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医学护理 > 精神病护理作用问题的效果分析论文(共5篇)

精神病护理作用问题的效果分析论文(共5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第1篇: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


  前言


  目前,临床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治疗等。然而,无论何种方法治疗过程中科学的临床护理都必须可少,其可以减轻患者压力,改善或者稳定患者情绪。因此,本文提出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护理中,为验证其临床效果及对应用规范指正而做出相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25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1岁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7±2.5)。病程为1至18年,平均病程(7.9±0.6)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7例、偏执型精神病8例、情感障碍10例、心因性精神障碍10例、其它类型5例;


  观察组,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3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1.7)。病程为1至17年,平均病程(8.1±1.8)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7例、偏执型精神病8例、情感障碍10例、心因性精神障碍10例、其它类型5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叮嘱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定时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等常规检查。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足够的睡眠,及时对症处理临床事件。对患者社会功能、生活情感、心理状态等方面做深入了解,并給予适当的指导。当患者情绪稳定出院后,叮嘱其定期到医院复查;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心理护理


  首先,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要想给予其足够的心理护理,与其建立有安全感、信任、依赖的护患关系至关重要。因为在此种状态下,护理人员才能真正打开患者心扉,与其进行深入化沟通。为此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护理水平,以更好的将工作完成;


  其次,患者均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性格、病症、行为特点、实际病情都有各自特点。要想对患者制定出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就必须实时观察其情绪变化、,并做好记录,为计划内容提供依据;


  最后,患者情绪变化是其病情变化的风向标,一旦发现患者情绪出现波动,需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师给予治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根据上述制定的针对性计划,给予相应情绪安抚、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与相应治疗措施。对其提出的疑虑,给予及时解答,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化提高治疗效果;


  (2)语言沟通


  上述所有的心理护理都必须建立在语言沟通的基础上,所以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语言沟通,具体如下:


  首先,信任是和精神病患者进行语言沟通的基础,然而要想与其建立信任、熟悉、融洽的关系,就必须在平时沟通中多采用积极向上的言语。禁止与精神病患者采用刺激性言语,如恐吓、威胁等等,需利用积极性言语一点一滴拉近相互之间距离;


  其次,通过鼓励性言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在日常护理中多对其进行言语鼓励,让其潜移默化的相信能够战胜疾病,以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


  再有,语言方面的态度、语气同样决定着沟通效果,在与精神病患者沟通时,需采用温和的语气。当患者出现不配合医生治疗的情况时,同样需要利用温和、亲切的语言来引导;


  最后,患者的精神疾病类型、实际病情均不同,如果同一种语言方法沟通无效果,可以多变通几种语言方法;


  1.3观察指标


  (1)以护理前后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低,则证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好;


  (2)以护理后患者BPRS(精神状态评定)评分作为观察指标,评分越低,证明患者精神状态越佳;


  (3)以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比较作为观察指标。满意度情况调查,由医院自行制作调查问卷。将满意度情况分为四个等级,即: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患者数×100%;


  1.4统计方法


  计算资料利用?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如果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SAS、SDS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患者BPR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为42.61±2.1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63.66±6.23,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不满意0例、一般2例、满意13例、非常满意25例,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中,不满意7例、一般7例、满意11例、非常满意15例,总满意度为65%。


  3.讨论


  精神病属于一种心理障碍疾病,患者的动作行为、意志、情感、认知等均可能出现异常变现,所以在治疗的切入点主要在于其心理。由此可见,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必不可少,通过鼓励、安慰等良好语言的沟通可以对患者起到暗示性作用,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科学的心理护理,可以促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以发泄,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SAS、SDS、BPRS评分,以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虹

  第2篇: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社会、生活压力不断的提升,近年来,精神病患者的人數逐年上升,精神病的产生多为患者受到外界的刺激,形成精神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行为、思想等,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因此,应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1-2]。为探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特选取9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依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为(39.21±1.26)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为(6.24±1.24)年;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为(40.21±1.21)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为(6.23±1.2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方面的基本资料、年龄方面基本资料、病程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通过电话随访,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了解,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锻炼和用药。


