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其他教育 > 情境教学法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应用

日期:2023-01-08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摘要】改革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为音乐表演专业钢琴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设钢琴专业,钢琴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音乐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钢琴基础课,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提出改进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钢琴基础课;高效课堂;情境教学

  

  在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体系中,钢琴是极为重要的基础课程。目前,全国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的高职院校多达800余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钢琴课程教学模式较为落后,还停留在以往讲授式教学模式上,忽略了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课堂教学氛围不浓,教学效率和质量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大形势下,钢琴基础课程同样被赋予新的教学目标,学生不仅能学会钢琴弹奏,掌握方法技巧,还要能胜任相关教育工作。因此,创新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成为音乐表演专业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钢琴基础课的教学现状及重要性

  

  随着钢琴的全面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钢琴教学人才需求不断提升,这就催生了钢琴专业。在此背景下,我国很多学者立足高职院校教育对钢琴课程的改革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徐倩、张中梅等学者认为,在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演奏技巧,还应重视学生音乐视野的拓展,强化音乐鉴赏与分析能力;朱璐、朱佳等人则对当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梳理,认为现有的教学模式存在滞后性,必须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并提出“教学内容丰富化”“理论知识系统化”“以演促练”“情境创设”等课堂改革措施,甚至鼓励学生在钢琴基础课中能针对不同的曲风进行拓展创新,积极开发原创钢琴音乐[1]。还有一些学者则建议将钢琴音乐纳入课程考评范畴,激励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钢琴基础课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乐理知识,还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弹奏,是一门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夯实学生钢琴理论知识的课程。钢琴音乐知识较为广泛,在学习新的钢琴作品时,只有具备扎实的乐理知识才能理解钢琴弹奏的难点。而在钢琴弹奏过程中音准、节奏是否准确都需要依靠听觉进行辨认,而这又与视唱练耳课程密切相关。必须掌握和声、曲式分析等技能才能对乐句、乐段进行合理划分,掌握作品的脉络,理解作品的内涵。也就是说,若钢琴弹得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不仅有助于夯实学生的乐理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理解力。可以说,在音乐表演专业教学中,钢琴基础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创设的某个特定情境,利用形象手法实现学生视野的拓展,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思考,达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进而与钢琴作品完美结合,并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内涵有更深层次理解[2]。

  

  二、钢琴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注重手指基本功训练

  

  不可否认,钢琴基础课的学习过程是十分枯燥的,不可一蹴而就,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基本功训练。所以,在钢琴基础课教学中,教师会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指法练习,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基础课所能教授给学生的曲目毕竟有限,我们更应引导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指法,还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以及乐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缺乏新意

  

  在以往传统的钢琴基础课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拜厄、哈农等基础教材。但是,在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所能弹奏的曲目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练习曲,很少会涉猎其他体裁与形式的曲目,同时也无法与学生的专业主课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必然无法适应时代变革。但不可否认,这些经典基础教程的价值,其在教学中依旧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应将其作为教学的唯一基准,而是应当立足教材进行适当的创新和延伸,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为基础课教学注入新鲜活力

  

  (三)教学形式缺乏多样化

  

  当前钢琴基础课教学采用的是2~3人小组授课的方式,平摊到每个学生的时间非常有限,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解决。但这样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对同伴的学习情况、进度以及曲目并不了解,更多关心的是自己弹奏的作品,缺乏同伴交流。

  

  (四)教学中忽略了学生主动性培养

  

  在钢琴基础课教学中,教师教学后将练习曲目布置给学生,学生则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甚至采用录像的方式,很多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差错,认为示范录像具有可参考性,但忽略了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示范存在较大依赖性,学习主动性日渐削弱[2]。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好示范尺度,适当给予学生示范,多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尝试。

  

  三、钢琴基础课教学改革方向

  

  (一)创设音乐欣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以往的基础课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比较枯燥,学生极易产生疲劳感,而将教学置于特定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钢琴曲目蕴含的情感,体会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能对作品进行独立分析和鉴赏,进一步提高学生弹奏的丰富性。作为古典作品的延伸,流行钢琴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古典钢琴曲的发展,但流行钢琴曲更易于接受,受众更加广泛。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我就通过创设音乐鉴赏情境,激发学生对钢琴作品的兴趣。比如,日本著名音乐人久石让在作品中融合了古典、流行、爵士以及民族等音乐元素,代表作有《天空之城》《千与千寻》《风之谷》等,深受人们喜爱;马克西姆是一位集古典与现代音乐风格于一体的钢琴家,其作品不仅蕴含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同时又彰显时尚气息,呈现出多样化的音乐特征,其代表作有《克罗地亚狂想曲》《野蜂飞舞》等[4];又比如理查德·克莱德曼被誉为钢琴王子,形象俊美、旋律优雅,且具有独特的弹奏风格,代表作有《致爱丽丝》《秋日私语》《星空》等。这些作品较古典作品而言,更符合新时代学生的审美倾向,在基础课教学中通过选取适当的曲目进行分析,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符合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情境中增强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创设启发式情境,帮助学生领悟作品情感

