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医学护理 > 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学建议探讨

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学建议探讨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一、医学院校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对医学院校的学生实施批判性思维培养,培养医学院校学生们善于观察、辨析的能力,敢于质疑的能力和勇于反思的能力,其意义是现实而且深远的。首先,从教学上说,可以营造出互动互助的教学和学习氛围,有利于教师知识的传授和成功输入;其次,从学习上说,有利于学生们在积极、宽松、活波的氛围中,养成向上、阳光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好让学生们在医学医疗知识领域中徜徉;第三,从学术上说,医学生们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将推动医学发展,医学难题与新的医学课题都是在医学类人才的批判中得以攻克、确立与破解的,医学也在批判中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二、医学院校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原则

  在医学院校对学生们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几项教学和学习原则,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原则,即必须要坚持科学第一原则、学术第一原则、平等互助原则和公正公开原则,四项原则是协调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三、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医学院校中,对医学生实施批判性思维培养,以及在医学院校之医学领域的批判性学术氛围的营造和培养中,目前依然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亟需加以解决,本文就就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剖析。

  3.1学术氛围没有形成

  目前一些医学院校虽然也强调对医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但实际上真正的学术氛围并没有完全形成,对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没有深入,更没有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培养方案,形式过于严重,有做表面文章之嫌。

  3.2教学制度进行机制不畅

  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制度和机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医学院校有制度没运行机制,有的医学院校抓执行但是没有成型的制度,还有的医学院校虽然有制度有机制但是没有实施和运行,更有甚者,一些医学院校根本就没有推行批判性思维培养和推广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制度与机制,还何谈运行和规范。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批判性思维没有制度不规范,没有机制难运行。

  3.3教授包容襟怀还不宽

  在医学领域,学生们经常会有面对教师指导临床治疗和临床试验的机会,原则上讲,这时学生们在观看或者在教师指导下的亲自操作,可以询问、质疑,乃至发表批判性的见解,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但是,有些教师没能把医学院校学生的治学态度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自己的面子放在了第一位,由此挫伤了学生们进行批判性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有些学生还因此遭到打击和中伤,最终导致批判性思维培养失败和批判性学术氛围培养失败。

  3.4学生批判勇气不足

  在医学院校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之初,对学生们批判勇气的保护和培养是相当重要的,但是有一些院校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在方向上提了一些要求,在学术追求上做了一些理论研讨,但是,没有从根源上、从思想上去培养学生们的批判勇气,导致一些学生敢批判又不敢批判,害怕老师和教授不乐意,想批判又得遮遮掩掩不得法,这一点是比较失败的。

  3.5学生思维启发不够

  批评与自我批评一直是我国党届、政界比较推崇的一种政治进步方式,这期间要讲求批评得有方法,批评得有效果,批评得鞭辟入里、深得其法,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借鉴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上批评思维的先进经验,可以把它融入到医学院校的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领域,而恰恰让人感到不甚乐观的是,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不够、不好,有时提出问题容易跑偏,不贴边。

  3.6导师垂范鼓励不到位

  其实,在高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中,老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老师的一举一动影响也是很大的。在医学院校的批判性思维培养领域,在医学院校的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进程中,老师们本身就没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没能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开一个好头,在率先垂范上,在鼓励学生勇于和敢于批判性思考上做得不到位。

  四、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学的相关建议

  对于有效培养医学院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一直是医学医疗领域探研的话题,就这一课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可以从以下六方面着手。

  4.1立行立改,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摒弃和改造不利于学生们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原学术氛围,高校的领导层、医学院(系)的领导层加以介入,夯实医学院校的批判性学术氛围基础。从高校的领导层介入,对于不利于开展和培养学生们批判性思维的不良行为,加以抵制和彻底改造。

  要拿出立行立改的劲头,在创造相互批评、相互促进的学术氛围上,取得高校最高领导的全力支持;从医学院(系)的领导层入手,在医学院(系)的建立和发展工作中,要把对医学生们批判性思维培养作为一项基本素质、重要素质来提升,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从上到下、蔚为贯通的培养机制,即取得营造良好医学学术氛围的大力支持;从整个学校乃至第二课堂、实习单位入手,不仅仅是教学一线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也包括后勤和二线工作人员,还有第二课堂和实习单位等医护人员等,都要对营造优质、良好、批判性的学术氛围给予全面支持。从而实现在氛围中求得支持、在氛围中发展壮大,实现医疗学术领域教学、学习和研讨的良性、阶梯式发展。

  4.2规范研究,实施制度机制双畅通   对于医学院校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制度和培养机制,都要从科学规范、深入研究的渠道入手,以“制度机制双畅通”为目标,全力跟进。

  4.2.1用制度规范批判性思维培养。建立起医学院校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制度,即从学生们踏入医学院校的大门那一刻起,从学生们踏进院校医学系的教室门槛开始,相关批判性思维培养制度就逐渐进入眼帘、步入耳际,学生们将在耳濡目染中明白、懂得、接受并且尝试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客观地说,要让医学院校的制度规范齐全,使得学生们在入学之初就从心里上已经接受了自身即将开始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4.2.2用机制健全批判性思维培养。好的制度还要有好的执行,就是要有好的运行机制。其它领域如此,医学院校领域依然如此,它也亟需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批判性思维培养运行机制,来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在批判性思维培养机制的运行中,必须要以相关制度为基础――即以批判性思维培养制度为执行标准,然后由校领导、系领导、教师和学生们共同践行和遵守,一旦出现不执行相关制度的行为还要予以严厉惩治,确保批判性思维制度和机制的权威性。如此一来,机制自然形成,制度严格执行,学生们从行为上也会逐步认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4.2.3用制度机制融合实现双畅通。这一点主要是补充和融合前面的两点,就是要达到制度服务机制,机制执行制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批判性思维培养制度和批判性思维培养机制的高度一致、高度统一,充分实现无缝对接和全天候、全口径、全层面的畅通无阻。

