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中国哲学 > 论《文心》的易象思想

论《文心》的易象思想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国哲学


《文心》与《周易》关系至密。粗略统计,《文心》上编十篇、下编十二篇引用了《周易》原文或运用了《周易》思想,取有《易经》二十余卦象,涉及《易传》十篇。《周易》是《文心》思想的重要渊源。

《文心》主要取《周易》哪些卦象,起了怎样的作用,具有何种意义,本文试予沿波讨源。


一、刘勰主象


三千年来,《易》学家难以确数,但大抵两家而已。一为主象派,一为尚意派。

先秦、两汉《易》家都主象,“自王辅嗣扫象不谈,专以承乘比应为解,历唐至宋,便极一时。”[1]“自是《易》遂分为二派:其以辅嗣为宗者,喜其无师可通……”所谓义理之学也。……其以荀(爽)、虞(翻)为宗者,号为汉《易》,以别于野文家(指王弼不以象解《易》的空论——引者)”。[2]

刘勰虽晚于王弼两个半世纪,但未取义理之说,而从主象之论。

《原道》:“幽赞神明,《易》象为先。”《宗经》:“《易》惟谈天,入神致用。”

刘勰称“《易》象”,与左氏同。昭公二年;“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3]此为刘勰主象之一证。

又谓“《易》惟谈天,”与庄子说法一致。庄子谈到六《经》要旨时说;“《易》以道阴阳”。[4]所谓“阴阳”,就是指天,因为“立天之道,曰阴曰阳”。[5]所谓“谈天”即指天象而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6]值得注意的是:唯独观天称之为观
“象”。司马迁也有类似的说法;“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7]这里也只是将观天称之为观象。可见“《易》惟谈天”的“天”,实为天象。

《易》象包括三才之象,为什么单言天象呢?这是有原因的。


我国古代哲学有一基本观念,那就是一切事物的成因皆系于天。《老子》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自然”,即自然而然的意思。用道家术语来说,即“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书中多次用“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简称),但未作解释,《庄子》则解释得很清楚:“芒乎芴乎,而无以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繁多),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8]可见,“无为”是对“道”生成万物无形无象、自自然然的形象的描述。所谓“道”,是阴阳迭用,刚柔相推的变化规律,故称“一阴一阳之谓道。”自然”是天之所为,“道”是天之所蕴。“自然”与“道”,皆属于天。所以《老子)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人,地皆法天。即“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易·系辞下》)。”既然如此,八卦首当寓天象于其间。所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系辞下》)。”这是观天象的结果,是八卦制作的基本原理。至于观地法,则不能与之等同。因为“地法天”,天变地应。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系辞上》)。

就其《易》的本义而言,故称“《易》唯谈天”。此为刘勰主象之二证。

《征圣》:“四象精义以曲隐,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隐秀》;“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这里都是用“四象”来指代《周易》的基本内容,与“《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上》)”相吻合。此为刘勰主象之三证。

由上可知,刘勰接受了《易·系辞下》的观点:“{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以象为本,象显而义生,舍象而议,即舍本逐末。刘勰之所从,扣住了《易》理的核心。

当然,刘勰是否主象,不能全凭上面几句概称而定,更有待于对关涉之处的具体分析。这将留作下话。


二、《文心》取象


《原道》与《周易》关涉最多,但就其要者而言,则在于开头部分: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细读这段文字,我们首先就会发现,刘勰在这里不是把天、地、人作为一般的概念来运用,而是作为《易》卦的三爻来看待的。因为他阐述了天、地、人三者各自的内涵之后,又排列了三者的次序:“高卑定位”,“实天地之心”。意即上天、下地、中人。

这样看的根据何在?主要在于“实天地之心”的“实”字的运用。这个“实”字是值得推敲的。“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一般翻译为:“人是宇宙间一切事物中最特出的,是天地的核心;”[9]或“人是万物的精英,是天地的核心。”[10]按照这样的译法,“实”字则是多余的。这又与刘勰“字不得减”的笔力不合。本篇下文:“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句无“实”字,可见
上句的“实”字,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有其用意的。

