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T段回复不良的预测方式建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T段回复不良的预测方式建设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


直接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已被公认为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最安全、有效的血运重建手段。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即使早期进行了有效的血运重建治疗,冠脉造影中罪犯血管TIMI达3级,其临床特征及预后仍较差[1]。目前认为微循环或组织灌注障碍可能与此现象相关[2-3],但临床上尚缺乏对此类患者疾病特点的认识。体表心电图ST段回落可定量评价微循环障碍的程度及评估患者预后,且简便易行无创[4]。本文通过分析ST段回落与患者疾病特征的相关性,深入了解ST段回复不全患者的特点,以指导患者的早期危险分层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4月至2012年12月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共198例。根据术后即刻心电图ST段回落是否<50%,分为ST段回复不全组(42例)和ST段回复完全组(156例)。
  1.2 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为:胸痛持续30 min以上且应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同时伴有心电图2个以上相邻导联的ST段抬高≥1 mm。急诊PCI治疗依据当年指南完成。有急诊PCI指征的患者均于术前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300 mg、氯吡格雷片300~600 mg。术前不常规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常根据医生的经验选择。
  1.3 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对比,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基础疾病等。
  (2)分析造影所见冠脉血管病变特点及PCI过程,包括IRA、病变特点、术前术后TIMI 分级血流、总缺血时间(发作胸痛等症状到球囊扩张时间)等。
  (3)ST段回落率测量与计算:回顾分析术前、术后即刻心电图,术前即刻心电图是指行穿刺前记录的心电图,术后即刻心电图是指手术结束(拔除桡动脉鞘管或包扎股动脉穿刺处)时记录的心电图。由一名专业医师应用标准尺、放大镜等工具进行分析。ST段以J点后80 ms开始测量,以PR段为基线。ST段回落率用术前与术后ST段抬高总和之差与术前ST段抬高总和的百分比表示。ST段回落不全是指ST段回落率<50%。
  (4)住院天数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靶血管重建、再发心肌梗死或死亡)。
  (5)对入选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记录心血管事件(靶血管重建、再发心肌梗死或死亡)。
  1.4 排除标准
  (1)左主干及桥血管急诊PCI患者,因其心电图缺乏明确特征;
  (2)无法获得术前及术后即刻心电图的患者;
  (3)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起搏心律等图形使ST段评价受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运用成组t检验(levene’s);分类资料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自2007年4月至2012年12月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共236例。排除10例左主干病变或桥血管病变的患者,19例心电图资料不全,9例符合心电图排除标准。最终198例患者入选该研究。患者临床基线资料见表1。198例患者中,心电图ST段回复不全者42例,占21%。年龄(60.41±11.53)岁,75岁以上患者23例(11.6%)。男性155例(78.3%),高血压患者92例(46.5%),糖尿病55例(27.8%),吸烟患者123例(62.1%)。总缺血时间为(3.5±1.9) h。
  对比ST段回复完全组和ST段回复不全组基线资料(表1),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梗病史、CABG或PCI史、吸烟史方面均无差异,但ST段回复完全组患者中大于75岁患者数明显少于ST段回复不全组(14例,9.0% vs. 9例,21.4%;P<0.05)
  对比ST段回复完全组和ST段回复不全组手术特征(表2),显示ST段回复不全组总缺血时间明显长于回复完全组[(5.2±2.2)h vs.(3.0±1.6)h,P<0.01],术后冠脉造影IRA血流达TIMI3级者少于回复完全组(32例,76.2%[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服务,欢迎您的光临] vs. 140例,90%;P<0.05)。ST段回落不全患者中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应用率较低,应用IABP几率高于回复完全组(均P<0.01)。
  随访时间1~6.7年,中位数3.2年。住院期间及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ST段回复不全组均高于回复完全组。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笔者筛选出行急诊血运重建的STEMI患者术前的某些特征,如高龄、LAD闭塞或者前壁心梗、缺血时间长、术前未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者,易发生ST段回落不良。同时ST段回落不良往往与住院期间应用IABP、院内及随访心血管事件高发生率相关。因此,应发病早期关注具有上述特征的患者,以指导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强化治疗及预后评估。
  当今的血运重建治疗,已不再是仅仅心外膜血管的再灌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组织再灌注的重要性[5-6]。目前评价再灌注的指标,从冠脉造影TIMI分级、心肌呈色分级(myocardial blush grade,MBG),到超声心肌对比显像、心脏MRI及心电图ST段回落,均在临床及研究中有所应用[2]。其中,心电图ST段回落是评价STEMI 患者PCI 术后心肌组织再灌注的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有研究显示,体表心电图ST段回落不仅反映心外膜血流,且反映心肌组织灌注情况。ST段回落还可定量评价微循环障碍的程度及评估患者预后[7-8]。
 临床上时常见到部分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即使较早期进行了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梗死相关血管TIMI达3级,其临床特征及预后仍较差[9]。本研究中,ST段回落不良的患者中术后IRA未达TIMI3级者发生率高(10/42,23.8%);但需注意到仍有76.2%的患者,即使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达3级,亦发生了ST段回落不良。目前认为血管远端栓塞、缺血性损伤、再灌注损伤、生物活性因子等诱导的微循环障碍可能与此相关[7,10]。本研究中,ST段回落不良组患者应用IABP几率高于回复完全组;住院期间及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回复完全组,均亦提示ST段回落不良与临床表现及预后差相关。
  单因素分析是否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与ST段回落明显相关,即ST段回落不良组患者仅38.1%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明显低于ST段回复完全组的62.2%。分析原因可能与前者高龄患者居多,临床医生担心

