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李峰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应用糖化血清蛋白(GS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同期择取12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GSP及HbAlc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GSP及HbAlc检测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SP及HbAlc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GSP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性等均显著优于HbAlc(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糖化血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诊断效果确切,且糖化血清蛋白的阳性预测值更高,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床价值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lc) and 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 in the diagnosi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120 case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3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another 120 normal pregnant women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same period. GSP and HbAlc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GSP and HbAlc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bnormal rates of GSP and HbAl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GSP for diagnosi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HbAlc in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reliabilit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p<0.05). ConclusionThe 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 and hemoglobin have exact effect in the diagnosi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The 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 is higher in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Key words】Clinical value,Gestational diabetes,Glycosylated hemoglobin,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

【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Gannan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 Jiangxi,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9.028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糖耐量潜在性减退,孕期出现内分泌糖代谢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疾病,临床较为常见[1]。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调查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血糖过高可导致胚胎异常发育甚至死亡,15%~30%孕妇出现流产[2]。妊娠期糖尿病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出现感染、羊水过多、难产、酮症酸中毒等并发情况,严重影响母婴的生命健康及质量[3]。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对其诊治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探析GSP及HbAlc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十分关键,故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对妊娠期糖尿病120例检测GSP及HbAlc水平,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27.7±2.5)岁。入选标准:妊娠期空腹血糖(≥2次)达到5.8 mmol/L或以上;75 g葡萄糖耐量实验各点血糖≥2项超过正常标准;空腹血糖≥5.8 mmol/L,50 g血糖筛查达到11.1 mmol/L或以上;上述三点符合任一项即诊断妊娠期糖尿病[4]。初产妇71例,经产妇49例;孕周23~35 w。所有患者均为单胎妊娠,孕前均无糖尿病史,未服用任何已知可能干扰糖代谢的药物。同期入选正常妊娠孕妇120例为对照组,两组的平均年龄、孕周等基线特征大体一致。

1.2方法采集标本:妊娠24~28 w内,所有孕妇晨起空腹进行静脉血采集,分别检测GSP及HbAlc;妊娠36~40 w内再次采集静脉血检测GSP及HbAlc。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应用果糖胺氮蓝四唑检测;血红蛋白检测应用免疫凝集方法,比较两组的GSP及HbAlc检测指标。

1.3仪器与试剂氯化硝基四氮唑蓝试剂(静融科技有限公司;CAS号:298-83-9),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试剂盒(康大泰科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批号:3400714),日立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4.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GSP及HbAlc检测指标的评估比较

观察组的GSP及HbAlc检测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SP、HbAlc异常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2。

2.2GSP、HbAlc用于GDM诊断方法学指标的评估比较

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特异性=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GSP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性等均显著优于HbAlc(p<0.05),见表3。

3讨论

有研究认为,妊娠期糖尿病的病理机制是胎盘分泌各种激素随孕周的增加而递增,对抗胰岛素[5-6]。胎盘产生蛋白溶解酶-胰岛素酶增多,胰岛素酶增多后,使胰岛素降解,使其丧失活性,因而正常妊娠出现GDM倾向。糖尿病会导致孕妇出现高氨基酸血症、高脂血症,使发生糖尿病性神经损害、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的风险性增高;同时,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巨大儿出现增多、流产率升高,胎儿可出现宫内生长受限、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甚至出现畸形胎儿的出现[7]。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治已受到国内外医疗界学者的关注。因妊娠期糖尿病的复杂性病理过程,临床漏诊率及误诊率较高。糖尿病临床最常用的检测指标为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尿糖定量等,但情绪、药物、饮食等因素对这些检测指标影响较大,检测指标具有瞬间性,波动性较大,检测机体的血糖水平有一定程度的误差,无法成为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绝对指标[8-9]。

本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糖化血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诊断,GSP及HbAlc为机体高血糖情况下血清中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出现非酶促糖化反应合成的产物。非酶促糖化反应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血清中糖化血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稳定性较强,二者寿命越长,其存在时间也越长,且情绪、药物、饮食等因素对二者影响较小。检测GSP及HbAlc指标有助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且还可用于监护围产期,预防糖尿病产妇死胎、畸形儿、巨大儿,监测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等作用。本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GSP及HbAlc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GSP(374.2±18.6)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13.4±11.3)μmol/L;观察组HbAlc(9.8±0.3)%显著高于对照组(5.5±0.2)%,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彭海维等[10]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GSP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性等均显著优于HbAlc(p<0.05),原因是HbAlc的测定反映的是过去2~3个月中的血糖平均水平,而GSP的测定反映的是过去2~3 w的血糖水平,对血糖的变化较HbAlc灵敏,能够更好地反映近期内血糖的漂移变化。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糖化血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诊断效果确切,且糖化血清蛋白的阳性预测值更高,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索艳,李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2):210-213.

[2]刘军锋,孔美娟,贾克刚,等.糖基化血红蛋白不同组分对冠心病的临床价值[J].天津医药,2013(10):971-974.

[3]张健,杨青,张进安,等.糖化血红蛋白在高危人群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4):512-514.

[4]彭湘杭,蔡德鸿,杨锐,等.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5):381-385.

[5]沈峰,王博文,尤华智,等.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3,13(6):17-19.

[6]陈璐,孙伯欣.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56-4857.

[7]宋鹤兰,张东枚,陈海珍,等.妊娠期糖尿病血浆Ghrel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现代医院,2011,11(7):17-20.

[8]马金力,朱成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4):562-564.

[9]于秀娟,欧超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930-4933.

[10]彭海维,方宗君,杨容,等.预溶稀释血与全血样本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2011,26(2):130-13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396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