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文教资料 > 话语分析思考应用说明论文(共4篇)

话语分析思考应用说明论文(共4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文教资料


 

 第1篇:西方涉华经济纪录片的话语分析


  1990年代开始,中国形象经历了一个“贫弱中国”到“崛起中国”的转变。以早在2006年4月至10月“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项目组”所开展的“中国国家形象境外公众调查”为例,中国整体形象正表现为:“经济崛起的大国”(62.58%)、“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54.08%)、“富有吸引力的国家”(46.09%)、“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38.45%);中国经济形象则为:“速度惊人”(61.87%)、“影响全球资源与环境”(37.16%);中国军事形象为:“不是对别国的威胁”(37.63%)和“对别国的威胁”(32.14%)两种比例相当的观点等。通过分析发现,这个调查的结果与近十年来西方涉华经济纪录片所塑造的中国经济形象是相当一致的,国外公众对中国形象的看法一定程度上正来源于西方传媒所塑造的中国形象。


  一、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国威胁论”


  ABC(AmericanBroadcastingCorporation)的《中国内外》(ChinaInsideOut)、BBC(BritishBroadcastingCorporation)的《中国人来了》(TheChineseareComing)和Channel4的《中国的崛起与动荡》(China:TriumphandTurmoil)之《超级大国》(Superpower)虽然由不同的制作机构完成,但3部影片的主题、内容和框架都较为相似。在国际跨文化传播中,西方各国电视媒介对中国经济的国际传播议程设置具有一致性。几部影片都在试图回答“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塑造了一个“世界正面臨着不可阻挡的中国崛起”的中国国际形象,也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形象与外部舆论环境的关系。


  正如《中国内外》中解说词所评价的:“中国,一个对世界日益重要的国家。正在经历改变自我的历程,同时也是改变世界的历程。中国崛起,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范围内重大的政治事件。”中国经济形象一直是中国形象内涵中相对最为正面的部分,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首先是一个崛起的、速进的、巨变的现代中国形象。Channel4出品的《中国的崛起与动荡》的主持人、撰稿人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Ferguson),解说词在一开头提出影片的拍摄动机就是要审视中国崛起对世界可能的影响。中国经济崛起将意味着中西间政治力量的变化,欧美国家对中国经济依赖性越来越大,西方国家是否需要担忧中国对全球金融事务的影响力?(“Shouldwesternnationsshouldbeworriedaboutthecountry’sinfluenceoverfinancialaffairsworldwide?”)同时,这部影片相当的篇幅也对中国社会长期的稳定性表示了怀疑。


  《中国内外》是一部以探寻中国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为主题的影片,内容围绕中国力量正如何以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展开,分别拍摄了中国对安哥拉、巴西、柬埔寨和美国不可忽视的经济影响。在安哥拉部分,中国为安哥拉提供巨额贷款,中国工人成群地来到安哥拉,他们正在改变这个国家。影片认为,中国正在做的,是美国做不到的事情。这其中有积极的影响,但也使得安哥拉贫富差距拉大。在巴西部分,随着中国的生活消费需求量迅猛增强,巴西大豆正在不断地运往中国,十三亿人的需求使巴西成为了世界第一农业贸易出口国。同时,亚马逊的生态遭到的破坏与巴西所面临的农业压力有所关联,甚至提出中国是否要为亚马逊生态遭到破坏负责的问题。在柬埔寨部分,中国人在此地开设大量工厂,许多柬埔寨青年人学习汉语,汉语被认为是柬埔寨繁荣的“入场劵”。在美国部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为美国提供了廉价的商品,同时中国购买大量的美国债券,清楚地阐释了中美互相依赖的关系。相类似的是《超级大国》,作为《中国的崛起与动荡》的最后一集,主要内容也是关注中国的“海外扩张”和对非洲的资源开发,拍摄地点仍是与中国合作密切的赞比亚。


