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 > 浅析中国古代女医成才之路

浅析中国古代女医成才之路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中医学


  翻开烟波浩渺的中国史册,关于古代女医的记载甚少。本文根据历代星点记载,进行分析整理,意在对其发展因素进行探索,描摹中国古代女医成才之路的轮廓


  中国古代女医发展简述


  秦汉魏晋时期,女医崭露头角,出现义狗、淳于衍等为皇室女眷服务的女医,以及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家鲍姑。


  隋唐时期,女医逐步正规化。天一阁藏宋《天圣令?医疾令》明抄本中记载了唐朝宫廷女医的标准、人数以及教育内容、方法、时间等等。此外,唐朝还出现蔡寻真之女、李腾空之女胡愔等女道医。


  宋金元时期,女医发展渐受掣肘。宋医学隶属于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元代规定不经选试注册不能行医,使得女医发展边缘化。只有宋代著名外科女医张小娘子。廑按摩的武元照、京师巫医张氏"等民间女医的记载。


  明代《大明会典》制定了世医制度,女名医和民间女医分流日趋明显。明清时期记载的女医较多,如永乐年间入宫为皇后妃嫔治病的陆氏,清代王恒其、顾德华,吴江人朱玉,擅长骨伤的尼姑了然,女尼越林上人,曾懿等等。


  封建社会环境对女医成才的影响


  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始终贯穿着男女有别的性别观念。中国古代女子受教育机会甚少,女医更侧重临床实践经验而非医典与医论。古代鄙视女医的现象比比皆是,她们杰出的临床经验往往不被赞扬和宣传,而偶尔出现的医术不良表现,则会被大肆宣扬,予以严厉的挞阀,被赋予“稳婆”、“医婆”等性别歧视名称。此外,在不同程度上,古代女医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男性医家的排挤,被有意无意地负面宣传。如吕坤在《实政录》批评她们“一字不识”,“更不问治何疾病”,只会“前掐后捏,乱灸胡针,下过药、拔火罐、打青筋、送鬼祟”。


中国医学


  中国古代女医稀缺,不仅仅是由于古代妇女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造成了世医传子不传女。较开明的人把医技传婿,只有极个别的将其作为谋生手段而传女。医生需要广泛地与各式各样的患者打交道,这对于闺阁女子来说不太可能。女子从医存在极大的偶然性,多因生于世医家庭;或夫唱妇随;或是属于道观、寺庙里从事自我医疗保健和帮助道友、信徒们做医疗的女道、女尼;抑或是在偶然的机缘里得一医技而糊口的谋生者。


  封建社会背景下的女医成才方式


  封建社会对女子贞洁要求极为苛刻,同样贞洁观念也带来了男医家与女患者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女医的医学活动合法进入社会体系。如李东阳所说“非女医之所治者,虽名家术士未尝信之。””谈允贤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凭借精通医典、医术高超和熟悉女性心理,在当时的江南社会崭露头角,为正统医学体制所接受。侄孙谈修在《女医杂言》跋语中评价到:“余在龆龀,目睹其疗妇人病,应手如脱,不称女中卢扁哉?”


  纵观古代女医,除了布道行医的女医外,大多数女医的成长都有家庭渊源,她们或是一代或数代行医的医护人家,或是有丰富医学知识的书香门第。如替父周荣合绘《本草图谱》彩图的周祜、周禧两姐妹,为夫守节继承家传医术行医的徐氏等。女医成才,除受家庭影响、耳濡目染外,更需认真研读经典,刻苦提高医术。


  同时,官僚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医的发展。除了宫廷正规培训女医外,官府还应招医术高明的女医入宫为达官贵人治病,并大肆封赏。如高祖建炎元年,召一女医入宫为孟太后治病,后封其为安国夫人?。陆氏在永乐年间入宫为皇后妃嫔治病,眼科女医彭医妇于万历年间为皇太后治疗眼疾?。这种古代官府培养和特招女医的方式成就了不少女医。


  在实践中展现医技能力和文化素养


  中国古代女医或以儿科闻名,或以妇科见长,也有擅长针灸术,她们在有限的临床诊疗范围内作出贡献,有所成就。古代女医家善于克服不利条件、发扬自身长处,即从与女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科目着手,另一方面善于吸取自身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如以儿科闻名于世的蒋氏、方氏婆媳二人,擅长针挑痈疽的清代著名外科女医冯衡?等等。宋代著名外科女医张小娘子,不仅运用膏丹丸散和汤药治疗疔疮痈疽,还善于开刀动手术治疗外科疾病。洪迈《夷坚志》记载:“秀川外科张生,本郡中虞候。其妻遇神人,自称皮场大王,授以《痈疽异方》一册,且诲以手法大概,遂用医著名,俗称为张小娘子。又转以教厥夫。”


  中国古代有不少女医是本着强身健体,传承医术的心态来学医的。如女道医胡愔道号素子,是一个注重解剖的女医家,据《新唐书?艺文志?道家类》记载,她撰写了《黄庭内经图》、《黄庭外景图》各1卷,《补泻内景图》3卷,仅收载在《道藏》中的《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1卷存世,其他都已亡佚。还有清代女医曾懿,字伯渊,生于道光十七年,处于革旧变新的年代,曾撰《古欢室丛书》、《曾女士医学全书》,她认为医学卫生,在内可以“保康强”,在外可以“强种族”,这也是曾懿研究医理、著书立说、推行行医救国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医学史上,无论哪个年代,或多或少,都会留下女医的零星记载或故事传说。正是这些微弱的力量,承载着女性医学史的链接。在中国文字历史的三千多年,女性医家从未缺席,卩使是以偏居一隅的尴尬方式生存,但她们对中国医学发展的贡献不可磨灭,也必将历万世而不朽其名。现今男女平等,社会开明,知识技术共享,女性医学者有更好的习医条件、行医环境,更应不断提升医术、医德,以及自身精神追求,赶超古代女医,焕发女医新魅力!


  沙蕾,雍丽,龚芳芳\上海中医药大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yxlw/zhongyixue/8011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