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文教资料 > 社会语言学发展研究本科论文(共6篇)

社会语言学发展研究本科论文(共6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文教资料


  

第1篇:社会语言学角度的称赞语跨文化研究综述


  一、选题意义


  由于不同文化间存在较大差异,一种文化中的言语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常有较大出入或并不存在,忽视这种跨文化差异会造成沟通的失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很大,这种差异既表现在文化表层,又表现在文化中层和核心层(陈晓萍,2009)。例如,个性和独立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而作为鲜明对照,集体意识和等级观念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特性,这种差异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称赞语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文化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等级秩序、尊卑长幼、忠君孝亲等观念。在汉语中,这些观念体现在称赞语中,中国人在理解时并不存在困难,而其内涵的文化意义却可能被西方文化背景的人误读。因而,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称赞语的对比对于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语言学角度的称赞语研究综述


  Holmes(1992)认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社會语言学家关心的是社会中的语言变化,他们试图解释为什么人们在不同社会语境下对同一个命题有不同的表述方式,试图发现语言如何用来传达社会意义,语言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因此,社会语言学往往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社会因素(如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民族、受教育程度等)与语言要素(如词汇、语法、发音、功能等)之间的关系。大量关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已经证明,同样的言语行为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中会实现不同的效果。称赞即属于此类言语行为的一种,最早对称赞言语行为进行研究的是西方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语言学界就开始了对称赞言语行为的研究,包括对称赞言语行为的语义模式、话题分布、回应方式等。下面研究者将从“称赞”的定义、功能、话题、跨文化语境下的称赞四个方面综述社会语言学角度称赞言语行为的研究现状。


  1、对“称赞”的定义界定


  对称赞语的定义很多,其中被研究者普遍接受的也是本文采用的定义为Hobbs(2003)的定义:“称赞是通过对听话者所属物、技能、个性等进行的具体或模糊的积极评价,使听话者的积极面子有所增益的言语行为。”Hobbs定义的核心为使对方的面子有所增益。Holmes(1988)指出,针对与听话人有关的第三人的称赞,也是对听话人的一种间接称赞。


  2、对称赞功能的研究


  长期研究表明,称赞有很多功能,通过实施这种言语行为,人们不但能保持交际双方的和谐关系还能确立人际距离。Wolfson(1983)认为称赞最主要的功能为通过表达钦佩或赞许建立或保持交际双方同心同德的关系。Holmes(1986)同意此观点,她认为赞美是一种针对听话者的积极面子策略。除上述功能外,称赞还有其它功能。Wolfson(1983)认为称赞可用来加强说话者想要实施的言语行为,常取代其它言语行为而发挥作用,如在课堂中,教师常用称赞来实施道歉、招呼、感谢、批评、讽刺或发起对话等言语行为。


  基于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1987),称赞还可以是一种积极面子策略,通过称赞使对方获得集体认同感。但也有研究认为称赞也可被听话者看作对消极面子的侵犯,原因有二:一是听话者会认为称赞者对其财物的称赞是一种间接索取行为,因而心生防范或不得不将其赠予称赞者(Holmes,1986);第二,称赞言语行为往往要求听话者进行回答,然而回答不可能同时遵循李奇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准则与谦虚准则,对其一的遵循必然导致对另一个的违背,因而听话者较难做出恰当回答。Yu(2003)也认为称赞与批评都是对听话者的评价,因而可能会损害听话者的面子,面对称赞,听话者会心存戒心或感到不安,难以给出得体应答。


  上述研究表明,称赞既可看作一种维护积极面子行为,又可以看作一种威胁消极面子行为,由此可见其复杂性。Glato(2005)认为只有在特定语境中才能断定一句话是不是称赞。Tang和Zhang(2009)也认为判断称赞是维护积极面子还是威胁消极面子取决于特定语境、社会礼仪和个人理解。


  中国学者贾玉新(1997)认为,称赞是一职多能的社会言语行为,即在日常生活交往的不同社会环境中可以完成多种不同功能。根据美国学者Herbert,Holines,和Wolfson等的调查,在称赞的众多功能中,除表示欣赏外,英语称赞语主要的功能是协同交往双方关系的“一致性”。而中国研究者调查的汉语称赞语的功能主要集中在:(1)使对方感觉良好;(2)欣赏;(3)利用他人。在美国文化中,欣赏功能主要发生在陌生人,尤其是男性对女性和女性之间,或者不需要协同一致性的社会交往中。被称赞者通常选择“接受”方略;而一致性协同则主要发自于社会地位较低者,回答由地位较高者提供,即地位较高者在回答称赞语时,主动协同与对方的关系。Wolfson指出,人们交往时之所以需要一个协同过程,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或角色关系不固定造成的。据Holines统计,约有五分之四的人使用称赞语是为了达到“一致性”协同的目的,尤其是女性。有的学者认为称赞是女性用来“加强和巩固与其交往者的‘一致性’或‘平等性’关系的情感语言”。几乎所有的称赞与研究者都同意这一观点(Herbert,1986,1989;KerbratOrechioni,1987;Maines&Wolfson,1980;Norick,1980;Wolfson,1988)。


  在中国文化中,称赞语却不是一个有力的协同“一致性”的情感行为。调查表明只占5%的人认为称赞语被用于完成此目的。“利用他人”是中国文化中称赞语完成的一个主要的功能,在调查中占第三位,这是中国文化称赞语不同于美国文化称赞语的一方面。此功能主要是围绕“能力和成就”的话题,由下级对上级实施的言语行为。可以说这种功能是称赞语在以“群体”和“关系”为取向的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称赞语被用来完成“使人感觉良好”的功能是中国文化“和谐”取向的必然结果,这一功能占第一位。


  刘梅(2011)在研究中提出了汉语称赞的十个功能,分别为欣赏、寒暄、起始谈话、致谢、祝贺、鼓励、奉承、以称赞他人间接提醒对方、讽刺挖苦。


  3、对称赞话题的研究


  话题选择是称赞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前人研究表明,称赞言语行为选择的话题很多,Manes和Wolfson(1981)的研究认为,所有的称赞话题都可以归纳为两类:对外表和对能力的称赞。Holmes(1986)对新西兰居民的称赞话题研究结果与此相符,她认为称赞话题可被归纳为六类:外貌、能力、良好表现、丰厚财产、好的性格、友好的态度,前两类在她的统计数据中占了81.3%。


