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浅析钧瓷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浅析钧瓷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中国钧瓷迄今为止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以独特的窑变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美誉,并以独特的造型、神奇的釉变和奇妙的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在它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钧瓷造型受到不同时期文化因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经历了不同的变化,有自己的特点。如宋代钧瓷造型规整、胎体较薄、胎质坚密、施釉较匀,很少有流釉现象,无论是从釉色风格上还是从造型艺术上,都呈现出一种“自然天成”的道家风范。宋代的钧瓷多以器皿造型出现,有花盆、花托类,有文化生活用品类的洗、盆、盘等,还有象征着权贵的祭祀用品。这三类作品从功能上讲已经从日用品上升到精神需求层面,可见宋代钧瓷已经开始致力于审美需求。元代钧瓷粗矿豪放、狂野繁复,其造型虽然类似于宋钧,但是其线条处理过于突兀,缺少过渡,更多地追求繁复和刻意的物化造型,缺少内涵的挖掘。造型多为瓶、碗、盘、钵、炉、耀、鼎、枕之类,倾向于应用。而清代的整个制瓷工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康熙时期和光绪年间可谓是钧瓷发展的两个活跃期,这个时候的钧瓷纤巧华美,可以用飘逸来概括。与宋元时期的钧瓷相比,色彩斑斓而通透,变化无穷,飘逸潇洒,无拘无束,所以人们称飘逸为清代钧瓷的主要特征。近些年,随着钧瓷业发展的逐渐活跃,各种大小钧瓷作坊和民间企业应运而生,在各方面文化思想的冲击下,钧瓷的造型不再拘泥于一种形式,目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造型多变、样式新颖且内容丰富。由此可见,不同时期钧瓷的造型均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艺人的审美取向息息相关。在近千年的历史中,由于社会形态的不同,人们对社会、艺术、文化等理解形式也各不相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钧瓷造型。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髙于生活,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客观存在进行选择、概括、提炼、加工,从而创造出比生活更高、更典型的艺术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钧瓷造型是艺人们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认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一、钧瓷造型分类

  

  众所周知,钧瓷的一大成就表现在其色彩方面,它以色彩万变、风格独特闻名于世,即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经过窑变便能呈现出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釉色,有的像海市蜃楼,有的像节曰的烟花,有的像高山烟云,有的像满天繁星。古人曾用“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和“夕阳紫翠忽成岚”来描绘钧瓷窑变色彩的瑰丽和构图的完美。

  

  然而,钧瓷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色彩的万变上,在造型上钧瓷也独辟蹊径,具有独特的风格。钧瓷的造型,继承了我国古代陶瓷和青铜器的造型艺术,人们逐步运用美学法则和造型规律,反复实践和创新,创造出了独特风格的钧瓷产品。钧瓷造型大都以端庄、古朴、厚重、雅致为特色,有圆、扁、方、直、曲等形状。器皿棱角分明、纹饰简练、塑造别致、简朴厚重、线条流畅。钧瓷产品种类繁多,仅传统钧瓷品种就有270种以上,随着近代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钧瓷的种类已达到300种以上,不管在数童还是质量上,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创历史最高水平。纵观其造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传统造型。传统造型的钧瓷大都是以器皿的类型出现,形状较为正统和规范,常见的有盘、碗、罐、盆、钵、鼎、洗、炉、瓶等生活用品,大多是以实用性为目的,然后逐步过渡到审美功能,前期以碗、盘居多,后来逐步发展到花盆类,再以炉、樽类居多,审美功能不断提升,在造型艺术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二是具象钧瓷艺术。具象的钧瓷造型主要涵盖了动物和人物的造型,这类造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借鉴南方的造型艺术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人物类造型以神仙类居多,如观音菩萨、如来佛祖、太白金星、济公活佛等,也有现代作品,如毛泽东像、邓小平像、雷锋像等。而动物类的则以虎、牛、马、狮、羊等形象为主,基本上涵盖了各种动物,还有一些龙、麒轔等神话传说中的动物题材。三是异形钧瓷艺术。异形类钧瓷造型产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些著名的教授、艺术家在神黾实践时开始塑造的。不同于传统造型的异形造型打破了传统的钧瓷造型模式,相比具象产品更具灵活性和艺术性。目前比较著名的有韩美林、刘焕章、周国祯等大师的作品。

  

  二、钧瓷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型就是样式,钧瓷的造型可以说是钧瓷艺术品的外貌,欣赏钧瓷第一就是要欣赏它的外形。钧瓷的外形由线条、颜色及各种体面的结合、轮廓的起伏等构成。造型决定着器物的基本结构和器皿的功效作用,因此,造型与原料的性能和加工技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造型是器物形式美观的根本。

  

  (一)富有气势,注重结构

  

