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世界哲学 > 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与融合分析本科论文(共5篇)

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与融合分析本科论文(共5篇)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世界哲学


  

第1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概念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容是极其复杂的,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轨迹中,事实上,他在自己的一系列著作中阐述的自然是具有多重基本内涵的,并且马克思对自然概念的理解在不断地深化,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从马克思对自然概念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的表述来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一)作为一切存在物的总和的自然


  在马克思早期的著作中占统治地位的自然概念是指作为一切存在物的总和的自然,这是马克思早期的自然观的萌芽,其思想的核心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且其活动要受到自然的限制。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这三篇文章中。


  马克思最早涉及到自然概念是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中,他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人与动物的不同,动物必须在自然规定的活动范围内,不得超出这个范围,动物的生命活动受自然力量的制约,被自然所规定。而人优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人是自由的,神为人指定了目标,即趋于高尚。人只要能达到这一目标这一规定即可,神并不会规定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达到高尚,也就是说人具有选择达到这一目标的自由,这就是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自由选择能力,说明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已经认识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他同时认为这种自由选择能力还要受到“社会关系”的的制约。那么,如果将这种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就可以得出:人来源于自然,人的活动受到自然的约束。


  而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对自然的研究有所发展,马克思首先肯定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脱离直线而偏离”的学说,伊壁鸠鲁赋予原子以自我意识和自由的、能动的创造性,原子的运动形式也就是人的活动形式,原子偏离直线而倾斜就是原子自我意识的体现,那么人对于自然来说,也就具有自我意识和能动性。马克思赞同伊壁鸠鲁对于自然本质的理解,“他所理解的自然的本质就是他的现实的自我意识的本质”。马克思虽然赞同伊壁鸠鲁强调的人在自然面前的意识的自由,但是他批判伊壁鸠鲁所宣称的自由只是为了逃避世界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不是积极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并且他认为伊壁鸠鲁将自由过于绝对化了,马克思认为自由是相对的,是“定在中的自由”,不是脱离现实的孤立的自由。在马克思看来,人虽然有自我意识,有精神自由,但这种自由也是受自然的约束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从属于自然界。这也就意味着,自然界是包括人在内的,是一切存在物之总和。


  (二)作为人类活动环境的自然


  自然的第二层含义是人类活动的外部环境,这个意义上的自然是与人相对的自然,是相对于人、人类社会、人类历史而言的自然概念,主要文本有《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神圣家族》以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此时马克思的自然观已经开始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从实践的观点出发,辩证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都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这就是说,人虽然依赖于自然,但是自然并不能像满足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样直接地满足人的需要,人不同于自然物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与动物同自然的关系是不同的,马克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在这里,自然已经不再是一切存在物的总和,而是人的活动对象,沦为了人类活动的外在环境。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的文本中,客观自然世界被直接规定为“周围的世界”、“环境”,“既然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经验中汲取自己的一切知识、感觉等等,那就必须这样安排周围的世界,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对象,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从文本上来看,马克思将作为人类活动环境的自然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自然就是“周围的世界…‘环境”。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写道:“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哲学进行了批判,费尔巴哈理解的自然是作为一切存在物总和的自然,而马克思在这里将整个自然界称作是人类活动的环境,实践活动是人改变环境的活动。


  (三)作为人类活动要素的自然


  自然的第三層含义是人类的活动要素,这个意义上的自然概念是通过对劳动的一般性规定体现出来的。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是作为劳动过程的参与者,即人类劳动作用的对象而存在的,土地、水、树木等都是天然的劳动对象或原料,自然的内涵因此被明确地展示出来了,自然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要素。同时,马克思强调指出自然是人类劳动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我们不必来叙述一个劳动者与其他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这就够了。”这实际上是肯定了自然在人类劳动中的基础地位。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不仅详细阐述了自然的含义,也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第一,人来源于自然,其活动受自然的约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这样论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来源于自然,从属于自然。“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同动物一样是自然存在物,也受到自然的限制。因此,人类活动必须保护自然,在利用自然向自然索取时必须考虑自然的承载力,人与自然是互利共生的有机整体,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人依赖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生产得以进行、人类社会得以存续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