  Manes&Wolfson(1986)和Wolfson(1983)的研究表明,称赞时话题的选择必须与一些社会因素相适应,如社会距离、性别、社会地位、年龄等。关于外貌和所属物的称赞多发生于熟人、同事和朋友间,特别是女性间。


  Wolfson(1983)对称赞话题的研究表明,对称赞话题的选择受交际双方社会地位影响,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对社会地位低的人的称赞话题一般为能力或表现。社会地位相当的人或地位较低的人对地位较高人的称赞,话题一般为外貌或所属物。


  Lee(1990)对夏威夷土著居民的称赞话题研究也表明,称赞话题的选择與交际双方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越倾向于对他人的外貌做出称赞,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称赞社会地位较高的人,话题一般锁定为对其服饰的称赞。无论地位高的女性还是地位低的女性,都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外貌方面的称赞。


  Holmes(1983)通过对新西兰人称赞话题的研究得出结论:92.5%的称赞话题集中于外貌、能力和所属物。这表明了新西兰人与美国人在称赞话题的选择标准上具有一致性。


  Daikuhara(1986)对日本人的称赞研究表明,如果称赞的话题为能力或表现。


  Kanapp(1984)的研究表明在美式英语中,称赞话题的选择与称赞者的年龄存在相关性,三十岁以下的人选择的称赞话题多为外貌或着装;三十岁以上的人选择的称赞话题多为能力、表现或性格。


  Holmes和Brown(1987)的研究表明,不同文化对于称赞话题的选择不同,如减掉一定的体重在西方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称赞话题,而减重在托克劳则让人担忧。


  中国学者贾玉新(1997)在研究中发现,西方人喜欢“变化”、“变异”,因此凡是某种变化与新意都要受到称赞;中国传统文化所期望的是“一致性”和“相同性”,因此某些“变化、差异”受到称赞的频率远低于美国。围绕“能力和成就”展开的称赞语在美国社会中通常是地位较高的人对社会地位较低人(尤其是上下级关系)的称赞话题,以达到维持正常上下级关系的目的。在中国文化中上述称赞语的实施与美国文化完全不同,约58%的年轻男性对上级的“能力和成绩”进行过称赞,目的为取得上级的好感。在美国文化中,称赞他人的“外貌或所属物”被公认为是普遍现象,女性穿了新衣服,发型有了变化都必须受到及时称赞。但在中国,如果对女性的外貌随便称赞,则可能犯禁忌,对女性外貌过度称赞至少不是社会期望的。


  台湾学者Wang&Tsai(2003)对台湾静宜大学学生的称赞语进行研究,发现不论男生、女生,称赞话题中对外貌的称赞都远远超出对能力、所属物和性格的称赞。


  4、对称赞的跨文化研究


  目前对于称赞的跨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英语变体之间异同的研究,如Wolsfon(1983)对美式英语的研究,Holmes(1986)对新西兰英语的研究,Herbert和Straight(1989)对美式英语和南非英语的研究,Creece(1991)对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研究。Daikuhara(1986)对日本人的称赞语进行了研究,Yoon(1991)对韩国人的称赞语进行了研究,Chen(1993),Yang(1987),Zou(1990),He&Yu(2000,2003),Yu(2010)对中国人的称赞语进行了研究。


  Wolfson(1981)注意到不同文化中的称赞行为是不同的,美国人的称赞通常用来维系交际双方的和谐关系和维持双方的互动,使得谈话能不间断地进行下去(Celce-Murcia,1991)。称赞作为一种多功能言语行为,具有表示感激,发起或结束一段对话,软化批评语气,提出请求等功能。因此,称赞在美国文化中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言语行为,在整个的英语国家中,称赞的使用频率都很高(Holmes,1987)。


  中国是一个重视谦虚的国家,这种民族固有的性格要求被称赞者拒绝称赞以避免自夸。不论被称赞者多么欢欣鼓舞,他都被要求做到谦虚,并不能使自己的兴奋外露。Yang(1987)指出,在中国,毫不犹豫接受称赞的人会被视为傲慢。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称赞是一种具有具体目的的较为谨慎的言语行为。


  文化差异有时会使人们将称赞理解为羞辱,在中国,增重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有福气和生活安逸的象征,然而在美国,苗条的身材才是健康和美丽的代表,因此增重在中国可以作为一种称赞而在美国却是一种苦恼,并不在称赞的话题中(Wolfson,1981)。


  Manes(1983)认为,称赞话题的模式化揭示了不同民族的社会价值观,在中国,外貌很少成为人们称赞他人的话题,因为中国人的社会价值观更重视实干和求知及其与之相关的成就。中国人与美国人都称赞他人的表现,然而频率却有很大不同。Yang(1987)的研究显示,在美国一个月内她观察到了二十一次针对他人表现的称赞,而在中国,同样的时间内,她只观察到四次针对他人表现的称赞。


