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 > 浅析运用“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理论使教育管理

浅析运用“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理论使教育管理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管理是否科学,将直接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教育管理的重点是组织好学校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理论为学校的教育管理走向科学提供了现实的理论支撑,其科学合理的运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试图就如何运用‘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理论使教育管理走向科学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赫茨伯格的“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理论

  

  (一)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理论的产生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Herzheig)等人采用“关键事件法”,对匹兹堡地区200名会计师和工程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访谈的内容分析,确定了导致工作满意度的情景特点,t青景所激发的需要或者动机,以及这些情感所持续的时间,提出“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理论(Motivation—HygieneThe-oiy)。

  

  (二)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1.企业政策和管理、与上级关系、薪酬及工作条件等因素与工作的情景有关,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不满和负面情绪,称之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的改善不能对员工起激励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与保健因素有关的工作处理不好,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


  

  2.工作成就、社会认可、工作性质、工作责任和职业发展等因素与积极、正面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称之为“激励因素”。激励因素能够使人们产生满意情绪,如果与激励因素有关的工作处理得不妥,其不利效果最多是没有满意情绪,但是不会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

  

  (三)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


    1.满意与不满意。传统的观点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没有满意或没有不满意,就是处于“零状态’。在工作中,当保健因素得不到保证时,个体会感到不满意,降低激励程度;而在保健因素得到满足时,个体不会感到不满意,但在总体上也并不会因此感到非常满意,其中个别因素的满足可能会形成短时的满意,却往往难以持久,一般处于中性状态;而当激励因素得到满足时,就会使人感到满意和受到激励,这种激励效应往往会持续较长时期。

  

  激励与保健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见下图。

  blob.png

  2.每个人在工作时都会面临“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类是与工作外部环境、心理环境有关的保健因素(h^ienefactors),其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政策、管理质量、工作条件、基本工资、同事关系、与上级关系、地位和工作保障等。另一类是与工作内在特征及挑战性有关的激励因素(motivatorfactors)其主要内容包括成就、认可、工作本身的特点、责任、发展和成长机会等。

  

  二、合理运用“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理论使教育管理走向科学

  

  (一)重视保健因素,满足教师的基本需要,防止和消除不满意情绪

  

  1.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能稳定教师的工作情绪,能使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发挥其潜能,创造性地工作。

  

  (1)教育管理者要想方设法地改善教师的衣食住行条件和福利待遇。把教师的疾苦放在心上,主动关心教职工,及时了解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所需所求,尽可能地帮助其解决诸如家庭住房、子女入学、两地分居、医疗保健等实际困难。教师如果没有了后顾之忧,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所谓办公条件包括工作时所需要的设施和相应的设备,大到整个学校的建筑环填小到教师办公室的大小、布置,以及所提供的办公用具、劳动工具和劳保。教育管理要舍得投入资金,重视校园内部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为教师创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办公环境。

  

  (3)建立宽松灵活的制度环境。规章制度是保障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常规管理内容,是要求全体教师共同遵守的规则。教育管理应该抛弃那些刻板僵化的管理制度,在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淡化刚性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空间。

  

  2.营造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人际关系

  

  (1)加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融洽上下级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渠道,诸如民主生活会、教代会等形式,让教师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及存在的问题,使学校的发展规划、管理措施、工作安排能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教师也要多提合理化建议,对合理化建议教育管理者要及时采纳并运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去。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获得教师最大化的尊重和信任,管理工作才能最大化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积极发扬团结互助精神。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要做到政治上互相关心、业务上互相帮助、工作上互相配合、生活上互相体贴,努力形成关心他人、互相理解、密切合作的良好校园人际关系。

  

  (3)倡导公平竞争,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公平问题是影响学校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教育管理者要抛开个人的喜好,在工作任务分配、工资报酬、奖金评定、工作成绩的评价等方面真正做到处事公正、公平。

  

  (二)注重激励因素,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实现更长久、更浓厚、更强烈的管理实效

  

  1.深化学校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经济分配的杠杆作用,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学校内部分配激励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原则,加大对有较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的奖励力度;根据各类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适当的拉开分配差距,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真正起到调动绝大多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制度。学校根据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合理地设置岗位、聘任职务,同时逐步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任、自然减员、合理流动、低聘解聘等办法,改变以往的“唯职称决定论”,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使能力强的教师能够低职高聘,不称职的教师也能高职低聘。

  

  3.提供教师职位晋升的机会,拓展教师个体事业发展空间,激发其自我发展欲。“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理论认为,工资、福利待遇固然重要,但教师的自身发展更重要。因此,教育管理要健全职位升迁机制,以业绩和所具有的潜力为基础,引导他们按照学校所提供的升迁方向、路径向前发展,使教师获得公平的职位升迁机会,形成教师和学校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4.逐步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要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类别、层次岗位的要求,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考评要坚持“民主、公开、公正、透明”原则,程序要规范。只有这样,才会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

  

  5.要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自身素质诸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业务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自身素质高的教师,有高层次的追求,往往表现出高昂的士气和工作热情。自身素质低的则反之。因此,教育管理要积极疏通渠道、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接受高层次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才能的学习机会,开阔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教育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在教育管理中合理运用“激励一保健”双因素理论,最大化地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具实效,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guanli/4731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