然。资本主义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不得不对这所有的界限进行破坏,将全部自然物变化成为了生产资料。就这样自然环境成为了生产的主要场所,原本生机盎然的自然成为了毫无生气的物质对象。资本主义中蕴藏着巨大的危机,不但其自身有很大的危机,自然环境也有着很大的危机,同时,它想要存在下去,还必须要依赖于这样的危机。


  5.景观社会与商品社会的区别


  在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中,蕴含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最原始形态。他不但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的破坏性,而且也深入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导致“物化”。同时卢卡奇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总体,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抽象了物体,物体在实际演变中出现了分离,在分离后成为了对象,原本在一个整体世界中存在的物,现在分离成为了可计算的对象。与之相关的抽象还在主体中存在,主体不但与他的世界相分离,而且也与他的社会相分离,进而得出主体的精神世界是分离的。从某方面上来讲,卢卡奇所提出的“总体性”思维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起到了开创的作用。同时西方很多学者和专家从多方面上入手恢复总体性,从根本上对资本主义文化对控制和支配人与自然进行了批判。在《物化与阶级意识》里,卢卡奇以“物化”为核心,深刻的批判了组织化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在全面推广福特流水线下,日益削弱了个人的自主性,流水线上的工人只需要一只手或者一条腿就能够做好自身的工作。但在实施泰罗制下,从批判的意义上是将碎片化的人融合为“机器人”的具体过程。在分析劳动过程下,此种合理化、科学的机械在工人的“灵魂”中推行,甚至他的心理特性與其实际人格是互相分离的,与此种人格相对立的客体化,以便可以在科学的专门系统中融入,并在此融入计算的概念中。此种物化心灵深处的方式,丧失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为了对此二律背反进行解决,出现了黑格尔哲学。在卢卡奇眼中,这是对于社会历史碎片化时代下对整体性生活出现的幻觉,此种幻觉补充了原子式社会。


  德博在对境遇主义开创中,与古典马克思主义不同。同时与传统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主义也有不同,境遇主义者注重社会再生产中消费与媒介的出现,马克思重点阐述了工人实际劳作中的基础上,境遇主义者关注城市与社会间的关系,重视消费、传媒。在《景观社会》中提出:“在现代生产条件独占鳌头的社会文化中,全部的生活都将自身表现为无线积累景观。”可以说景观时代已经慢慢向我们走来,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生产中的统治已经让位于消费者的支配作用。景观社会、马克思、卢卡奇等所研究的商品社会中又有一些尤为关键的差异。在商品社会中,物是主要统治者对个人生存方式和人们间的关系进行物化,虽然生产商品最终目的为了实现交换,但我们应该明确到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要比交换更为重要。但在景观社会里,交换价值通过全面支配使用价值,为自身创作了运作条件,使用价值已毫无作用了。在商品社会中,商品和物被分解成为使用与交换价值;在景观社会中,物被分解成为现实和意象,景观社会便是一种意象的社会。在卢卡奇眼里,即便是物化统治着所有的一切,但物确实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着;但在景观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便是物的虚像,就像广告中提出的物的意象,至于真实存在的物是否与广告中所讲的相同,这不是主要问题了。在马克思的世界中,在普遍交换了商品后,人们受到了抽象统治,理性抽象便成为了认识世界的中介。在卢卡奇眼中,在社会分工中,个体被分割成若干个小个体,这些小个体孤独的存在着,产生了主体的神话、个人的自由等,市场经济中所含有的拜物教意识就是在表现此种幻觉。在德邦的严重,分析的逻辑更加深入人心:在商品社会里,人们所创造的商品对人进行统治,形成了一种物化意识,但人们则利用创造的意象来对人们进行统治;如果物能够对人的统治进行觉察,那么就能够自身创造意象。德博对卢卡奇分析商品生产的思路进行了沿袭,认为景观社会中意象负责统治着所有一切;在生产商品中,幻觉支配也是必然的,并是完成生产商品的主要形式。在景观社会中,由于意象的作用,消费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层面上,而是在被意象激发中,所出现的满足,是在表达一种多元生活方式的景观形式。德博与卢卡奇二者是一样的,都强调了革命性理论的作用,在革命实践中否定了景观社会的总体性。“景观社会”中对所有存在的实际价值进行了抽空了,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意象,那么显然自然也就成为了意象,就更加缺乏社会价值、空洞无内容了,这正是德博反对的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怎样才能构建起和谐的、稳定的社会?从生态美学角度上来讲,就需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共生、景观消费主义的泛滥这两个问题。如果消费成为了生活中的本质,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怎样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和谐的、有序的社会,显然,这是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重要的一方面,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解决生态问题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融入美的艺术来正确看待和分析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发展、实现美学艺术与生态环境的相统一,达到更科学、更完善结构的同时,实现令人满意的生态效益。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始终如一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与自然观结合的理念,在社会实践生产过程中引入生态美学概念,在艺术实践中关心生态环境,这对于完善我国生态美学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唯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的加强美丽中国建设力度。


