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试论《挪威的森林》中的孤独主题的发展策略

试论《挪威的森林》中的孤独主题的发展策略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内容摘要: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主要描绘了主人公渡边与死去朋友的女友直子以及大学同学绿子两个女性之间纠结的爱情故事,用死、性、爱、生这四种方式来展示孤独的释放与自我的救赎,以此反应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青年对现实世界的虚无与伤感。这部小说传达出了那个年代全人类对现实的不确定的感觉,以此来反映出现代年轻人在成长过程的孤独、寂寞、空虚以及想要获得内心安宁等的矛盾情感,让年轻一代产生了共鸣。本文从分析《挪威的森林》中的主要人物和各自命运入手,深刻剖析各自命运所表现出的“孤独”,以及在矛盾中寻找心灵归宿的人生态度。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喜爱,甚至在欧美诸多国家也广受欢迎。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 孤独 矛盾
  村上春树是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一千五百余万册,国内简体版本销售总量786万(截至2012年),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的现实主义小说《挪威的森林》,讲述的是一个六十年代日本青少年“渡边”与两个女孩子纠结的爱情故事,并由此揭示他内心的苦闷彷徨和无限的孤独。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以第一人称“我”在汉堡机场听到著名甲壳虫乐队的《挪威的森林》乐曲为开端开始追忆18年前的往事。
  一.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孤独与寂寞
  “孤独”是一种自我认同、自我保全、自我经营、自我完善、自得自乐的情怀。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是孤独的,并因孤独而封闭自己。他们无论对父母、朋友,还是对所爱的人都保持一定的距离,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同时,也拒绝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
  1.渡边的孤独与寂寞
  男主人公“渡边”的孤独,有来自痛失朋友的悲伤,来自对世俗庸众的拒斥,也有来自爱情中进退两难的抉择,甚至来自社会大环境对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当然也包括处于青春期的“渡边”叛逆的特质。另外,内心的空虚也是产生孤独的原因。渡边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毫无目标也无动力地活着,感到无限的空虚。每天上课不是为了学习,而是因为无事可做。他常常空虚难耐,就到酒吧玩乐,和酒吧认识的女孩睡觉,而后又后悔和自责,感到更加空虚。每周六晚上他都无所事事,装作看电视的样子,实际上是把自己与电视之间的“渺茫空间切割成两部分,又把切下的分成两部分,这样一遍遍切割,最后分成手掌心大小的空间”。这种病态的空虚多少让现代的青年人产生共鸣。
  2.直子的孤独与寂寞
  女主人公直子是个美丽迷人、多愁善感又自我封闭的女孩。直子之前是渡边好友木月的女友,两个人青梅竹马感情甚笃,但都很自闭。在木月自杀后直子一直精神不振,而后发展成了渡边的女友。自闭的直子即便与男朋友渡边约会时也总是沉默,不能敞开心扉,最后住进了疗养院,由于精神抑郁而自杀。她总是不知如何与别人相处,甚至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实际上,直子在潜意识中用表达上的障碍在自己和外界世界之间树起一道屏障,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让任何人打扰,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孤独。
  3.绿子的孤独与寂寞
  女主人公绿子活泼可爱、阳光开朗、前卫大胆,虽身处逆境却坚忍不拔。家境贫寒的她在富豪子弟云集的学校感到孤独,她觉得自己仿佛和别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和其他人之间总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尽管如此,她仍旧希望“尽情地享受爱,哪怕一次也好”。她经常让男友渡边抱紧自己,安慰自己,从中得到满足。可见平时看起来活泼开朗的直子,内心是多么的孤独,又是多么渴望爱的滋润。所以“自闭”是主人公孤独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伴随着自闭的又是对爱的强烈渴望。
  二.主人公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
  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村上春树是20岁左右的青年,对他来讲,这一时代就是甲壳虫乐队、越南战争和“大学纷争”的代名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之中。日本战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经济,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城市,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能轻易地获得各种信息,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随之减少。一座座高级公寓的铁门拉开的不再是空间距离,而是心理距离。信息量的极大化与生活圈的极小化之间的矛盾,使生活在都市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产生了孤独感、空虚感和寂寞感。
  小说中的渡边对现实状态不满,却不从正面直接反对,而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方式予以回应。对那些一边呼吁大学解体,一边却为捞学分而上课的“两面派”做法非常鄙视,他说:“那种人在大学顺利地拿到学分,走进社会,又马上建立了这个卑劣的世界。”但他不用过激的方式表达鄙视,而是上课点名时不回答,这种无言的反抗表明他不愿进入肮脏的现实世界。