  Wolfson(1983)认为绝大多数美国人的称赞发生于同等地位的人之间,Holmes(1986)对新西兰人的称赞言语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了同样的规律,Wolfson在1989年的研究中指出,高亲密度并不对称赞言语行为起促进作用,家庭成员和室友之间很少使用称赞语,这种情况下使用称赞语一般用来表示感谢,Wolfson把这种称赞多发生于同等社会地位的人之间的现象称为“膨胀理论”。她认为Pomerantz(1978)提到的为避免在应答称赞时自夸而拒绝称赞的行为在美国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中国学者贾玉新(1997)从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与称赞言语行为关系的角度给出了中美称赞语之所以不同的原因。他认为称赞语与其它言语行为一样,在人们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称赞语是对其对象的肯定性评价,因此它的使用、针对它的反应方略、它的主要社会功能等都必须以交往者共享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及社会结构特点为基础。而中美文化中称赞语实施方面的差异,说到底是文化差异的反映。首先,在以个人本位为主要取向的美国文化中,称赞语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润滑人际关系的重要机制。但在以群体、关系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文化中,它起着不同的作用,而且它的使用也远没有在美国文化中那样频繁。中美两种文化在称赞语方面的差异,是两个社会的传统文化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尽管传统的文化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影响仍根深蒂固。中国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当受到称赞时,中国人常选择“不接受”、“非同意”方略,或回答“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哪里哪里”等等。由于中国文化较偏重垂直的角色关系,因此称赞语在美国所起的“一致性”与“平等性”关系的协同功能在中国社会显得不突出,因此,称赞语也远没有在美国文化中使用得那么频繁。在美国文化中,“人人天生平等”这一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Holmes、Wolfson等学者认为美国人在交往中习惯用称赞语进行“一致性”协调——如果对方的称赞是一个寻求“一致性”的标志,是为了使对方“感觉良好”,那么回答方略自然是回避“自我赞赏”方式,以向对方传递这样的信息:我意识到你想使我感觉良好,我选择回避“自我欣赏”来证明我们是平等的。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取向使人们倾向于从自我角度表达观点。在称赞语的使用上,他们对第一人称结构的句式有着特别偏爱。中国的群体取向则期望人们在交往中尽量缩小自我,因此第一人称称赞语使用的频率极低。谈及“人称”使用时,贾玉新(1997)认为Ilike/love类型的结构属于“情感型”的表达方式,而中国人性格内向,更倾向于使用情感色彩弱的第三人称或非人称结构的称赞语;美国人性格外向,因此第一人称结构的称赞语对他们更具称赞力。


  作者:韩柳等

  第2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的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而网络语言凭借其沟通省时、传递信息高效、极具趣味性等特点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沟通要素。祝畹瑾曾指出:“语言变体是分析社会语言现象时所采用的基本单位,而语言变体意指是由具备相同社会特征的人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普遍使用的某种语言表现形式。”而网络语言正是由具备了相同社会特征的广大网民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不断运用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语言现象,也是由语言不断变异的一个发展过程,因何种原因发生变异及由语言变体带来的不同意义已成为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焦点所在。因此,网络语言的发展引起了社会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对网络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语言发展总体概述


  2016年1月22日,中國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络规模已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0.3%。相比于第36次统计报告,网民规模增长了0.20亿,普及率增幅达1.5%,其他各项数据也有明显大幅提升且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完善,网络语言作为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收集、发布和交流的主要载体,其对网络环境的塑造作用也愈发关键。


  2001年,由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以网络用语为编写对象的词典工具书。2002年8月27日,国家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召开了关于英文字母词以及网络语言的专家研讨会,邀请学界专家、作家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对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进行相关探讨。与此同时,学界关于网络语言各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可见网络语言对我国语言学界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学界关于网络语言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两种,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或行业用语,如键盘、主机、硬件等。而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民运用聊天室、论坛等多种途径进行网络沟通交流时所使用的常见语汇和符号。本文所做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二、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异


  网络语言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变异现象,这种变异过程深受社会环境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网络语言使用者在运用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作用。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异可谓千姿百态,根据初步调查,现今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异可以从语音、词汇两大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在语音上存在谐音现象


  谐音现象的产生是网络语言在发展变异过程中语音上最为明显的变化,主要可以分为英文谐音、方言谐音、数字谐音、汉字谐音和字母、数字和汉字谐音混用五类。


  1.英文谐音。所谓英文谐音,主要是指在网络语言中存在直接借取英文词的读音辅之以汉字字形或直接将英文词简化应用于实际网络语言沟通。如:Howoldareyou?Howoldru?Isee——IC(我明白了),modem——猫(网络调制解调器),fans——粉丝,high——嗨(兴奋、激动的状态)。英文谐音现象的出现导致了大量类似的网络词语出现,也使网络语言的运用与英语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结合,一方面使网络交流变得更加省时省力,但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人们对一些不常用的词语产生理解困难的现象。


  2.数字谐音。数字谐音是现在网络语言中占有相当大比重的一类网络词语,主要是指直接借用数字的读音应用于网络语言沟通,如:521——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666——溜溜溜(玩游戏时经常用到,表示很厉害),5555——呜呜呜呜(哭泣声)。数字谐音现象所产生的大量网络词语使人们在网络交际时更愿意采取简单、便捷的方式进行交流,同时使沟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方言谐音。所谓方言谐音,主要是指一些方言词语因其表达效果突出而进入网络语言中,如“人”在东北方言中被较多地读成“银”或“淫”,于是产生了网络语言中常见的“好银、坏淫”。福建南平方言将“这样子”连读成“酱紫”,也作“绛紫”,“木,米”来源于贵州一带的发音,网络语言中的“木有,米有”即为“没有”之意。方言谐音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相同地区的使用者之间的心理认同感,使交流更富有地方色彩,诙谐幽默。


  4.汉字谐音或拟声词。汉字谐音是指由于同音异形汉字的大量存在导致网民在实际沟通的过程中或是由于操作时输入失误或是为了求新求异而产生的一类网络词语。如:奔四——笨死,围脖——微博,“好滴”是词语“好的”谐音演变而来,语气更为强烈,表达更加形象。“科科”由于其读音与人们所发出的坏笑声相似而成为网络词语,表达一种嘲笑、讽刺的心理。“么么哒”是表示亲吻动作的一个拟声词,是由于其与亲吻时所发出的声音类似而产生。


  5.字母、数字和汉字谐音混用。部分网民在进行沟通时标新立异,但又无法脱离汉字字形的约束,所以刻意将字母、数字和汉字混用,使其在读音和字形上表现出与其他网络词语极大的不同。如:I服了U——我服了你了,3Q——Thankyou,me2——metoo(我也是),此类混用现象所产生的词语不符合汉语及英语的语言运用规则,虽然网民沟通获得便利,但同时也对汉语的正确使用造成了一定冲击,致使部分人并不能正确掌握其真正含义。


