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 > 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过程中行围产期护理干预

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过程中行围产期护理干预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摘要] 目的 探索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过程中行围产期护理干预价值。 方法 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选取我院12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其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对照组有60例产妇,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有60例产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7%)、满意率(98.33%)、症状积分(2.36±0.4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 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0-112-03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during cesarean section

  YANG Liqing

  Liannan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Liannan 513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inatal nursing intervention value of prevention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uring caesarean section. Methods 120 cases of caesarean birth women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60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60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erioperative nursing model.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incid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1.67%),satisfaction rate(98.33%) and symptom score(2.36±0.47)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on cesarean section is significant,which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Key words] Caesarean birth;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Perinatal care

  剖宫产常用于巨大儿、多胎、妊高症产妇,大部分剖宫产术后产妇需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从而容易出现四肢麻木、酸痛、腰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并发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一项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行走困难、疼痛、下肢肿胀等症状,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案尚未统一,因此主要以预防为主,而预防的主要关键在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一项良好有效的护理方式,不仅可缩短产妇住院时间,还可防止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1]。对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过程中行围产期护理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20例剖宫产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对120例产妇进行动态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60例;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和对照组(60例;实施传统护理模式)。

  观察组孕妇平均年龄为(25.6±3.4)岁,平均孕周(39.45±2.47)周,33例为初产妇,27例为经产妇,平均体质量(58.69±5.34)kg。

  对照组孕妇平均年龄为(26.0±3.2)岁,平均孕周(39.69±2.31)周,34例为初产妇,26例为经产妇,平均体质量(58.41±5.25)kg。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剖宫产产妇相比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术前告知产妇注意事项以及术前的禁食禁水时间,术中密切观察产妇病情变化,术后6h加强产妇生活体征的检测,并连接好心?监护仪,做好相关病情记录。待产妇意识逐渐恢复后,向孕妇宣教母乳喂养的优势,并教会孕妇哺乳方法。

  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主要方式包括:术前护理:(1)孕期干预:对于确定进行剖宫产术产妇,应告知产妇复查时间,并鼓励产妇学习剖宫产相关知识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提高产妇对剖宫产的认知,同时告知产妇术前、术中相关注意事项,且由护理人员一一耐心解答产妇心中每个疑问[2];(2)心理疏导:由于产妇对剖宫产知识的不了解,容易产生恐惧、焦虑、不安等心理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产妇之间的沟通次数,了解产妇内心真实想法,从而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确保产妇保持健康、乐观心态面对治疗,且嘱咐产妇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防止产妇过度劳累,影响体重和情绪;(3)术前相关检查:术前加强产妇本身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以及胎心音的检测,对于条件允许产妇,可教会起胎心监护仪的使用方式,便于胎心音的随时监控 [3]。术中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接收到手术通知单后,应提前1h,将室内温度、湿度调增至适宜范围,并在接收产妇时,双人核对产妇基本信息,告知产妇术中注意事项,对于仍存在紧张情绪的产妇,应向产妇介绍此次的接产医师以及其以往的成功案例,从而帮助产妇树立对分娩的自信心。同时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和面色的改变,促使此次手术顺利进行。待产妇麻醉药效逐渐散退后,再送产妇会病情,并加强产妇保暖护理 [4]。术后护理:(1)常规护理:病房护士接收到产妇后,立即连接心电监护仪,测量血压和体温,并询问手术室护士术中是否存在异常现象,根据术中麻醉方式,选择相应的体位,对于硬膜外麻醉产妇,可协助其采取去枕仰卧位,同时加强产妇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5];(2)健康教育:告知产妇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病,并告知其相应的预防措施,定期向产妇讲解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常见症状、形成因素等,并向产妇发放健康知识卡片,从而提高产妇对并发症的了解,达到自我护理意识;(3)肢体康复训练:定期帮助产妇按摩肢体,重点按摩下肢的比目鱼肌和摩腓肠肌。且在术后24h,协助产妇进行下肢抬高训练,防止静脉血液的瘀滞,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回流,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4)饮食干预:嘱咐产妇尽可能少食用高胆固醇、高蛋白、高脂肪等饮食,保持清淡、易消化、粗纤维等饮食 [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满意率、症状积分。症状积分主要依靠浅静脉扩张程度(弥漫为2分,局限为1分,无为0分)、肿胀程度(2分为重度,1分为中度或轻度,0分为无)、疼痛程度(需要止痛药计2分,不需要止痛药计1分,无0分)、体温升高(重度计2分,轻度计1分,无计0分)。

  1.4 ?y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比较

  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的患者,不仅可降低症状积分,还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式较为复杂,且时间较长,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对此临床主要以预防为主。为了提高护理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鼓励产妇早日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从而起到预防作用,助于静脉回流速度[7-8];(2)术后6h常规给予产妇流质饮食,待产妇排气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3)术后尽可能避免在下肢输液,且避免在同一血管多次输液,且加强脱水治疗[9-10]。

  传统护理模式缺乏针对性、全面性,仅一味的被动实施护理措施,导致护理效果缺乏特异性,而通过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因素后,我院实施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其主要是通过在产妇术前、术中、术后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其不仅可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和依从性,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产妇恢复速度[11-12],其中通过术前护理能够缓解产妇负面情绪,促使产妇保持健康、乐观心态面对分娩,同时术前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分娩系数;通过术中护理,能够为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分娩环境,确保剖宫产术的顺利实施 [13];通过术后护理,可及时为产妇补充机体需要量,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加快产妇恢复速度,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提高产妇满意率,确保日后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14-15]。

  通过实施传统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防止产妇病情恶化,但整体护理效果不佳。而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后,能够促使护理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确保患者在各个环节均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且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而本次研究中,也证实了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症状积分、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护患关系,还可促进产妇的术后恢复,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因此其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5976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