  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


  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人依赖于自然界。“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吃,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人和动物一样依赖于自然界,但是人依赖于自然界的范围是不可比拟的。因此,人如何依赖于自然,人依赖于自然的限度应在什么范围之内,是当前生态建设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第三,人与自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互相制约的,人必须在自然范围内活动,但是人对自然不是像动物一样绝对地服从,人有自己的意识,虽然受自然的约束,但是人有自己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变自然,人可以支配自然,使自然为自己服务。但是人类的能动性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受自然的承受能力范围的限制。特别是近代工业出现后,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广度和深度都扩大了,人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超过了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范围,自然也就会对人类施以报复。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自进入工业时代开始,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愈发具有普遍性,人与自然之间的狭隘关系也因为科学的发展而被打破了,人对自然的索取愈发无止境,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的出现。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开始反思传统工业的缺陷,工业文明也因此发展到生态文明的时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具有深远的前瞻性,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等研究对解决目前人类存在的生态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人类的实践不得违背自然规律


  马克思对自然概念的理解虽然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区别,但是无论是作为一切存在物总和的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环境的自然,还是作为人类活动要素的自然,自然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人的活动总要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的限制,而自然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们在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改造自然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要在索取的同时注意维持生态平衡。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实践方式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恶果,马克思曾经就告诫过世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为了获得利益,对自然的索取变得更加贪婪,人们开始违背自然的规律,过度开采资源,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废气,这些生产实践方式长期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日间累积下来,对自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空气污染导致雾霾、酸雨现象的出现;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急剧上升;森林砍伐导致的山体滑坡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些血的教训真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人类的生命在大自然的力量和“报复”面前又显得如此脆弱,所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迫在眉睫,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首要的前提就是遵循自然规律。


  (二)培育建设生态文明的观念


  人的实践活动是受意识支配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此,一旦某种观念占据主导地位,人们的实践活动便会对此作出相应的方案和规划,从而按照规划进行实践。因此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要转变过去人们可以完全征服自然的陈旧观念,认识到自然对于人类的限制。人类和动物一样是受制约的受限制的存在物,必须在自然范围内活动,人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宣传保护自然的新理念,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观念,让人们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的、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必须大力宣传环境恶化的现状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通过所有人民的共同努力,逐渐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胜利。


  (三)转变生产实践方式


  生产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和纽带,转变生产实践方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起着决定性地作用。过去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是由于生产实践方式违背了自然规律,因此转变生产实践方式迫在眉睫。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是为了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出现的,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要大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在发展经济时,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均衡,生产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要注重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循环利用,污染物的清洁处理,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坚持资源的开发与节约并举,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举,从而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


  作者:王迪

  第2篇:浅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的我国大学生生态教育


  一、生态与生态教育


  生态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生态最初来源于生物学的概念,指一切生物的生存形态。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rnstHaeckel)于1869年最早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这是一种狭义的生态学观念。


  随着近代社会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的主体理性过度张扬,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表现为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由此催生了人类对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向往和追求。生态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深化,不再局限于生物学这一狭隘范畴内,而是广泛地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诸如近年来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的繁荣发展,有力地证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化转向。


  生态教育则是生态文化深入发展的体现与产物。生态问题的凸显与爆发促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改变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方式,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紧密相关的生态统一体,从根本的思想观念上树立生态理性,尊重与维护自然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自然当做一种工具。生态教育由此应运而生,它主要是一种主要以生态学为依据,通过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的传播,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素养和塑造生态生态文明的教育。[1]在当今的高等教育发展中,生态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生态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与发展的科学理论,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理想。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生态的研究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出发点,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2]“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3]自然是人类的母体,同时,人类又通过主观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改造,而在异化的生产关系下这种改造就变成了对自然的奴役和掠夺,由此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生态问题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进而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才能全面和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4]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其生态思想是相通的,具有深刻的生态内涵。


  1.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概括时,旗帜鲜明的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这一精辟论断是对以往自然主义人学观、神秘主义人学观的反思和超越,从而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人学观,将对人的研究建立在现实的实践基础之上,从而找到了解开人的本质奥秘的钥匙。但是,对此并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人可以脱离自然而存在,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自然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就他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其根本特征在于社会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应该向对待自身一样去对待自然,尊重与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掠夺与破坏自然。