  (二)在词汇上产生众多新词新语


  在网络语言日渐普及的过程中,新词新语的大量产生对现代汉语语言运用产生了极大冲击,一些常见于网络而后又被人们所熟练运用的词语更是被收入至《现代汉语词典》,这也足以证明网络新词新语对于当下我国语言文字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众多新词新语中,绝大多数为生搬硬造而成,不符合语法规则,但也有一部分词语是曾见于古代诗书典籍之中,现在对之重新启用并赋以新意。常见的网络语言中的新词新语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由词语、句子缩略而成。在网络语言的运用过程中,网民为求方便常常采取将词语缩略为字母的形式代替表达整个词义,这种缩略现象常见于英语单词的使用过程中。如:plz——please,DIY——doityourself,Lol——lau曲outloud,Q——cute,此类缩略词最初多在网络上流行,而后常见于电脑辅助沟通工具之中,甚至被媒体广泛运用。而由句子缩略而成的网络词语是指以句中的谓语动词为界限将句子划分成几部分,分别选取各部分的代表语素并去掉其修饰成分缩略而成。如:何弃疗——为何放弃治疗,我们可以以谓语动词“放弃”为界限,将此句划分为三部分“为何/放弃/治疗”,去掉修饰成分,取主要代表语素“何”“弃”“疗”。从句子的语义结构来看,所选取的语素包括了句子的谓语动词及其动作的受事。类似的缩略现象而产生的网络词语还有很多,如: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地命海心——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


  2.由一定社会现象衍生而成。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方式实时掌握国内外大事,对热门社会事件也更加关注,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网络新词新语。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其中公布了2015年十大网络用语,这些网络用语均由一定的社会现象衍生而成,因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热点事件而活跃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源于2015年4月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教师于任职11年后向领导递交辞职信,辞职理由仅有这十个字。该事件在网民中引起热议,关于其辞职行为正确与否甚至引起了全社会的讨论。因此,该句也人选为2015年十大网络用语,类似的还有:“你们城里人真会玩。”“我想静静。”“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靠才华。”


  3.由特定符号、图案来表达固定词义。网民在运用电脑、手机及其他网络方式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由于缺少面对面的交流从而导致无法正确理解交谈双方的情绪,于是就出现了运用键盘上的符号、标点、字母甚至是特定图案来表情达意,使交谈双方的沟通显得更加亲切、自然,增强了趣味性。如:“(*^^*)”表示高兴、开心,“→→”有鄙视、嫌弃的意思,“@x@”表示生气、不高兴。这类符号表情由简单的符号文本组合而成,表达固定的词义,在进行沟通交流时可通过输入法直接拼出,简洁高效,但目前尚不能直接用于正式书信和文学写作中。


  4.词义引申和转移。在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异过程中,有部分新词语是由原有词汇的基本义引申或转移而来,也有相当一部分词最早见于古代诗书典籍中,而在现代社会的网络沟通中又得到重新启用。如:“给力”表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2010年世界杯期间成为网络热词。而“给力”一词最早见于北齐魏收所著的《魏书》卷十一《前废帝广陵王纪》:“得俸而不给力。”在古代封建社会,“给力”是官府向各地官员支付薪酬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拨发数量不等的劳役帮助各地官员免费耕地或提供免费劳动力服务。而现代网络语言中的“给力”一词的词义已经发生转移,与其原义大有不同。“醉了”在网络语言运用中表示“无语、无法理解”的意思,在现代网络语言沟通中较为常见,常被应用于固定句子“我真是醉了/我醉醉的了”。该词原义是表示喝酒过多的一种状态,而现在的词义则是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有所引申,表示一种无奈、郁闷的情绪。词义的引申和转移已渐渐成为网络词语在发展变异中的一个主要途径,网民为了追求表达方式的新颖,张扬个性,挑战传统,于是就针对部分词语的词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引申和转移,使汉语词汇更加丰富多彩。


  三、引起网络语言变异的社会原因


  引起网络语言变异的原因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只有从根本上理解网络语言是如何发展变异的才能促使人们对网络语言的运用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也能使网络语言沿着正确的轨迹继续向前发展。究其根本,网络语言的变异是一系列的复杂原因和社会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网络语言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依赖网络技术来完成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语言的变异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不仅促使网民开始改变社会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的基本词汇,而且还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词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演变,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语汇库。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环境也渐趋多元化。在多元发展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对于各类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开始学会通过网络来传达自己的新观念、新看法,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语言自身,因而所产生的语言变异也是理所应当的。由此可见,网络语言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平台和实际语境,而随着时代的继续向前发展,网络语言也必将呈现出继续发展变异的趋势。


  其二,网络语言使用主体年轻化。网络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而作为网络语言的使用主体的人,其年轻化的趨势也愈加明显。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以10-39岁群体为主,其中20-29岁所占比重最大,达29.9%,见下表:


  与此同时,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具有初中学历的网民所占比重最大,达37.4%,具有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规模所占比重次之,达29.2%,见下表:


  从上述两表中我们发现,处于青年阶段的人在网民总体规模中占据多数,他们中的大多数出生于1980年后,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网络技术已开始不断发展并渐趋完善。与此同时,这个年龄段的网民大多接受过中、初等教育,有一定的语言运用基础,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本身又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意识,所以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上更求新求异。因此,他们常会创造出新颖的网络词语,目的就是为了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更加符合年轻一代的语言特色,所以网络语言产生变异也就不足为怪。


  其三,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驱使。随着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语言交流省时、传递信息高效渐渐成为人们在生活中的普遍追求。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与人之间实际沟通交流的减少,见之于网络虚拟世界的沟通却渐趋增多。因此,能够用简单、便捷的语言来传递有效信息便成了网络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驱使。网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为了使交流更加形象生动,采用不同的方式改变甚至缩略原有词汇,并结合各种符号、英文字母来组成新词语,目的就是为了使沟通更加便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异,网络语言也因此更富于简洁性。


  总的来看,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发展和变异的同时,对现实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立足于语言事实的调查,能够有效地将语言变异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对语言所反映的一定社会现象有深入的理解。众所周知,语言的发展变异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为语言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所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成分淘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的演变,使其自身丰富起来,从而富于生机和活力,而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异正是符合这一规律的。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将网络语言发展对汉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客观分析,结合汉语的发展特点,将其作为语言研究的必要因素贯穿于研究之中。