  观察组患者采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措施为:①对患者进行家访的频率为每月2次,时间控制在不低于1h,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患者沟通,正确的认识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患者进行负面心里情绪的疏导,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②为患者讲解服用药物的必要性,举例说明治愈的患者,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者鼓励,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1.3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满意度评分、依从性评分情况。精神状况评分、满意度评分、依从性评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满分均为100分,当场回收所有问卷,回收率100%,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改善程度越好,反之,表示改善程度越差。


  1.4统计分析


  将相关的研究数据录入excel表格之中,用SPSS17.0软件对此次研究得到的相关数据实施统计分析,用(±s)来对此次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计量资料进行表明,用对此次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值<0.05,表明此次研究中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满意度评分、依从性评分情况


  观察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满意度评分、依从性评分分别为(92.14±1.23)分、(92.64±1.14)分、(93.51±1.05)分相比于对照组的(81.54±2.45)分、(83.61±2.45)分、(82.64±2.46)分,观察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各种压力的善生,精神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对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精神病患者具有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极易产生妄想、迫害等症状,对患者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有着一定程度的威胁[3]。


  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清楚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引导患者良好的生活状况,形成正确的疾病认知观,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和战胜疾病的信心[4]。心理护理的实施,针对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进行疏导、释放,改善患者对于社会的认知,降低负面思想,提高积极乐观的心态,本研究,通过对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对比,表明,采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中,患者的各项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得到改善,治愈率和安全性得到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克松等

  第3篇:精神病护理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的临床效果


  精神病病情较为复杂,不易治愈,目前并无特效的药物治疗精神病,一般采用保守性治疗方法,患者通过规律性服药能对病情有所缓解,但效果不佳,其药用依从性较差,大多数患者需要终生服药[1-5]。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患者的病情,本研究对精神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干预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护理观察,现将护理结果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92例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


  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女19例,男2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1.54±7.82)岁;其中,2年以上、6年以下病程的患者有22例,6年以上病程的患者有24例。干预组中女20例,男26例;年龄最小16岁,


  最大66岁,平均年龄(41.84±8.05)岁;其中,2年以上、6年以下病程的患者有23例,6年以上病程的患者有2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精神病护理模式,此外干预组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其具体方法为: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主动热情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认真聆听患者的倾诉,并及时给予情感上的关怀和支持,对心理状况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多种减压的方式,如:听音乐、看电视、读书看报等,使患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选择,进而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转移到健康的活动上来;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集体活动,多与人交流,进而减少患者的孤独感,缓解其抑郁心理,提高其自身与人交往的能力。②健康宣教:定期针对患者开设心理讲座,呼吁患者与家属多参与活动,进而使患者以及家属了解疾病,提高预防意识和能力;将疾病的发病原由、表现特点、护理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以知识手册的方式印发到患者及家属手中,告知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状况和心理情况,对行为异常或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以防患者因想不开出现自杀行为或轻生念头。③生活管理:对患者的生活进行适当的干预,出院前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自信心,给予患者生活上的建议和学习工作上的指导;说服患者定时服药,并嘱咐家属对其进行监督检查、提醒,告知家属如若患者不配合服药,必要情况下采取强制性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使患者提高服药的自觉性,减少因未服药造成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可采用电话访问,到家随访等方式进行,以此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病情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对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精神状况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生活质量采用满分为100分的调查表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取100分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定,85~100分为满意,60~84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比较经护理,干预组的精神状况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中,满意14例,


  比较满意20例,不满意12例,总满意度为73.91%;干预组患者中,满意23例,比较满意21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5.65%。干预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P<0.05)。


