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美学 > 浅析简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形象与造型特征的论文

浅析简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形象与造型特征的论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美学


[论文关键词]传统绘画 形象 造型特征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绘画的形象与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用笔的书法性、空间的虚拟性、物象的程式性、主体的意象等个方面。这些特征和传统文化、使用工具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形象与造型,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词。人们习惯用“造型”表示无生命物体的形象,而“形象”多注重指人物精神内涵层面。广义上讲,无论是人还是物在绘画中均可视为一种“形象”.也可称为“造型”。中国传统绘画基于文化基础和使用工具等因素,其形象与造型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笔的书法性
  中国汉字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绘画的痕迹。像这样将文字与绘画有机结合起来的形象,在其他国家的艺术中非常少见。唐代张彦远的《历史名画记》记载:“颜光禄日:‘图载之意有三:一日图理,封象是也;二日图识。字学是也;三日图形,绘图是也。’又《周官》教国子以‘六书’,其三日‘象形’,‘图画之意也,是故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书画同体”的艺术理论,对此后的中国画影响深远。这一理论体现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就是用笔的书法性与绘画造型的有机结合。
  再如花鸟画.近代吴昌硕与现代齐白石的花鸟画比较接近.但在用笔上,吴昌硕以篆书的圆笔入画,齐白石则常用侧锋方笔,他们的作品都体现出典型的书法性。
  形成这一特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毛笔是书写和绘画共同使用的工具。毛笔有极强的吸水性能,这使它在点、画、勾、勒时能够得心应手地表现出抑扬顿挫、刚柔曲直的节奏变化。也正是毛笔这种极强的表现性,使之既适应了汉字笔画的复杂多样性,也适应了绘画造型的复杂多样性。
  其次,共同的审美对象。线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种最原始的表现方法,这种表现方法在书法和绘画中得以保存且进一步发扬光大。直到现在,人们仍将线视为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基本特征之一。当人们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书法线条时,它便成了特有的审美对象。人们往往将对书法的审美理想移位于绘画线条之中,这就使绘画中的线条具有了书法性。
  再次,共同的创作主体。在先秦两汉时期,绘画多是画工所为.经六朝以至唐宋,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大夫开始学习绘画。由于书与画都以毛笔为工具,所以,士大夫们很容易将自己的艺术才能从诗文扩展到绘画.于是在文人的带领下形成了一股潮流和风气,即中国画史上讲的“文人画传统”和“文人画派”。
  二、造型的节律型
  节奏原指音乐舞蹈的音响和动作,在运动过程中有规律地出现强弱、长短的连续交替现象,从而产生旋律:韵律则指有情调的节奏变化。在造型艺术中,我们常常借用音乐的这些概念探究其形式美感,一般来说,节奏是韵律的基础,事实上,在画面中很难把它们分开,所以,我们又常称之为节律。
  以线造型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形式特点之一,在中国传统画中,画家对线的理解不只是作为一种造型手法,同时线的运用又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除体现物象的轮廓形质外,还具有一种线本身的形式美感。这种美感的获得是作者根据不同的物象,根据不同作者的自身修养及情感体验概括出来的一种洗练而能动的艺术语言

  中国画家历来把线视为一种有生命的元素,中国传统画运用各种线条的组构表现个体的情思,并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方圆、干湿、浓淡、刚柔、强弱、毛光、顿挫、徐疾、迂缓、疏密、虚实、隐显等对比手法,表现物象的气韵、形体、空间、质感等,使线在运动和变化中彰显出自然和谐之美。线的应用一直为中国艺术家所关注.这也是构成中国画迥异于其他民族绘画形式的重要特征。

  三、空间的虚拟性
  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在传统画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老子》中对美的本质规律的深刻见解,为历代艺术家所身体力行。道家思想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无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反映在中国传统绘画上,就具体体现为空白的运用。空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之一。如我国千余年来常画不衰的《四君子图》,把冬春绽蕾的梅、金秋开花的菊、夏季最为茂盛的竹这些不同时间的花木集于一体,其背景运用了超时空的虚白处理,表现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这种以虚代实的虚拟手法使画面更简练,主体形象更鲜明突出。不仅给画家以更大的自由,同时还给观赏者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引导观赏者和作者一起进入神与物游的境界。
  四、物象的程式性
  中国传统画的程式是一套由历代画家从大自然中提练出来,经过艺术总结、提炼的相对稳定的规范性艺术语言,它能表达思想感情,并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中国传统绘画物象的程式性,可以说是千锤百炼的智慧结晶。如古代画家在表现自然风景过程中总结出了山石、树木的表现形式,使它们成为流派的特色语言。这种程式性和一定的装饰意味,如同诗有格律一样,对中国山水画与诗结合的意境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传统绘画物象的程式性从产生、成熟.随历代画家的努力而不断发展。这是因为人有性格、趣味、修养的差别.应用时出现千差万别,不尽相同,又有人不满足现在的程式,并加以变化创造,于是又会创造出新的表现程式。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程式被取而代之,成为历史的陈迹;新的程式又为以后的人们接受或改变创新。因此,程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中国绘画正是如此.在不断地交替着向前发展。例如传统山水画的程式性形成,历经晋魏初创期,至五代迅速成熟,各种技法相继产生.荆浩开创的小点为皴画法,经过关仝、范宽的继承和发展形成气势雄强的北方画派,与此同时,南方的董源、巨然的水墨、山水画风也已形成中国传统绘画的程式性并具有自己的审美价值,我们必须掌握其基本规律,去粗取精,才能有所创新。也只有深入研究传统程式,才能发现中国传统画的特点和精髓。
  五、主体的意象性
  “意象”一词表达的是艺术创造中的主观与客观关系问题.是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主体精神时产生出的表现之“意”.被实现于创造出的“象”,即艺术作品。这本是艺术创作包括写实具象艺术的共性。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有很大差别: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家对外部事物的把握重体悟、崇尚情韵与意境.主张“立意为象”、“随象写意”,故在审美取向上认为“论画求形似,见于儿童领”,追求“似与不似之间”,因而必然导致意象变形、形随神变。这在中国传统绘画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中都有所体现。
  在人物画方面,五代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和南朝梁楷的《泼墨仙人》可谓典型。从画面看,这些佛道人物都沉湎于如真似幻的境界。作者也仿佛在转瞬即逝的灵感驱动下,急速捕捉这一意象.故而笔墨迅疾、简洁、活泼。造型也在“似与不似之间”,意到为足。这一风格,当时称“减笔画”,即当今的水墨写意画。
  中国传统绘画是对无生命的山水景物融入了作者的情、意、趣。宋徽宗的精巧雅致,人工描绘痕迹,透出皇家美趣;苏东坡把顽石、枯木画得随意自在而虚寂,正是他达观、自得的心态使然;八大山人的顽石,岌岌可危,不能说与他内心的苦闷和虚无情绪无关;齐白石以特殊的视角,一个圆加上几条线就把牛的特征提炼出来,西方人可视为符号,中国人则视为大写意趣味。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绘画形象与造型的五个特征,反映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质。构成了其独特性并独具魅力,丰富了世界美术宝库,值得我们去研究、吸收和发扬。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meixue/8375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