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64排螺旋CT 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临床分析

64排螺旋CT 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临床分析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牛军杰 郭侨阁 姬少绯 李士杰

郑州市骨科医院CT&MRI室,河南郑州 450052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果。 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扫描,之后采用后处理工作技术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以及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进行图像处理,对比分析三种处理方法对于隐匿性骨折的显示。 结果 所有58例患者均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显示后确诊为隐匿性骨折。患者发生的部位分别为环枢关节骨折患者14例,膝关节骨折患者7例,肩关节骨折患者7例,足跗骨骨折患者6例,肋骨骨折患者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4例,腕关节、肘关节骨折患者各3例,骶尾骨、颞颌关节骨折患者2例,其他部位骨折患者5例。CT横轴位诊断骨折阳性率86.20%(50/58),MPR诊断骨折阳性率为100.0%(58/58),VR诊断骨折阳性率75.56%(44/58),SSD诊断骨折阳性率68.97%(40/58)。MPR的诊断阳性率最高,显著高于VR和SSD技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结合后处理技术,特别是结合MPR技术的确诊率非常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隐匿性骨折;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c)-0164-02

[作者简介] 牛军杰(1971.7-),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与关节方面诊治。

隐匿性骨折指的是在常规X线难以检查出,但是在一段时间后或采用其他影像学方法能够发现的骨折[1]。隐匿性骨折患者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如果延误治疗时间会对患者后期的治疗效果造成不小的影响[2-3]。相关研究表明,隐匿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大部分为解剖结构比较复杂之处,例如在颅底、踝关节、腰椎小关节等[4-5]。64排螺旋CT能够扩大患者容积扫描的范围,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扫描图像的质量,而其后处理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急诊扫描,能够大幅度提高对隐匿性骨折的显示能力[6]。在该次研究中选择2010年6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58例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以及后处理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取得较好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58例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0例,女18例,患者年龄3~78岁,平均年龄为(39.62±17.26)岁。患者的致伤原因如下:交通意外事故致伤患者25例,高空坠落致伤18例,打击致伤15例。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骨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具有局部功能障碍。

1.2 方法

DRX线机采用德国西门子FX plus,根据不同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常规和特殊位置的投照。CT采用日本东芝Aquilion16TSX-101A螺旋CT对怀疑骨折的部位进行扫描,120 kv,250 mA,采集层厚0.6 mm,图像层厚3~5 mm。估算法重建,图像传输到syngo工作站,进行二维和三位重组技术处理。主要为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以及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进行图像处理。所有58例患者的DR平片采用GE PACS系统终端显示器观察没有发现明确骨折征象,CT图像重建是由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操作。利用MPR、VR以及SSD重建图像,任意角度进行调整,以与横断、矢状以及冠状面夹角成 30°、60°的平面为基础,从而清楚的显示骨折线的位置和走行,进而明确骨折的范围;关节邻近外伤需要进行图像调整,尽可能的全面显示出骨折、追踪骨折线的走向,进而明确骨折累及范围。任何一幅图像观察到骨皮质或骨小梁连续性中断即可明确诊断为骨折。

1.3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表形式对临床诊断的结果进行统计同时根据诊断结果计算各诊断的阳性率,采用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所有58例患者均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显示后确诊为隐匿性骨折。患者发生的部位分别为环枢关节骨折患者14例,膝关节骨折患者7例,肩关节骨折患者7例,足跗骨骨折患者6例,肋骨骨折患者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4例,腕关节、肘关节骨折患者各3例,骶尾骨、颞颌关节骨折患者2例,其他部位骨折患者5例。CT横轴位诊断骨折阳性率86.20%(50/58),MPR诊断骨折阳性率为100.0%(58/58),VR诊断骨折阳性率75.56%(44/58),SSD诊断骨折阳性率68.97%(40/58)。MPR的诊断阳性率最高,显著高于VR和SSD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外伤性骨折是外科常见的一种多发病,通常来说X线平片是诊断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法,但是有部分隐匿性骨折患者会在诊断时出现漏诊现象,隐匿性骨折就是指此部分不容易被传统X线片诊断出的骨折[7-8]。此类患者主要表现为骨小梁细微中断,其本身并没有特殊的病理概念。隐匿性骨折患者因为外力作用下,出现骨小梁细微断裂,部分患者表现的并不明显,断裂面骨小梁相互重叠、以及周围肌肉韧带组织的复杂层次,再加上投照的体位角度等综合因素导致X平片并不能够清晰的显示出骨折线[9]。

在该次研究中的58例隐匿性骨折患者,其骨折部位大多为环枢关节、膝关节以及肩关节部位。发生部位最多的为环枢关节部位,由14例患者(24.14%),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椎体形状的特殊性以及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以及周围骨关节结构复杂不能够清楚的显示骨折线,因此使得X线平片在诊断时出现漏诊的现象。除此之外,骨结构粗大以及骨折线细微不容易对比显示也是出现漏诊的主要原因之一[10]。在该次研究中通过采用MPR、VR以及SSD图像重建方法,取得明确的诊断结果。CT横轴位诊断骨折阳性率86.20%(50/58),漏诊8例骨折患者,其主要是因为骨皮质致密,受到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密度分辨率降低而影响到骨折线的观察;MPR诊断骨折阳性率为100.0%(58/58),不仅能够充分清晰显示骨折部位、骨折线的走形情况,还能够显示周围软组织等具体情况;VR诊断骨折阳性率75.56%(44/58),SSD诊断骨折阳性率68.97%(40/58),这两种后处理方法诊断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对于细微骨折线的显示部位比较差。由此可见MPR的诊断阳性率最高,显著高于VR和SSD技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结合后处理技术,特别是结合MPR技术的确诊率非常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侯明杰,李丹,陈林林.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3):98-99.

[2] 莫明华,袁凡林,王俊峰.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113-114.

[3] 徐昌茶,吴茂铸,陶海慧,等.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处理重建对骶尾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01-104.

[4] 董鲲,殷莉莎,王鹏.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髋臼骨折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116.

[5] Kim KC,Ha YC,Kim TY,et al. Initially missed occult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femur in elderly patients: implications for need of operation and their morbidity[J].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2010,130(7):915-920.

[6] Robert Jordan,Edward Dickenson,Daniel Westacott,et al. A vast increase in the use of CT scans for investigating occult hip fractures[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3,82(8):356-359.

[7] 叶亦斋,应碧伟,崔惠全,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5):742-743.

[8] 蔡建国,张海兵. MS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6):621-623.

[9] 王楚铭,邓秋萍,胡岗,等.骨盆骨折DR摄影与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新知杂志,2013,23(5):346-347,349.

[10] 郭满涛,马宁强,董志坚,等. 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15-18.

(收稿日期:2014-10-3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763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