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音乐舞蹈 > 从技术美和艺术美的双重角度解读声乐作品

从技术美和艺术美的双重角度解读声乐作品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内容摘要:声乐作品的赏析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认识和审美活动。它需要在运用直觉感知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歌曲的名称、创作背景、旋律、歌词等进行理性的分析、鉴别,以达到客观全面地评价声乐作品、正确体验声乐艺术魅力的目的。
  关 键 词:声乐 声乐作品 赏析
  
  音乐是美的。一部好的声乐作品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让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还可以使其灵魂高尚、行为优美。它何以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认真、准确地赏析。声乐作品的赏析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入的音乐印象过程。它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认识和审美活动,需要既有感性又有理性,含辨别、评论的成分。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赏析一部声乐作品呢?
  
  一、直觉感知
  
  当初次接触一部声乐作品时,通过听觉,我们马上会产生一种直觉的感知,觉得旋律和谐、优美、动听,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朦胧的音乐形象,并进而产生或宁静、轻松,或紧凑、激昂,或甜蜜、优美的情绪感情。如,当我们听到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越来越好》时,立刻会被这种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所吸引,心中油然而生喜悦、欢快、振奋之情;听到《江河水》时,那如泣如诉的歌声,会马上将我们带入一片幽怨、悲哀与愤慨之中;听歌剧《白毛女》选曲《恨似高山仇似海》,那满蓄的悲慨与仇恨,会深深震撼每个人的心灵。但是,这种感知往往是肤浅的、模糊的、带有随意性的,因它仅仅是一种由听觉而导致的直接心理感受。在这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从审美欣赏的高度,去了解、欣赏音乐作品,这种理智的欣赏包括分析歌曲的歌名、创作背景、歌曲旋律、歌词等方面。
  
  二、分析歌名
  
  一般来说,声乐作品的题目是根据歌曲的主要表现内容来命名的,歌名是对歌曲内容的集中体现和精辟概括。因而,通过歌名,我们可以了解到作品的大体内容。当我们看到《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歌名时,便能很快地得知这些歌曲是歌唱祖国的,一看就令人振奋,并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看到《赶牲口》《推船号子》《打酸枣》等歌名,一幅幅生动的劳动场面便呈现在面前;而《沂蒙山好风光》《无锡景》《人人都说山西好》,则会激起我们对大自然美丽景观的想象。同样,也有一些一看便可知是低级趣味或反映不健康情趣的歌曲,对此我们一定要用高尚的审美观进行正确地引导,保持理智的鉴赏眼光,坚决抵制不健康歌曲。
  
  三、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歌曲的创作背景主要指词曲作者的情绪情感、写作动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等。一首歌曲,必定融进了词曲作者短则某一刻、某一时间,长则多年甚至一生情感的积蓄,歌曲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意愿。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词曲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期间的境况来把握。舒伯特(1797—1828)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一生都挣扎在贫困和疾病之中,因而在他的大量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他在梅特涅时期苦闷、压抑的心情及渴望自由的愿望,如声乐套曲《冬日旅行》、歌曲《魔王》等。另外,分析歌曲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对于鉴别歌曲的好坏,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歌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作于1938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初期,联系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仿佛还看到了无数的革命青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民,拿起武器,满怀爱国的热情和抗日必胜的信念,斗志昂扬、精神抖擞地“到敌人后方去”,为“把鬼子赶出境”和敌人进行着英勇顽强的斗争。
  

  四、分析旋律
  
  旋律又称曲调,是若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是节奏、节拍、音高、力度等要素有机结合组成的音的线条。旋律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和灵魂,能表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情绪。它也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最主要手段,具有语言性和形象性。从声乐作品中旋律的走向、速度的变化、力度的对比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歌曲的表现内容和所要塑造的音乐形象。如歌曲《小白菜》的旋律:5 3 3 2 | 5 5 3 3 2 1— |这种下行走向的旋律,宛如生活中悲痛的哭泣和叹息,让人听后不禁为之感动甚至潸然泪下,“小白菜”这个出生贫寒、命运悲惨的小女孩的艺术形象,也让人油然而生怜爱、同情之心。又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抒情歌曲,它的旋律大多是变化模进:5 6 5 4 5 3 3 |,这段音乐以级进为主,上下波浪式的节奏型,更表现出浓厚的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而歌曲《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动人场面,从中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了孟姜女这个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五、品味歌词
  
  歌词是表现歌曲思想内涵的文字表现和文学体式,大多是语言精练、含义隽永、节奏鲜明、富有美感的诗词,它高度精练地概括了歌曲的表现内容。歌词能够大大加强我们对歌曲的理解力,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歌曲的思想内涵。如艺术歌曲《斑竹泪》:“山重重水茫茫,山高水又长;古舜帝去南方,巡狩赏风光……欢情薄,美梦破,苍穹星辰落,帝驾崩、二妃惊、苍梧散魂魄……”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歌词,先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又向我们交代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舜帝南巡,后驾崩于苍梧而与蛾皇、女英生离死别的悲壮爱情故事。歌词最后以“千年事,万人说,悲歌天地和”结束,将全曲的情绪升华到了极致。又如歌曲《祝酒歌》:“美酒飘香歌声飞,朋友请你干一杯,胜利的十月永难忘,杯中洒满幸福泪”,充分展现了粉碎“四人帮”后,全国人民互相举杯祝贺、共庆胜利的喜庆场面。而歌词“明日上阵劲百倍,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洒热血和汗水……待到理想化宏图,咱重摆美酒再相会”等,真实生动地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幸福、喜悦的心情,和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强烈愿望与信心。歌词集中、简练地体现了歌曲主题,形象具体鲜明。
  总之,声乐作品的赏析首先需要运用直觉的感知,这是初步的、模糊的、直接的;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理智的欣赏,这是通过对歌曲的歌名、创作背景、旋律、歌词等进行全面地了解和分析而进行的,从中,我们可以辨别歌曲的创作成功与否,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品通过动听的旋律、优美精练的歌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当然,要完美地欣赏一部音乐作品,还要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想象力。这样,才能达到客观全面地评价声乐作品、正确体验声乐作品艺术魅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盛昌,李保彤.中外名曲赏析.山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2]金月春.民族声乐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3]尹颂军.斑竹滴泪情牵古今.湘江歌声,2001年第3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nlewudao/2437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