  作者:穆伟

  第6篇:试从生态美学角度分析现代食品包装设计


  现代化的城市生活阻碍了人们与自然亲近的客观条件,人们的生活被现代化科技产品所填满,也越来越少的思考到自然的美和自然规律,生态环境也已不堪重负。但是对于现代设计来说,并非人造的美学形式都是对美的破坏,在今天看来人工再造的美态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人类从最初的害怕自然、崇拜自然演变发展到今天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人造物的出现也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生态美学就是从人、自然、社会三重关系出发,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观。因此,在这个科技主导的现代社会,生态美学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对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映应运而生。


  1以生态美学为理论基础看包装设计理念


  (1)崇尚自然。传统的包装大多取材自然,因地制宜。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社会的漫长进化中,我们的人类祖先不但能用柔软的植物枝条进行捆扎,还会用兽皮、贝壳、竹筒等盛放和转移食物。我国唐代丝绸之路繁盛,商人们通过丝绸之路把瓷器等东西运往波斯,瓷器易碎,往往到达目的地之后都成了碎片,于是商人们想出一个很有趣的办法:先把瓷器放置的潮湿的地上,在每件瓷器里灌满掺有豆种或麦种的沙土,然后按照不同大小规格的瓷器每十件一捆,每一捆再次捆绑,形成一个方形,然后再在捆绑后的瓷器的缝隙中再撒上种子,等到种子发芽了,根根错节,丝丝缠绕,形成一个坚固的“土方块”,最后商人们会把这些土方块在坚硬的地上摔,不碎的就是可搬运的合格瓷器。古人的这种充分运用自然的方法恐怕会令当代的设计师们自愧弗如了。


  (2)“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我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把“和谐”致力于美的创造中,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秦代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都已经表现出高度的美感,不论是器物造型、制作工艺、材料和装饰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由于青铜器的地位所以不是一般百姓能用得起的,发展到汉代,漆器已经取代了青铜器,作为了普通人家也可以用到的必不可缺的生活用品,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手工艺人还创造出了多功能、组合化和系列化的漆器。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高度统一于产品优美的形态和精巧的制作工艺之中,用恰当的比例尺度来体现造型的多样化,创造了实用和美观相统一的最高境界。


  (3)“物尽其用”的传统思想在设计中的运用。“物尽其用”对当今构建节约型社会,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物尽其用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产品材料达到最大限度发挥,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原材料的价值。二是在使用物品的过程中寻求最大程度的使用价值,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益。


  (4)带有民族、宗教符号的生态设计。人类的艺术起源与宗教是分不开的,在现代社会最有代表性的为宗教而生的艺术作品就是藏式家具。藏式家具是中国家具中带有强烈民族感的标志性艺术作品,家具多用核桃木、松木等软木制作,而木材又是中国传统造物中最喜欢的元素。可贵的是古老的藏式家具仍然依照传统的造物结构,不用一钉一铁,而是运用“榫卯”结构固定与连接,这种源于自然的审美情趣带有强烈的民族时代感,在现代社会这种民族设计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2以生态美学观对现代食品包装设计进行理论构建


