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太极拳对A型行为产生影响的生理、心理机制

太极拳对A型行为产生影响的生理、心理机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摘 要:实验已经证明适当的太极拳练习可以矫正和干预A型行为对人身心健康的危害,通过本文对太极拳运动的生理、心理、神经系统等特征的阐述,指明了太极拳对A型行为产生影响的生理、心理机制。

关键词:太极拳;A型行为;生理;心理;影响

1. 前言
      A型行为是以高度时间紧迫感、对人泛化性敌意和烦躁易怒为特征,由美国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于1959年提出[1]。众多研究证实,A型行为与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精神障碍等有较密切的关系[2],通过对A型行为进行行为矫正有利于改善身心健康,治疗相关疾病[3]。根据实验练习太极拳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能有效地调节练习者的生活节奏和行为模式,对A型行为产生有效的矫正作用,证明太极拳可以作为A型行为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
2. A型行为是损害健康、危及生命的大敌
      2.1  A型性格的外显行为表现
      A型性格的人表现为“急性子”,会以更快的节奏来应对工作和生活,并源源不断地产生内部的紧张和压力,形成一个反复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使身心处于长期的过度疲劳,造成严重的身心疾病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2.2 A型行为造成危害的原因
      A型行为对人体健康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从各方面对人的大脑、内脏及其它部位产生危害。例如忧郁时,大脑过度抑制,制造免疫机能失调,从而引起营养性机能紊乱,降低组织代谢过程,使人体虚脱早衰。归其原因,A型性格主要是心理紧张症,引起的情绪波动极度失衡,造成A型行为者身体和心理的紊乱危及健康。
3. 太极拳运动的自身特点
      3.1  “精、气、神”的和谐统一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要求“一动无有不动”,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动作,要求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相互密切配合。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这样就会加强对神经系统的锻炼,促进神经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打太极拳,要求“心静”、 “意识引导动作”。在意识的支配下,神经系统始终全部集中在每一个动作的准确、虚实、开合、协调、连贯、园活、变换与呼吸上,思想专一。随着各器官系统变换和协调能力的不断提高,神经系统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的功能从而得到不断加强,自我意念控制能力也获得不断提高。
      3.2“天人合一”的太极文化
      太极拳理根植于中国古代太极、阴阳、中庸等文化基础之上,太极拳在“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形成了“动静相互、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内外合一”等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技术特色,在动作设计上也符合天人、身心的平衡调节。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深刻体悟其中内涵,能对人的性格、修养、处世有突出作用,对修身养性产生积极影响,养成胸怀宽广、大度谦让、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良好品格,促使形成健康的心态。从而使人在锻炼中不仅能从这种行云流水般的运动中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还能使人不论在生理、心理或是社会生活方面都能不断完善自我,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4. 太极拳矫正A型行为是调节生理的平衡作用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肌肉均匀收缩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动力性运动,要求和顺自然,松柔缓慢。太极拳练习时,大脑中枢神经在“松”,“静”的要求下镇定地指挥动作,大脑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使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管收缩性的活性物质降低,血液中组织胺,激肽类引起血管舒张的活性物质相应升高,在肌体低频率大幅度的振动下,全身肌肉纤维反复拧裹,对所在血管平滑肌产生自然的“按摩”作用,能使血管更有力地收缩和舒张,大限量地启开了在一般情况下轮换开放的毛细血管,防止了胆固醇和胆固醇脂在血管壁的沉积并能加速对已有沉积的冲刷,从而降低了血管的外周阻力,改善了动脉血管壁粥样硬化病变,使动脉管壁顺应性增加,致使血压下降。松弛A型性格者的心理紧张状态,达到神清气爽,心情舒畅的身体感觉,开阔其心胸、舒缓其筋骨、健康其身体不断改变A型性格向活泼、开朗、热情的性格转化。
5. 太极拳通过稳定情绪影响A型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
      参加太极拳锻炼大多是以集体形式进行的,由于有集体组织的存在,使练习者具有集体的归属感。加之太极拳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人在这种环境中与有同样兴趣和爱好的个体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他们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切磋技艺,从而消除了对现实生活的陌生感、自身的孤寂感,觉得被社会认同,和谐的环境更可以缓解易争好斗心理倾向的产生。进行太极拳练习时,要求身体肌肉、神经等各部位均放松,精神意识集中,呼吸自然协调配合,有利于忘却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锻炼当中。参加太极拳锻炼改善人的情绪状态、睡眠模式,增强自尊、自我表现能力,促使人的心理朝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人的精神好的时候,体内还会分泌出两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硷。这两种物质能把血流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对于性格忧郁者,恰到好处的太极拳活动,可促进交感神经兴奋,使人的情绪愉快乐观、不焦不躁、平和稳健矫正A型行为的产生。
6. 结语
      人的性格是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但并非一成不变的。人的生理、心理、神经系统等特点明显影响着性格特征,特别是性格的外显行为的发生。A型性格伤身损寿之因,情绪的稳定、心胸的开阔、神经---体液调节的平衡对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的太极拳锻炼对于改变A型性格者的大脑、神经、肌肉甚至内分泌功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改善A型行为的出现;改善人的情绪状态、睡眠模式,增强自尊、自我表现能力,促使人的生理和心理朝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具有比医药更佳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世筠,张汝箐.A型行为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251-253.
[2]镇郁琼.A型性格与心脏神经症关系的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0,13(2):61.
[3]王娟.纠正A型行为可减少冠心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3-10-27(11).
[4]陈善平,张秋君,李淑娥.太极拳教学对大学生A型行为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5, 41 (2):91-93 .
[5]王亚琼.对人体精、气、神与太极功能的研究[J].搏击(学术版)武术科学,2005(5):26---28.
[6]李阿特,孙福成.太极拳对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辽 宁 体 育 科 技,2006, 28 ( 5 ):33—35.
阜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号:2011WSYJZX05
阜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 课题号:2011WSYJZX01ZD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187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