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25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价值

25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价值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王 芳

大连市金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大连 116100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采用256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该研究选择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60例,采用256层螺旋CT对术后狭窄情况进行诊断,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观察对比,该研究选择的60例患者中,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支架再狭窄的准确率达到了85%,阴性预测值达到了83.5%,敏感性达到了75.5%,阳性预测值达到了83.5%,特异性达到了86.5%,再狭窄为7枚,占到了15%的比例,256层螺旋CT诊断支架再狭窄的准确性达到了92.6%,阴性预测值达到了93.9%,敏感性达到了88.9%,阳性预测值达到了94.1%,特异性达到了96.9%,再狭窄为17枚,占到了34%的比例。结论 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之后,要对支架再狭窄度进行诊断和评估,而在这个过程中,256层螺旋CT起到了很好的评估作用,且再狭窄诊断准确率是要比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要高的,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狭窄;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b)-0180-02

[作者简介] 王芳(1974-),女,辽宁大连金州人,本科,主治医师,从事放射科工作。

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虽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在冠状动脉疾病临床治疗和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应用效果也比较好,诊断结果比较准确,但是存在引发并发症的缺点的[1]。该研究主要选择的对象,为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主要对这些患者进行256层螺旋CT术后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该院诊治的心血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该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收集其术后到院复查的资料。其中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26例,患者年龄都在40~76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5±3.2)岁。患者被植入的支架有70个,所有患者都没有相关过敏史者,对那些肾功能较低的患者进行了排除。

1.2 方法

在扫描开始之前让患者服用0.45 mg的硝酸甘油,然后利用256层螺旋CT技术对患者进行病情扫描。要利用心电门控技术测量患者各项临床数据,采取自动选择的方式确定患者治疗的最好时相,并通过对患者进行密度投影、平面重建等,做好患者治疗的后期处理工作,整理出比较清晰完整的扫描图片,选择出最优化的图像,更利于患者治疗,还可以对患者的支架植入术后狭窄度进行评估。术后再狭窄度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3]:目测直径法,狭窄程度等于狭窄径直与正常值的比值,而正常值是远侧正常值和近侧正常值之和。测量的支架狭窄程度主要有三种划分标准,主要是正常、重度和轻度,当患者管腔内的直径度<50%的话,就认定为轻度和中度狭窄,而当患者管腔内的直径度>50%的话,就认定为重度狭窄。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方法主要在CT扫描一周之后进行诊断,主要选择5~6个左冠状动脉投照体位和2个右冠状动脉体位进行投照,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适当增加或者减少投照体位。

2 结果

经过对40例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对比,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支架再狭窄的准确率达到了85%,阴性预测值达到了83.5%,敏感性达到了75.5%,阳性预测值达到了83.5%,特异性达到了86.5%,再狭窄为7例,占到了15%的比例,256层螺旋CT诊断支架再狭窄的准确性达到了92.6%,阴性预测值达到了93.9%,敏感性达到了88.9%,阳性预测值达到了94.1%,特异性达到了96.9%;再狭窄有17例,占到了34%的比例。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医疗制度不断改革,特别是CT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取得了很大的应用效果,CT探测器的探测准确率也在不断提高,球管旋的转速也在不断提高,在冠脉检测当中,CT技术是十分重要的,CT技术的检出率也是比较高的[2-3]。利用CT技术可以实现患者心脏扫描,还可以利用控测器平台进行患者心脏容积的具体扫描,这种扫描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呼吸后产生的伪影,还可以减少患者平时吸入的不良物体量,从根本上保障了患者的身心健康[4-6]。

植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定义为管腔狭窄≥50%,当支架边缘为5 mm时,而所狭窄度也>50%的话,这被称为边缘型狭窄,当患者出现边缘型狭窄之后,想要得到有效治疗是比较难的[7]。支架再狭窄之后,或者支架受到机械性损伤之后,患者的心血管和管壁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患者血管和内,最终导致因患者管腔过于狭窄而促进血管增生,如果问题严重的话,患者有可能会血管闭塞[8]。但当前的支架狭窄度测量和诊断往往仅采用CTA诊断,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在窄度评估时,往往依据下面几点[9]:当患者支架远端冠状动脉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就应当是间接征象;而当支架密度和充盈对比剂的密度相同的时候,就应当是直接征象;如果支架充盈情况不正常或者这没有产生充盈现象的时候,就可能是支架再狭窄,另外当支架变形的时候也是如此[10-11]。因此只有做好患者植入手术之后的二次诊断,才能提高对患者后期随访的完善性,因此,做好患者术后复诊是比较重要的,不仅可以在最快时间内发现患者的支架再狭窄症状,还可以尽快检测出患者的各种并发症状,保障患者的健康[12-15]。在该研究的60例研究对象当中,对70枚支架狭窄度进行了评估,对支架的变形情况、长度变化情况、支架位置、支架存在形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256层螺旋CT诊断支架再狭窄的准确率、阴性预测值、敏感性、阳性预测值、特异性、再狭窄进行了评估[16]。

综上所述,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之后,要对支架再狭窄度进行诊断和评估,而在这个过程中,256层螺旋CT起到了很好的评估作用,利用价值是很高的,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邵恒,杨志刚,邓雯,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通畅性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研究[J].中国胸心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18(6):536-537.

[2] Donnino R,Jacobs JE,Dosbi JV,et al.Dual-source versos single-source cardiac CT angiongraphy: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image quality.AJR Am Roentgenol,2009,192(4):1051-1056.

[3] 王继芳.256例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8):87-88.

[4] 杨文浩,陈克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评估支架植入的现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1,10(6):505-507.

[5] 张源芳,彭北杨,张滨,等.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诊断冠心病及风险预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5):334-337.

[6] 鲁锦国,吕滨,戴汝平,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再认识[J]. 放射学实践. 2009,24(8):854-858.

[7] 吴文辉,吕滨,蒋世良,等.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结果及与超声结果的比较[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0):1027-1031.

[8] 周恩汉,刘元斌,胡曙东.浅谈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扫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8,9(1):24-26.

[9] 萧毅,田建明,王培军,等.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4):357-361.

[10] 岳学旺,吕德勇,李素云,等.64层容积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4):474-476.

[11] 苗新中,程庆红.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颈部血管病变所致眩晕的价值[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0):305-306.

[12] 伊婕, 李绍科, 安毅. 64 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在冠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7, 7(5): 316- 318.

[13] 杨丽娟, 郑玄中, 王云生,等. 64层螺旋CT 评价冠脉狭窄的应用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3):265-266.

[14] 李仁军,贺立新,邓兆旭. 64 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脉狭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3(18) : 148.

[15] 段凯,苏燕玲,胡毅,等. 64 层螺旋CT 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1,17(1):115-117.

[16] 甘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0):240-241.

(收稿日期:2014-11-2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18927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