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中国哲学 >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哲学简史》汉译研究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哲学简史》汉译研究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国哲学


  摘要:文章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哲学简史》英译文本为语料,主要探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中国哲学简史》汉译中的具体应用,为语言学视角下从事翻译文本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关键词:翻译转换理论;《中国哲学简史》汉译;应用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2-119-002


  1917年,约翰·坎尼森·卡特福德(JohnC·Catford)出生在爱丁堡,是英国有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卡特福德(JohnC·Catford)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巴黎大学、伦敦大学,学习过法国语言文学、语音学、俄语等专业。1965年,卡特福德出版《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LinguisticTheoryofTranslation),该书为卡特福德的代表作,从语言学视角出发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途径。“翻译转换”这一理论即是在该书中提出,该理论基于语言学视角,对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形式差异进行比较,并详细阐述两种语言在词汇与句法层面应该采用怎样的转换策略。


  《中国哲学简史》的作者系冯友兰老先生。1947年冯友兰老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兰公司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首选入门书。多年来,这部专著一直在世界各大学作为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使用,在西方影响很大。2015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复三老先生的汉语译本出版发行。本文选取的语料即为赵老英译本。


  一、翻译转换理论及其内容


  卡特福德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指出翻译转换包含两个模式: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其中层次转换指目标文本和原文本所使用的词语处于不同的语言层次上,即在语法层次和词汇层次之间的相互转换。范畴转换,指的是翻译偏离两种语言的形式对应,范畴转换又可以分为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以及系统内部转换。卡特福德的分析绝大部分是针对范畴转换进行的。本论文分析主要以范畴转换英汉翻译为主。其基本转换理论如下:


  1.层次转换


  由于英语与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英语中的一些语法形式并不能在汉语中找到完全的对等形式,通常情况下,会改变英语的语法形式,在汉语中用词汇的形式将英语中的语法形式表达出来,如,英语中的单复数及时态,通常通过增词或减词的形式在汉语中加以转换。


  例1:itissaidthatKingWeiofChu,havingheardhisname,oncesentmessengerswithgiftstoinvitehimtohisstate,Tzu,however,merelylaughedandsaidtothem:“...Goaway,donotdefileme...Iprefertheenjoymentofmyownfreewill.”


  译文:据所记,楚威王曾慕庄周名,遣使者携带礼物往谒庄周,聘请他出任楚国宰相。庄周笑答说“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上文提到层次转换通常表现为单复数变化及时态的表达两个方面。源语文本中“sent”、“laughed”以及“said”三个词体现为过去时態,译文中时态表达并非通过词汇的变化而完成,首句的“据所记”三个字即已从时间上交代清楚为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可见,英汉两种语言的在语法表达上的差异。英语往往通过词汇的屈折变化体现其语法关系,如时态及复数关系,而汉语中的语法关系往往通过虚词及时间状语等符号具体体现。


  2.结构转换


  卡特福德认为结构转换是所有转换中最为常见的转换,绝大多数涉及语法结构的转换。


  例2:Thiskindofthinkingiscalledreflectivebecauseittakeslifeasitsobject.


  译文:这种思考,我们称之为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


  例3:Sometimes,whenthechildrenwerejustbeginningtolearnthecharacters,theyweregivenasortoftextbooktoread.


  译文:孩子刚学认字,通常所用的课本《三字经》。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源语多为被动语态,而目的语却多为主动语态,其源语句子结构可表现为“物主语+bedone+宾语”而目的语翻译为“人称主语+动词+宾语”形式。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语系,英语中被动语态反映出西方人更看重客观事物,汉语中主动语态使用反映出中国人更看重做事的人的作用。


  3.类别转换


  类别转换包括将一种词性转换为另一种词性。


  例4:AccordingtothetraditionofChinesephilosophy,itsfunctionisnottheincreaseofpositiveknowledge(bypositiveknowledgeImeaninformationregardingmattersoffact),buttheelevationofthemind—areachingoutforwhatisbeyondthepresentactualworld…


  译文: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我所说的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例5:This,however,isonlyasurfaceviewofthematter.


  译文: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问题。


  例6:AWesternerstudentbeginningthestudyofChinesephilosophyisinstantlyconfrontedwithtwoobstacles.


  译文:一个开始学习中国哲学的西方学生,首先遇到的困难是语言的障碍,其次是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类别转换的例子在《中国哲学简史》汉译中可谓比比皆是。由于中英文分属不同的语系,英文中善用名词、而中文善用动词,上述三个例子清晰地揭示了这一语言规律。“Increase”、“elevation”以及“surface”分别译成“增进”、“提高”以及“从表面上”,实现了由名词到动词的转换。类别转换可以折射出语言是作为一个无限生成的系统而存在的,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词性转换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无论如何变化,其总的原则为不违背原文意思,有助于译文的通顺流畅。赵老在《中国哲学简史》汉译过程中使用的类别转换即体现了这一点。


  4.单位转换


  单位转换指的是目标语中等值翻译与源语不在同一个层级上进行的转换。此处“级”指不同等级的语言学单位,如句子、从句、词群、单词和词素。为符合目标语的表达方式,通常情况下,英语中的一些句子可以翻译成汉语中的短语、或者将短语翻译成单词。


  例7:ItisquitecommontoseebothBuddhistmonksandTaoistmonkssimultaneouslyparticipatinginChinesefuneral.


  译文:在中国传统的丧事仪式中,僧人和道士同时参加,并不令人感到奇怪。


  例8:This-worldlinessandother-worldlinessstandincontrasttoeachotherasdorealismandidealism.


  译文:入世和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对立的一样。


  例7与例8中的“itisquitecommon”、“asdo”在译文中分别翻译为“并不令人感到奇怪”,“正如……一样”。将源语中的固定词组以短句的形式表达出来,符合汉语多使用短句的习惯。而将“asdo”两个词汇翻译为“正如……一样”又体现出目标语中等值翻译与源语不在同一个层级上进行的转换。


  5.系统内部转换


  这类转换指源语和目标语拥有近似对应的体系,但是翻译时涉及对目标语体系中不对应的词语进行选择。即在目标语中选用一个与源语不对应的形式。


  例9:Menciusalsomeans:“reisnobetterwaytohuman-heartednessthanthepracticeoftheprincipleofShu.”


  译文:孟子还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誠,乐莫大焉。强怒而行,求仁莫近焉。”


  例10:Menciusalsosays:“thepeoplearethemostimportantelement[inastate];thespiritsofthelandandthegrainaresecondary;andthesovereignistheleast.”


  译文: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从语言形式方面分析,英语源语仅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即表达出了目的语中的文言文形式下所涵盖的具体内容,虽在语言形式上与目的语并不相匹配,单就系统内部转换而言,已经传神地表达出了原文思想。


  文章以《中国哲学简史》为语料,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分析了《中国哲学简史》汉译过程中的翻译转换现象,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翻译转换理论在《中国哲学简史》汉译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语言学视角为继续研究《中国哲学简史》汉译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zhongguozhexue/1622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