  (1)建立与市场环境共生的创新型生态设计。作为设计者,设计时的首要任务是要充分注意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尽量消除不合理的设计造成的环境污染与危害,最好选择使用在自然环境下易降解和易于回收的材料;再次就是要考虑到设计的产品能否被市场所接受。作为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既开发自然又保护自然,真正造福于人类的问题。①例如,澳大利亚一家公司就研制出一种用于土豆片的包装,人们可以把土豆片连同包装一起吃掉。对食品来说,解决食品包装与环境之间矛盾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可食性纯天然的包装材料,当然这也是建立在科学技术之上的。


  (2)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人的需要是设计灵感的泉源,设计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标的创造活动。②坚持设计的本真是“以人为本”,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作为产品的附加,除了功能的满足以外,当然也需要让包装起到宣传作用,但是,应该避免浮躁和过度包装,做到贴切、朴实、恰如其分的表达产品的品质与内涵,把握包装设计中的“度”。英国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成功一种可提醒消费者食物何时开始变质的食品包装袋,当食物开始变质或超过保质期但没有放进冰箱冷藏时,包装袋内氧气含量便会上升,包装袋将改变自身的颜色。这种包装袋还可以为食物提供特殊的保存环境,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国外包装制品的人性化趋势更加明显,更富创意,未来的包装理念就是将自然生态的长远价值融会于人性化的科学设计理念中,倡导公益包装、绿色包装、适度包装、轻度包装。


  (3)包装设计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形式”与“功能”关系问题一直是设计中讨论的焦点。在设计发展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生理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人们心理的需要;设计不仅要实用,而且要适用;不仅要适用,而且要在设计中赋予更多审美的、情感的、文化的、精神的含义。追求包装设计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统一。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设计的可持续性原则要求我们的设计应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生存及其发展环境。当前社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能源材料的无形浪费,就比如国内在的纸质材料使用上的一些问题。纸质本身是无污染材质,但是在进行“设计——加工——成型”的过程中会有各种来自其他重金属或者油墨的污染,结果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给我们的可持续设计又增添了诸多阻碍。国外的不少包装设计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多个方面都做出了改进。一是节省材料,同样品牌的洗发水,大包装可比小包装节省20%的包装材料,节省材料就是节省地球资源。二是材料安全,如一个啤酒庄园用麦壳制成啤酒礼盒来赠送给顾客,既天然又环保,废弃物也可自行分解,这样就能避免原材料的二次加工,过多的添加各种化工原料能使包装使用寿命增长,但是却是对消费者的健康最不安全的做法。三是设计生活化,把包装当作一种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可被反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垃圾。四是废弃物的分类回收,把包装的各种材料分类丢弃,以便于垃圾回收时的处理再利用,在这一点上我们国人的垃圾分类意识是十分薄弱的。还有一点就是国内现有的包装有追求高成本的趋势,为了保持自然环境的原生态,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行环保节能型的生态包装势在必行。


  (5)包装设计的风格化。


  设计应该结合各个国家、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做出适当的改变,要适应这个国家、民族的习性和理念。日本的食品包装设计在民族与国际的契合点上找到了合适的出路,设计的东西既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又用现代化的元素表现。例如,古市庵生产的午餐套盒,饭团用竹叶包装,捆绳也是竹叶,包装不仅把竹子的香气传到了米饭里,而且是天然的,原生态的。虽然这样的包装与我们国家粽子包装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一看到这种包装就主观认为是日本的包装概念。原因在于我们仅仅把粽子的包装当成一种模式,就只是认为这样的原生态包装只适合粽子,而不是去利用这种取法自然、源于自然的设计理念去置换一些同概念的商品,在这一点上国内的过于追求现代化而忽视民族化的做法上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其审美行为也不尽相同。在工业化发展的时代国内的包装设计失去了我们的民族特色,包装风格和国际化越来越近,却和自己的民族文化越来越远,一些需要反映民族、宗教特性的设计也打上了国际化印记,所以设计的本土化、风格化势在必行。设计要反映地域性审美观念。并且提倡充分利用新技术与新材料,结合本地设计材料和传统材料的设计手法以及生态美学元素的地域性表现形式,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产品。


  民族的设计就是世界的设计,在这个高度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社会,带有明确的民族、地域风格的包装设计才能在世界包装设计中独树一帜。大自然无处不在的设计让我们必须找回对自然与生命的同感,对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出睿智的生态设计。


  作者:李思琪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124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