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陕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

陕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04602

  1研究问题的提出

  Schultz(1960)从宏观角度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研究。Denision(1962)通过计量分析来阐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修正了舒尔茨计算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数值但是也有学者发现了部分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非均衡。比如朱晓明分析了浙陕两省教育与经济的差异性,是由于以陕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观念落后,非正式制度限制还有教育效益外溢现象等,造成陕西教育大省经济弱省的状况。叶平在中国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交互分类显示表所显示的结果表明:2003陕西省社会经济欠发达,但是教育属于发达地区。邹东涛在2001年发出了“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的呐喊。那么,经过十年的发展,陕西省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2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量方法

  为了证明教育的贡献率,上世纪60年代,舒尔茨开创了“运用经济增长余额分析法”分析了美国教育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丹尼森运用“余数分析法”修正了舒尔茨的教育贡献率结论。随着国内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国内专家也探索了中国教育贡献率计量方式:比如“沈利生-朱运法因素测量法”“人力资本-教育收益率测算法”“投入产出模型”计算法等,他们运用这些不同的方法测算了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

  但是被国际教育界广泛认可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的计算方法:C=R×β/Y。其中,C表示教育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R表示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β表示系数,一般用丹尼森在20世纪60年代计算的数值,即0.73。

  本文也是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R×β/Y模型)为基础,对2004到2013年其间陕西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的比较,从而得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陕西省与全国平均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对比

  为了简化计算,本文大学受教育程度包括大专生,本科生及研究生,其受教育年限平均按4年计算。数据来源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

  3.1人均受教育年限

  3.2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的计算

  基于教育程度影响劳动者收入,借用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文化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率”定为:1、1.2、1.4和2,可得出:

  2013年陕西省劳动力就业综合指数为:

  5.9748+1.2×2.6544+1.4×1.1484+2×08772=12.52524

  2004年陕西省劳动力就业综合指数为:

  5.5944+1.2×2.0652+1.4×0.7692+2×04016=9.95292

  所以2004年到2013年十年陕西省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

  R=(12.52524-9.95292)÷9.95292÷(10-1)=287%

  排除高等教育后,2004年到2013年陕西省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为:

  Rh=(10.77084-9.14952)÷9.14952÷(10-1)=1.97%

  所以陕西省2004年到2013年高等教育贡献率为:2.87%-1.97%=0.9%

  可见,十年间陕西省高等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占:0.9÷2.87×100%=31.36%。

  同理2013年和2004年全国劳动力就业综合指数分别为:11.23128、8.46854。所以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排除高等教育后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高等教育贡献率、高等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高等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中比例分别为:3.62%、3.07%、0.55%、15.19%

  4结论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必然的,经历十年,陕西省教育与经济已然和谐发展,教育对经济的贡献已经走出了2003年在中国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交互分类中的尴尬地位。过去十年陕西高校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这十年,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不能都说是教育的结果,但必定与其密不可分,陕西省在这方面的做法也值得推广。

  4.1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陕西高校采取积极措施筹建与陕西目前经济格局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加强农业、加工业、社会服务等相关学科的建设,建立起以工学为核心,以理学和经济学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体系,来支撑陕西经济的发展。在高校集中、专业教育体系健全的关中地区,高效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大力培养T型人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专业的人力资源;陕南高校加强环保、生态旅游等符合当地实情的特色专业;陕北高校加强化工能源等专业投入,培养新型技术人才。

  4.2多手段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1)从收入分配层面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学研究人员的奖励和报酬,下放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脚步,带动经济增长。

  (2)鼓励“产学研”密切合作,加速技术开发。确立了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使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与企业分工协作,形成有机结合的创新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3)以市场为标准,确定和评价科研项目。引导科研机构在研发初期与市场挂钩,技术创新成果以市场为标准进行评价,促使科研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商品化。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引擎,积极发挥高校培养人才、创新基础研究的作用,将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发挥更加积极、高效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471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