  4.3科学第一,教授专家宰相襟怀

  “科学第一”的理念,是每一位专家、学者、教授、教师以及求学者应该倍加推崇、严格遵守的理念。

  4.3.1教授专家要胸怀广阔。不能否认,只有遵守科学理念才能保证学术领域的良性健康,保证科学领域的纯洁性、先进性。对医学生实施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时候,广大医学教授专家会在工作中、在实践操作中遇到很多医学院校的实习生,

  这些学生们也会在很多时候,对工作中、实践操作中的情况,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质疑、会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经验或思考进行辨析与评估,或许会提出与所谓“权威答案”不一样的结论,这时就需要广大医学教授专家用广阔的胸怀去包容他们,无论是对的、是错的、还是有失偏颇的,都要用宰相盛船的襟怀予以包容和消化,不但不能打消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还要想方设法提升学生们对学术追求、质疑、批评的积极性。

  4.3.2教授专家要提携后来人。需要强调的是,每一位医学界的教授、专家和学者,都要养成提携后来人、培养后来人的优秀职业道德。这些后来人是希望,是为了支撑医学医疗领域的希望,这些面对教授专家还懵懵懂懂地提出一些有时值得推敲、有时又不靠谱的问题的毛头后生和青年们恰恰是未来医学领域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所以,广大医学界的教授、专家和学者们,仅仅是勇于面对他们的质疑和批评,那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在闻过则喜、襟怀坦荡面对批判性问题时,更要注重对他们传授更多知识,给予更多的提携和培养。

  4.3.3教授专家要树立学风。每一位教授专家都有义务去塑造、去树立好的学风,健康的学风,积极进取的学风,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学风。医学领域更是如此,每一位医学界的教授、专家、学者都有义务在引领教学中,把堂堂正正的学风树立起来。就要求广大医学界的教授、专家、学者在实践工作中,如果面对学生们,不仅仅要等待和鼓励学生们就学术问题提出质疑和批评,医学界的教授、专家、学者们还有勇于对自己提出质疑和批评,从而实现让学生们不再顾虑,从而成功树立起正气凛然的学术之风。

  4.4谦恭笃学,增强学生批判勇气

  勇气不是与生俱来的,医学院校的学生们也是如此,任何一个敢对学术、敢对老师和教授提出质疑的学生,其勇气大多都是从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且要从笃学、科学、无畏三个方面去着重培养。

  4.4.1用笃学精神去增强勇气。谦恭笃学是高等院校学生们必备的素质,也是一些勤学者、好学者终生追求的目标,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完全实现。那么,在对医学院校的学生们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笃学”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从小培养和养成的,也有后天培养出来的。面对医学院校学生们笃学精神的培养,就要采取后天培养的方式,即要实施过滤式考核,如果先天具备“笃学”精神的再加加码,如果先天不足的,则要从医学院校的角度去后天培养,让其尽快赶上,形成一种笃学专一的执着精神,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增强勇气而奠定基础。

  4.4.2用科学精神去增强勇气。经常可以见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师长之间,因为一个问题、一个现象争论得面红耳赤,这就是“科学”的精神。而这种近乎于迂腐的“科学”精神,正是医学院校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所必需的,所以说,在医学院校中,要建立和形成优质高效的教育机制,即培养学生们树立科学意识、鼓励学生强化“科学”精神,勇于批判、擅于质疑,从而达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的。

  4.4.3用无畏精神去增强勇气。在科学上、在学术上,就是要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就是要求治学者敢于说“不”。而医学院校中对学生们批判性思维培养,正是在大力培养这种敢于说“不”的精神,不但对未有的说不,对已有的也要说不,甚至对一直被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原理和知识也要勇于说不,在说“不”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在说“不”中推动医学的不断进步,也正是在说“不”中打造出医学院校学生们的在学术领域的大无畏精神。

  4.5注重实践,发散学生批判思维

  在医学大专院校的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上,更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也就是学生们发散性、活跃性的批判性思维。那么,在这一方面的培养上,更要注重给学生们创造实践机会、更要注重给学生们提供操作平台,让学生们尽可能在医学领域中徜徉,尽情吸收医学医疗领域的给养,并且在批判性思维培养和批判性能力锻炼中,取得医学学业上长足的进步。   4.6积极引导,教师率先垂范勤鼓励

  毋庸置疑,在学生们批判性思维培养上,医学院校的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最大的,因为教师更了解学生,更能洞彻和体悟学生的内心,更能明白学生们的想法和苦楚。而除了同学们之间,在高校中,与学生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所以说,教师在培养学生们批判性思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率先垂范的自我批评,以及对学生进行时常和适时适当的鼓励,对学生们培养批判性思维都是大有裨益的。

  五、总结

  在今后的医学发展历程中,在医学领域的精益求精、求新突破进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方法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医学院校学生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素质。可以预见,随着批判性思维在医学院校学生中的广泛培养,必然会推动医学领域取得更大成就,必然培养出更多的又红又专的医学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15005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