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论现阶段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论现阶段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232-02

  一、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必要性和积极性

  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学贯中西的国际化人才,教育的发展需要历史的沉淀(刘祖良&赵强,2010)。中国最早的国际教学项目始于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这种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同时获得国内国外双学位,如今这种教育模式遍地开花。目前高校普遍采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取“2+2”、“3+1”等模式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学生先在国内高校学习两年或三年的专业课程,再出国继续完成课程。如江南大学商学院与澳洲莫纳什大学合作的“3+1”国际教育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商科人才。很多学生对于拥有国际化背景都有乐观的心理优势,然而这种国际化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局限和问题。

  二、现阶段中外合作教学的突出问题

  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的配备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中方院校在招生过程中为了强调学院的国际化,过分强调外教的比例。在宣传中,外籍教师人数越多似乎学校越国际化。高校培养的高技术人才需要有很强的学术背景为依托,大部分外籍教师似乎并没有很好的专业背景。在经济危机席卷欧美的近年,很多外籍教师在本国没有就业的机遇,但在中国向往国际化教学的高校中却获得教职。(2)在主要合作办学中,部分本校原有教师承担双语或全英文的教学,这部分教师或者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经过相应培训,在双语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全英文授课的时间较短,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掌握上也需要提高从而避免过于照本宣科。

  2.教学水平良莠不齐。西方教育对学生的自主自立培养较早,但中国的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欧美的教学是启发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中国的教学重点是教师教,学生主动性较差。外教看似先进的启发式教育得不到中国学生有效的积极应对,反而导致学生思维懒散应付。

  3.部分科目教材难以对接。比如《企业文化》这一课程的理念源自西方,但在西方却没有相应的学科,知识分散于《组织行为学》、《公司管理》等学科之中,这就使中国学生既要了解中国的理论,又要学习西方的历史。

  三、中外合作项目国际化教学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的挑战

  1.学生需要迅速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不适(舒桂珍,2007)。在合作办学中,中方会倾向于雇佣外籍教师。中国学生有了问题喜欢向教师求教,但外籍教师会倾向于学生自主学习和钻研;中国学生习惯教师随时回答问题,但外教希望学生能在固定的时间咨询自己,并提前预约,这对于很多急于解决问题的中国学生来讲会形成心理上的焦虑。

  2.学生需要调整外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关系。推行国际化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适应外语学习专业课,并解决相关问题(陈强,田澜,王滔,2006)。国际化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外文水平,对于很多外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学习专业的初衷是喜爱,但因为语言的问题学不好专业,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进而产生力不从心的挫败感。同时,学生对择校就业感觉迷茫。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认为大学生活自由散漫,业余时间非常多,双语教育在无形中加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接受国际教育的初期,在如何平衡学习的主次上感觉异常疲惫。目前世界级的商学院都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学生推崇欧美名校并一窝蜂地争抢名校的学习机会。在选?裎蠢囱?习和就业的目标方面,很多即将毕业的学生都感觉困惑(郑希付,罗品超,2015)。

  3.国际化教学对学生世界观的冲击很大。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模式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但也会在短期造成学生对西方的知识文化出现全盘接受和盲目崇拜的现象。成长的过程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好高骛远,这或许是我们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经之路。教育的转型毕竟从起步至今时间较短,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帮助和指导学生。这个过程也是相辅相成的,不可一蹴而就。

  四、国际化教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启示

  中国最近十年发展迅猛,信息时代带给学生的视觉和心理冲击都非常大(宁维卫,赵慧,2008)。目前所处的时代跟过去相比没有太多的借鉴性,如何引导学生接受正确信息并在成长的道路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一个新的课题。首先,高校的教师本着中国自古以来“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理念,需要继续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教育的差异,并以本土为基本,让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这样学生就会脚踏实地从基础学起,而不是盲目想着一步登天,进而避免力不从心的压力。其次,学生的目标也会国际化,不管志向多么高远,都应该先立足于平凡,不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最后很可能欲速而不达。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硕果累累,但是对于环境和人文的提高却存在很大的不足。只求结果,不在意过程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焦虑和不满,这在教育中或许也会越来越明显。再次,现在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在进入大学后父母关爱和监督的能力鞭长莫及时,很多学生突然有了过度的自由就开始陷入迷茫。大学阶段学生需要主动思考,把宝贵的时间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最后,中国的大学生现在所处的时代要求他们必须能够适应恶劣的国内国际竞争环境。他们所肩负的重任比过去的学生更复杂,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也将更加多样化。“梅花香自苦寒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国际化人才的基本标准,我们的学生是否能在未来的挑战中胜出,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否则极容易在国际竞争的惊涛骇浪中淹没。   中??的教育在提倡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完全采用西方的模式。中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起步较晚,更要避免好高骛远和急于求成的心态。国际化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在不断改变和提高(吴?S,2016)。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质,看问题的角度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因人而异,每个学生适应和接受国际化教学的过程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并适应新时代的新的发展要求(张大均,李晓辉,龚玲,2013)。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情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关爱普遍缺乏又导致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和接受国际课程的适应过程非常艰辛(张大均,王鑫强,2012)。短期来讲,融入国际化教学是一件辛苦事,但是对于大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后承受能力的提高却大有益处。我们相信合作办学经过不断摸索,会让我们的毕业生在专业技能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展翅翱翔并脱颖而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485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