“实天地之心”,意谓“充实于天地之心。”《说文》;“实,富也。从山、从贯;贯货贝也。”“宀”为家,“贯”为钱串。家有钱而串之,为富。由此可见,“实”也有贯串的意思。这里可以看作将天地以人“贯串”起来。这样便构成了《易》的三才之象。同时,人既是“充实于天地之心”,当然也便成了天地的“心”。因此上面提到的翻译,意思是对的,只是没有注意“实”字而已。

上天下地中人之象,正是《易》的三才卦象。《易·说卦》云:“昔者,圣人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易》的卦象由三才构成。三方各含两种因素;天的阴阳,地的柔刚,人的仁义。这样,合起来就有六种因素了,为什么卦象中只出现了阴(--)和阳(一)两种因素呢?如前提及,“人法地,地法天”六种因素中,实只一阴一阳。地法天的阴阳,应以柔刚;人法地的柔刚,应以仁义。柔刚以应阴阳,比较明白;仁义以应柔刚,则须加解释。仁为仁爱、仁慈,应柔;义为正义、正直,应刚。孟子的浩然之气”,表现为刚,因而说“至大至刚”,要“直养”,要“集义(合乎一定时代道德规范的正义行为)”才生。这就是说,三才都含有阴阳两种对立的趋势,即“分阴分阳”。要把三才和阴阳纳入卦象中,那就是卦中包括三个阴和阳,所以必须“兼三才而两之”,“六画而成卦。”卦的六爻,自下向上数,一、三、五为阳爻,二、四、六为阴爻,故称“迭用柔刚,”六爻以象三才,称“三极。”陆绩曰:初、四下级;二、五中极;三、上上极。按:初、四即地极;二、五即人极;三、上即天极。故郑玄云;三极三才也,盖阴阳者,天之极;刚柔者,地之极;仁义者,人之极。六爻之动,以此为法。[12]所以《系辞上》云:“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易》卦六爻,分内卦(下三爻)、外卦(上三爻)。《原道》只取其一,即上天下地中人之象。“兼三才”未“两之”。因为刘勰取象的目的,不在于说《易》,而在于论文。“兼三才”就够了。回顾上述,“实天地之心”,意谓人象贯于天象、地象的中心位置。

细品上引《原道》文字,我们还可发现\刘勰严格运用《周易》的概念进行表述。《原道》称“天象”、“地形”,《周易》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原道》称“道”,《周易》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两仪”、“三才”与《周易》同;《原道》称“含章”,《易·坤六三》谓“含章可贞”;《原
道》称;“道之文”,《易·贲·彖》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不难看出,刘勰是本着三极卦象来阐述问题的。

综上所述,《原道》是取三极卦象作为文原的。三极之象既立,后文的生发便水到渠成了。

下面只将《文心》取象的要者列出,不作说明;后文还要分类论述。

《征圣》取有《央》、《离》卦象,《宗经》取有《蒙》的卦象,《辨骚》取有《乾》的卦象,《诏策》取有《姤》、《节》、《观》、《离》、《震》、《涣》等卦象,《议对》取有《节》的卦象,《书记》取有《中孚》卦象,《神思》取有《坤》的卦象,《事类》取有《既济》、《明夷》、《大畜》卦象,《时序》取有《离》、《乾》卦象,《物色》取有《复》《观》卦象。

此外,有《通变》、《丽辞》取有爻变之象,《序志》取有筮象。


三、象为文用


刘勰取象以论文:文立而象显,象具而文生,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分析《文心》所取卦象,意义大致有四;象为文原,象通神理,象示通变,象以明义。

其一,象为文原。


如上所述,《原道》取了三极之象。三极卦象是以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出现的。这个整体便是文原。刘勰先述道之文,再叙人之文。“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里的“心”是“实天地之心”的“心”,是指人。这就是说,有了人才有人之文。天之文表现为“象”,地之文表现为“形”,人之文表现为“言”。天、地、人都有各自的“文”,因而都是文之原。正因为如此,所以刘勰开篇便强调:“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这里的
“文”,当然包括人之“文”。人之文的出现,必须以人的产生为前提。这就意味着人是“与天地并生”的。可见刘勰是将三才当作一个整体看待的。同时,也可推知刘勰是以人产生之后作为立论起点的。我们今天认为,人是后天地而由猿慢慢进化来的。但刘勰不计较其先后,从“文”的角度谓“与天地并生。”换句话说,这里的基本意思是,刘勰认为当天、地、人产生之后,才能产生一个包含天文、地文、人文在内的完全的“文”。

