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其他教育 > 浅谈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浅谈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周卫平
内容提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教育是 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进和加强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家庭教育是重要一环。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教育
国运兴衰源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人的一生要接受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影响是终身难忘的。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终身学习的榜样,家庭教育的好坏,往往可以决定孩子一生的成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改进和加强教育工作,家庭教育是重要一环,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广大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它不仅会为加快培养现代化人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对家庭的幸福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青少年教育工作,已经将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娃娃抓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各级妇联组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家长对子女由单纯的情感支配向理智的爱升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家庭教育的方式由简单的家长式向平等、民主转变,家庭教育工作由城镇逐步向农村展开普及等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相当的一批家长受片面人才观的影响,在如何帮助孩子成人、成才方面产生种种困惑,不知道该怎样爱孩子,怎样去教育孩子。在我们的日常家庭生活中,诸如“小皇帝现象”,即独生子女的娇惯放纵,缺乏合理教育的问题;“代沟”现象,即家庭内部不同年龄者思想感情交流障碍或隔膜的问题;“隔代亲”现象,即祖父母、外祖父母溺爱孙儿孙女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成为家庭教育的困惑难解、束手无策且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作一个圈套。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除了溺爱,严格的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学汉字念唐诗、学数学,而不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第二,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可以负责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没有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与他平等相处,尊重他的人格,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不少家长说:我们这一辈子失去了系统学习机会,大学梦只有孩子来圆,他们常常忽视自己孩子的实际,忙着替孩子请家教,参加名目繁多的辅导竞赛,双休日的日程排得满满的,要求孩子考高分,不允许参加学校的活动,搞的孩子无所适从,当孩子考上大学还得回家问父母要选择什么专业。由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逐渐深化,趋向同化,最后到向家长询问,终于沦为家长实现他们未泯的理想的工具。
第三,生活方面过多的投入,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父母们说:“我们这一辈子太苦了,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现在有钱了,只要孩子需要我就满足。”对孩子的金钱是慷慨有加,做了一件家务马上奖励十元,对孩子许诺五花八门,考好了进高级餐厅,买高档玩具,用外国化妆品,去外地旅游……,考不好就什么也不要想。这种单纯以金钱奖励的做法,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学习动机,并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不良习惯。
第四,精神方面过分推卸,孩子成为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是主人,但到成年期间的教育,父母主人翁的身份便被学校分担了很大一部分。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说这样的话,终于轻松了,我儿子住校了,学校老师会教育好孩子的。抱着这种思想的父母自己玩乐无度,沉湎于歌舞之中,不关心孩子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不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即使学校老师联系他,也态度冷淡不积极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里没有达成完整的默契,分歧便诞生了,随着分歧的产生,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又只是不冷不热的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教育水平,尤其是转变教育观念。
第一,培养情操。父母应将子女成才,做一个高尚的人视为孜孜以求的目标。郑玄教子淡于名利,自立自强,“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颜之推要求子孙“行诚孝”,“履行义”,“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诸葛亮告诫德才并进,重在八岁的儿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范仲淹寄语后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足以说明古代贤人极其注重子孙的品德教育。当今的家长对子女应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同步施行,使孩子了解民族的悠久历史,体会传统美德的魅力,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追求健全的人格,承担社会的责任。在坚持高远志向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第二,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学习活动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他们迫切需要独立,希望得到尊重。父母应该明确,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期望值不能过高。若能正确对待,孩子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去寻找自己的追求。父母要真正地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了解孩子的理想和愿望。要以平等的方式和孩子谈话,让孩子与自己的相处感到愉快,并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更应尊重孩子对事物进 行选择或做出独立判断的权利,给孩子发表见解的机会,允许子女向自己提出批评意见。当孩子想倾吐自己的心里话时,父母一定要用心倾听孩子的诉说,耐心地体察孩子的心情,给予必要的安慰、引导和帮助。千万不能用训斥和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假如孩子做了错事,要在坚持教育的前提下,设法激起他的羞耻之心,保护他的自尊心。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面对性格内向、懦弱的孩子,父母更多的给予安慰;对于性格开朗的,好胜心强、情感流露强烈的孩子,父母要帮助他们从主观上寻找差距,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训。
第三,言传身教,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和谐环境。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向来重视启蒙教材的编写,历代名人创作了大量家训、家书、诗歌、格言,以自己切身的体验,形象生动地讲述了修身治家、为人处世、读书治学等方面的道理,寓道德教育于知识教育和日常生活中,这的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子》云:“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不言之教”就是以自身的行为做潜移默化的教育,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儒雅的举止、文明的语言、聪明的才智去陶冶孩子的情操,净化孩子的灵魂,哺育孩子健康成长。奋发向上的家风一旦形成,往往累世相传,成为一种无言的教诲,凝聚成榜样的力量。虽然今非昔比,但古今人们所面临的问题是相同的,家庭的和睦与幸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仍然是当今人们所向往的。因此,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所蕴涵的思想精华,值得今人去挖掘、借鉴。以德育为本,以做人为核心,提倡身教与言教,爱子与教子结合,是中国传统家教的成功之道,也必定是现代家庭教育通向成功之路。在家庭教育中,慈与严的适度最难把握。有的父母威严不足而慈爱有余。缺乏必要的权威,不能令行禁止。有的则重威严轻慈爱,子女视之如寇仇,自然也产生不了好的效果。针对这两种偏向,颜之推强调将威严和慈爱有机结合起来,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值得当今家长借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重视早期教育,先入为主,从小事抓起,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第四,家校互动,齐抓共管。开放的社会 需要开放的家庭教育。家长们不要和孩子言必称学习,要指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他们知道家务劳动也要付出艰辛。要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庭决策,可给予一定的自由支配经济的权利,但要培养孩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家庭教育还要“对外开放”,最主要的是对同龄人开放,要尽可能抽出时间带孩子接触社会,光参观是不行的,要让孩子参与科研、做工、务农、经商等真实的活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将家庭教育纳入管理范围,通过召开家庭教育经验座谈会、创办家长学校等途径提高家长素质。家长要主动和老师沟通,定期和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现代的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课堂、有教材、有系统。它掺合这个家庭所特有的文化素养、品格气质、伦理观念、价值倾向,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遇物则诲”,相机而教,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目的,让孩子成人成材是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2430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