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民国时期旅行社品牌建设考辨

民国时期旅行社品牌建设考辨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中国旅行社是民国时期唯一一个全国连锁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其企业外在形象的建设、操作程序化的管理、员工良好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等品牌建设途径可为当今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民国 中国旅行社 品牌
  
  品牌是代表产品或企业的一种视觉和文化形象,是产品销售与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业是服务业中的一种,其产品具有不可异地消费的特点,这就使得旅游企业及其产品的形象信息在旅游消费者决策过程中至关重要,从而决定了旅游品牌形象在旅游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均具有特殊作用。
  中国旅行社是民国时期唯一一个全国连锁经营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业务涉及客运、货运、招待所、旅游、出版及其他社会服务。在其存在的三十余年间,不仅国内民众对它赞誉备至,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利用档案材料对民国时期中国旅行社的品牌建设作一考辨,以期为当今旅游企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旅行社的外在文化建设
  
  中国旅行社十分注重企业外在文化的建设,不仅是对标徽的制作独具匠心,而且对整个企业分支机构的名称、招牌、员工的制服、营业间的装潢设计以及生财设备等都进行了统一的规定,以求整齐划一。通过这种可视的客观实体,使企业的品牌形象得以体现。
  《旅光》杂志上曾刊登这样一个故事,抗战初期,一个美国人来到广西河池,因天色已晚,准备去中国旅行社所办的招待所投宿,但与当地民众无法进行语言沟通,情急中,用手杖在地上划了一个大大的五角星。于是,当地民众就将他带到了中旅河池招待所。
  五角星是中国旅行社的标徽,以红色为记,加蓝边于星的四周,红星之上则缀以黄色“上海”两字(后改为“旅”字),喻示着中国旅行社就象北斗星一样能够指引路人的方向。
  中国旅行社给每个员工按季节发给冬季和夏季两种制服,出勤人员还酌情发给大衣、雨衣、雨帽等,要求员工在服役时间必须穿着制服。各社所信笺、信封及门面招牌字样也进行了统一的规定。例如,对于各社、所、堂的门面招牌字体、格式的缮制就规定了大小和横直格式,凡中文“中国旅行社”五字必须用旅行社特体字,其他字体须用正楷。英文一律正体大写,不得用草体、花体或其他字体;中文如用横式必须自右至左,如中英文并用,英文的位置必须排列于中文之下;中英文字体如书写在墙上,颜色必须与门面色泽和谐(但不得用红色),如另做招牌时,不论质料如何,以蓝底白字为原则;字体大小与招牌式样应与门面配合,不宜过大或过小;五角星必须红色外围,另加边线,其中漆以白色特体“旅”字,如果与中英文并列,必须在中文之上,且星中“旅”字不能代替“中国旅行社”中的“旅”字。而且,员工都须佩带旅行社统一制作的社徽。
  这种外在的企业文化对树立企业品牌是十分重要的,如国内学者所言“在树立强品牌的过程中,服务营销人员能够做的最重要的一步是前后一致地、始终如一地展示品牌的可见性要素。可见性要素是指公司的名称、标识语、颜色、制服、设备等,公司在顾客心中的形象越统一,品牌地位就越强”。
  
  旅行社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
  
  品牌不仅仅是统一的经营文化,也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表征,体现在完善的组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上。中国旅行社是全国连锁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最多时达到200余处。对于质量的控制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旅行社十分重视业务运作部门内部操作程序的规范性。其创办人陈光甫先生认为内部手续如身体内脏腑机关,如内部手续办理不善,则犹诸内部脏腑机关摄养不得法,将影响到整个身体,身体衰弱,战斗力就消失,因而“必先整顿内部手续,然后方能言业务之进展”。早在创办初期,中国旅行社就订立了《上海银行旅行部办事细则》。单就车务科一项的手续就分为了发售本路票、发售联票、结束、登载客票日记帐、分行转帐、向路局换票手续、未收票款、月报及付款、分行月报及付款、周游券、售票日报单、换票单的作废等十二个方面的内容。而对于办事手续中存在的漏洞,中国旅行社都注意及时处理,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防止以后再次发生。
  由于接待场所及其从业人员的素质关系到整个服务质量的好坏和人们对旅行社的整体印象,因而中国旅行社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如《办公室服务规则》、《本社同人服务须知》、《茶役服务规则》等,以使员工有章可循。例如,中国旅行社规定职员在办公时间不得阅读与职务无关的书报或办理私事。在办公室中,须保持整洁肃穆的氛围,不得喧哗或在办公室吃东西。处理各项公务必须迅速,当日事当日完,不能积压延误。各项公务手续必须按照规定办理,不得擅自更改等,从而使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这种程序化的管理,使游客不论入住中国旅行社的哪一家招待所,不论走进哪一家分社,都能得到良好优质的服务。一位曾在中国旅行社任职的员工这样回忆到“人们只要在上海委托中旅,他到内地去的万里长征,无论舟车迎送和沿途食宿,都可得到各地中旅分社和招待所的热诚协助”。
  制度是管理行为规范化的标志和保障,管理的规范化又使产品趋向标准化。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标准化能够减少服务质量信息在行为主体之间的不对称性。而统一的管理模式、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销售网络能方便消费者认知企业管理行为,也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高度的信任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费者消除消费恐惧,从而能使潜在的消费意愿变为实际的消费行动。
  
