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 > 依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基础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依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92例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依降钙素组46例, 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6例,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 30 mg/次, 4次/d, 3个月为1个疗程;依降钙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降钙素治疗, 每次肌内注射20 U, 2次/周, 连续4周, 后改为1次/周, 3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血钙、血磷的差异。结果 依降钙素组总有效率为100.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8.26%, 依降钙素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依降钙素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L4、L5骨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依降钙素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两组血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依降钙素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降钙素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可靠、安全的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依降钙素;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应用
  骨质疏松症是威胁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 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腰痛、四肢疼痛、畸形、骨折、骨痛、 关节功能受限等, 发生髋部骨折1年内的死亡率为15%~20%, 存活者中50%终生致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健康意识问题, 我国中老年的钙摄入量严重不足, 导致了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居世界首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本原则是减少骨量丢失, 维持或增加骨密度, 缓解骨痛症状。为了优化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 本文观察了4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依降钙素的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的92例患者为本院2009年1月~ 2010年12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骨质疏松症患者, 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翻身痛、负重性疼痛或主诉周身静息痛, 经诊断符合1995年WHO规定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其中男11例, 女81例, 年龄62~81岁, 平均年龄(71.3±11.7)岁, 病程5个月~5年,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为依降钙素组46例, 对照组46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维生素E口服, 30 mg/次, 4次/d, 3个月为1个疗程;依降钙素组:每次肌内注射依降钙素20 U(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 2次/周, 连续4周, 后改为1次/周, 口服维生素D碳酸钙片500 mg/d(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两组疗效差异。
  1. 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观察指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EXA)在治疗前后测定腰椎的骨密度值, 采用意大利安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钙、血磷。
  采用VAS法评估患者疼痛情况:0分:没有疼痛感;<3分表示患者能忍受的轻微疼痛;4~6分:影响睡眠但尚能忍受的疼痛;7~10分:渐强烈、难忍的疼痛。疗效分为三级标准, 分别为显效:患者VAS<2分, 没有影响睡眠, 翻身、坐立、行走基本没有疼痛, 能够自理生活;有效:VAS<5分, 睡眠情况有效改善, 活动时疼痛减轻;无效:疼痛仍在6分以上, 躯体功能活动及睡眠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依降钙素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28.26%, 依降钙素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 2 其他指标治疗前后变化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依降钙素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L4、L5骨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依降钙素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两组血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依降钙素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发病率日益增高,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主要目标包括缓解疼痛及延缓骨量的下降, 降钙素是甲状旁腺分泌的一种钙调节激素, 调节机体骨转换或钙平衡, 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抑制骨吸收。依降钙素是人工合成的新型降钙素类药物, 是主要的治疗药物之一, 通过结构修饰后, 其化学稳定性更强, 不仅可在室温下长期保存, 而且在人血清中药效更为稳定, 用药3 d后残存活性率仍能保存50%, 因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是:①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增生, 促进成骨细胞生长, 与益钙宁的作用相仿;②降低骨吸收, 促进骨生成, 通过降低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提高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骨钙素(BGP)等骨形成因素;③增加5-羟色胺(5-HT)受体数目,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的痛觉受体, 降低痛觉过敏, 扩张血管, 改善下肢血流, 抑制疼痛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 从而产生止痛作用;依降钙素还能刺激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β-内啡肽的释放, 直接作用于下丘脑, 达到中枢性止痛作用。本文结果表明给予依降钙素制剂治疗2周后即改善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 与文献报道相符;④防止骨钙丢失,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 导致骨钙流失增加, 可引起血钙水平降低, 同时肠钙吸收减少。本文研究发现, 联合维生素D碳酸钙片治疗后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 且依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 从而促进血钙向骨钙转移, 加快骨重建, 提升骨量。研究表明降钙素辅以钙剂治疗可提高降钙素效应, 减少腰椎骨质丢失, 改善腰椎骨密度;单用依降钙素, 不能改变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 不能有效抑制骨溶作用, 使用钙剂能防止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 达到协同治疗作用。通过依降钙素与钙剂联合应用治疗骨质疏松症 , 能有效改善患者由于翻身、坐立、行走导致的疼痛。增加患者L4、L5腰椎的骨密度, 进而减低骨折风险。因此应用依降钙素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有效减轻社会负担和医疗负担。
  参考文献
   刘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实用老年医学, 2010, 24(5):356-359.
   李恩, 薛延, 王洪复, 等.骨质疏松鉴别诊断与治疗.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0-121.
   蔡德山. 骨质疏松临床药物的开发与进展. 中国制药信息, 2004, 20(10):5-12.
   高建军, 周轶, 顾淑珠, 等. 依降钙素对破骨细胞的作用观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2, 8(3):248-249, 252.
   任侠飞, 姜保国, 冯传汉, 等. 依降钙素对破骨细胞影响的形态学观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 9(3):261-263.
   朱建民, 方浩, 陈新刚.降钙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1, 7(2):147-14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jichuyixue/9203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