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医学护理 > 中期妊娠引产合并梅毒患者临床护理

中期妊娠引产合并梅毒患者临床护理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医学护理


【摘要】  目的 了解妊娠引产合并梅毒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特殊性问题,为临床护理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 对中期妊娠合并梅毒的住院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深入观察,发现并合理解决临床存在的护理问题,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各个步骤。结果 恰如其分的心理疏导和完善的护理使该类患者改善消极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逐渐走向康复。结论 护理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护理经验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住院期间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并做好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提高有效应对负性情绪的方式,让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治疗,共同促进护理目标的实现,同时减少院内梅毒扩散和交叉感染。

【关键词】  中期妊娠;梅毒;引产;护理

妊娠期梅毒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生呈上升趋势,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密切关注。在国内,梅毒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有蔓延趋势。我院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选择终止妊娠比前几年相应增加,与文献报道相符[1],妊娠期梅毒多为无症状的隐性梅毒。梅毒在性传染病中位列第二,日常生活接触均可传染,又容易复发,治疗时间和康复时间较长。梅毒患者中期妊娠引产住院期间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住院期间她们既要面临引产带来的各种疼痛和不良反应,又要面对梅毒造成的心理压力,这些情况容易导致其情绪低落,在治疗上显得消极,所以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护理照顾显得尤为重要。2005年12月至2008年6月,本院收治7例中期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中期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7例,年龄18~39岁,平均27.2岁;初产妇2例,经产妇5例。以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apid plasma reagin,rpr)环状卡片试验筛查,并经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确诊。根据梅毒分期,ⅰ期梅毒,表现为外阴硬下疳,ⅱ期梅毒,表现为全身散在的暗红色玫瑰疹;4例患者均为潜伏期梅毒,无任何明显临床表现,发现自己患有梅毒不到1个月。3例确认有性生活混乱史,男方性生活混乱史,各种原因资料不详。

  2 治疗经过

  7例患者多数在孕早期产科门诊第1次产前检查常规筛查中发现,即给予积极抗梅毒治疗。6例治疗方案选用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内注射,每日1次,10~15天为一疗程;1例用长效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其中1例青霉素皮试阳性,使用盐酸四环素500 mg,4次/d,口服,连服15天。第1疗程结束后复查rpr,必要时再进行第2疗程的治疗。在住院期间者7例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后,通过利凡诺尔100 mg经腹部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终止妊娠,流产24 h予以常规产后刮宫。

  3 护理

  3.1 入院时心理评估 梅毒的发生对患者心理损害很大,是一种严重的应激源。患者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家庭压力,一方面对治疗抱着高度的希望,处于一种复杂的心态中[2]。入院时一旦被确诊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有羞耻感、恐惧感、内疚感,往往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交往,情绪会变得压抑、脆弱,在询问病史、检查治疗不够配合。同时和其他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一样,患者对于引产终止妊娠和流产后刮宫过程不是很了解,易产生焦虑、无助、依赖性强等心理问题,对术中出现的疼痛、各种不舒适感耐受性下降。

  虽然适当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唤醒,但是过度的焦虑使人不能够准确地考察现实和评定应激源的性质,常导致适应失败[3]。有资料表明,长期焦虑患者,其机体内分泌系统和免疫调节功能出现紊乱[4]。因此,适当地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治疗和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3.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取得成功的关键[5]。经常巡视病房,多与患者进行交谈,几句温柔简单的问候,几个亲切关怀的动作,就能使患者有安全、亲切、如亲人般的感觉,使其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在给患者落实治疗、护理措施时,除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外,在工作人员皮肤无破损的情况下可以与患者皮肤接触,如擦浴、喂饭、握手等,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们的尊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3 保护患者隐私 患者在确诊梅毒后担心受到别人的歧视,产生自卑心理,希望自己的隐私能够得到保护,针对患者的心理,医护人员应严格保护患者隐私,不要把患者的病情泄露给其他病友,或患者不愿意透露的家属[5]。

  3.4 引产和刮宫护理 由于性传播疾病的特殊性,就其引发的心理问题复杂,护士应正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将心理疏导实施于日常护理中,使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6]。

  待产期间及刮宫前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加之梅毒患者本身就存在心理障碍,表现为抑郁、焦虑、怕歧视、自责,对治疗缺乏信心,使得此类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在手术操作前后,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引产和刮宫过程需要注意的情况,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