  3讨论


  精神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患者可出现明显且持久的动作、情感、认识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攻击他人或自杀的病态心理和行为[6-10]。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如精神病的机率也随之增加[3,4,11-13]。精神病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精神健康水平,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情感上的关怀,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语言沟通,可以提高患者预防疾病的意识和家属的护理能力,减少精神病患者的不良行为的发生,而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生活管理,则可树立患者的生活自信心,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4-16]。本文在精神病护理中干预组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心理护理,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组的精神状况评分(35.02±3.26)分及生活质量评分(85.42±3.83)分均优于对照组的(69.75±4.21)、(61.32±5.7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精神病護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琴等

  第4篇: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中问题及对策分析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1-4]。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老年人的健康生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让老年人有一个健康稳定的晚年生活,就需要对患有老年精神病的患者加强护理工作,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护理的96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①其中观察组患者48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65~89岁之间,平均年龄72.5岁,在疾病分类上,精神分裂症11例,情感性精神病12例,器质性精神障碍13例,老年痴呆症12例。该组患者全部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手段。②其中参照组患者4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66~88岁之间,平均年龄73.9岁,在疾病分类上,精神分裂症13例,情感性精神病9例,器质性精神病障碍14例,老年痴呆症12例。该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手段。两组患者在组别构成,性别构成,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与分类第3版的诊断标准,患者大为中轻度病患。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病房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在护理措施上,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的了解,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老年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加之自身疾病的困扰,很容易就会出现抑郁心理,表现为沉默寡言,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里感受,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使患者敞开心扉,护理人员要尊重,理解,关系,鼓励患者,让老年患者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


  1.2.2睡眠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具体应该包括新鲜流通的空气,柔和的光线、舒适的床位等基本要素;其次在保证了舒适的睡眠环境的基础上,护理工作人员要避免让患者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或饮品,保证患者在睡觉前用温水泡脚;最后一些老年精神病患者属于长期卧床休养的类型,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定期更换床单被罩以保持其平整、清洁、干燥,并帮助病患定时更换体位,在床位的选择上应使用气垫床。此举的目的是防止患者长期卧床而发生皮肤破损、继发感染、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1.2.3饮食锻炼护理饮食方面:在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时,要遵循饮食上的“三高两低”原则,即在食物的选择上以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蛋白质、低糖、低脂类为主,合理进行的饮食的安排,注意在食物的选择中含富含纤维且易于消化吸收的多样化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粟谷类、果蔬,钠盐的摄入量进行合理控制(以5g/d左右为最佳),饮食控制上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切忌暴饮暴食。


  锻炼方面:通过健康教育,辅助以适当的身体锻炼能够帮助老年精神病患者增强体质,舒缓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信心,避免逃避社会的悲观情绪。比如护理人员可以带领老年精神病患者一起打扫卫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生活参与度,感受到自身劳动的成就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2.4安全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的全过程中,应给与安全检查工作以足够的重视,患者入院时的随身物品如剪刀、指甲刀、钥匙、镜子、鞋带、腰带等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的物品要给予禁止(患者普遍选择的自杀工具),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病房内的物品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于服用药物的患者,要给予口腔检查,防止患者吞服药物自杀,对患有家族精神病史的患者要给予集中管理。