既然天、地、人都是文之原,为什么刘勰只称文原于“道”呢?{原道》的“道”,源于道家思想。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产生万物的本原。{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人都是由“道”生成的,当然天之象、地之形、人之言也是自“道”发展而来。“道”的内涵为阴阳。由于“人法地,地法天”的缘故,“阴阳”便可包含与之相对应的“柔刚”与“仁义”。因此在三极卦象中,天极、地极、人极虽只表现阴阳的分别,却包含了“柔刚”与“仁义”的不同。

象、地形是“道”的产物,今天称谓自然的产物;人之言也是自然的产物吗?是的。

“言立而文明”。人之文也是自然的产物。人之文是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反映。恩格斯说:“如果进一步追问: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末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13]既然作为人的思维意识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文是自然界的产物,那末,自然界也就是文之原;即“道”为文原。

当然,这里刘勰所谓的“文”,是指文的原始萌芽。这与鲁迅称未有文字之前就有“杭育杭育派[14]的逻辑是一样的。所以《原道》称:“人文之原,肇自太极。”

但《原道》的目的,不仅在于说明文的原始因素原于“道”,更重要的在于阐述人之文是在“道”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道”的具体内涵就是三极卦象。“幽赞神明,《易》象惟先。”隐微曲折地表明变化莫测的道理的《易》象,是最早的人文,也就是人文之原。顺着这个逻辑,所以《宗经》称:“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很明显,这里也是就三极卦象来立论的。在刘勰看来,三才为文之原,反映三才的三极卦象则是人文之原。

对于《原道》之“道”,《龙》学家的认识颇为分歧,唯心、唯物、心物二元论三者都有。我想,既然《龙》学家都承认《原道》的基本观点来自《周易》,就可顺便追问一句;是否取有卦象呢?如果上面关于《原道》取三极卦象的论述基本符合事实的话,那末,似乎可以在三极卦象基础上寻求“道”的涵义。如此,《原道》之“道”的哲学归属便只有唯物一家了。

其二,象通神理。


“幽赞神明,《易》象为先。”《易》象能含蓄而微妙地阐明神明之理,刘勰取象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此。象赞神明与字载神明,其理相通。《易》,运用阴阳(-- 一)简单的符号组成卦象;文,则是运用文字复杂的符号构成篇章。两者的目的都在于表达“神明”之理。

《原道》认为:人之文原于“道”,又表现“道”。故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意即人之文是“天地蓦本精神的体现”。[15]在这一逻辑的指导下,把“道”之文融合于人之文,所以说:“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辞之所以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天地之辉光”、“道之文”,即“道心”,即神明、神理。《系辞上》云:“阴阳不测之谓神。”所谓神理,意即变化莫测的道理。此道为圣人所研讨,故而引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的结论。圣人研讨神理的目的在于设教。所谓“道心惟微,神理设教。”

神理、圣人、设教,皆系于{易》象。“神理设教”是《文心》取象的根本目的。

“神理设教”这一思想,贯串整部{文心》自不待说,也是贯串所取卦象的基本内容的。《诏策》的取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诏策》:“《易》之《姤·象》;“后以施命告四方’。诰命劝民,若天下之有风矣。”《姤·象》:“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天下有风”是由《姤》的卦象来的。这里的卦象为上乾下巽,所以谓“天下有风”。这里取此象,说明《诰》、《命》这类文体,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的情形。《风骨》云:“《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天下有风”,喻化感天下之意。

《诏策》:“《易》称‘君子以制数度’”。《易·节·象》:“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君子用以制数度、议德行的是《节》。何谓“节”?“泽上有水”为“节”。《节》,作为卦名的解释很多:“节者俭也”[16]“泽上有水,容量有限,所以是节制。”[17]前者未从卦象说;后者虽从卦象解,但难以圆其说。《节》的卦象是上坎下兑,故称“泽上有水”。河水漫出,才谓“泽上有水”,至于漫出的“容量”,那是没有一定的。