  患者进入产房后安排隔离产房,由专人观察产程、接产,同时充当起亲人的角色,陪伴在产妇身旁,给予支持安慰,流产过程中由于宫缩频繁,体力消耗大,大多数产妇失去信心,自认为无法承受疼痛,把希望寄托于医务人员身上,对此护士应使用鼓励性暗示,如:“你行的,产程进展的很顺利”,并不断告知产程进展信息,指导正确屏气,避免做无用功,使产妇获得自信心。护士的一切操作,都应有条不紊进行着,要动作熟练,快而不乱。流产后24 h内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子宫底高度、子宫硬度以及阴道流血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早处理。若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及时给予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避免了流产后出血的发生[7]。

  3.5 完善的健康教育 主要包括梅毒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引产和刮宫术前术后宣教、出院详细指导几个方面。可以通过宣传专栏、健康小册子、医护讲解等,通过这些措施可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慌,使其正确面对疾病,增强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5.1 积极指导患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心理承受力,进而有针对性地健康指导。早期梅毒传播可经各种途径,如性接触、接吻、哺乳,共用患者的衣物、毛巾、餐具、浴具、便器等,还可通过血液、哺乳、医源性传染。护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要让患者充分认识消毒隔离的重要性和暂时性,指导患者平时要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自己衣服单独清洗和消毒。盥洗工具如脸盆、水桶及食具等单独使用。指导患者处理恶露的方法,防止间接接触传染。

  3.5.2 坚持院外治疗和随访 实施个体宣教,让患者明白该病治愈率达90%,下疳期治愈率100%,以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介绍梅毒的发病机制,以及及时、足量、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坚持正规,足量的治疗,不但可以治愈,而且可避免传染给下一代。鼓励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和补充营养,少量、多餐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饮食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治疗期间禁性生活,治愈后随访2~3年,直至血清试验阴性或稳定在低滴度且无临床症状和复发症状。定期检查家人的梅毒试验,发现后及早到正规的医院治疗。做好避孕措施,确保优生优育。梅毒患者治疗后的随访观察一般在2年的时间。如果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或trust滴度下降4倍以上方可计划再次妊娠。

  3.6 建立社会支持 作为梅毒患者,对社会的理解支持尤其渴望,由于道德的因素,他们的内心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罪恶感。因此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网络,通过增加与社会的接触和联系,促进身心健康。护士就应该鼓励患者排除自我封闭及自责心理,勇敢地参加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活动,参加健康的兴趣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主动与亲朋好友交流并接受亲朋好友的帮助;鼓励患者多倾诉及寻找支持帮助,倾诉是一种缓解心理压力、转移自己不愉快情绪、保持心理稳定的最有效的方法。

  4 小结

  对待梅毒患者要与对待其他疾病患者一样,抛开道德舆论,减少歧视,增加宽容和理解,给予同情和关爱。排斥、疏远只能使患者隐瞒自己的病情并进一步在社会中传播。所以不应谴责患者,而应采取措施预防控制梅毒的传播,通过教育、劝解,使他们能采取合作的态度,服从管理,遵守法规。7例患者住院期间心理方面的问题得到全面关注和解决,心理上克服了恐惧、焦虑、羞耻感和过强的依赖感,能积极面对患病这一事实,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在治疗上积极配合,无一例有大声哭泣、抑郁等明显的情绪表现,通过住院期间妥善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达到病情稳定,并能主动了解长期治疗的具体方案。在其出院后继续随访中发现,所有患者均在不同程度地继续治疗,6个月内有4例患者的rpr连续三次到四次检测的结果都是阴性,已经治愈,2例每次检测的rpr的滴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抗梅毒治疗是有效的,在继续随访治疗。其他1例在积极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lynn wa,lightnmn is and hiv:a dangerous laneent infectious disease,2004,4(7):456-466.

  2 郭秀静,王玉琼,胡娟.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新生儿护理.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1):50-51.

  3 李晶,孔霞,张学海.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卫生状况调查.济宁医学院学报,2006,20(4):34-35.

  4 史正全.100例不同病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情绪反应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5(3):122.

  5 沈美云,徐旭娟,茅志娟.妊娠期梅毒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30(3):358-359.

  6 颜道金.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现代护理杂志,2006,12(5):91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yxhl/8991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