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摘 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D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II)22例,常规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组(CVII组)1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对两组病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两组病例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尿酮体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代临床中,应用胰岛素泵治疗DKA,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和低血糖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静脉滴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以血酮超过5 mmol/L,尿酮体升高,血浆重碳酸盐浓度≤15 mmol/L,严重者可有显著神经抑制症状,并发昏迷,威胁患者生命[1]。一般主张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方法,人工调节输液速度和胰岛素浓度,经常由于输液速度和胰岛素浓度掌握不精确而导致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现低血糖反应[2]。文章探讨并比较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静脉连续输注胰岛素CVII治疗DKA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为2006年~2009年12月收治40例DKA患者,均符合1999年美国ADA糖尿病诊断标准,DKA诊断标16.7~33.3 mmol/L。血pH值<7.35或者HCO3-1≤12 mmol/L,尿糖、尿酮体强阳性。患者随机分组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II)和常规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组(CVII组),CSII组22例,其中1型糖尿病15例,2型糖尿病7例,男8例,女14例,年龄(48.7±7.5)岁,体重指数BMI(25.4±2.2)kg/m2,治疗前空腹血糖(23.9±7.1)mmol/L,治疗前尿酮体(++--++++)。CVII组18例,其中1型糖尿病11例,2型糖尿病7例,男8例,女10例,年龄(51.6±6.9)岁,BMI(24.9±1.7)kg/m2,治疗前FBG为(25.1±5.2)mmol/L,治疗前尿酮体(++--++++), 两组性别、年龄、BMI、治疗前血糖水平、尿酮体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采用胰岛素治疗(诺和灵R)。CSII组用韩国丹纳胰岛素泵,通过持续皮下埋置针头输入胰岛素,入院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在边补液,边纠正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先用胰岛素泵予以适当剂量的胰岛素,使血糖每小时下降4~6 mmol/L,每1小时床边检测血糖1次,待血糖降至13.9 mmol/L左右时,改用5%葡萄糖溶液并加大胰岛素的剂量,使血糖浓度维持在5~10 mmol/L之间,以便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和抑制酮体生成。CVII组使用传统方法,边补液,边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先把胰岛素加入500 ml盐水中,根据胰岛素的浓度和血糖下降的速度来调整滴速,亦使血糖每小时下降4~6 mmol/L,每1小时床边检测血糖1次,待血糖降至13.9 mmo/L左右时,再改用5%葡萄糖溶液加胰岛素静脉滴注,其胰岛素的浓度及滴速要求使血糖稳定在5~10 mmol/L之间,往往要根据血糖水平,来调整胰岛素的浓度,血糖波动比较大,低血糖发生率高。费时费力。以上两组方法均每小时监测血糖1次,查尿酮体2次/d,电解质,CO2CP结合力2次。
2 结果
  两组治疗组结果比较:CVII组血糖达标时间(5.5±2.9)h,胰岛素用量(39.08±6.7)U,尿酮体恢复时间(29.1±11.3)h,低血血发生率为(0.9±0.3)%。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4.4±2.1)h,胰岛素用量(47.18±8.35)U,尿酮体恢复时间(42.2±9.2)h,低血糖发生率为(2.1±0.4)%,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U)、尿酮体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DKA是患者在各种因素(如感染,胰岛素治疗不当,应急)作用下,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各种升糖激素不适当的升高,造成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失衡而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一组综合征。传统经典治疗是在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0.1 U/(kg·h),这一水平能有效抑制糖原分解及异生并抑制脂肪分解,酮体形成,恢复体内糖和酮体的正常的代谢[3]。DKA的抢救的重点在头24小时的处理尤为重要,首先要恢复组织的有效灌注,补液是关键。其次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向患者体内输入非稀释胰岛素,经皮下脂肪吸收而发挥作用。DKA患者入院时经皮下泵入负荷量的胰岛素,使患者血糖平稳缓慢下降,每小时在4~6 mmol/L,待血糖降至13.9 mmol/L左右,改用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并加大胰岛素泵入剂量,与葡萄糖溶液滴速匹配,控制血糖在5~10 mmol/L之间,平稳控制血糖,抑制酮体生成,纠正糖、蛋白质、脂肪三大代谢紊乱,达到纠正DKA的目的。传统方法操作繁琐,胰岛素的剂量不好把握,具有一定的经验性、盲目性,血糖波动大且输液过程中频繁调节旋钮,滴速,不精确,严重影响血糖的控制。因此,总结了胰岛素泵治疗DKA的优点;保证胰岛素输入量准确可靠,经皮下吸收,能使血糖平稳均匀缓慢下降,低血糖发生率低。
4 参考文献
[1] 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大学出版社,282:114.
[2] 江俊霞,阎晓云,张  谦.输液泵治疗糖尿病酮症临床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06,4(23):17.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478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