  《中国人来了》第1集主要拍摄了中国人在非洲的工作生活,重点关注了中国海外扩张对安哥拉、赞比亚、津巴布韦、刚果、坦桑尼亚等非洲各地的影响,拍摄地包括了非洲的安哥拉工地、赞比亚动物保护者、做生意的中国人、开设养鸡厂的小老板,采访了当地人对中国人在非洲的看法,涉及对中国多方面的负面观点。影片认为安哥拉从中国获得铁路等基础建设援助的前提是,中国从安哥拉获得了石油。其中,“中国人在津巴布韦”的段落,解说词提出:“由于自身不光彩的历史,中国政府不太可能为非洲人民的权利而斗争。而中国的非洲盟友,包括非洲最差劲的统治者。”在赞比亚,偷猎大象的行为十分猖獗,濒临灭绝的大象与中国人对象牙制品的需求有关;养鸡的中国人抢了本地人的饭碗,赞比亚人正为中国人贩鸡感到“愤怒”,主持人为了证明赞比亚的“强壮的”鸡和中国的“病怏怏的”鸡的不同,现场炖鸡品尝,试图证明中国人的鸡肉不那么美味。不仅如此,中国人还主导了赞比亚的矿业,让当地人失去了工作机会。在刚果,中国拥有的矿场存在太多“对工人的虐待和对人权的侵犯”。最后,一位中国老者正在带领一群非洲青年人打太极,以坦桑尼亚海滩上的太极段落隐喻了中国和非洲的关系。


  《中国人来了》第2集的主要内容是美洲大陆与中国发展的关系,开头的解说词如下:“这一段旅途,我将纵穿美洲,从巴西到美国。我将拜访世界最大的矿山,成吨铁矿石从这里装船运至中国。看看中国对资源的惊人需求,是如何威胁世界上最大热带雨林的存亡,你能看到木炭加工在这里造成的毁坏。……中国这股迅猛的势头,将如何打破世界均势,而对我们来说由意味着什么呢?”在巴西,亚马逊流域正受到世界对于资源需求的压力,这种压力被认为更多地来自于中国,主持人走访了巴西的建筑工地、港口、矿区,渲染中国的能源需求,巴西的农产品、铁矿石等正在运往中国。不但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受到了中国的冲击,美国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巨大影响。在美国,中国的制造业对美国工业核心地带造成了冲击,影片拍摄了不同立场的人,其中一个段落是关于是否应当使用来自中国政府的资金进行汉语教学的争论。


  在《中国人来了》中,中国政府所宣扬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得到体现,而是塑造了中国外交的负面形象。对于这一点,马克林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认为中国在非洲的角色的西方形象多为负面,显示了西方的道德优越感,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中非的外交关系是新型的殖民主义;第二,非洲当地人对中国人是厌恶和憎恨的;第三,中非关系破坏了以美国为代表改善非洲人权状况所做的努力。在中国和非洲诸国的关系中,中国被描述为“逐利的”“破坏性的”“索取的”“忽视人权的”“被普通民众抗议的”,解说词多次将中国和以往非洲的殖民国家进行比较,强调西方国家在非洲的利益正在被中国所取代,暗示中国在非洲的经济行为是带有“殖民性质”的。在中国和美洲诸国的关系中,不断渲染中国经济对美洲大陆的破坏性,由“中国产品威胁论”过渡到了“中国军事威胁论”,直接对比了中美之间的军事关系。影片认为中国正威胁美国霸主位置,甚至正在改写游戏规则,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的最大受益者。


  作为一种话语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涉华舆论中的基本报道框架为:中国是西方可怕的具有潜力的竞争者,在世界上拥有了可怕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力量。“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崛起,综合实力增强,但并非是一个民主、文明的国家,以恐惧和反感的心理看待中国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常常被导向“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于1990年代开始在欧美流行,一度成为一种国际舆论潮流,也被认为是与“黄祸论”(YellowPeril)一脉相承的论调,主要反映在“如何看待中国发展”的问题上,“当前的‘中国威胁论’是西方世界进一步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战略对手,有意夸大全球化进程中与中国的利益冲突和文化冲突的产物;尤其针对‘中国崛起’,逐渐形成了‘中国对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要求遏制中国发展’的理论和舆论观点,并通过官方、外交、学术、传媒途径广为传播。”这种论调以西方意识形态化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国发展,简化中国问题,忽视国际市场自由竞争的前提和中国合理的经济发展诉求,有着舆论制华和遏制中国崛起的意图。


