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摘要:由于中国与西方的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而中西文化的差异又影响着旅游文化。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旅游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我国旅游行业的启示。
  关键词:中西文化;旅游文化;地理环境。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来源于三种不同的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腊文明。在这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所表现出的文化是最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居中。中国人认为印度与中国同属东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西方则认为印度文化属西方文化的部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中国文化。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就说过这么一段有理有情的话:“我很想向任何人建议进一步亲自看一看中国哲学的伟大经典和中国技术发展的历程。它是如此令人神往,因为印度文明虽然也是有趣的,却更多的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但中国文明则具有完全不同的、难以比拟的美,而且这种唯一完全不同的文明能激励人们对它产生最深的爱和最深厚的研究愿望。”[1](p5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用两种颜色来代表,用黄色来代表大陆文明的中国文化,以蓝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居于中间的是印度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中。笔者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旅游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两种不同颜色的文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可以从地理环境方面作为切入点来看,“对一个民族而言一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强加给他们某些限制,而这种受限制的生活方式又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和文化”[2](p30)。WwW.lw881.com黄色的大陆文化是以务农立身安命,蓝色的海洋文化是以冒险经商求富,这是由他们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内陆外海”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东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边是阿尔泰山及沙漠戈壁,西南处是喜马拉雅山。沧海茫洋与高山大漠形成包围华夏的特殊地理环境,再加上黄河传流而形成丰腴的土地及古代那里十分丰富的植被,不似今日干旱枯燥,当时气候与现在也有差异,较现在温暖而湿润,形成了悠久的农业文明。黄土、黄河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古文化的起源,所以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黄色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所以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后来的西方文化。古希腊是一个半岛,它的陆地部分由一系列小山脉组成,这些山脉属于巴尔干中部主脉的支脉,并将希腊切割成独立的部分,而巴尔干主脉将希腊大陆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西部岩石凌厉、满目荒凉、交通不便,而在东部则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海岸线,有许多天然港湾依傍着东地中海域的爱琴海。也就是古希腊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文化是以海洋为依托的。由于没有丰沃的土地,古希腊人民是靠海洋为生的,所以西方文化又称为蓝色文化。
  正是中西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和中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文化道路,并影响着其他方面的种种特征。由于海洋是宽广的,又是多变的,所以西方文化中人们思想流派众多,个体意识强烈,主动性多,易激动,不稳定。而中国人则因耕种性而形成思想稳固、人际意识强烈、被动性多、喜静不喜动等特性。中西的这种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和人生态度上,则显出鲜明的特点。如西方以个人为重,四海为家,而中国以社稷为重,乡里为重,家庭为重,个人次之;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以自己的名字领先,父名次之,族姓居后,中国人反之:宗族在前,辈分次之,自名最后;其他如地址顺序、时间顺序也都如此,西方人是具体或个体在前,整体在后,中国人则倒过来。
  其次,在观念意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践观念。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儒家哲学,它的特点是重现实和人情,重行动和功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人的实践性或现实性。但这种实践性表现较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和政治观念上,较少体现在科学精神上。在科学上,中国人玄想较多,试验较少。而西方人什么都要求你拿出试验数据来,即便是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二是守纪观念。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自己的纪律、制度和规章,要求人们服从和遵守。但各国的文化观念和体制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守纪观念的不同。例如,进剧场看戏,西方人最能约束自己,如同进教堂那般虔诚;而到学校课堂上课,他们却显得很放松和随便。反之,中国人进课堂如同进佛堂,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地听课作功课;而现今有些中国人到剧场中,就无所顾忌,大声吆喝。
  三是人情观念。一般说来,历来以讲人伦道德和孝敬忠义为重的中国,人情味要比讲物质利益和以法为重的西方更深厚浓郁。中国人对较为亲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同事以及有各种利益关系的人,人情味浓厚关系密切。
  西方人则与此不同,或者说是基本相反。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西方人父子、夫妻、朋友间如何在经济上斤斤计较。

  二、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进;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正好说出了由大海所淘养出来的西方人和由大地所哺育出来的中国人之间的不同。体现在旅游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之上”[3](p16)。正是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观分为精神性体验和物质性体验两种”
  [4](p7)。旅游文化也可以分为精神性体验文化和物质性体验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工艺、烹饪等因素,相对而言,旅游文化较多涉及的是物质体验文化与精神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浑然一体。同样在审美中,则讲听曲、小游、闲谈一并构成古代园林的组成部分,这是让人们体验一种轻歌曼舞与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间仙境生活。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庭园、娱乐场,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
  再如建筑、宫殿和一些博物馆,突出的要么是纯精神审美性的绘画和雕塑,要么是物质性较强的精美工艺,较少将它们混放在一起。
  正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游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知晓琴棋书画、了解掌故历史、懂得词曲游记,那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互相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三、结束语。
  在简单比较了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之后,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整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黄色文化和蓝色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观,但它们之中有一些人类审美观的共性,那就是人们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追求。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要寻找差异,去体验不同文化带来的奇特风情。正是由于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我们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华民族的特色旅游文化,让更多的西方人去感受并喜爱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潘吉星。中国古代的社会与科学[a]。李约瑟文集[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刘红星。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4]朱希祥.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4166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