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浅谈近代新疆维吾尔族的教育

浅谈近代新疆维吾尔族的教育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培养和塑造新生一代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疆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背景下,维吾尔族教育近代化是维吾尔族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新疆建省前维吾尔族教育发展的历史状况

  19世纪前期,天山南部学校教育分为“迈克泰莆”和“迈德里斯”级,前者是初等教育,主要是能背诵《古兰经》,后者是高等教育。这一时期,逐渐摆脱对宗教的依附开始成为维吾尔族教育事业的走向,绝大多数的农村初等教育场所仍然是乡村清真寺的附属机构,但是执教人员和神职人员的职司开始有了明确的分野。1876年曾游历新疆的俄国著名探险家库罗巾瞄金记载:“城镇里开办了十多所伊斯兰的高级经文学院,这些经文学校拥有大量的财产。”[1]“清真寺附设的学校―低级的叫麦克硒;高级的叫麦德里斯。

  二、 清末“新政”时期维吾尔族教育的发展

  1880年5月25日,左宗棠向清朝中央报告新疆善后事宜的时候,将教育(义塾)列为善后工作的七大要点之一。他说:“新疆勘定已久,而汉回彼此格格不入,官民隔阂,政令难施,一切条教均藉回目传宣,壅蔽特甚。将欲化彼殊俗同我华风,非分建义塾,令回童读书识字,通晓语言不可。”[5]1886年,刘锦棠建议将维吾尔学童中“能诵经书,讲解文艺者,取作佾生”[6]同年,十月十九日光绪帝批准了刘锦棠的这个建议,从而开辟了维吾尔学童“学而优则仕”的途径。

  在维吾尔民族的文化史上,突起于这一时期的世俗教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维吾尔学者扎伊提在宁远创立了第一所维吾尔族世俗学校,取名为“伊犁学校”。与此同时,在天山南部,也兴办了一系列世俗学校。

  新政对于维吾尔世俗教育事业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一时期,维吾尔教育事业主要还是由各级宗教学校执行的,然而不同的是清真寺和宗教学校之间没有了明显的隶属关系。部分宗教学校也开始更改自己的教学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宗教学校与世俗学校之间的冲突,也体现了宗教学校在不断的进步。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有伊犁贾格斯台村,1900年从俄国学成归来的依米尔阿訇出人本村清真寺的伊玛木以后,向本村的“公众”建议将属于清真寺的三间房屋改建成世俗学校。

  三、 民国时期新疆历任主政者的教育政策

  1、 杨增新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宣告了清政府封建统治的瓦解。同内地其他地区一样,新疆也加入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洪流之中,迪化起义失败以后,1912年1月7日,由革命党人领导的更大规模的伊犁武装起义获得了胜利,但同内地资产阶级革命一样,革命的果实被封建军阀篡夺了。1912年5月18日,袁世凯政府任命杨增新为新疆都督,从此,新疆的历史进入了杨增新统治时期。杨增新以老子“不尚贤。而尚愚”[11]的理论治理新疆,在他的治理下,新疆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在文化政策方面,他奉行的是文化封锁与宣扬封建传统文化的政策。“杨增新唯恐民智之渐开也”[12]他试图把新疆各族人民变为“不通文字,不读诗书”和“蠢蠢而居,嬉嬉而游”的“混沌之民”,以实现他的“无为而治”[13]对新疆近现代史颇有研究的张大军对这一时期的新疆教育事业持有这样的见解:“新疆民初教育与交通一样均于坎坷道路之上行走,确实是落后的。但若以历史眼光观察,民族文化之辉煌与丰富,其他地区是莫可比拟的。”

  2、 金树仁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1928年7月7日,在省立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的第一届毕业典礼上,杨增新被枪杀,标志着杨增新主政时期的结束。金树仁主政期间基本沿袭的是杨增新时期的政策,就文化政策而言略有不同,“在‘开办教育,疏通民智’的思想下,全疆的教育状况在落后的局面中较前期略有好转”[17]首先,金树仁整顿了南疆的汉语学校。“金树仁执政以后,于1929年采纳了麦盖提县县长刘景文的建议,一是将原汉语学校名称改为国语学校,以避种族隔阂之嫌;二是将原汉语学校教员的薪水从十两增加至二十两,以利巩固教师队伍;三是禁止前清简易识字课本和初等小学教科书,而是统一使用国语教科书。通过这些措施,原汉语学校的教学情况有所好转。”[18]其次,金树仁还积极派遣学生到内地和国外学习。“从1931年开始,金树仁向国外派遣了三批留学生,除第一批、第二批被派往德国留学外,第三批是从维吾尔族中选送了大约三十人,被派往蒙古留学。”

  3、 盛世才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1933年4月12日,“四?一二政变”推翻了金树仁的统治,盛世才手握兵权谋取新疆的统治权。在他统治期间,盛世才发表了《告全疆民众书》,提出了八项政策的目标,即“八大宣言”,其中教育列为第六项内容。盛世才在阐述这项内容时,提出了四项措施:(1)扩充教育的规模;(2)增加教育经费;(3)造就教师队伍;(4)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这一政策的提出对维吾尔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全新的氛围。各地维吾尔文化促进会不断成立给现代学校教育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在维吾尔促进会的支持和影响下,南疆地区开始兴办学校,这一时期学校教育成为维吾尔社会显著的特征。综上,在盛世才时期,新疆的民族教育有了显著的进步,提高了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了民族精英,进而来弘扬本民族的文化。

  综上,清末和民国时期新疆处在内忧外患的动荡时期,很多民族教育政策从客观方面来看是进步的,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下各个时期具体实施的效果不是很明显。19世纪末,一些杰出的维吾尔族民族学者开始探索和改善本民族的教育,着手建设世俗学校和培养教师,为维吾尔族世俗教育的发展开启了先河。在近代维吾尔族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清末和民国时期传统的伊斯兰教育在不断的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改进,与学校教育并行,共同促进。(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052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