  本文仅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人手对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异情况及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所做评介仅为一己拙见,欠妥之处还有待继续深入学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网络语言以其自身的趣味性和传递信息过程中省时、简洁、高效的特点充分展现出了自身的独特魅力,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本身,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但与此同时,网络语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消极的变异,对一些不合语言规范并严重违背语言交际原则的错误现象我们必须加以抵制,保证其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們在当下网络语言发展变异的大环境中需要秉持的一种正确态度,只要我们以辩证的眼光应对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异,网络语言自然会得到更为积极、健康的发展。


  作者:马原野

  第3篇:浅析社会语言学背景下的商务语言研究


  在会议洽谈和总结汇报等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商务式沟通,而沟通时采用的语言被称为商务语言。商务语言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的考量,更是公司综合实力的体现。良好的商务语言能力可以使交谈双方迅速产生共鸣,找到互动切入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经济利益的平衡,从而促进公司的经济发展。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寻找一种通用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进行商务沟通的基础,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正好符合这一应用要求。因此现今的商务用语多以英语这一语种为主。


  在商务背景下,商务语言用词需要言简意赅,一些模棱两可的词语应当尽量避免,此外商务用语的目的性必须明确,还需要具有实用价值和客观性,商务活动的目的是达到产品的销售和经济活动的合作,一切表述需要以此为目的进行,在描述中采用客观性词汇表达更为中性,不会带入强烈的个人感情,这种表述是通过客观描述让客户对产品或计划拥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通过华丽的语言让其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最后,商务语言的表达必须要注重礼貌,大方得体。即使在双方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也要采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进行拒绝,为双方都留下回旋的余地[1]。可见商务语言不同于日常沟通用语,更需要使用者进行斟酌。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务活动双方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会有极大的差异,因而语言表达必然会受所处社会背景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将商务语言置于社会语言学的背景下进行研究。


  本文对社会语言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研究了社會语言学背景下商务语言的使用为建立有效的商务沟通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何为社会语言学


  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语言学种类,社会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将多种学科相融合,如语言科学,社会科学,人类科学和心理科学等。人类处于社会当中,人类的语言可以看作一种以不同社会文化为背景的社会行为,因此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语境、文化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人类语言表述时特有的规律更深层次的挖掘所处社会的文化特征和运行机理,正如美国语言学家Bright所说,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或者说联系社会研究语言[2]。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语言的差异和本质进行研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二、以社会语言学为背景的商务语言


  语言是一种人与人交流的载体,而商务语言更是一种开展商务活动的中间媒介,它的使用与使用者年龄种族,社会地位,从事行业及受教育程度等有关。当交流双方文化背景跨越较大时,很容易受到社会背景差异的影响,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受到所处社会背景的影响,在表述同一语义时的思维模式也各有差异,例如,在表示感激时,中文使用者往往喜欢使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表达“如贵方订单数量巨大,我方感激不尽”,但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外方会由于设定条件而感到不快;再有当德国和美国客人进行沟通时,德国客户对“虽然我知道这件事不可能完成,但我仍愿意尝试”表示不理解,这正是二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引起的[3]。可以看出商务语言的使用不仅仅是对语言能力的简单驾驭,更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使用者的表达思维。不同的社会文化必然会对跨文化语境的交流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将商务语言置于社会语言学背景下更有利于商务沟通的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务语言极大程度上受到使用者社会背景的影响,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入手对商务语言研究有利于不同社会背景的交谈者进行高效准确的交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作者:马雪莹

  第4篇: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研究


  前言: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各个国家均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其在表达方式以及所代表的含义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而英语作为世界第一通用语言,在很多国家中均得到了推广。语言学自出现之日起,世界英语变体研究也随之拉开帷幕,逐渐认知语言学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两者的结合研究则是在21世纪才正式开始,其中社会语言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研究中国英语,也能够获得有关于世界英语变体方面的内容,促进语言文化发展,因此我国从未停止过对中国英语的研究。


  一、认知社会语言学概述


  认知社会语言学属于认知语言学的一种,其以认知以及社会取向为核心,将两者进行综合后形成了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其能够将语言及其认知进行分析,并成为变体与认知的研究,这也是目前认知语言学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该语言学囊括了多个学科,如生物学、人类学以及社会语言学,其可以充分展现出人思维、环境之间的互动,也能够将社会语境进行优化,同时也是文化、语言交互作用下的产物。在客体角度而言,认知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整体,个体不同其所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各个方面的认知也存在差异[1]。


  二、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之争


  (一)异质论


  我国学者在研究世界英语变体方面得到了如下结论:多数学者认为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异,甚至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所谓中国英语,其主要内容为规范英语,能够表达出中国的文化规范,也能够使行为模式、文化价值等方面得以体现,并整合为一个规范变体,其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有很好的积极作用;但中国式英语与之不同,带又有贬义的意味,指的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会出现读音方面的错误,或语法方面的错误等,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十分不利。另外,在于使用主体方面两者之间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中国式英语带有鲜明的个体性,而中国英语则不同,其集体性较强,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式英语还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而中国英语方面已经趋于稳定[2]。


  (二)连续体论


  一定意义上而言,中国英语、中国式英语之间有着连续性,因此可以将其视为一个连续体,具体而言,中国式英语的较早,而中国英语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并实现了优化,如今在各个方面也已经趋于成熟。整个连续体中存在着判定标准,而判定的指标是英语母语者对其的看法,是否处于其可接受范围内,在其可接受范围内又会对其划分等次。一般而言,中国英语更符合标准英语的要求,而中国式英语则很难满足其要求,若能够将中国式英语向中国英语转变,也就能够增加标准英语的概率,这也意味着我国人们使用英语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一目的,我国也在不断优化英语教学,使学生群体能够掌握更加精准的英语知识和英语表达能力,使中国英语的群体能够得到扩大。


  (三)同质论


  前文只提到过我国部分学者认为两种英语之间存在着异质的特点,但并不是所有的学者均持此观点。有些学者认为判定是否符合标准英语的要求,其主要是受听者的影响,无论人们使用的是中国英语,或是中国式英语,在判定时均需要由听者来决定,即听者如果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其在听到不标准的英语发音时,即会主观上将其定义为中国式英语,而当听者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们时,其不仅不会将英语发音不标准的人视为中国式英语群体,反而会对其产生很强的亲切感,甚至在其认知里,其认为中国式英语才是标准的英语。而导致出现此种反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其所接触英语的时间长短不同,对英语的掌握能力不同,以及判定是否为标准英语的主体也不同[3]。