  2.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附于自然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各种需要,从而凸显人类的主体性地位,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特征。人类是实践活动的主体,自然界则是实践活动的客体和对象。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进行以遵循自然自身的客观法律为前提,否则,人类的实践活动将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們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7]因此,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依附于自然的基础上,人类文明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与延续,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消除异化的生产关系下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本质的这种解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3.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思想和目标追求即是实现人的类本质的解放和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8]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生产关系的扬弃,逐步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解,才能最终达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解、共生共荣的基础之上,使人的发展不再受限于自然属性的反向制约,实现二者的内在和谐。在这一理论建构下,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生态思想达到了最终目标上的一致。


  三、当前大学生生态教育的重要性与路径探索


  1.大学生生态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近年来我国治理环境与生态问题所付出的代价在经济发展成就中所占比重也大幅度增加。生态危机不仅大大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且由浅层次的生态环境危机所导致的人的深层次生存发展危机,更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的类本质的自由和全面發展。信仰缺失,道德沦丧,人性堕落,文化式微等社会乱象频出,导致社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人们对环境公平正义的呼声和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直面这些社会现实,我们不得不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和文明的延续作出进一步的思考和探寻。


  生态的危机实质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危机,而生态危机的彻底解决必然依赖于思想的进步与解放。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知识分子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而我国的生态教育发展起步较晚,没有形成深入、系统的培育体系和明确的培养目标,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不够契合。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生态教育,培养和树立当代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责任感,不仅是时代发展赋予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有效手段。


  2.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下的大学生生态教育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对人的本质、人性以及人的生命等的哲学追问与高层次探讨,也是公民教育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9]公民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源泉,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的教育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以当前迫切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为导向,做好当今大学生的生态教育工作意义重大。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和进行。


  第一,坚持生态为重,营造生态型校园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其自身生长的环境是相互影响的,环境对人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其整体的生态文化氛围如何,对大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通过生态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展现学生的艺术才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创新力的发展,更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10]此外,通过生态型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生态生活方式,如自觉节约资源、爱护生态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第二,坚持与时俱进,进行大学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所指的就是人们有目的有组织开展的、带有意识形态性特征的教育活动”[11],随着我国当今意识形态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也占据着越来重要的地位。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旨在将生态的理论应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生态理念来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符合时代特色,也是培养当今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课堂教学和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宣传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思维方式,树立生态道德责任感与使命感,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型人格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生态内涵启示我们,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应把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型人格作为生态教育的首要目标。所谓生态人格,“是指具备生态理性,顺应生态规律,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12]与生态型人格相对的是单向度的理性经济人格假设,历史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经济人格模式过度地强调了人类的自利行为,使人类逐步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自然沦为人类的奴役对象,于是导致了生态危机的爆发。生态人格是对单向度的经济人格弊端的反思和超越,呼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共生共荣,强调对人类所处地位的清楚认知和对未来发展的深切关怀。生态人格模式的塑造,是人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实现人的本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一步。因此,在大学生的生态教育中,生态人格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自觉做生态的宣传者和守护者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思想,其蕴含的生态价值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指引下,深入开展大学生生态教育,通过营造校园生态文化,进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型人格,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与生态理性,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深化与发展。


  作者:杨嘉辉等

  第3篇: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性论述


  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黨员干部坚定不移的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即是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作为毕生追求,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习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寻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确打开方式,保持我们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坚定信念,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严密、最科学、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它是在批判地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和总结人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大成者,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丰碑。2000年,马克思曾被西方思想界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邓小平同志也曾坚定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也是现实的信仰。它的科学性体现在,它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母体中孕育而生的。它的现实性表现在,它从未把创造美好世界的理想寄托于来世,而是有着科学的理论武器,以广大人民的实践去改造社会,从而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满足于“解释世界”,致力于“改造世界”,所以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哪种理论能比马克思主义更实用、更管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实践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非常宝贵的品质,也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源泉。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党由弱到强,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就在于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作为我们一切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二、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坚定信仰的基础


  理想信念的坚定,首先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而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根植于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中,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因此,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掌握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理想信念的坚定不可能只是通过一两次的培训就可以达到目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学习,补充正能量,特别注意要在基层党员思想建设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同时,也要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并把它们作为我们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增强“四个自信”和战略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不懈努力。


