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 > 浅谈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对策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财务会计


  会计信息是一个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是供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经营机构和其他人员进行决策、控制分析、评价的经济资料。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因此,要使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首先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但在近几年里,我国普遍存在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误导国家对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和判断,破坏投资环境和经济资源配置.因此如何解决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能否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成果及财务状况,而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内容。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着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符合真实性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税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家经济秩序,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2007年10月财政部发布的第十三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表明,在对财政部直接组织专员办检查81户企业和37家会计师事务所,各省级财政部门就地检查企事业单位7268户、会计师事务所600家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发现,“部分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待规范.个别企业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违规行为。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两年伪造银行存款1.5亿元。以隐瞒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2005年通过虚构售电量。虚增收入5.1亿元。”一些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也存在审计程序不到位、收集审计证据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关联方交易虚增利润、避免连续亏损等问题,十分严重。“浏阳花炮股份有限公司为了避免2003年、2004年连续亏损。将以前年度发生的费用1859万元及欠缴税款786万元推迟计人2005年度。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至2005年划出资金通过其他单位进行周转,虚增利润3110万元。”2007年8月,又爆出了大唐电信违反企业会计相关规定导致2004年度虚增利润37186597.53元.并在2004年年报披露虚假财务信息被证监会处以30万元罚款的丑闻。这些情况的出现都说明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少问题。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成因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都难以达到高质量会计信息应该具备的质量标准,而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低下这种状况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而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1、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客观原因。

  (1)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是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充分、真实的反映企业业绩的一个客观因素。

  在我国,虽然近些年已相继制订或修订了《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但由于这些法律法规是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往往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在处理新的经济业务时.常常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此外这些法律法规还存在某些内容空泛,又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差,客观上也容易使会计核算产生一定的随意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如会计准则中的重要性原则和重要事项的规定,没有从质和量的方面对重要性进行说明;对应收帐款只规定可以计提坏帐准备,什么情况下应计提坏帐准备,但什么情况下可直接转销没有做出说明。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

  (2)采用计算机记账带来的一些问题。将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素养普遍不高,虽然精通会计业务,但是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化人员在会计信息处理上产生漏洞:加之现有财务软件普遍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缺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缺乏通用性和标准性.使得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漏洞,某些为了自身利益的会计人员极有可能钻此空子而在会计信息上造假,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这个问题由于其“不可见性”,其危害性可能更大。

  (3)社会审计监督不力也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又一原因。注册会计师其职责在于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许多人缺乏职业道德和管理部门监督不力等原因,并没有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国家审计署对l6家具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完成的审计业务质量检查中发现,在抽查的32份审计报告中有23份严重失实,占抽查数的71.9%;涉及会什师事务所14家,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值71.43亿元。2007年财政部对所抽查的637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中发现问题.共有88家会计师事务所、232名注册会计师分别受到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给予的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执业资格等处理处罚”,由此亦可见会计造假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2、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主观原因。

  按照博弈论的观点,“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各参与人之间,特别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行为选择.构成了一种博弈”。从这些博弈参与者对会计信息质量需求进行分析,可以用来解释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主观成因。

  (1)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看,信息提供者有基于各种目的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动因。

  ①企业利益。企业利益是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要地位的。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②个人利益。企业负责人依靠权利影响或迫使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会计人员未能恪守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能坚持原则,不正确履行职责,弄虚作假,忘记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甚至为了私利知法犯法,与领导共同作弊。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也在相当程度上使会计信息真实性失去了保障。

  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但是,企业并非完全拒绝真实会计信息而单纯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因为真实会计信息是管理者了解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所以,为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管理者也要求生产真实会计信息。这就足以说明,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有的企业会设置真假两套账,以分别满足企业利益的不同需要的原因。如果不制定良好的制约机制。限制和杜绝企业通过会计信息去追逐非法经济利益的行为,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

  (2)从信息需求者的角度看,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各自的利益目标不同,对信息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些信息使用者确实需要真实、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而有些则不然。

  ①从肩负调节社会经济运作、管理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利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能的政府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分析。他们是最需要真实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是能够直接感受到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后果和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的群体。但是有时候也会由于个人或部门和地区的利益驱动。为了某种特殊原因比如粉饰政绩或者隐瞒事实等需要而放弃对自己目的不利的真实的会计信息,从而需要对自己有利的虚假会计信息。

  ②从企业债权人的角度来看,目前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为了关注债权能否按期收回,它们也应要求企业出具真实的会计信息以便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能尽早采取对策.但是一旦涉及到银行的利益问题。就不一定所有的银行都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了。我国大部分的银行是国有银行,接受贷款的企业也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在贷款发放前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还有所要求,但是贷款发放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了。

  这是因为出于银行和信贷部门及信贷人员自身业绩考核的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他们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即便他们知道借款企业的真实情况(当然是采取财务状况不好的情况),他们也无法做些什么。

  ③从企业的股东来分析。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毋庸置疑的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因为他们与企业的产权关系最为明晰,且其利益相关性最大。但目前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稳定的情况所致。投资与投机并存且后者占的比重较大,尤其以赚取短期差价为目的的“股民”为众,而真正愿意以“股东”身份出现的长期投资者却为数比较少,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对于广大股民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他们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是否会令股价上升.因为这才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有时不同的产权主体为了达到各自的但又是一致的利益目标,可能会相互串通。合谋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虽然这不仅可能损害其他产权主体的利益,而且可能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例如。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共同动机,经营者就有与某些以短期炒作、获取差价为目的的机构投资者走到一起,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以至于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然后借以操纵股价、牟取暴利,最终坑害社会和坑害广大中小散户股民。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1、健全相关的会计法律制度。首先要细化处罚及量刑依据,减少法律法规中的模糊条款。会计法律制度中许多的规定用了“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依据,但这一依据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要有具体的补充规定。其次应进一步明确规定企业的会计责任由企业经理人员承担。利用会计信息系统舞弊,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者。其最终责任人应是作为自然人的企业经理人员,企业经理人员因此而受民事、甚至刑事严惩。

  2、完善现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企业改革步伐的会计信息体系。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如制定机构人员的组成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要尽快制定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计算机与会计工作已密不可分。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完善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这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也是滞后于实际工作要求的。必然会影响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应尽快制定完善相应的准则,来规范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从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3、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社会审计监督是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任。因此要优化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使共成为负有有限责任乃至无限责任的社会中介机构,形成自主执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机制。要通过手段严厉打击那些违反职业道德、与企业勾结在一起提供虚假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保证这个行业的公正性,从而规范社会审计监督。政府监督主要是财政部门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

  4、加大培训和教育力度,强化会计行为主体的整体素质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胜任能力。我们知道,虚假会计信息虽然表现在会计报告中,但实际上这些财务违法欺诈行为的主要责任者是会计行为主体。即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会计人员等相关人员。而大量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产生,会计人员是主要的实施者,若没有会计人员的参与,那些虚假的会计信息就不可能最终出现。一些财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会计理论缺乏系统学习,对新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原则、方法认识不全。理解不透,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发生差错,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所以,提高会计行为主体的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是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保证之一。会计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财会专业的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掌握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武器。自觉抵制做假账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要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会计界人士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我们相信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随着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时代将会很快到来。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huijilunwen/caiwuhuiji/11086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