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医辨证治疗咳嗽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咳嗽的临床效果观察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梁丽珍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1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94/96);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84/96),两组比较(χ2=7.7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咳嗽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4.01±1.23)d明显低于对照组(7.56±2.41)d,两组比较(t=12.8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咳嗽不仅临床效果显著,同时症状消失快,不良反应少,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医辨证;咳嗽;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b)-0131-02

咳嗽是肺气上逆等产生的一种肺部疾病,是中医内科常见病症和多发病症,从中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咳嗽的治疗,非常重视辨证,只有清楚知道患者咳嗽的病因、发病机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才会起到良好的作用[1]。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咳嗽的方法及效果,特对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92例咳嗽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21例,女性71例,年龄为14~68岁,平均年龄为(38.7±2.3)岁,病程2~67 d,平均病程(21.5±2.2)d,所有患者均符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相关标准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本组患者排除肺结核、肿瘤以及肺炎和百日咳等器质性病变患者,排除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合并其他心肺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随机将本组1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9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60例,女性36例,年龄为14~68岁,平均年龄为(39.2±2.1)岁,病程2~67 d,平均病程(20.7±3.2)d,观察组男性61例,女性35例,年龄为14~68岁,平均年龄为(38.4±3.1)岁,病程2~67 d,平均病程(21.0±2.4)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临床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到医院就诊治疗,病情诊断标准为:咳嗽为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同时伴有饮食减少、流鼻涕等,可以在感冒发生后继发产生;患者的肺部听诊结果为两肺呼吸音粗糙、存在肺部啰音;X线检查,或者是进行透视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肺纹理明显增粗。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西药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生产批号:H42022905)治疗,10 mL/次,3次/d,同时加用头孢氨苄胶囊(生产批号:H35020329)治疗,250~500 mg/次,4次/d。

1.3.2 观察组 对观察组患者主要实施中医辨证治疗:首先,从中医学角度对患者的咳嗽进行辨证分型:①风寒型咳嗽治疗方为:麻黄15 g、杏仁15 g、陈皮15 g、桔梗10 g、甘草10 g、白前8 g、紫苑8 g、荆芥10 g,水煎服用,1剂/d,同时配合止咳糖浆、理肺丸治疗。

②风热型咳嗽治疗药物为:桔梗10 g、菊花10 g、杏仁15 g、甘草10 g、连翘10 g、桑叶8 g、枇杷叶8 g、芦根8 g,水煎服用1剂/d,同时配合止咳糖浆、治咳枇杷露治疗。

③燥热型咳嗽治疗药物为:黄芩10 g、益母草10 g、茯苓10 g、桔梗10 g、陈皮15 g、贝母8 g、麦冬8 g、芦根8 g、杏仁10 g、薄荷5 g、荆芥5 g,水煎服用,1剂/d,同时配合川贝枇杷膏、清肺丸治疗。

④痰热型咳嗽治疗药物有:黄芩10 g、知母10 g、茯苓10 g、瓜萎10 g、桔梗10 g、陈皮15 g、桑白皮10 g、甘草10 g、麦冬8 g、贝母8 g,水煎服用,1剂/d,同时配合清热化痰药物治疗。

⑤痰湿型咳嗽治疗药物有:茯苓10 g、陈皮15 g、桔梗10 g、甘草10 g、半夏15 g、白芥子10 g、苏子8 g、杏仁10 g、苍术8 g,水煎服用,1剂/d,同时配合止咳胶囊进行治疗。

⑥阴虚型咳嗽治疗药物有:沙参15 g、麦冬10 g、玉竹10 g、甘草10 g、桑叶10 g、天花粉10 g、地骨皮8 g,水煎服用,1剂/d,同时配合养阴清肺丸治疗。

⑦脾肺两虚型咳嗽治疗药物有:黄芪15 g、茯苓10 g、白术8 g、贝母8 g、五味子10 g、半夏8 g、太子参15 g、化橘红8 g等,水煎服用,1剂/d,同时配合补肺胶囊、利肺片进行治疗。所有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的调整,两组患者均治疗一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相关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体温正常;显效:咳嗽明显减轻,痰量减小,呼吸音清晰;有效:咳嗽减轻,痰减少,呼吸音清晰;无效:咳嗽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病例+显效病例+有效病例)/总病例×100%。

1.5 统计方法

分别用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χ2和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约定P值为0.05。

2 结果

临床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分析可以得知,观察组96例患者中70例患者治愈,18例患者显效,6例有效 ,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94/96);而对照组96例患者中51例患者治愈,15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 ,1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7.5%(84/96),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咳嗽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4.01±1.23)d明显低于对照组(7.56±2.41)d,两组比较(t=12.855,P=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详细数据如下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咳嗽在临床治疗中,是常见的病症,也是多发病症,在春季较为多发,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分清患者的咳嗽类型,再采用针对性的治疗[3]。咳嗽发生的主要病变器官为肺部,但是与患者的脾、肾、肝等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素问·咳论》中:“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4],西医在咳嗽的治疗中往往是采用对症治疗,中医则从整体出发,除对症治肺外,还辨证治脾、肝、肾,标本兼治,有显著的成效[5]。中医辨证治疗,对咳嗽的发病机制、病因等进行分析,确定患者咳嗽的类型,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对患者的脏腑进行保护[6]。本研究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将将观察组96例咳嗽患者分为风寒型18例、风热型16例、燥热型10例、痰热型8例、痰湿型13例、阴虚型14例、脾肺两虚型17例。其次,根据患者咳嗽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关学者研究表明[7]风寒型咳嗽的患者临床症状为喉部发痒、闭塞、头痛、流鼻涕等,患者多因受到风寒侵扰,所以该类型患者的治疗为润肺,化痰止咳中药制剂。而风热型咳嗽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口渴、咽喉疼痛、闭塞、流鼻涕,发热、头痛,其应以化痰止咳、清热疏风为主;燥热型咳嗽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干咳、喉部发痒、痰中带血丝、咽喉疼痛、头痛、身体发热等,针对该类型咳嗽患者的治疗以清热清肺、止咳化痰为主;而痰热型咳嗽患者其临床症状的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有痰、口干、烦躁、面红身体发热等,针对该类型咳嗽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清热肃肺、止咳化痰为主;痰湿型咳嗽患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反复发作、胸闷、憋气、有痰等,针对该类型患者的治疗,主要以理气止咳、祛湿化痰为主;阴虚型咳嗽患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干咳、少痰、声音嘶哑、口干、烦躁、夜间盗汗等,该类型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脾肺两虚型咳嗽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体虚、多汗、畏寒,针对该类型患者的治疗以益气健脾补肺,止咳化痰为主。另外,卢彩艳[8]等学者临床通过对120例痰热型咳嗽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和西医对比治疗后可以得知,观察组6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患者6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而本研究针对中药辨证治疗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同时症状消失时间也短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中医辨证治疗咳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咳嗽效果显著,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杨春霞.慢性咳嗽中医治疗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2012(9下半月):278-279.

[2] 季坤.祛风宣肺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及对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作用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 王道聪.孟鲁斯特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8):181,183.

[4] 魏龙.中药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4):174-175.

[5] 李军.中西药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4(2):139-140.

[6] 谈馨媛,吴蕾,林琳.中医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12):3195-3197.

[7] 韩慧.慢性咳嗽应用阿斯美联合酮替芬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4(10):32-33.

[8] 卢彩艳.中医治疗痰热型咳嗽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23):124-215.

(收稿日期:2014-10-1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730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