  三、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强化信仰的忠诚


  党性强弱是衡量党员素质的重要标志。何谓党性?我们的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其党性要求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所以党性对于党员来说就是力量,就是生命,就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品格和行为准则,也是每一名党员学习、生活和工作以及对待每一件具体事物的基本要求。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也是衡量党员立场及觉悟的根本准则,因此必须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强化党员信仰的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教育,要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加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章党规和党史国史的学习。加强党性教育,要践行并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把理论学习同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等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加强党性教育,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理想信念教育的特点,继承好的经验做法,探索新的途径办法,不断增强时代性和吸引力。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临沂拥有丰厚的红色教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来山东临沂视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近年来,临沂市依托沂蒙根据地的红色资源,着力打造了沂蒙党性教育基地,通过“实境教学”课堂,解读沂蒙根据地和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历程,让现场变成课堂,让素材变成教材,把授课变成本互动,充分展现了沂蒙精神的价值主题和文化特质。沂蒙精神是沂蒙的,山东的,更是全国的。从全国来看,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无论是规模、深度、还是实际效果,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全国党性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迄今为止,累计培训学员18万余人,其中厅局级以上学员1.2万多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防大学,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等都把沂蒙党性教育基地作为合作共建单位。近年来,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继续扩展延伸,与基层党建、扶贫开发、民生建设等统筹谋划,以实际行动书写“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崭新篇章。


  四、做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章,强化信仰构建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一个国家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和共同坚守的价值理念,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不能站立和强大。”几千年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发展的文化血脉和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的凝聚、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传统观念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好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就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包括中国民族特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要考虑进去。我们党成立以来,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我们的民族特性、文化传统进行了很好的结合,这就避免了水土不服的问题。改革开放进入现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解放,创新创造活力更加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也在增强,在今后的信仰构建、治理、发展中,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赋予它一定的时代内涵,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构筑当代中国人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国梦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当前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


  五、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精神旗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政治使命。信仰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它的创始人就赋予它与时俱进的品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时代脉搏,直面历史命题,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不断书写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會上强调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理论决策中提出的一个新思想,它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马克思主义观。“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思想的提出,是对党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和新的时代特点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同时也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做出新贡献,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任务和历史责任。


  作者:任传玲

  第4篇:试论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可能性


  自上个世纪初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快速地传播发展,在其过程发展进程中,不断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模式,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该理论体系成为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有力武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彻底摆脱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命运,建立了新中国。也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不能改变的客观事实。因此,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的许多思想对于现在仍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虽然儒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过坎坷和逆境,但它依然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直至当今社会,儒学当中许多理论仍然在不知不觉当中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人,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方式。这种巨大的影响力是不能抹杀的,它应当成为我们现代化建设当中积极倡导的一种文化。


  当今社会处于大变革当中,各种文化激荡碰撞。儒学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根,在历史上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而马克思主义则是我们当今必须坚持的文化。为了更好的指导中国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积极促进这两种文化的融合,可谓“合则两利,不合两伤”,要形成指导中国发展的强大理论力量。从理论上说,二者的观念思想是相通的,是可以取长补短、彼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壮大,除了紧密结合实际,吸取现实当中的合理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学派,当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而儒学要想在当代更好的发挥作用,其自身必须与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实现紧密结合,因此二者是有结合的可能性的。


  实际上,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有可以结合的共同的理论基础:


  一、在人的观点上具有相通性


  儒学也被称为“人学”是“有关人的理论和学问”,其中有许多关于人的理论和主张。孔子和儒家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全德的人为目标。早期儒家学者提出一种“人者天地之心”(《礼记·礼运》)的思想,强调要培养具有知、不欲、勇、礼乐、艺等多方面德性的“成人”。而马克思主义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标,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大学》中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都以修身为本,[1]儒家希望通过人们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来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其立足点在于个人。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其立足点也在于“人”。马克思把人看作一切活动和一切关系的承担者以及基础,看作社会历史的前提以及创造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见儒家和马克思主义都十分看重人的发展,并强调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突出人的社会属性。