[1] [2]  下一页

出血风险相关[11]。另外早年病例中由于认识原因及诊治指南导向应用较少。
  本文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5岁、前壁心梗或LAD 病变、总缺血时间是术后心电图ST 段回落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由于动脉硬化本身具有时间依赖性,微循环障碍的多成因性(远端血栓形成、生物活性因子导致的微血管收缩、血管或细胞水肿等)均与衰老密切相关[11-12]。因此年龄毋庸置疑的成为ST段回落不良的首个独立预测因子。前壁心梗的及总缺血时间长的患者,发生ST段回落不良的风险明显增加[13]。这可能因为心肌坏死范围大,微循环障碍及组织损伤较重,易导致左室重构,因此对心功能影响较大,从而会对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14-15]。
  本文筛选的临床[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特点简单方便,易于指导临床工作。对于具有以上ST段回落不良危险因素的患者,无论术前、术中、术后都应格外重视,术前做好充分沟通,预测手术风险,做好术前各方面的准备。术中避免对心肌细胞的进一步再灌注损伤,早期应用药物及血栓抽吸等手段避免无复流发生。术后严格抗血小板治疗,注意围手术期管理,等等。
  参考文献
  [1]Brodie BR, Stuckey TD, Hansen C, et al. Relation between electrocardiographic ST-segment resolution and early and late outcomes afte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m J Cardiol,2005 ,95(3):343-348.
  [2] Niccoli G, Cosentino N, Minelli S, et al. 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 afte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J]Curr Vasc Pharmacol,2013,11(2):245-262.
  [3]Sezer M, Umman B, Okcular I,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vas-cular resistance and 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reperfus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 Interv Cardiol, 2007, 20(5):340-350.
  [4]Przyluski J,Karcz M,Kalinczuket L,et ison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st segment resolution analysis for prediction of 1-year mortality after primary angiop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nn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 2007,12(1): 5-14.
  [5]李美红,牛杰,冯新恒,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 段回落程度与预后的观察[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8):597-599.
  [6]周志明,周玉杰,郭永和,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ST 段回落不良的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6):406-408.
  [7]Jaffe R, Dick A, Strauss B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related myocardial injury and coronary no-reflow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J]. JACC Cardiovasc Interv,2010,3(7):695-704.
  [8]夏勇,杨煜,李东野.急性冠状动脉病变后微循环障碍发生时限及预处理对其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2):127-131.
  [9]Verouden NJ, Haeck JD, Koch KT, et al. ST-segment resolution prior to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s a poor indicator of coronary artery patenc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nn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2010,15(2):107-115.

上一页  [1] [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linchuangyixue/9700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