  1.2.5家属护理指导护理人员需指导家属,一方面加强庭成员的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加强家庭成员提供给老年精神病患者足够的护理帮助。患者出院后其实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病情的缓解与控制,家庭人员要对老年人进行进一步的心理护理,因为家庭亲属所带来某些护理作用是医护人员所无法代替的,要让患者最亲近的亲属给患者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动力,护理过程中做到有爱心、有耐心、细心、有责任心、有警惕心等等。除了心理护理外,日常的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也是需要着重加强的方面,比如便秘几乎是所有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生活问题,那么家属在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就需要注意对患者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及摄取有益于排便的食物,叮嘱家属指导患者定时进餐,切勿暴饮暴食,避免夜间进食,不偏食,摄取均衡营养,多食含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和粮食,多补充水份,保证每日饮水。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统计结果见表1所示。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护理满意率为100%,患者在护理期间未出现事故;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护理满意率为58.33%,3例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事故。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率、患者事故发生率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该组研究结果表明,提升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疾病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相关护理研究报道显示[5],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平均只达到60%左右,护理事故的发生率也平均达到了8%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老年精神病护理工作的难度,而该研究结合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病理特点,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稳定患者病情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在张凤云[6]的研究报道中,采用了与该研究相似的护理方法,结果显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9.2%,这与该研究结果相一致,但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9%,与该次研究的结果存在差异,考虑可能是因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病理特点缺乏系统的研究,导致护理缺乏针对性。结合该次的研究经验及以往的相关报道[7-9],为提升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的针对性,现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病理特点进行总结。


  3.1自理能力呈下降趋势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人步入老年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开始下降,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后脑功能开始退化,自身也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动作反应迟钝缓慢,自身感觉知觉逐渐减退,智力、记忆力等方面下降,合并有多种身体疾病等等。而老年精神病患者实际上就是在智力减退到一定程度后,出现老年痴呆,再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出现生活无法自理的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自我伤害的问题,自理能力下降是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典型表现。


  3.2脏器功能衰退


  当老年人患有精神病问题时,会引发全身脏器功能的减退,进而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一般老年精神病患者要长期服用大量的药物,加之老年精神病患者自身身体机能的下降,药物代谢能力的降低,极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储积的状况,且从老年人服用药物的特点来看,治疗精神病一类的药物大多会引起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如让患者出现便秘等药物副作用。除此之外,老年精神病患者大多记忆力下降,很容易在药物服用的过程中出现多服、漏服等问题,对脏器功能造成更为严重的损伤。


  3.3患者睡眠出现障碍


  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一直都难以得到保障,睡眠障碍也是困扰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主要问题。导致老年人睡眠出现障碍的原因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5点:原发性障碍,例如行为障碍、睡眠暂停、昼夜规律障碍等;神经系统病症,例如帕金森综合征;心血管病;药物作用,例如酒精、咖啡因等;睡眠习惯不良等。这些睡眠障碍都会导致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下降,存在睡眠功能障碍,例如睡眠较浅容易被惊醒、失眠、早醒等情况。


  3.4精神障碍问题


  老年精神病患者都会受到精神障碍问题的困扰。人类在步入老年之后,身体的各个器官和机能都大幅度的下降,包括记忆力和身体组织,造成情绪多变,很容易出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在性格方面也会变得固执、多疑,经常会出现恐惧的心理状态,由于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而出现一些列情绪反应。精神障碍问题是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这也给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护理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5出现多种并发症


  老年精神病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这是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下降,身体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大不如前,细菌侵入易诱发老年人感染,一旦老年人没有专人护理,加上自身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就容易染上腹热,褥疮,跌伤坠床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结合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病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是提升护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冬梅

  第5篇:观察措施在精神病护理中的重要性及效果分析


  由于精神病患者不同于其他病人,此类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更容易情绪激动,恐惧,出现逆反情绪,不易配合治疗,后期护理十分重要,护理方法也以其他病症大有不同,因此护理过程中沟通用方式也是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研究也充分说明了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地沟通措施能达到更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配合护士使护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一般对象


  1.1本次对观察措施进行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14年观察对象入院时间相近,病情相似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平均年龄(38.6±2.4)岁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精神病中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两种病同时存在一种特殊精神疾病,24例情感性经生病患者,其病情表现为、妄想、幻觉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和躁狂自虐和抑郁等情感性症状。入院时患者有时还会出现缺乏自知力、紧张恐惧、焦虑不安不配合护士和医生治疗的表现。