  村上认为经济高度发展以前的世界是梦想中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令他无限怀念。小说中的海边和精神病医院“阿美寮”就是美好的象征。小时候经常玩耍的海边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多年后当他故地重游时,不禁大吃一惊:昔日的大海被填平,上面的大楼如墓碑一样鳞次栉比,失去大海的堤坝孤寂地残留着……。那里曾经是他无限憧憬的理想世界。而“阿美寮”那里的病人过着自给自足的平静生活,同样也是理想世界的化身。那里的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理解,没有虚伪和欺骗,他们敞开心扉,展现真正的自己,如同“世外桃源”一般。但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理想的世界已经远离了现代人,令渡边感到无限失落。
  由于无法融入现实世界,又不可能进入理想中的世界,宛如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没有依靠,只能独自漂浮。因此,渡边突然不知自己身处何方,去向何处,这也是作者自身的一种迷失。
  三.村上春树的内心世界在作品中的体现
  《挪威的森林》中渡边曾说:“人们像是很幸福,但我不知道他们是真的幸福,还是只是看起来幸福。”这可以说是作者对现代生活的质疑。这份孤独是作者对现实世界无言的反抗,是对梦中的世界无法实现的 失落,是因为两个世界都无法彻底融入的迷失。
 村上春树的孤独感在其他作品中也都有所体现,如:在《1973年的弹子玩具》中,他曾把物资丰富、精神贫乏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比喻成“有大量家具却没有天棚和地面的,在宇宙中漂浮的房子”。在村上春树的眼中,这座房子是空的,这让他感到无边的孤独、寂寞和空虚。在小说《睡眠》中,主人公感到不被人理解,每晚丈夫入睡后就起来看《安娜?卡列尼娜》仿佛在24小时之外又建立了一个自己的世界,独自享受其中的快乐。
  文学作品是作者与作品的对话,可以说作者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自己,透过村上春树的小说可以对他的性格略知一二。身为作家却很少与文学界往来,也不参加任何作家协会。甚至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可以看出他性格中的孤独与自闭。村上曾经说过:“我生长在冷战时代,所以极端地说,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自然地受到了影响。”可见,他孤独的根源来自于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村上成长的关键期正处于日本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物质丰富精神贫乏的生活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村上春树认为:“人、人生,本质上就是孤独和无奈”,这是现代人无法摆脱的情感,所以才需要与他人交往,与社会交往,以求相互的理解与认可,然而宿命似的结局换来的不过是枉费心机,于是在村上这里孤独获得了安置,在他的笔下随处可见一种自我保全、自我经营、自我欣赏、自我娱乐的情怀。
  村上春树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的视角入手,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城市文学”,便是这种孤独与困惑的产物。村上的书很少有实质性的事件发生,常常是一些思绪与感触,反映了年轻人的快乐与悲哀,抒发着莫名的迷茫与无助。村上的作品常会给读者一些遐想的空间,好像是读者和作者间的一种对话,使读者尽可能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书中的主人公,似乎觉得自己就是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因此对村上的作品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诠释,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同时,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具有轻盈的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村上可以说是西方和东方的桥梁。现在,村上时代,日本现代文学开始流入欧洲,并对欧洲的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村上文学又是对消费文化和高度物质文化的批判。但在作品中,他并没有痛苦地嘶喊与反抗,而是保持一种远距离冷静的态度,正如《挪威的森林》中渡边在大学中的表现;他也没有脱离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现实,而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大环境下摸索着如何生存下去。
  四.结语
  有人说喝着咖啡看村上春树的小说是现代小资的代名词,正是现代社会物质丰富精神贫乏才导致这种小资情调的产生。而村上的小说正是迎合了这种心思才备受欢迎。
  小说《挪威的森林》看似是一部颇为伤感的爱情小说,其实是在向读者呈现年轻人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寂寞与无助。对于书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死、性、爱、生这四种孤独释放与自我救赎的方式,村上春树并没有对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作出明显的是非对错的评判,只是用细腻而平和的笔调表述,结尾处的“我在哪里”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去摸索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的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潜意识的孤独与迷茫。《挪威的森林》中,村上不仅展现了现代人孤独的生活状态,更为我们指出了一个通向森林尽头的出口,即是勇敢面对孤独、勇敢挑战孤独。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肖锋.叙事时间的魅力———解析《挪威的森林》[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3]郭勇.穿越生与死的界限——论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J].国外文学,2006(4).
  [4]叶岗.迷失自我的象征性森林——《挪威的森林》赏析[J].名作欣赏,2002(3).
  [5]刘宇.从《挪威的森林》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看菲茨杰拉德对村上春树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307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