  三、认知社会语言学的世界英语变体研究对中国英语的启示


  (一)过于形式化


  在研究中国英语方面,我国虽然站在了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下,但依然无法改变其研究深度,如其只是将语言学描写方面作为重点,却并未对其背后的意义展开探索,使得研究过于形式化,此种特点在词汇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很多研究者只是将中国文化中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单独提出了,并对其进行描写,认为可以将其视为中国英语的特色,但其实不然,此类词语只能够代表某一类特点,无法将中国英语本质充分展现出来。如我国人们在探讨外国文化时,鲜少使用中国文化词语,而当外国人在研究中国文化时,其往往会使用中国文化词,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异[4]。


  (二)研究对象不明


  无论研究哪个方面的内容,基本的研究对象应做到明确,然而在中国英语方面却并未能很好的做到此点。我国研究者在世界英语理论方面,或是在中国英语方面,均缺乏较深入的了解,在对中国英语进行总结时,也往往只是将以往的语料作为主要内容,缺乏新元素、新知识。在认知社会语言学下,中国式英语、中国英语之间既存在相似之处,又有着较大的差异,中国英语显然更为正规,其研究对象也多为学习者;而中国式英语的表现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其为第二语言,具有鲜明的个体性以及不稳定性,两者在某些方面达到重合后,又会因各自的特点而出现不同之处,最终导致了研究对象不明的现象。


  (三)缺乏系统理论框架


  在研究中国英语的时候,很多学者均会根据自身对中国英语的理解,以及传统研究方式来进行,直觉方法即为其中一种,此种方式主要以汉语特点和汉语思维为主,并由此探索中国英语特点,但很显然此种方式并不能够完全代表中国英语,反而會使其中夹杂中式英语特点。若此种情况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舒缓,长久发展下去势必会造成错误的知识观,使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之间的区别越来越不明显,甚至会逐渐被中国式英语吞并,如此一来我国在与外国进行各方面交流时均会受限,也会影响到整体的文化交流[5]。


  总结:综上所述,研究关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可以推动社会语言学发展,也能够使我国在英语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尤其处于当今形势下,英语占据了重要的发展地位,如今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中国英语目前最大的用处只是用于交流沟通,尚未对语言学研究方面提供有意义的帮助,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支持,但该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可上升空间,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作者:顾红艳

  第5篇: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总的性别语言探究


  序言


  虽然世界上存在着多种语言,但是英语无疑是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早在很久前就被定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但在实际社会交流中,由于使用者的性别不同,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习惯,大量研究表明同一个单词,男性和女性使用的频率不同,而不同性别也会有不同的使用频率的单词。这种因性别差异而导致的语言差异并不是仅仅存在于英语中,在汉语或是其他的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着。文章就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英语的性别语言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以期为英语性别研究工作的进步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的内涵探析


  性别的差异导致语言习惯的不同在学术界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关注。针对同一个单词或是词组,例如“ohmygod”,这类表示惊讶的词组在英语中可能更多被女性使用,相应的也有一些是男性使用较多的高频词汇。在对英语性别造成的差异的分析过程中,其实也是建立起一种新的社会学语言体,因为这种差异是由于人们在使用英语进性社会活动而引起的,可以说其产生是具备了一定的必然性的,这也是一种社会形式的进步,通过语言的方式来促成社会人文的发展,深入研究这种差异无疑是对社会的人文发展百利而无一害的。性别造成的英语使用上的差异来自很多方面,性别的先天生理结构的差异,社会地位的差异等都是导致在使用英语进行沟通的差异。


  二、社会语言学在英语性别语言差异研究方面的优越性


  进入21世纪以来,专家学者们对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也逐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业学者认识到了社会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性。性别差异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语言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现象,对于人们研究和掌握语言学至关重要,还可以提高语言分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运用社会语言学研究性别语言差异现象,可以找到男女之间不同的习惯,也合理解释了男女之间存在的一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解决方法,进一步充实社会语言学的内容。在针对英语性别差异对于社会语言学的影响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我们对其的具体影响和发展规律还不够了解,但其对于社会语言研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英语由于被用于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对其深入的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到英语的各种特色,并且更加深入的掌握英语使用的技巧,更好的运用英语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流。随着研究的深入,英语必将更好的服务于国际上的交流活动。有利于掌握男女两性之间使用英语存在的差异,帮助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尽量避免产生误解和冲突,使沟通过程更加和谐。同时,也有助于语言学家研究英语使用人群的特点和差异。


  三、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性別语言的差异表现


  1.话语方面的性别语言差异。


  (1)女性的言语风格更为委婉文雅。女性在社会中的总体定义就是文静,说话委婉含蓄,不会使用粗鄙的语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女性对于使用的英语词汇就显得有着很鲜明的特色,在早期的社会中,女性是很少参与到社会交流活动中的,即使在必须出面的场合,女性所说的话也较少,并且说起话来轻声细语,表现出一副文静有修养的淑女形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更多的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虽然语言表达中含蓄这一特点还是会有一定的表现,但是女性和男性在用词上已经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尽管如此,在表达方式和说话技巧上,两性还是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


  (2)句式结构上的性别差异。例如在超市买生活用品的时候,妻子往往会对丈夫说“Thisoneisbetter,isn’tit?”或者“Thisoneisbetter,don’tyouthinkso?”而丈夫看中一件商品时会直接跟妻子说“Thisoneisbetter。”同样的场景,不同的句式结构表达出的意思也会不同,女性在句子后面带上附加疑问句是为了避免犯错误,以防与对方发生冲突,这样会显得更加委婉、谦虚、礼貌。由此可见,女性在句式结构的选择方面偏重于疑问句,用来表达自己不能确定的东西。同时,女性在句式结构的正确性方面要比男性要强,她们会更注重使用规范的语法句式。