到底“节”为何义?我以为泽里有水,泽上又有水,两水相合为“节”;“节”者信也。尚秉和说:“古剖竹,合以取信。故《说文》云,‘节,竹约也。’《序卦》云:‘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之用在合,故与离对文。又曰:‘节而信之’。是《序卦》即以节为符信也。凡卦名皆从象生,震为竹,而二至五正反震,两竹相合,则信成矣。[18]节为信,君子凭信制定数与度,凭信品评德行。《诏策》取{节》象,虽是为了说明古人“本经典以立名目”,但设教思想自存其中。

《诏策》还取有《离》、《震》、《涣》诸卦象,都贯注了设教思想。

除《原道》、《诏策》之外,《徵圣》取《夬》、《离》卦象,《宗经》取《蒙》象,《论说》取《兑》象,《事类》取《大畜》卦象,也都含有设教的目的。

象通神理,圣人作象,教由象生,文亦如此。


其三,象示通变。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系辞下》)爻,交也,道变动使阴阳交,等,群也,阴阳交而生群物,群物相杂之谓“文”。“文”乃道变运动阴阳的结果。刘勰取六爻阴阳相错之象,运用于文,加以发挥,敷成《通变》之说。

《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系辞上》云:“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象三才的内卦,由一爻至参(三)爻而终;数至五而极,因为天数只五(一、三、五、七、九),地数也只五(二、四、六、八、十)。爻终、数极则必反初,故谓“参伍以变”,地数、天数表阴阳,阴阳相错,故谓“错综其数。”变、错之中有因有革:因则
通,革则变。所以刘勰称;“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可见,《通变》的思想源于《易》的爻变之象。

《通变》云;“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堪久,通则不乏。”《系辞上》云:“日新之谓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下》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谓典要,唯变所适.”将《通变》与《系辞》对照看,无待分析,可知刘勰立论仍本于爻变之象。

卦三画,只有三才之象,卦六画,始成爻。即所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系辞下))爻为交。初爻与四爻交,二与五交,三与上交。一奇一偶,一阴一阳,即所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所以说“变则通,通则久。”

《易》象这种通变思想,用之于文,则表现为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

《通变》云:“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朋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唏阳而异品矣。”通变,即常变;常中求变,变中存常,常变互用。按《通变》的意思,常指文之体,变指文之数。体,不仅是指“诗;赋、书、记”这些文章体裁之名,更重要的是指这些文章赖以立体之理。这个体的内涵;即《宗经》的“六义”;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事信而不诞,义直而不回,体约而不芜,。文丽而不淫。“六义”是一个整体,象一个人的“神明”、“骨髓”、“肌肤”(《附会》)。这是讲作文的总体原则需要继承。数,不仅指字法,句法、章法,更重要的是指用事创意之法。所谓“文辞气力,”“文辞”是形式因素,“气力”是内容因素。“气”,对于盲来说,内涵虽然复杂,但一个基本的方面则是指事理。“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者”(《孟子·公孙》)“义”为正义之事,道即理。文章的“气力”,正是由事理所构成。由此可知,继承的是刘勰所总结和提倡的创作原则,创新的是事理与语言等等。

《通变》的思想,表达了文学发展的规律。任何一个伟大的文学家,都是在人类文化的土壤中,首先是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耕耘播种、开花结实的。文学的创新,必须以继承为前提,创新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比较地说,继承易而创新难。如何创新呢?{通变)认为:“数心酌于新声”,“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望今制奇。”时”与“今”,即作者所处的时代。这就是说,文章必须随时代而变革。因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这个思想也是来自《易》的爻变之象的。《系辞下》云,“变通者,趋时者也。”趋时”、“望今”,是文学创新的关键所在。“新”存何处,一般地说,“新”生于时。一个新的时代,是以新的思想、新的人物、新的事业、新的成就为标志的。文学表现人民的新风貌、事业的新开创、社会的新局面、历史的新进程,而又具有与新的内容相统一的新的艺术形式,就是创新’。

