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现状

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现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大学生校园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团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社团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更好地开展学生活动,并且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于2005年1月13日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59号),指出要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并对大学生社团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制定大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年度检查制度”。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得到不断发展和高度重视的背景下,通过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总结和梳理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现状,把握该研究领域发展脉络,以期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反思和改进,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文献的检索条件如下:将词语“高校、大学生”和词语“学生社团”组合成两组主题词,组内逻辑关系是“并且包含”,组间逻辑关系是“或者”;期刊年期设为2000-2014年,共计15年;检索条件设定为精确;检索时间是2015年10月18日。共计检索到“高校学生社团”相关研究文献2699篇。由于核心期刊选登的研究文献具有相对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水平,为了保证本文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结果的准确可靠,将文献来源类别设置为核心文献,共计检索到核心研究文献293篇,作为本文研究的有效样本。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93篇国内高校学生社团核心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来源期刊等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数据来揭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特征和规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领域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得到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图谱,结合研究文献以及高频关键词,归纳出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进而掌握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

  二、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一)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年代分布分析

  文献的年代分布情况可以反映出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阶段、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态势。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的发表年代分布如表1所示,该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在过去的15年间,高校学生社团研究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4年为起始探索阶段,5年间共计发表核心文献21篇,占总发文量的7.2%,其中2000年没有核心论文发表,该阶段发文量是缓慢上升的,表明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逐步受到重视。2005-2008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发表文献18篇。2005年1月13日,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是当时形势下指导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故该年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核心文献开始急剧增多,达到19篇。2009-2014年进入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瓶颈期,每年的核心发文量在30篇左右。

  (二)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来源期刊分析

  通过对293篇有效样本进行统计,汇总出刊载“高校学生社团”相关文献数量排名前10的核心期刊信息,参看表2。这10种核心期刊总计发文166篇,占总发文量的56.7%。由表2可知,《教育与职业》《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是高校学生社团研究论文比较集中的期刊。同时,刊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中,大部分属于教育类期刊,表明教育类期刊是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领域的主要期刊源。在这10种期刊中,《江苏高教》、《黑龙江高教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等被列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或者扩展版来源期刊,表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高校学生社团领域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还可以统计出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的发文机构、文献作者合著情况以及高被引研究文献等。

  三、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的热点主题

  (一)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统计

  通过对293篇核心研究文献中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得到2000-2014年间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排名前30的高频关键词统计表,参见表3。这些高频关键词是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领域的专业术语,一定程度上表征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研究主题以及研究热点所在。

  (二)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图谱构建

  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热点主题的分析,有助于准确掌握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将表3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得到共词分析矩阵。将得到的共词矩阵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得到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图谱,如图1所示,图中的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中心度是社会网络分析中的重要参数,可以将其作为衡量研究热度的指标。采用中心度对社会网络分析图谱中的关键词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包括“学生社团”(132.084)、“大学生”(46.611)、“校园文化”(42.956)、“高校”(39.792)、“社团建设”(28.084)、“大学生社团”(27.751)、“探索”(10.740)等,括号中的数字是关键词节点的中心度。   (二)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研究热点

  根据对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图谱、高频关键词列表以及核心文献的分析,总结出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热点如下:

  1、高校学生社团建设

  在社会网络分析图谱中,“校园文化”、“社团建设”、“探索”、“对策”等中心度较高,学界针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是基于校园文化视域的社团建设研究。李继兵认为学生社团是现代大学不可或缺的文化景观,要站在先进文化的高度,有意识引导学生社团建设,并给出了三点建议[1]。王从严等分析了学生社团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对推进高校学生社团持续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包括“理顺领导机制,创新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推进社团团建,把握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突出活动指导,提升学生社团活动的品位”以及“实行品牌战略,培育精品学生社团”[2]。二是基于创新教育视域的社团建设研究。崔剑认为学生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突出优势,并提出了立足社团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包括确立社团目标、营造具有浓厚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以及强化校企合作等[3]。王肃元等研究了素质教育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并基于素质培养的视角给出了高校社团建设的建议,即社团的组建应该有正规而严谨的渠道、建立合理的社团组织机构和纳新制度以及学生社团与学生会平衡发展等[4]。三是基于大学生创业视域的社团建设研究。张玉红认为高校学生社团是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并分析了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社团功能,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5]。胡雪峰给出了学生社团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包括开展创业教育与咨询、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等[6]。

  2、高校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中外高校学生社团比较研究

  发达国家的学生社团建设较早,通过研究发达国家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经验,可以指导我国大学生社团建设。田建伟比较了中美两国高校学生社团在服务和管理功能上存在的差异,分析了两国学生社团各自的特点,在社团建设方面提出了坚持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走多样化与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更加突出开放性与实践性以及学生社团了解和参与各种活动的途径应更加顺畅等建议[9]。蔡燕对韩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概念、历史等情况作了介绍,并对韩国大学生参与学生社团的状况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了参考[10]。

  四、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总结和反思

  (一)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总结

  以上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0-2014年间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研究力量以及热点主题等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基本情况:

  1、从来源期刊分布和发文机构分布特点来看,表现出集中与分散的规律。例如,293篇核心文献分散在89种来源期刊中,而刊载量排名前10的期刊,发表了166篇相关文献,即仅占11.2%的10种期刊发表了56.7%的文献。

  2、研究数量丰富,研究质量尚需提高。新世纪以来的15年间,研究高校学生社团的期刊文献总计2699篇,而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献只有293篇,仅占10.9%。因此,需要提高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层次和研究影响力。

  3、研究总体上呈现出阶段性上升趋势,并受国家政策导向和学生社团实践对理论研究需求的影响。2005年国家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该年的研究文献达到新高。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的重视,学界加大了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指导高校学生社团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

  (二)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研究反思

  纵观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研究15年的历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就高校学生社团进行了探讨,相关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指导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实践。就未来的研究而言,以下三个方面应予以更多关注。

  1、高校学生社团理论研究深度与系统性有待加强。目前有关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理论研究主要是从管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基于现象的描述,侧重学生社团的概念、特点、重要性以及工作开展等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高校学生社团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进行协同配合。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需要高校的重视、需要合理地布局、需要经费的支持、需要制度的建设、需要指导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等,只有涉及到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开展的这些主客观因素协同高效地配合,形成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体系,才能保证高校学生社团有效地开展工作。

  2、高校学生社团的种类繁多,需要有针对性地分类研究。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存在的大学生社团类型多样,包含实践服务型、社交型、学术型以及文学艺术型等,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目标不同、属性不同、所开展活动的方式不同。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分类研究。随着国家对个性化培养的重视,作为高校学生社团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型社团,能够有效促进个性化教育。然而,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学生社团,高校学术型社团在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加强对高校学术型社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目前众多的学者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提出了多种策略,然而缺乏对相应策略应用实践的研究。因此,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相关研究理论对学生社团工作实践的有效指导,并形成反馈机制,通过实践对理论进行不断地修正反馈,使得高校学生社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成为未来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理论研究中必修要重视的问题。(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本文系四川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六期)“学术型社团促进个性化培养机制研究――基于323+X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视角”(课题编号:SCUY103)的研究成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596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