  2.词汇使用方面的性别语言差异。


  (1)女性经常使用情感性的词语。由于性别决定了在说话时选择的词汇有有所不同。女性相比之于男性,显得更为感性一点,所以在使用的语言上,常使用的会是一些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的词汇,其中包括了一些语气助词,感叹词或是一些比较夸张的词汇,使用这些词汇是女性想要利用它们来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所以在女性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往往会有一大堆的词汇来形容,如ohdear,mygod,dearme,gracious,goodness等等。而男性就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往往是仅有简单的词汇直观的表现出来,男性更多的是偏向于理性的思考。


  这种差异的体现是在大量的研究证明了这个差异是具备一定的普遍性的,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女性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上的能力和男性相比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这是针对大范围上来讲的,不排除个别的迥异。女性在发生情绪波动时,就渴望他人和自己感同身受,所以会使用大量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就衍生了大量的情感类词汇。


  (2)女性偏好使用带有色彩性的词语。在英语语言中,关于色彩的基本词汇有红(red)、黄(yellow)、蓝(blue)、绿(green)、橙(orange)、黑(black)、白(white)、灰(grey)等。色彩对于人类的感情的影响是学术界公认的,例如红(red)、黄(yellow)、蓝(blue)、绿(green)、橙(orange)、这几种颜色往往代表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或是旺盛充满活力的精力,能够使人心情愉悦,一般心态平和,心境开朗的人大多在生活中更喜欢这类的颜色,相反的,黑(black)、白(white)、灰(grey)这三种颜色往往代表着压抑和沉闷,处于心情不舒畅的人大都以这三种颜色为主,但是,由于性别的不同对于颜色的选择不同,女性更容易区别各种颜色,换句话说就是女性比男性拥有更多的关于色彩的词汇,这是女性的天性,使得女性对于色彩更加敏感,所以在日常的活动中会倾向于采用一些带有色彩的词汇来进行交流。


  女性经常使用so,much,quite等类似的词语,也喜欢用veryvery,soso这样的重叠词来加强语言的语势,而男子却不经常使用强势词,而只在不含感情色彩的情况下使用这些形容词和副词。


  3.话题选择方面的性别语言差异。不同性别的社会追求造就了其在话题选择上的不同,当只有男性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谈论的热点往往是关于工作或是实时新闻或者体育赛事等,男性更渴望自由和拥有权力,所以就决定了关于权力和地位的一些话题上的谈论热点。相反的,女性在一起的时候话题主要热点就是关于日常的琐事或是自身情感等问题,可以说在总体上表现出男主外女主内的趋势,这不是社会地位的决定,而是性别带来的先天性的差异导致了两种性别的话题不同。


  四、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探究英语性别语言差异的成因


  1.男女生理差异造成英语语言差异。性别不同也就决定了两性在说话是所用到的器官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存在的情况下往往会显得男性的声音更加低沉,而女性的则显得较为轻快。这是由于男性的声带比女性的要长,并且男性的肺活量也明显比女性的大,这对说话声音的响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先天的生理结构上的差异也是导致英语性别语言差异的因素之一。


  2.男女心理方差异造成英语语言差异。从心理的角度来说,男女性在心理方面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不过哪个国家,哪种语言,女性语言一般来说都是偏向委婉、温柔、亲切的,而男性语言则偏向粗狂、坚定、刚毅的,这些是在人们的社会观念中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式可以说对于人们来说也是一种来自社会上的压力,如果哪位男士在说话时显得轻声细语,在社会上就会被其他人所瞧不起。而如果某位女性表现的大大咧咧,语言粗犷不遮拦就会被议论为女汉子等。虽然现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是这种社会总体所带来的压力已经深入到人心,想要进行改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3.社会分工及文化角色差异造成英语语言差异。上文中提到的两性在话题的选择上的不同,主要是两性对于社会地位的追求不同导致的,例如男性在职位的选择上,多是选择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是大部分男性理想的工作,还有就是体育活动,现在社会上经济,政治等的主要掌权人还是男性,而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就好比军队中的政委的角色,管理日常的生活起居,这样的社会职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不同性别的先天差异,女性更加的细心感性,所以适合对生活琐事的处理,而男性则更加理性,适合对社会的发展和掌控。所以不同的社会地位造就了男性在公众场合可以使用一些大胆的词汇,但是不会被认为是粗鲁的,但是女性却不行。


  4.社会地位差异造成英语语言差異。前面提到男女在社会上的职责不同,这也就造就了男女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同,男性主要是社会的掌控者,所以在语言上往往带着决定性的词汇,不容置疑,而女性则更多的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女性在做决定性的判断时更多的会依赖于男性,并且带有明显的询问性的词汇。尤其在西方的将英语做为母语的国家,其中的妇女的地位还是低于男性的,男女平等的思想虽然得到提倡但是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这种语言上的差异的改变却是很难做到的。


  在实际社会交流中,由于使用者的性别不同,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习惯,大量研究表明同一个单词,男性和女性使用的频率不同,而不同性别也会有不同的使用频率的单词。性别造成的英语使用上的差异来自很多方面,性别的先天生理结构的差异,社会地位的差异等都是导致在使用英语进行沟通的差异。在进行语言学习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掌握一门语言,这类文科性质的学习女性更加占据优势,所以当英语做为第二语种使用来交流时,男性的自信心是明显低于女性的。


  5.文化观念差异造成英语语言差异。虽然各个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观念,但在男女的角色扮演上,各个国家的模式和看法都大致相同。此外,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担任的职位也决定了人们的语言风格,相同的职位角色也具有较为统一的语言风格。例如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中,律师、医生和教师在交流过程中是善用辞令和文质彬彬的,所以男性若果扮演了以上几个角色,也会逐渐具备一定的女性特点。而一些重体力活和农民等工作人员,多以粗俗勇猛和直爽坦诚的形象出现,长时期处于这种环境的女性也会在交际中逐渐出男性特征。这也是社会的因素而导致的不同性别对语言的选择的不同,不仅是英语,包括了世界上所有的语种都表现出了这个特色。


  结语:在实际社会交流中,由于使用者的性别不同,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习惯,大量研究表明同一个单词,男性和女性使用的频率不同,而不同性别也会有不同的使用频率的单词。性别造成的英语使用上的差异来自很多方面,性别的先天生理结构的差异,社会地位的差异等都是导致在使用英语进行沟通的差异。这种差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在对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人们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并运用英语,还能在了解社会发展的方向,使得英语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作者:房晓静