文学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以表现时代精神为归宿。社会发展了,时代前进了,文学不仅要随之变革,而且往往须走在前头,为新时代的到来,呼风唤雨,鸣锣开道。所以《徵圣》云:“夫鉴周日月,妙极几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系辞上》云;“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变通离不开时间观念,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来显现的。因此刘勰以为文学创作须周密地考察时间的前进,所谓“鉴周日月”,从而认识时代的发展。这样
写出的文章,‘就有先见之明,美妙到了神奇的地步,即所谓“妙极几神。”《系辞上》云:“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系辞下》云;“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文学的创新也要“极深而研几。”几,对于时代来说,就是新的苗头,新的事物,新的动向,它预示着历史前进的方向,表现着生活的必然逻辑,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所以说“数必酌于新声”,“望今而制奇”。这些思想都是从《易》的爻变之象而引申、生发的。

此外,《宗经》、《议对》、《丽辞》、《隐秀}诸篇,都取有爻变之象,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文变思想。


其四,象以明义。


上述三个方面,是通贯《文心》的基本思想。这里拟言的所取卦象,则是说明局部文意的。

《论说》:“说者,悦也;兑为口舌……”《兑·彖》:“兑,说也。”说,是悦的同音通假。悦义自《兑》象而生。《兑》,一阴见于二阳之上,阳得中而遇二阴,阴阳相吸,故谓之“悦”。《说卦》云;“兑为口舌”。《说文》臣铉等注“兑”云:一一古文兖字。……当从口、从八,象气之分散。”所以称兑为口舌。《论说》取《兑》象,是要说明“说”从口出,须取悦于读者。因为“说”以服为目的,心悦才能诚服。

《书记》:“符者,孚也。徵召防伪,事资中孚。”《中孚》中间四爻为反正“震” 象相合。《说卦》云:“震为竹,”即两竹符相合,故谓“中孚”。孚,信也。此与《节》卦同。所以刘勰说:“徵召防伪。”伪,则不能取信于民。

《丽辞》云:“序乾四德,则句句相衔,龙虎相感、,则字字相俪;乾坤易简,则宛转相承;日月往来,则隔行悬合;虽句字或殊,而偶意一也”。{乾》的四德“元亨利贞”,即春夏秋冬四象。《乾·文言》云;“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元“生物开始”;亨,“生物顺适”;利,“生物发展”,贞,“生物成熟。”[19]除春夏秋冬四象外,这里还
取有爻变之象。《系辞下》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周易》运用阴阳相推的道理,以爻变的形式,构成一年十二个月的卦象。自夏历十一月《复》始至十月《坤》止。《复》卦始生一阳,经《临》、《泰》、《大壮》、《夬》至《乾》阳极;阳极反阴《姤》卦始生一阴,经《遁》、《否》、《观》、《剥》至《坤》阴极,一岁成。日月相推,寒暑往来,月卦的爻变之象将其表现得明确而具体。《丽辞》取上述两象,在于从文条角度说明偶义。

《隐秀》:“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渍之韫珠玉也。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勰称“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则“四象”是指“四营”,只有“四营”中有“变爻”现象。《系辞上》云:“四营而成《易》。”《周易集解》引荀爽语:“营者,谓七、八、九、六是也。”七、八、九、六”是以占卜过程中“三变”之后的余策而定。”“三变”之后的余策有四种:余三十六策,“揲之以四”,揲数为“九”,是为老阳;余三十二策,为“八”,即少阴;余二十八策,为“七”,即少阳;余二十四策,为“六”,即老阴。根据阴阳相推、物极必反的道理,“七”、“八”为不变之爻,因其“少”;“九”、“六”为可变之爻,因其
“老”。本卦成,必循可变之爻而求“之卦”。变,为互变,“九”变为“六”;“六”变为“九”。故云;“爻象之变互体。”《隐秀》取爻变之象,是为“辞生互体”寻找理论根据。

《物色》云:“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易》之月卦,以《坤》为夏历十月卦。《坤》,为老阴;老阴必变。变则反,反为《复》;《复》一阳下生,其时为十月冬至。《复·象》云:“雷在地中,复。”《复》上坤下震,故云“雷在地中”。《说卦》谓“震为雷,为龙。”《乾·象》云:“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故雷为阳。“雷在地中”即“阳在地中”。因而“阳气
萌”,取《复》象。

