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中国哲学 > 灵动多变,句调婉畅

灵动多变,句调婉畅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国哲学


摘 要:盛唐诗人李颀从事诗歌创作的年代,正是盛唐诗苑各体大备、百花争艳的繁荣时期,时代影响加之个人才情,李颀诸体兼善。其诗体中七言古诗不仅在题材上丰富多样,其体制及篇章布局,亦显示出特有的格调,整体呈现灵动多变,精炼疏宕的特色。体现出李颀独特的诗歌风格。

关键词:李颀;七古;特色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盛唐诗人李颀的诗是"杂歌咸善"。李颀从事诗歌创作的年代,正是盛唐诗苑各体大备、百花争艳的繁荣时期。据统计,李颀诗集中古体有五言41首,七言36首;近体有五律16首,七律7首,五排14首,五绝9首,七绝9首,共计124首。[1]这种情况基本体现了盛唐诗苑各体大备这个时代特点。在各类诗体中,李颀最擅长七言古诗的创作。盛唐诗人李颀现存的诗作中,七言古体在数量上占36首,将近占其存诗总数的1/3。
  "李颀七言古诗,佳者本多。"(贺贻孙《诗筏》)。就题材而言,有给他带来声誉的《古从军行》和《古意》,通过描写寂寞艰苦的戍守生活和边疆凄凉惨淡的景象,同情战士们的苦辛和各族人民所受的灾难,批判统治者的黩武政策。有咏史诗如《郑樱桃歌》、《绝缨歌》等,影射玄宗后期上层统治集团荒淫糜烂的生活。有描写音乐的诗作《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突破了过去诗人"只写琴理,不形容琴声"[2]的做法,以声写声,以状摹声,给人真实形象的感觉。李颀七古中还有独树一帜的描写人物的诗作《送陈章甫》、《别梁锽》等,运用多种手法使人物形完神聚、呼之欲出。李颀的七古不仅在题材上丰富多样,其体制及篇章布局,亦显示出特有格调,整体呈现灵动多变,精炼疏宕的风格。
  "七言古诗在南北朝以前是句句押韵。......七言古诗隔句押韵的形式直到鲍照才出现。"[3]换韵常常是平声韵和仄声韵相间递用;都用"逗韵",即在换韵的第一句用韵,先在奇句逗引出新的韵脚,然后再变为正常的偶句用韵。当然,有许多诗人的作品未必严格遵守这种模式,在此所说的只是一般情况。
  李颀的36首七古、除其中11首杂言较少首句入韵外,字数齐整的25首七古中只有4首首句不入韵。而且,李颀写作七古几乎都采用平声韵和仄声韵相间递用的押韵方式。只有《采莲》一首诗其韵脚押平声"先"韵且一韵到底。李颀七古的换韵,一般是四句一换,也有六句一换、八句一换,甚至十二句一换。且在换韵时都用"逗韵",如《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一诗,首句"新"入韵。"人"、"春"属平声"真"韵。在中间换韵时用逗韵,"寺"与"翠"、"醉"同属仄声"寘"韵,末四句"良"与"方"、"乡"又转为平声"阳"韵。李颀用平仄相间递用这种方式使诗作跌宕生姿。
  真正能代表李颀七古灵动多变,跌宕生姿的还要算《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此诗的用韵有别于李颀其他七古四句一换韵或八句一换韵的写法,整首诗十八句,依诗情发展,变换了平仄不同的八次韵脚,几乎都是每两句一换韵。为阅读之便,再引全诗如下: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飀,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首句入韵,"篥"与"出"押入声"质"韵,与琴歌、胡笳歌起笔相同。接下来转入低微的"吹","垂"支韵。下文突然提高音节,用高而沉的仄声"养"韵一转,说人们只懂得听而不能欣赏乐声的美妙,以至吹奏者廖无知音。行文至此,韵脚"飀"、"啾"、"秋"忽又转入押流利的平声"尤"韵。接下来,诗作仍以生动形象的比拟来写变调,觱篥之声忽转悲壮苍凉,倏然又变清新明丽,音声之变无穷,诗歌韵脚也由平声"尤"韵到平声"咸"韵"掺"转为仄声"勘"韵"暗",随乐音高低之变化又从仄声转押平声"真"韵"春"、"新"。诗歌以声韵的变化衬托乐曲的变幻无端。接着,诗人忽然从声音的陶醉之中回到了现实世界。尾二句"烛"、"曲"又转为入声"沃"韵,表达了诗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慨。这种平仄声韵的频繁交替不仅满足了用于表现觱篥声音变化无端的需要,而且,这种声调上的高低交错也使诗歌本身具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李颀的七古,意脉贯穿而又灵动多变。其七古诗作由初唐后期诗人追求的骈俪繁复的声情之美,进而到了盛唐时代的精炼疏宕,这一特点就表现在篇法句式的变化上。"初唐歌行依靠大量意义相近的虚字句头钩连句意的特征到盛唐几乎消失。尽管顶真、排比、回文、复沓等重叠反复用字的句式仍见于诗,但使用频率大大降低。基本句式已由偶句为主转向以散句为主。""由于散句本身能构成直叙语气,因而自然连贯,不需要附加虚字钩连。偶句的适当穿插,也就只起敷腴色泽的作用了。"[4]而且,散句的运用可使诗作显得奔放跳脱,意脉连贯而又灵动多变。李颀的诗作如《郑樱桃歌》、《爱敬寺古藤歌》、《古意》等,有的全为散句,无一对偶,有的仅一两句对偶句,对偶也只是起敷腴色泽的作用。
  先来看《古意》:"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全诗十二句,意脉贯通,寥寥短章,灵动多变。再如《送刘昱》:"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全篇除"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为偶句外,皆为散句。散句的运用使诗作脉络分明,意脉连贯,加之诗作的语言自然流畅,不刻意追求音韵婉转,自然构成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之美,诗作虽然一句一意,但读来却不觉填塞。对于李颀七古中的《送陈章甫》、《别梁锽》等偏重于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的诗作,更是用奔腾顿挫的诗句,表现了主人公那奔放的激情和豪放的气概。作者将这部分诗作写得可谓是"曲折磊落,姿态横生。"(贺裳《载酒园诗话》)
  李颀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最擅长七言古诗的创作,七古的成就也最高。李颀的七古纵横跌宕,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评其为:"在精密中推宕伸缩",整中有散,散而有序。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三称李颀七古"极散漫纵横";称李颀《缓歌行》、《送陈章甫 》、等诗"皆脉络分明,句调婉畅"。同卷又说李颀的《送刘昱》、《古意》是"短歌可法者",谓其诗作纵横开合,语言流畅,组织结构井然有序。总之,奔腾顿挫,灵动多变,意脉舒畅,语言自然如行云流水是李颀七言古诗所呈现出的整体特色。


参考文献:
[1]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刘宝和《李颀诗评注》统计。本文所引李颀诗作均据此版本。
[2]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卷一,评常建《江上琴兴》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尹占华《诗词曲格律学》[M],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4]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395页。
[5]翁方纲著、 陈迩东校点《石洲诗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zhongguozhexue/1703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