  1.2诊断标准


  1、是否存在自知力不全的症状。2、在整个病程中分裂性症状与情感性症出现与消失的时间是否接近3、是否持续2周以上分裂性症状。4、情感性和分裂性症状是否同时出现,或发作时间相似并反复发作。5、情感性症状和分裂性症状同时出现时是否意识模糊的症状。6、发作时间是不是在半个月到4、5年之间。7、是否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并且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


  1.3治疗方法


  1、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同时抗躁狂药物也适当配合治疗使用。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狂躁症状频发的患者抗躁狂药物也必不可少。并且对于躁狂型患者可用锂盐配合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氯丙嗪等药物配合治疗;如果是抑郁型患者可应用抗抑郁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和阿米替林配合使用,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可采用ECT治疗。


  2、介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在治疗过程中安全性和人性化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具有特殊性的精神病房来说病房安全措施是必要的。安装床档,在窗外安装防护栏等,病房卫生情况当然是一定要达到要求,不应有多余摆设。病房内不能有活动性金属等器具或绳子、架子一类物品。病区内要定期检查不能有刀、剪、绳、碎玻璃类的危险品.


  1.3.1对照组


  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和平时一样的交流沟通方法,按照经生病患者性别、年龄的差别


  采用常规护理、药物护理、与此同时也要进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1.3.2观察组


  病人刚入院时,要用适当的方式向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我介绍,以及自己负责的项目,然后介绍医院的相关制度,着这期间拉近与病人和家属的距离,以便他们更好的配合医生护士的工作。


  对于护理者自身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在与对照组采用相同护理方法的同时,在沟通方面采用观察的措施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新入院病人的护理工作要有针对性。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负责的患者从性别、年龄以及性格特征进行分类。在沟通中达到稳定患者情绪的作用。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增强对工作的责任感,与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以朋友和亲人的口吻,和蔼、平易近人的态度,耐心的和病人进行交流,精神病人也是病人,和普通病人一样需要关心和爱护,护理人员切记不可恐吓,强迫。以防病人产生过激行为,不利于治疗。同时护理人员也不可有恐惧和厌恶的心理,每位病人都很需要自己,希望得到帮助。


  应正确认识病人一些行为,比如兴奋冲动行病人的病症,并不是病人想发生的,尊重患者人格,洞察病人心理,关注病人心理活动,根据不同情绪采用不用的沟通方式,经常鼓励安慰病人,使其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引导病人参加集体活动。帮助病人在活动中接受他人,适应环境,稳定情绪。对于病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


  对于患者病情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告知,对患者进行心理引导,并尊重其家属,耐心解答家属疑问,不能有厌烦情绪,处理好和病人家属的关系。


  1.4观察指标


  1、由于精神病患者情绪多变,没有完整的自制力合控制力,不主动求治。精神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要观察其态度,是积极,顺从,还是抵触。


  2、精神病有时表现为兴奋、话多、语言不协调,情绪不稳定,出现过激行为,护理过程中观察以上这些情况发生的频率。


  3、精神病人情感比较淡漠,抑郁,不说话,不与人交流封闭自己。在护理时关注下病人是否会与护理人员交流,反应自己身体情况。


  1.5研究方法


  因为此次研究是观察措施在精神病护理中的重要性及效果,所以在观察研究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和平时一样的沟通方法和护理方法,而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法和观察组一样,只是在沟通方式上采取观察方法。以观察在相同的护理中采取不同沟通措施的效果和重要性。


  2结果


  在各方面相对稳定的阶段中护理次数相同,对病人配合理疗的态度进行记录和比较分析,在100次的护理中,由表1可见观察组精神病患者明显要比对照组配合理疗,态度积极。由表2可见观察组的精神病患者精神状态比较稳定,对照组引起病发证的病人明显要多于观察组。


  3讨论


  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与方法,通过数据的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说明有效地沟通措施在精神病护理中尤为重要,有利于解决病人的抵制情绪,使精神病患者更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降低护理难度,不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而且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所以观察措施在精神病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艳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8768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