  

  在钢琴基础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涵与情感是最基本的任务。从专业角度来看,每一首钢琴作品都凝聚着作者心血,蕴含着深层次的情感,可以说作品是作者“内心秘密”的直接体现。作为一名钢琴学习者,或许能从整体上体会和感受作品的创作背景,但是无法完全捕捉作者的全部情感诉求。要想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就需要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而通过情境创设,能够增强学生与作品关联,从而引导学生能够体会。其实很多钢琴曲与学生有较大的历史跨度,在作品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学生能否感同身受很难断定,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在教学中,笔者就引入一些优秀作品,如库普兰、拉莫等作曲家的作品,或是引入一些19世纪欧洲民约派、20世纪印象主义的钢琴作品。当然爵士、布鲁斯等流行音乐作品都可以纳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全面接触,创新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具备扎实钢琴知识的同时,确保所学与今后职业需求吻合,从而提升人文素养。在以往的钢琴基础课中对技术非常看重,反而忽略了学生对体裁、曲式等分析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完全不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使得学生无法适应时代及岗位的需求[5]。因此,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变革,通过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弥补学生思维、认识上的不足,从而让学生能够受到启发。对此,笔者会在课堂选取一些风格迥异的影视片段,让学生根据影视内容尝试配乐,可以是自己创作的曲目,也可以是其他钢琴曲的创编,并分别发表自己的想法,共享情境教学的乐趣。

  

  (三)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内心听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教育领域不断融合,也给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情境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不仅能够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凭借图文并茂、鲜明生动的方式,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对此,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基础课2~3人上课的特点,我会选取一些适合小集体合作弹奏的曲目,要求学生进行合作练习,并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曲目的弹奏方法。在提高学生弹奏水平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同时,笔者也会与各个小组的学生一起构建钢琴作品资源共享平台,将收集的各种优秀的作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分享给大家,各个小组可以选取喜欢的曲目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对钢琴作品有更深的理解,从而为弹奏学习奠定基础。

  

  (四)营造评价氛围,融入合作式表演

  

  情境教学不仅应用于课堂,还应体现在各个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及发展规律,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给学生预留表达交流的时间,让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弹奏的钢琴作品,增强师生、生生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演奏水平[6]。钢琴基础课教学对象为2~3人,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教学评价,通过创设良好的评价氛围,让学生都能充当一次钢琴老师,评价同学在弹奏中的优缺点,通过彼此欣赏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同时,通过营造定期评价的教学情境,还能促进学生之间良性竞争,令学生能够在相互监督、学习和交流中,增强学习主动性,并在分享和评价过程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不论是钢琴独奏或是伴奏,多是服务于现场表演等实用环境,如在影视剧中会穿插动人的钢琴伴奏,或是在合唱中伴随钢琴乐声,都能提高作品层次,激发无尽的联想。而情境式教学理念则是固定学生的角色,并设定为真实的演奏者,教师还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真实的表演,从而实现演中学、学中练的目的。与大集体课教学相比,小型集体课的教学模式给师生之间创造了更多的互动机会,也给教师带来了创新空间,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更好地理解钢琴作品情感和内涵,从而实现最佳的弹奏效果。所以在教学中,笔者还会让学生观看更多与钢琴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跟随剧情的发展,感受钢琴弹奏的变化,将音乐理论与演奏实践完美结合起来。总而言之,随着现代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以往传统的钢琴基础课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借助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激发学生对钢琴基础课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别嘉.钢琴基础课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改进刍议[J].北方音乐,2019(24).

  

  [2]李宇赜.民办高校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程学生的多样性[J].北方音乐,2019(12).

  

  [3]邓媛媛.浅析高职院校中数码钢琴基础课在教学上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11).

  

  [4]丁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教学研究[J].当代音乐,2019(06).

  

  [5]陈彤.职业院校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意义及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8(08).

  

  [6]范波.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

  

  作者:陶冶 单位:江苏省戏剧学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2438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