  钧瓷造型的发展离不开生活的需要。由于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钧瓷的造型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特别是审美的多样化,对于钧瓷造型样式的不断创新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无论是任何器形,它的造型规律都要符合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协调、变化和统一、节奏和韵律、对称和均衡、比例和夸张、稳定和动感等。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钧瓷,如果排除少数异形钧瓷的®,大部分都是圆形器物。这些圆形器物造型简洁大方,容易烧制,制作简洁,容量大,使用方便,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十分容易上手,并且生产的器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再从审美角度来讲,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圆代表了圆满、完美、周全、包罗万象等思想。钧瓷造型以圆形为基本体型,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情趣十分合拍。在钧瓷的烧制过程中,匠师以精湛和娴熟的技艺,巧妙地运用形式美法则,使作品雅致挺拔、气势恢宏。如钧窑的著名造型梅瓶,在造型上富于形式美,瓶体对曲线的运用巧妙灵活,整个形体小口、颈短、秀长,看起来亭亭玉立。观音瓶的设计也恰到好处,其口、足和梅瓶相反,足部较宽,口部则成喇叭形。总之,钧瓷造型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钧瓷造型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多元化不断地演变,它的演变过程也是历史的发展过程和陶瓷文化不不断进步的过程,传统的造型由粗犷慢慢趋于优美和规整。而现代造型艺术,则在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下显得更加舒畅和自由。

  

  (二)线条流畅,讲究韵律

  

  钧瓷虽种类繁多,但绝大部分都属于圆形器物,这种圆形器物的形体,主要体现在对曲线的灵活运用上。器物曲线孤度的长短、曲直、宽窄等变化,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外观。钧瓷线条明朗,曲、直、圆、方起伏适当,显示出其内在的含蓄美和艺术张力。钧瓷的诸多著名作品,其外轮廓都采用了这种曲线。匠师们巧妙地运用统一和变化、节奏和韵律等艺术规律,使作品外形挺拔大方。如“虎头瓶”的设计,整个瓶身都采用了曲线形的设计,使作品看起来更加流畅和细腻。瓶子口部运用直线,相对于瓶身的曲线,对比鲜明,主体明确。肩部的曲线有向外扩张之势,使之更加丰满,下部内敛的同时突出肩部。足部向外仲展,更利于器物的稳定。口部呈喇叭形,和足部形成鲜明对比3瓶子肩部和口部的接合处则采用转角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自然和柔和之感。肩部采用虎头作为装饰,经过高温烧制,釉汁顺着瓶身缓缓向下流淌,虎头则显得栩栩如生。

  

  (三)附件装饰,别具匠心

  

  在钧瓷艺术品中,造型和装饰是密不可分的,设计构思从整体出发,使造型和装饰相得益彰、完美融合。钧瓷的附件装饰不仅使器物的形体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加了器物的美感和神秘感,使其形成独特的风格特征。因此在钧瓷附件装饰方面,艺术家及匠人艺师更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对器物整体的把握、虚实的结合、比例的调控、颜色的搭配等都处理得十分恰当,从而丰富了器物本身,使其富于变化而形象生动,增加了整体艺术效果。如“双龙瓶”,两条弯曲的龙的龙首处于瓶口的上半部,嘴部衔接于瓶口,尾部紧贴于瓶身,两条左右对称的龙身和饱满的瓶身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瓶体更显得饱满、雄壮和美观,而双龙则似腾云驾雾一般,更具有灵活性。双龙对称地贴于瓶身,使瓶体更具稳定性。这一静一动使整个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和活力。“双鹤瓶”沿用了传统的造型规律,瓶身同样运用对称手法,用鹤作为装饰。鹤在我国被称为吉祥鸟,象征着健康和长寿。鹤身紧贴瓶腹部,使瓶身与鹤身融于一体,既是鹤身又是瓶身。鹤的颈部线条流畅,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独特的眼光和职业素养。在钧瓷的附件装饰方面,为了美化其造型,艺术家还经常在器物上用乳钉作为装饰,使乳钉均匀地排列在器物腹部,一般情况下,还会在乳钉下面加上弦纹,这样不仅使器物看起来更流畅,而且可以阻止釉汁的流淌,形成变化多姿的窑变,使突出的乳钉看起来更加闪烁。

  

  三、结语

  

  中国的钧瓷已经历数千年发展,它的造型风格特点经历了唐代的岡润、浑实、厚重,宋代的含蓄、典雅、高贵,元代的狂野、豪放、繁复,明代的艳丽,清代的飘逸等不同历史风格的变迁。近几十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加人,他们本身丰富的理论加上艺术家深厚的功底,给钧瓷的造型注人了新鲜血液,使钧瓷的造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钧瓷不仅种类剧增,而且款式新颖,内涵丰富,给钧瓷的发展乂带来了新的契机。纵观钧瓷的造型特征,无论何种年代,艺人们对钧瓷造型美的原则从来没有改变,对称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对比和调和等形式法则始终体现在钧瓷造型中,使其结构与气势并存、线条和装饰并具。所以我们欣赏钧瓷,不仅要从它的釉色分析,还要在造型中发现其完美之处。


   朱淑姣(许昌学院美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151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