“阴律凝”,取的是《观》象。《吕氏春秋·音律》将律历相配,使十二律与十二月相对应。刘勰这里用其义,称“阴律”。这样也可避免与上文的“气”字相重复。“阴律凝”,实为“阴气凝”。“阴气凝”是对《观》的卦象而言的。《观》象阴气过半,将很快经《剥》发展至老阴《坤》,所以说阴气开始凝聚。其时在酉,即夏历八月。就律历说,即“南昌之月”。《音律》云“南昌之月,蛰虫入穴,趣(陈奇猷注:“趣”,读为“促”。)农收聚,无敢懈怠,以多为了:务。”冬天将到,一些虫蛇之类将冬眠,冬眠前,要进食以储备冬天所需营养,因此刘勰称 “丹鸟羞”。

《物色》取《复》、《观》卦象,以明“四时之动深”的道理。

四、取象得失


《文心》取象以论文,有所得亦有所失。简直而论,所得有三:方法得之于巧,内容得之于厚,层次得之于高。所失有二:神物失之于感,神理失之于玄。
先言

先言得。方法得之于巧。《易》用卦画构成卦象,用卦象暗示吉凶祝福。文用文字构成文章,用文章表现情理道义。卦画与文字作用一致,卦象与文章作用相同。而且两者都追求象:卦有卦象,文有形象 。

文章对于形象的要求,虽各有不同,但任何体制的文章,都不排斥其可能有的具体形象。即使是政论,往往也有片段的形象可见。《共产党宣言》[20]写到英;法贵族在革命运动中的表现时,就有生动的形象描述;“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政论如此,其他文章便无须提及了。由此可见,《易》象与文章形象,形式虽异,其理相通。因此,取象论文的方法,是十分巧妙的。

内容得之于厚。《周易》分《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阐发。《易传》吸收了道家的自然观和儒家的道德观,将阴阳、五行学说融于一炉,创建了自己的独立而严整的体系。“《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系辞》上)这种评赞,虽嫌于言过其实,甚至有些荒诞,但《易》的确是包罗万象的。“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
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系辞下》)这就为刘勰论文,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特别是《周易》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刘勰认识文学现象,总结文学发展规律,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刘勰不仅吸收了《周易》许多重要思想,而且吸取了它的方法论内容。《文心》体系严密,思虑美妙,范畴博大,文沦精深,很大程度是得力于《周易》。

层次得之于高。《周易》弥纶宇宙,包举三才,托神而出,简易而用,故推为五经之首,它是当时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上自帝王,下至穷儒,莫有不崇尚《周易》的。所以《文心》连篇目也要“彰乎大《易》之数”。从而使《文心》更加体现其“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序志》)”的目的。这也就提高了文的社会地位。

再言失。神物失之于感。《原道》云:“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河图》、《洛书》、“玉版金镂”、“丹文缘牒”、蓍、龟,古人称之为神物。这是古代的神话传说,不可能是实事。刘勰在这里用了“若乃”二字,以示为顺便提及,他所强调的是“神理”——变化莫测的道理。这可以看出刘勰不是有意宣传迷信。但他并未否认神物的存在,起码说叨了刘勰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大迷惑。

神理失之于玄。神不是神灵,而是“阴阳不测之谓神”。所谓“神理”,指阴阳变化莫测的道理,即;“极之道”。但《原道》又将神理与神物搅在一起:“……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这样,神理就更加神秘费解了。虽然不能肯定神理就是神灵意志,但毕竟玄而又玄,令人莫衷一是。

注释:


①于省吾《周易尚氏学·序言,
②尚秉和《周易尚氏学·第十论易理易象失博后之易派》
[3]《春秋三传》昭公二年
④《庄子.列御》
⑤《易·说卦》
[6]《易·系辞下》
⑦《史记·天官书》
⑧《庄子·至乐》
⑨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
⑩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
[11]《孟子·公孙丑》
[12]尚秉和《周易尚氏学》第289页
[13]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32页
[14]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15]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第21页
[16]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336页
[17]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诏策》注12
[18]尚秉和《周易尚氏学》第264页
[19]“元亨利贞”解,见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丽辞》注6
[20]《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zhongguozhexue/1749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