  旅行社对员工服务意识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塑造
  
  中国旅行社非常注重员工服务意识的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塑造,从而给其品牌注入坚实的精神文化内核。
  (一)旅行社对员工服务意识的培养
  陈光甫先生经常在中国旅行社内刊《旅光》杂志上倡导服务理念,如“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服务不分上下,地位无所谓高低,每一种职业应该视其对社会之贡献与需要如何而决定其价值,才是正确的观念”。一些宣传服务理念的文章也频频在《旅光》杂志和《旅行杂志》等刊物上发表。有文章认为提高服务精神是发展业务的先决条件,旅行社是服务行旅的机构,强调要具备八项条件方能博得好评,即要亲善,不要谄媚;要诚信,不要虚伪;要真实,不要夸张;要准确,不要固执;要迅速,不要草率;要勇敢,不要躁妄;要机警,不要权诈;要谦退,不要怯弱。该文提出:“在服务的时间,能够善用这十六句放,任何一个旅客,都要赞美,我们的业务,亦随之发扬光大,一日千里”。
  中国旅行社还倡导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在服务方面都是平等的理念。在创办初期,当时身为旅行部经理的朱成章就经常穿着招待员的服装在车站码头接待顾客,以作服务的示范。陈湘涛担任沪社经理时,也是每天亲自在柜台站立一两个小时,及时纠正一些办事错误,如果遇到不易应付的事情,随时指示社员应付方法。
  (二)旅行社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塑造
  中国旅行社对于员工优良的道德品质给予表彰,从而形成一股良好的企业风气。1943年10月,在同人内刊《旅光》上就登载了同年8月桐支所发生的一件拾金不昧的事,称:“是为本社侍役之楷模,除由川桂处发给奖金二百元外,并另陈请社长从优奖叙。”正是这样的鼓励容易激发员工的模仿心理,也就能形成企业的一种普遍风气,所以中国旅行社诸如拾金不昧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为各界所推许。前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徐鸿宝就曾对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发出感慨:“鸿宝于本年(1942年—笔者注)一月十八日行次独山,寄宿招待所,将旅费四千七百元遗置枕下,竟蒙如数交还,具见整饬有方,便利行旅”。

  中国旅行社在服务过程中对于诚信的讲求也得到了时人的赞誉与信赖。陈光甫先生强调,在开展业务的时候,企业要尽量替顾客多方面的考虑,尽其为人们服务的责任,“凡旅客所遭之困难,本社必就事实上所可能,尽量招待,为之解除”。“以服务换取酬报”,并认为这种报酬就是“正当之利益”,而对于不正当的利益,则是“虽一文亦不苟取”。因而,旅行社员工从上到下都坚守着“宁愿少做生意,不情愿做顾客不满意的生意”的信念来开展业务。
  (三)旅行社以完善的服务取得良好口碑
  诚信是品牌树立的前提。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天行不信,不能成多,地行不信,草木不大”,即信是天地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在激烈的竞争中,真诚、亲切、守信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诚信、亲和的品牌形象则是企业市场竞争制胜的法宝。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品牌的显著特征就是能提供更高的可感觉的质量。正如1946年5月,唐渭滨社长在沈阳宾馆周年纪念会上的训词中所提及的:“我们做旅馆的事情对于客人要有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体贴入微’,我们应该处处替客人着想,使他们感到满意和舒适,到我们的宾馆来,就象到了他们自己的家里一样,房间敞亮整洁,他所喜欢吃的菜品又能合乎他的胃口,那样才是我们做得成功的地方”。
  中国旅行社诚信的服务态度、完善的服务质量深深为国人所称道,也为中国在国际旅游市场赢得一席之地。时人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幸运我国有此庞大之组织,纯系服务社会之宗旨,可能与欧美比美矣”。堪为国内之模范。而对于国际来华市场,“由于中国旅行社在接待工作中不仅能够按照游程的要求予以妥善安排,而且费用低廉,所以许多外国游客一经和中旅打过交道,就不愿再和其他公司接触”。陈光甫先生也常说,在国外,在他面前赞美中国旅行社的人要比颂扬上海银行的人多得多。
  《旅行杂志》曾记载一件这样的事,1946年12月一批美国著名水利专家随同治黄顾问团来到西安,入住中国旅行社办的西京招待所。当他们踏进招待所时,对于布置及设备方面,均感异常满意。一位美军中校甚至发出感叹:“这是一个奇迹,在这古老的西安城中,竟有此最新、最安适的西京招待所”。但他们起初以为这只不过是一个设备完备、比较高尚的旅馆,因而在他们第一次出去考察前,所留下的物品都进行了一一点交,而且每样物品的名称,都注明得非常仔细。当他们考察回来的那天晚上,得知这是中国旅行社所办的招待所时,都表现得异常的惊喜和信任。第二天一早,在准备出发之前,雷巴德中将笑着对该所职员说:“清点存物,这是一件多余而麻烦的事”。可见中国旅行社在国际旅人心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统一的视觉识别、规范的管理服务制度、讲求诚信的企业理念,构成了中国旅行社的品牌形象。中国旅行社,成为了当时世界很具影响的著名旅行代理机构之一,无疑与其品牌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国旅行社这种注重企业外在形象的建设、操作程序化的管理、员工良好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等品牌建设途径也可资当今企业借鉴。
  
  参考文献:
  1.潘泰封.中国旅行社从孕育到诞生.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2.杜江,戴斌.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3.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徐田芳.中国旅行社与早期的北京旅游.文史资料选辑.北京出版社,198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luyouguanlilunwen/4273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