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法学论文 > 司法制度 > 探析化解职务犯罪 轻刑化 难题

探析化解职务犯罪 轻刑化 难题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司法制度


  论文关键词 职务犯罪 轻刑化 两级审查制 监督

  论文摘 要 在我国,打击职务犯罪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课题一直是司法界所关注的重点,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将近七成的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的量刑出现了明显的“轻刑化”趋势,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们大多最后会被免刑或者判处缓刑,这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化解职务犯罪“轻刑化”的难题。
  
  一、职务犯罪的定义及特点
  我国刑法规定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公权力进行的犯罪活动,包括贪污贿赂罪和渎职罪。具体说来贪污贿赂案件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拥有国有资产或罚没财物,以及其他人员的行贿、介绍贿赂的行为。而渎职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亵渎职务,在履行职责或者行使职权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职务犯罪主要侵犯的是国家的廉政制度,使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建立起来的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以及其他国有单位必须克勤克俭、廉洁奉公,杜绝各种腐败,保持职务廉洁性的法律制度。此罪同时还侵犯了公司财产所有权,因此,这也是一类严重的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案件往往具有以下特点:罪嫌疑人往往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相当广泛的社会关系;与一般刑事案件比较 ,职务犯罪许多情况下与地方利益有密切关系; 公务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违法、 违纪或犯罪案件 ,查办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点。WwW.11665.Com因此职务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必须大力打击。
  二、当前职务犯罪“轻刑化”问题突出
  虽然职务犯罪被庄严地写进了刑法里,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近些年以来,对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的量刑出现了明显的“轻刑化”态势,对此社会各界反映强烈。据最高检公诉厅相关负责人的统计,自2009年5月至2010年1月,最高检察开展的全国检察机关刑事审判法律监督专项检查中发现,2005年至2009年6月,全国被判决有罪的职务犯罪被告人中,判处免刑和缓刑的近七成,共占69.7%。也可以说七成的职务犯罪案件最后会免于受法律的追究。如何有效化解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案件适用缓刑、免刑偏多的难题,是当前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一项紧迫而突出的重要任务。
  三、有效化解职务犯罪“轻刑化”问题
  对于如何化解职务犯罪“轻刑化”问题,一直是各专家学者以及司法操作者们思考的问题。
  (一)“双规”“两指”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关于职务犯罪的端倪发现阶段,一般是党纪内部采取“双规”“两指”开始的。“双规”适用于违反执政党纪律的党员,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说明情况”. “两指”适用于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说明情况”。
  (二)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加大对职务犯罪案件监督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2010年11月18日印发《关于加强对职务犯罪案件第一审判决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宣布从2011年1月1日起,在全国检察系统内对职务犯罪案件一审判决实行上下两级检察院的同步审查制度,以确保对职务犯罪的量刑适当和罚当其罪。
  所谓上下两级检察院的同步审查制度是指:同步审查的主要责任主体是作出一审判决法院的同级检察院,而上一级检察院负督促和制约的责任,作为次要责任人主体。职务犯罪案件一审庭审后,提起公诉的检察院应当将公诉案件审查报告、起诉书、出庭意见书报送上一级检察院;有量刑建议书的,应当一并报送。地方各级检察院收到同级法院作出的职务犯罪案件第一审判决书后,应当立即进行审查。此外《规定》还确定了上下两级检察院同步审查时应当重点审查的八方面内容,如认定事实、采信证据是否正确,是否存在错误改变检察机关指控犯罪事实的情形;案件定性是否准确,是否存在错误改变检察机关指控罪名,或者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重罪判轻罪、轻罪判重罪的情形;是否存在司法工作人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影响公正判决的违法犯罪行为等。《规定》还特别指出,对于重大、疑难、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以及检察院、法院之间,上下级检察院之间有重大分歧意见的案件,上一级检察院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上下两级检察院公诉部门和侦查部门共同研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三)加强职务犯罪监督的意义。
  首先可以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的体制优势,通过上一级检察院的及时介入,有效排除案外因素的干扰和阻力,确保及时发现职务犯罪案件一审判决不公并依法监督纠正,有利于职务犯罪案件刑事审判法律监督由“软”变“硬”,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其次是能够进一步加大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刑事审判法律监督力度,确保职务犯罪分子量刑适当、罚当其罪,有利于震慑和遏制职务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李文燕,杨忠民.刑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宋英辉.职务犯罪侦查中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3]检察日报.解读新规出台背景:社会反映强烈 急需维护正义.2010年11月19日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fxlw/sifazhidu/11623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