  第6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比较中美恭维语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中美恭维语及其回应语进行比较,主要包括恭维语的词汇、人称、对象和内容以及回应语的不同方式。通过研究,本文揭示出由于社会因素不同而导致的中美恭维语的差异,并借此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到不同民族的不同交际方式,同时也证明在语言学研究中,社会因素的重要地位。


  1.引言


  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在美国兴起。这门学科采用社会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不同的视角研究语言的异同性。本文选取民族学的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小方面,主要对中国和美国环境中的恭维语及其回应语进行比较,以期揭示出民族交际风格的差异导致的语言差异。通过这样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到由于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的差异以及用语特点。


  2.理论背景


  在语言交际中,为了体现自己的礼貌,同时赞美对方,人们会经常使用恭维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很多学者就开始了对恭维语的研究(Manes&Wolfson,1980;Herbert,1988),国内学者起步稍晚,但也有不少研究成果(左焕琪,1983;贾玉新,1997;雪征,2009)。总的来说,这些学者主要是采用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对英汉恭维语进行对比研究,应该采用更全面的视角,因此本文会从词汇、句型、人称以及对象和内容方面进行探索。


  3.中美语言中恭维语的差异


  东方大国中国与西方的美国在使用恭维语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


  3.1恭维语词汇


  中美恭维语的词汇有类似之处,主要是模糊性很强的形容词的使用,英语和汉语恭维语都是一种程式化的语言。


  3.2恭维语句型


  美国英语中,最常使用的恭维语句型有以下三种:


  t+is/look(really)+adj.如:Youlookgood.


  t+(really)like/love+Object.如:Ireallyloveyourskirt.


  t+is(really)(a)+adj+Object.如:Youareareallykind-heartedboy.


  而汉语恭维语中,以下四种句型是最常见的:


  1.你+动词+副词如:你跳得棒;


  2.你的+名词+(是)+副词+形容词如:你的发型很漂亮;


  3.副词+形容词构成感叹句如:太棒啦;


  4.形容词+名词如:好嗓子!


  从句型上看,两种语言中的恭维语都是非常程式化的语言,不过两者的句型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较大之处。


  3.3恭维语人称


  在汉语中,中国人倾向于在交际中尽量降低自我的存在感,因此,会常使用第二人称,比如:“你的身材太好啦!”,也较少使用第一人称开头的句子。另外,第三人称或非人称的句法结构的使用频率也不低,如“这个菜做得不错”。


  3.4恭维对象和内容


  恭维女性外貌是美国男性常常恭维的对象。而美国妇女也会认为这种恭维很得体,并会回应。而中国女性不太愿意别的男性公然夸赞自己的外貌、打扮等,而且恭维的对象不是外貌,而是女性的厨艺或者持家的能力。美国夫妻或长辈与晚辈间也时常会彼此恭维,这也是美国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可。而中国人认为越亲近的关系越不需要恭维。中美语言中都会恭维对方的能力和成就,但稍有区别。美国人通常会夸赞对方的成就本身,而较少恭维其先天条件。


  4.恭维语的应答方式


  4.1致谢式


  这种应答只是对对方的恭维进行致谢,是美国人最常使用的回应方式。在中国,人们也常用“谢谢你”等句子,但中国人的使用频率明显少于美国人。此外,在中国,通常来说,下级对上级的使用频率较高。然而,这在美国上下级人员中几乎没有差异。


  4.2赞同式


  这种应答直截了当地赞同对方的恭维。


  如:A:Youaresuchaniceguy!B:Well,Ithinkso.


  此例中,B直接表示同意对方的恭维。美国人较常使用的这样的回应方式。但中国人不经常使用这样的方式回应,不过使用这种回应方式的频率也有所增加。


  4.3回赠式


  这种应答以回赠恭维的方式接受对方的恭维,体现了“赠予—接受”以及“赠予—回报”的人际交往关系,加强了双方的交际效果。


  如:A:Yourdressisnice.B:Thanks,butyoursisbeautiful,too.


  中国人和美国人都会用这样的回应方式,不过这在中国的上下级之间几乎是平等和一致的,然而,在美国,下级会更常进行这样的回应。


  4.4缓和恭维回应方式


  这种回应方式的特点就是既不接受也不拒绝,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削弱型、指称转移型和反问型。


  4.4.1削弱型


  A:Igotthechampionshipinthismatch.


  B:It’sreallywonderful!


  A:Thanks,it’sanicething.


  甲:你的字写得真好。乙:哪有。


  在本例中,B用“reallywonderful”来恭维A。从用词来看,B对A给予了很高程度的恭维,而A却用“nice”一词削弱了B的恭维程度。中国人常使用谦词,如“哪有/哪里”来削弱别人的恭维,且使用频率远高于美国人。


  4.4.2指称转移型


  当被恭维者觉得恭维受之有愧时,便会通过指称转移式的回应将恭维目标转移到别的人或物上。如:A:YougotafantasticmarkinEnglishthisterm.


  B:Well,I’mgotagoodteacher.


  在本例中,B把A的恭维转移到teacher身上,从而减弱了对方对自己的恭维。中美两国人们都比较常用这种恭维语回应方式,而中国人的使用次数明显高于美国人。


  4.4.3反问型


  这是一种以反问的形式寻求对方恭维原因的方式,这可以帮助被恭维者确认恭维内容的真实性。


  例如:A:Ilikeyourhairstyle.


  B:Isn’titalittleold-fashioned?


  在这一例子中,很难鉴别B的真实意图。不过,这样既可避免自我表扬,也可避免否定他人,变被动为主动。在中国,这种回应方式的使用较为频繁,也多于美国人。


  5.结论


  通过以上的论述,中国与美国在恭维语的使用上的差异一目了然,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两者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这些差异主要源于两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恭维语仅仅是两国语言中很小的一个方面,但从其中的差异,我们更应深刻地体会到,语言与社会不可分割开,研究语言,我们必然需要将社会因素考虑进来,而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形成以及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


  作者:栗倩梅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wjzl/7287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