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859例妊娠妇女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效果观察

859例妊娠妇女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效果观察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妊娠是母体承受胎儿在其体内发育成长的一种正常生理过程,机体常处于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和“生理性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凝血激活更强[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特发疾病,其发生率高达10%左右,发病机理仍不清楚[2]。本文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59例妊娠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对妊娠血液状态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妇女859例,年龄19~43岁,平均27.4岁,均为初次单胎妊娠。根据全国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第7版的诊断标准可分为早、中、晚及临产妊娠四期[2]。其中早期妊娠组228例(13周末前);中期妊娠组213例(14~27周末前);晚期妊娠组201例(28~30周);临产期妊娠组217例。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及分类可分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154例,正常妊娠组705例。另外选择同期体检正常非妊娠女性2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排除肝、肾、心等系统疾病,无凝血机制障碍[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写作论文服务]、严重贫血及血液系统疾病,无糖尿病史及各类炎性反应性疾病。各组在年龄、孕次、孕周、血小板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抽取1.8 mL静脉血,加入到0.2 mL 109 mmol/L枸橼酸钠的抗凝管中立即混匀,离心后取血浆应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PT、APTT、TT、FIB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分析及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各期凝血四项水平比较 随着妊娠时间延长,早期、中期至晚期妊娠的PT值呈缩短趋势,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与临产期P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APTT值呈缩短趋势,早期组与中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妊娠期APT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四个时期的T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中期至晚期妊娠的FIB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期FIB值明显升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正常妊娠及非妊娠组的凝血四项水平比较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正常妊娠组的PT、APTT、TT值比非妊娠组明显降低,FIB值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PT、APTT、TT值比正常妊娠组明显降低,FIB值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人体内凝血与纤溶系统构成动态平衡,既保证了血液的流体状态,又保证了血管的完整性和血液潜在的可凝固性[3]。妊娠一旦发生,肝脏的相关代谢、合成和分泌功能异常,使体内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导致抗凝成分的减少及纤溶活性的降低,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形成高凝状态[4]。正常孕期的适度凝血激活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有利于机体止血和维持胎盘的完整性[5]。
  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状况,其变化主要与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密切相关[6]。本研究证实,早期、中期至晚期妊娠PT明显缩短,极可能是由于正常妊娠期凝血因子Ⅶ增加及组织因子表达相对增加造成的[7]。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状况,其变化主要与凝血因子Ⅻ、Ⅷ和Ⅹ的水平有关[8]。本研究证实,早期至中期妊娠APTT明显缩短,维持至临产期。在随孕周的递增,凝血因子Ⅻ、Ⅷ和Ⅹ有所增加,但对凝血因子Ⅺ仍至妊娠晚期影响不大,导致整个内源性凝血功能在妊娠晚期后改变不明显[9]。TT是反映内外凝血共同途径,其变化主要与FIB转变,以及纤溶和存在抗凝物的情况有关。本研究证实,不同妊娠期TT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正常妊娠的纤维蛋白原溶解系统的激活增强,以平衡增强的凝血功能。FIB是内、外源性凝血途径最终的共同通路中重要的凝血因子,也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证实,早期至晚期妊娠FIB变化不明显,直到临产期才明显升高。
 本研究中正常妊娠组的PT、APTT、TT时间均短于非妊娠组,而FIB值高于非妊娠组,这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1)妊娠过程中生理性合成上调消耗需要;(2)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减少,降低了纤溶活性;(3)维持凝血与纤溶平衡以及在母-胎界面稳定子宫胎盘纤维蛋白样层与子宫蜕膜[10]。这些机理将有助于去除子宫螺旋动脉和静脉[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写作论文服务]窦内的血栓,加快子宫内膜再生和修复,维持胎盘的完整性及预防产后出血[11]。本研究也进一步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PT、APTT、TT时间也短于正常妊娠组,而FIB值也高于正常妊娠组,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机体高凝状态进一步发展,凝血与纤溶活性处于一种严重地失衡状态。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妊高征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的小动脉血管痉挛,促使其产生FIB继发性增加,常伴有血小板功能亢进、凝血因子活性增加、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纤溶系统低下等,易产生广泛的DIC[12]。
  总之,监测孕妇的凝血四项的变化,不但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评估,而且辅助诊断高凝状态,对预防血栓栓塞疾病和孕妇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大出血导致急性DIC的发生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Chen H, Zhou L, Meng L, et al. Coagulation and prothrombotic state parameters: A clinical analysis during early pregnancy[J]. Ir J Med Sci, 2011, 180(4): 813-817.
  [2]唐叔稳.妊娠期血液高凝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07, 13(1): 60.
  [3] Della R G, Dogareschi T, Cecconet T, et al. Coagulation assessment in normal pregnancy: thrombelastography with citrated non activated samples[J]. Minerva Anestesiol, 2012, 78(12): 1357-1364.
  [4]马绪风,孙元振,钱志英,等.凝血四项和血小板四项参数在妊高征中的应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9,20(3):

[1] [2]  下一页

82.
  [5] Kaneva F M, Frolov A L, Akhmetova V G,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mostasis condition in women with non-carrying of pregnancy[J]. Klin Lab Diagn, 2012, 8(1): 37-41.
  [6] McLean K C, Bernstein I M, Brummel-Ziedins K E. Tissue factor-dependent thrombin generation across pregnancy[J]. Am J Obstet Gynecol, 2012, 207(2): 135: e1-6.
  [7]孙胜菲,刘颖.正常妊娠高血压与妊高征患者凝血系统变化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05,15(2):134-137.
  [8] Shakhbazov S G. The changes of the main indices of the blood coagulation system in pregnant women with thrombotic complications[J]. Klin Khir, 2009, 15(4): 47-50.
  [9]邱东飚,郑鹏凌,张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6):509-510.
  [10] Lockshin M D, Kim M, Laskin C A, et al. Prediction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by the presence of lupus anticoagulant, but not 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J]. Arthritis Rheum, 2012, 64(7): 2311-2318.
  [11]林佩佩,张锋,林杰.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与红细胞四项参数的关系[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2):3397-3398.
  [12]杨双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小板及凝血指标的观察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10):1252-1253.

上一页  [1] [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699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