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模式初探

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模式初探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市场营销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
  论文摘要: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各项办学条件相对滞后、发展艰难,这就决定了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应打破传统人事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内部的人才潜力。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利于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科学模式,强调实行“以人为本”的软性管理制度。
高职高专院校要面临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招生、自主管理的社会体制,是与本科院校同时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但高职高专院校通常是学生素质相对较低、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较薄弱、国家财政投人相对较少,因此发展相对艰难。若想与其它高校进行生存与发展的竞争,只能依靠更加先进的管理,特别是依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原有教职员工的潜力,通过“人”这个核心力量去创造管理特色及提高毕业生质量和就业率,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反过来再以此促进招生,即学校的“出口”和“入口”都要抓、都要努力开拓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市场和机会。
一、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指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把人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创造性、积极性当作一种资源加以发挥、培养、发展、利用的一系列活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一词其实早已不再陌生,很多国内高等教育专家与社会学者都曾研究、探讨过这个问题,截至2009年3月单是收录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的文章就有400篇之多(仅限于该主题)。www.133229 .COm各家观点虽不尽一致,但都表达出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不合理制度的看法。如北大校长许智宏曾指出,目前北大人事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和问题。一是只能进不能出,没有分流机制;二是每年一度的“运动式”职称评定制度,北大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人才既定预期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几所市属院校仍未彻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岗位设置,不改革就没有人员分流。2009年黑龙江省高校人事处长会议上,主要内容之一就谈及了“设岗”这个议题。显然,现行的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本身存在的种种弊端已经严重阻碍了高校自身发展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职高专院校很大程度上继续沿用着传统的人事制度管理模式,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单以职称、职务、工资等物质刺激来获得士气与积极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否定了教职员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正如中小学的教改中呼喊了多年的口号:“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能且必须起主导作用”。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在一边理解却一边无奈地违反着改革精神,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现象只有在公开课上才得以充分展现,因为教改的方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智力的投人,但产出—学生们的成绩却不是立竿见影的。同理,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较薄弱、国家财政投入相对较少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无法完全像有些木科院校那样自如地打破传统人事制度管理模式而进行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创新。
诚然,这里存在一个制度问题。绝大多数院校无论市属或省属单位,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相关的政策时(如引进人才、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都要受到上级政府部门相关规定的制约。鉴于此,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要避免政策冲突,另一方面要突破传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完善管理制度,把握住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谋求更大发展。
二、树立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理念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指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为了提升高等教育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与运作的效率,运用创新思维为高校带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l37。既然“巴掌与甜枣”的硬性制度会否定人才的主体地位和社会性,破坏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创造性,那么我们在现代管理中就应该结合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将硬性制度柔和化或者予以适度的弹性。如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2008年9月接受教育部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后,从?009年新学期开始就恢复了常态工作制度,学校的许多二级管理部门除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以外,还实现了信息通讯网络化,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努力做到无纸办公,部门负责人对教工、辅导员对学生想要通知的内容可以直接“飞信”或发布“群公告”。常态工作制度既能够满足教师们通过个体学习更新已经老化的知识,提高知识存量和竞争力,还能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从事科研、撰写论文,从而整体上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它打破了硬性管理模式的有形界限,不拘泥于固定的组织结构,这种人性化管理充分体现出“和谐、融洽、协作、韧性”的柔性管理特征。
三、加强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举措
(一)以人为本
在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道路上,我们更应与时俱进,深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逐步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高专院校人力资源现代管理的新模式。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是要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对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为自身条件提襟见肘,同时又不可能大张旗鼓借助外部力量,高职高专院校更应把握住“人”,用好“人”,善用“人”。无论是斥巨资引进的稀缺人才还是自主培养的高级教师,既是硬件也是软件,都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宝贵资源,都是强校固本的宝藏。

(二)加强培训
在培养人才方面,高职高专院校应该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讲求实效为原则,合理规划培训内容和目标。通过建立系统的师资培训的制度,坚持重点培养与整体素质共同提高,以优化教师梯队为目标,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如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5年底以来,大力引进各类专业技术及高学历人才;在办学资金十分短缺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达到了高职高专院校评估要求中“优秀”的力、学标准;学校还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结构的良性变化和健康发展。
(三)合理考核
考核既是检验工作情况、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晋升、聘任和奖惩的依据,制订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至关重要。但是,作为财政“部分供养”的事业单位—公益二类高职高专院校,始终不能完全脱离各级政府中人事部门的管辖,考核方面不能自主选择机制,还要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坚持按需设岗、择优聘任、责酬一致的原则,强化岗位管理,把人员待遇与岗位职责、贡献大小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行按劳取酬、优劳优酬,改革分配制度,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在有限的自主权限内优化配置,建立科学管理机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打破封闭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四)营造良好环境
近几年,很多学者呼吁: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不同,在高校这个特殊环境中,教职员工有被尊重思想的需要,学校应采取措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融和亲切的人际关系,降低教师们心中来自内外的各种巨大压力。高职高专院校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虽然教师们的经济待遇逐年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晋升职称、聘任职务、竞争上岗、教学质量等一系列的压力。省内有的本科院校甚至在师资管理中采用了先秦时代的“连坐”刑罚—若某位教师工作中存在教学事故,一旦认定后,该教师所在教研室或所在系会受到牵连而影响各项待遇。既担心自己不慎连累别人,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吃挂落儿”,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人自危,压力如此之大,怎能产生有效动力!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应把人性化的软性管理思想融入到制定高校制度的各个环节,注重人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满足人的不同需求,真正做到我们老生常谈的“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无论任何年代、任何社会,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真正知识分子对事业的需求始终是第一位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guanlilunwen/shichangyingxiaolunwen/7648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