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医学护理 > 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140-03

  信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树立民族的共同信仰,方能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向共同的目标前进。经济全球和信息无国界化的今天,各种社会思潮竞相出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冲击。因此,有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中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一、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B合格接班人的需要

  如何教育人、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是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为了培养出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共产党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人才,是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支撑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假如不能抓住其成长的关键期,任其随波逐流、放松懈怠,党的未来和希望,党的生命线将会因此而消失。因此,必须在大学期间,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中心让其树立起坚定的党的理想信念,将其那份对党的最初的信任和期盼转变为对党的热爱和忠诚,这既有利于其个人的健康成长,又有利于党的事业的坚定传承,在坚定的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指引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实现一个个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都强调青年人要有理想、有信仰,要把个人理想的实现同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联系起来。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二)全球化形势下应对各方面挑战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社会进步困难重重。而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各方面稳步前进,国际地位日渐提高。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想方设法对我国进行军事威胁、经济遏制、政治分化、意识形态西化。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高等学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大学生党员,若不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可能会迷失政治方向,动摇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交往方式多样化。经济全球化从单纯的经济交往延伸到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从而改变了社会意识的面貌,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广泛交流和激烈碰撞。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西方国家的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蜂拥而至,对人们已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互联网具有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综合性等特点,为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带来了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但网络上的信息繁杂、良莠不齐,这对理想信念尚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党员形成了挑战。所以,为确保党的基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让其能自觉抵御腐化堕落的思想,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坚定共产主义的追求和信仰。

  (三)当代大学生党员自身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生活在学校、家庭的环境中,学习任务繁重,与现实社会接触较少,有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开始放松自己,不思进取,加之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从未被艰苦的生活所磨炼,这导致他们当中不少人在人生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方面的种种弱点,如自私自利、价值取向急功近利、集体观念薄弱、害怕吃苦、贪图享受、缺乏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等。

  同时,大学生党员正处于青年期,文化程度较高,认知水平有所提升,独立思考能力较强,自我意识膨胀,但因无社会实践经验,思辨能力不够,认知上的理性判断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学习和革命精神教育

  (一)理论武装,思想引领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梦”为奋斗目标,以党的规章制度为现实依据,做到全面培养、科学发展。

  1.马列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虽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但依然具有活力。它的整个世界观是科学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唯物辩证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即要求我们客观、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到今天为止,依旧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分析、认识问题和把握规律的理论原则和科学方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方法,方能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抓住社会生活的本质。

  马列主义不仅能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还是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武器。只要遵循马列主义理论原则,就能更清楚地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旗帜鲜明地战胜各种错误思潮,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高校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学生党员的头脑,保证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方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其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当时时代的主题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虽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为正确处理中国的民生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党的建设问题等提供了指导。邓小平在谈到毛泽东讲的实事求是时说:“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1]。毛泽东思想没有过时,它仍然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它是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作为实践基础,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梦等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新变化,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意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巩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任何“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才能稳步推进,才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曙目的成就。

  (二)革命精神永存于心

  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精神,其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丢掉了好传统好作风,就是自毁长城。”[3]因此,应在大学生党员中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井冈山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头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南昌召开的党建座谈会上将井冈山精神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4]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即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依靠群众,坚持创新思维,实现坚定信念的精神。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开创了中国革命新道路。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同样需要弘扬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不断探索和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5]在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全党同志能否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艰苦奋斗和廉洁奉公的精神,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以及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对于净化社会风气,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2.长征精神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史诗,红军在长征途中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跨越雪山和草地的艰难险阻,克服党内的分裂,最后赢得了长征的胜利,铸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6],这种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是鼓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精神在新时期展示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冷静客观的求实精神、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和患难与共的团结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应弘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走好当代人的长征路。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的杰出代表,其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必须将作为民族精神最高体现的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教育中。

  3.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基础之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其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7]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首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仰。把延安精神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大学生自觉抵挡西方社会各种思潮的侵蚀,正确认识我国在继续深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树立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不懈努力。其次,培养大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今的大学生独立自主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弱,个人意识膨胀,缺乏集体感。而延安精神中包含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延安精神的学习使大学生理解和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充分认识到只有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再次,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养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较少经历挫折和磨难,这需要延安精神的激励和鞭策,只有经历意志上的不断磨炼,方能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各种困难。

  总而言之,延安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财富和人文素养,在“三观”方面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启发作用,当代大学生党员应该积极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综上所述,井冈山精神突出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敢闯新路,实事求是;长征精神中,实事求是是精髓,团结进取是中坚,百折不挠是底蕴;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精神虽形成于革命年代,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特定时间段产生的。但是对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大学生党员,应该自觉学习这些革命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共同理想。在以后的学生、工作和生活中,坚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医学院校学生大部分是理科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加强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化学习,从而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让大学生党员明白理想信念是什么,作为党员应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国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的讲解,让大学生党员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体会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革命过程中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可以让大学生党员通过唯物论、辩证法、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性和科学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通过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和实践效果的学习,加深大学生党员们对中国建设和改革的进一步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整体布局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以地方资源为依托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对“90后”的大学生党员来说,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距中国的革命年代较远,对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信仰感触不深。鉴于此,可依托地方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各种遗址、纪念馆中去体会和理解革命年代的艰辛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增强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走入社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自身的亲身经历去认识社会,从活动参与中去树立服务意识,去体验生活,自力更生、磨炼意志,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不断改善学校环境,抓住大学生党员特性,进行针对性教育

  学校应不断加强校风、?W风和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信仰教育的文化氛围。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设立大学生党员先锋示范平台,选取大学生党员身边的典型例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把对大学生的理想信仰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结合时政,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学一做活动、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同时,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信息来源渠道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应针对大学生党员自身特点和时代特点,利用互联网的特点,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也可以设置一些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网络课程和网络平台来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对一些现实问题,不要回避,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进行深入的阐述,有理有据地反驳,消除大学生党员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思想困惑。

  信息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下,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加之,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应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和加强微信平台、网络课程的建设等渠道进一步加强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革命精神的学习,使其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正确地认识、评价、运用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中国道路,从而树立个人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14943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