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20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足部症状(皮肤皲裂、麻木感、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不良事件(如感染等并发症、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率、用药及饮食掌握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用药及饮食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皮肤皲裂、麻木感、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足部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观察组的DMQLS评分为(91.7±3.4)分,高于对照组的(80.5±4.3)分(P<0.05)。 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更好地康复。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1(a)-0192-0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在糖尿病外周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上,由于足外伤、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1]。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1.6%,且仍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公共问题[1]。糖尿病足的并发率高、并发症危害大,是糖尿病的一大特征,约有1/2入院糖尿病患者合并各种类型的并发症[2]。足部是人体一个复杂的靶器官,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会使患者的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受到破坏,形成畸形[3]。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对糖尿病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以满足患者疾病治疗与心理需要,有助于患者获得更舒适、受尊重的感受,可提高治疗与康复效果。本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初次因并发症就诊;认知、精神均正常,无语言、行为障碍;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住院时间>5 d。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干预组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2岁,平均(62.8±3.6)岁;糖尿病史13~28年,平均(16.7±5.8)年;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72例,良好28例;糖尿病足分级[2]:0级36例,Ⅰ级51例、Ⅱ级13例;合并冠心病6例、高血压42例。对照组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5岁,平均(63.3±4.1)岁;糖尿病史12~25年,平均(15.2±5.6)年;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81例,良好19例;糖尿病足分级:0级35例、Ⅰ级49例,Ⅱ级16例;合并冠心病10例、高血压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生活护理、并发症预防与管理、做好胰岛素注射治疗、血糖控制健康教育等,具体措施如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向其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使其对病情有基本认识,可通过讲座、一对一及集中式方法使其更好地掌握病情,以此提高其认知水平;加强患者饮食护理干预,以清淡食物为主;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可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如向期介绍成功案例,帮助其树立坚定、乐观的治疗信心;与其积极沟通交流,了解其负面情绪的原因,使其以更好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2.1 转变服务理念 对护士开展“人性化护理”培训,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传授护士掌握患者需求的技巧、能力、人性化护理制度内容;护士进行护理时应做到热情、主动、亲切、细心、耐心、温情。

  1.2.2 环境管理 提高病区环境管理标准,在落实消毒清洁基础上注重环境改造,注意细节,做好安全防护,减少和控制危险源;控制人员进出,做好周围走廊等区域的管理;杜绝噪音,创造维持和谐、温馨、舒适、安全、有序的病房环境;增设设施设备,配备方便生活的小物件,如针线盒、意见簿、饮水机等;做好标示管理,如床头防跌倒提示、用药步骤简图等;夏季做好防蚊虫、防暑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通风工作[5]。

  1.2.3 细节护理 做好每日访视以及每日一问,问询内容主要包括过去一日感受、不满意情况,以及时发现患者的新需求;发放护理温馨提示卡;做好心理支持,从细节做起,以温情的言语、温馨的环境、合理的肢体语言、恰当的皮肤接触,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做好隐私保护,特别是在进行交接时,勿高声谈论,在进行肌注、会阴部清洗时,注意角度,保护患者的私处;做好日常巡视,及时应答和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增强患者安全感;善用语言,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切忌命令式生硬口吻[6]。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足部症状(皮肤皲裂、麻木感、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以及不良事件(如感染等并发症、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率、用药和饮食干预掌握情况。

  1.4 评价标准[7]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坏疽创面愈合形成痂痕;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坏疽面积减少,坏死组织出现新生肉芽;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生活质量[8]:采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DMQLS),包括生理、心理、疾病、社会、精神、满意度等内容,共计20条项目,共5分,共计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价的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用药及饮食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足部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足部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足部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在皮肤皲裂、麻木感、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对照组为8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7,P<0.05)。

  2.5 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的DMQLS评分为(91.7±3.4)分,对照组DMQLS为(80.5±4.3)分,提示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6,P<0.05)。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威胁[9]。糖尿病是慢性综合性疾病,其治疗是一个与疾病长期做斗争的过程。糖尿病足预防保健知识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其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及早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疗和社区护理干预是防止发生足部溃疡和截肢的关键[10-11]。在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时,应向其及其家属讲解相关临床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其以较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12-13]。

  糖尿病足患者不仅伴有躯体症状的表现,还常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住院治疗不仅需要治疗疾病、控制与预防并发症,还应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远期预后。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在糖尿病足治疗期间需加强护理干预措施[14]。人性化护理确实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健康教育质量,获得患者的广泛好评;同时还是一种护理理念,注重创造有利于患者治疗的人文、环境因素,减轻患者抵触、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患者生理不适,满足患者的需求[15]。在人性化护理实施中,需要满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采取个性化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可见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用药及饮食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在人性化护理时,需要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及标准化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操作技术培训工作,贯彻落实人性化护理工作,动态性地观察质量监控工作,使护理工作能准确、全面地实施[16]。另外,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家庭温暖,多方照顾患者,与患者沟通谈心,让患者感受来自家庭的关爱、支持和同情。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有益的组织群体活动,如参加定期举办的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等,使其在这一群体中相互支持、相互交流治病心得。向患者介绍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足顺利康复、生活质量高的成功病例,增强其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抑郁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更好地康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16286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