  二、在价值的问题上具有相通性


  儒学倡导“利”和“义”的平衡,鼓励人们在遵循道义的基础上谋取利益。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正常需要,无可厚非。但是在道义和利益发生冲突时,孔子提出“君子义以为上”,先义后利、尚義轻利,要做出正确的道德抉择。儒家认为,在人的本性之中,对于义的精神需求是较之于物质利欲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虽然这种需求不可能脱离物质之利的基础,但崇尚义、追求义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体,提倡人们要在劳动过程中创造自身的价值,但是当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生冲突时提倡要牺牲个体价值成就社会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社会做贡献,因为人是存在于社会当中的,社会是人存在发展的前提,自身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依赖于自身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在价值层次上是相同的,提倡大“我”,轻视小“我”。


  三、实践的观点相通


  《中庸》有云:力行近乎仁。儒家注重实践,倡导人们要积极作为。道德个体要积极进行道德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认为“行胜于知”,“知之不如行之”。提倡人们对于才学不是要束之高阁而是要经世致用,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向更高层面发展,提倡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造福造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的品格;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科学的实践观点是认识论和历史观基本的首要的观点,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也是实践的。实践是认识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提倡人们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完善自身,改造社会。


  四、思维方式相通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之下,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特点就是把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都看作一个运动的整体,[3]万事万物都相互关联,联系紧密。儒家哲学作为中国哲学的代表,整体思维方式表现的淋漓尽致。不管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还是个人与社会和谐本质,都充分体现出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即:紧密结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种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对当今社会仍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发展的。整个世界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


  作者:牛淼

  第5篇:马克思主义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问题分析


  当前阶段,我国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在网络当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信息,许多学生由于自身的鉴别能力有限或者自身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很容易受到网络当中的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力度很有必要。但是从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由于受到传统的思政教育的影响,无法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当前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依据,分析当前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研究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事物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却是主观能动的,这充分说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仅仅是采用一种“填鸭式”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同时由于思政教育往往具有一定的说教性,这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学生对思政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根据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积极主动地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学的效果,但是由于现阶段的思政教育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渐丧失了对思政教育学习的兴趣,从而并不愿意主动地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相关的思政教育知识体系的建构,从而导致学生在思政教育的具体知识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2.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缺乏一定的实践性


  当前阶段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还是过度强调了对学生进行具体知识的教学,而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但是从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对高职院校进行思政教育的最根本目标并不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思政教育具体知识,而是需要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通过自己的实践行为将思政教育理论外化成一种思政教育的外在表现,而高职院校现阶段的教育由于缺乏实践教育,大部分的学生尽管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思政教育理论,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却无法将这些理论知识外化成自己的实际行动,从而导致了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是影响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效率的最根本因素。


  3.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缺乏一定的发展性


  当前阶段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时代,不管是社会当中的各种制度还是各种技术每天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此种情况,当前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本应该积极地应对这种变化,从而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积极地接受与时代紧密联系的思政教育。但是从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现状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本身就不是非常重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传统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了学生的思政教育缺乏一定的发展性,与时代发展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存在脱节现象。例如,现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与网络的联系较为紧密,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导致许多学生沉迷网络当中无法自拔,不仅为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改进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方法研究


  1.政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上文的论述当中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方法已经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效率,特别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严重限制了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此种情况,现阶段高职院校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一,在思政教育当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传输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在引导的过程当中教师同时还应该改变自己的传统形象,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通畅,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可以及时地询问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二,高职院校应该将各种现代化的思政教育方法积极地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去,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积极性。


  2.增加实践性教学的相关内容


  传统的思政教育当中由于缺乏实践性教学的内容,从而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得不到一定的锻炼,因此也就无法达到思政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增加一定的思政教育实践课程作为理论课教学的补充内容。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当中的各种社团活动,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校园生活当中,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以实际生活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与思政教育有关的内容,此外还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例如做敬老院志愿者、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当中将自己的思政教育知识外化成实际的行为。


  3.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性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积极地将与时代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融人到思政教育的教学当中去,从而使学生可以及时地获取与时代有关的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根据时代的发展来完善自己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缺陷。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现阶段需要高度关注社会当中的各种现象,积极地将各种时代信息当中所反馈的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此外还存在着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即学生的心理教育存在不足,高职院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网络心理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職院校的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被逐渐暴露出来,高职院校面临着较大的思政教育压力。因此,必须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在文章当中笔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依据,分别根据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实践以及时代性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当中所存在问题的改进有所帮助。


  作者:蔡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shijiezhexue/2684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