  二、“中国制造”话语的形象内涵比较


  西方涉华纪录片持续关注中国经济,集中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未来的走向和挑战。中国经济问题往往会扩散到中国影响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对外政策等多个领域的讨论。西方纪录片往往围绕“中国制造”展开对中国经济的形塑,一方面是以“中国制造”为代表的高速发展的、急剧活力的中国经济,正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制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资本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就认为:“中国对全世界做出的最大的贡献是廉价而可靠的劳动力”,“大量贫困人口既是中国的劣势,也是中国的优势,称为中国悖论”(解说词)。关注“中国制造”涉及的环境问题、工人权益和劳动保障、中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2005年,美国独立电视公司(IndependentTelevisionService)制作了一系列在美国公共广播系统(PublicBroadcastingService)播出的纪录片,其中一部名为《中国蓝》(ChinaBlue),以常常接触中国商品的美国观众有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制造”问题为内容。影片认为中国社会经济快速成长,可是带给人民的却是绝望的境况,拍摄了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科技的低端性以及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导演还刻意强调了拍摄被阻止的过程。中国官方批判西方媒体歪曲中国形象,同时将拍摄行为视作一种显而易见的威胁,对拍摄行为进行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又使得影片在西方社会语境中获得更多的影响力。相比影片,受阻的拍摄行为本身也成为带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社会实践。


  西方媒体并非没有对国外企业在中国经济行为的自我批判和反思,2006年BBC的《诺基亚在中国》(MadeinChina)以经济学家密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的名言“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自己的利润”作为影片开头的题记,实際上是批评了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过程中的不道德行为。中国作为制造工厂处于一个被剥削的地位,中国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正是中西间不平等的经济关系所造成。另一部是2005年DavidRedmon的《狂欢节:中国制造》(MardiGras:MadeinChina),一方面揭露了中美之间不平等的经济贸易关系,另一方面又批判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失衡和不公正。影片采取了鲜明的对比结构,中美处于全球化市场的上下两端,在中国福州,中国的女工正在生产一种色泽鲜艳的、廉价的塑料珠子,她们每月只有60美元的收入,不得不忍受着严苛的工厂规定束缚以及恶劣的生活条件,一位女工唯一的愿望是家中年幼的弟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在美国新奥尔良,青年人正在庆祝狂欢节,塑料珠子成了性和情欲的隐喻,被抛掷各处,他们正在享受着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好处,导演就中国女工的问题进行了采访,但没有人关心珠子的生产来源,更不愿意理解中国女工在“血汗工厂”的遭遇。


  当然,也有西方媒体注意到了“中国制造”正在实现的改变,在一些影片中,“中国制造”正在摆脱廉价劳动力的、少技术含量的、低质量的等一系列刻板化形象。《中国的崛起与动荡》第3集《超级大国》就认为全球力量正在发生变化,西方拥有技术优势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中国科技的创新性不断加强,开始摆脱低技术水平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部分中,中国技术创新问题受到了肯定,但整体论述仍是在“中国威胁论”的话语框架中展开的。


  近几年,中国主流媒体纪录片对“中国制造”展开了一系列自我塑造,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中国制造”被赋予了不同于西方纪录片他者化的内涵和意义,比如《跨越:中国制造》《大国重器》《激荡三十年之中国制造成长有烦恼》《汽车百年》《飞天梦》等。2009年CCTV播出了5集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主要从“制造的竞争力”“品牌在缝隙中渐进”“创新的世界观”“国际化之路”“升级中国制造”几个方面展开。“制造的竞争力”部分强调“中国制造”良性竞争,肯定了中国企业家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并借用对美国学者安东尼·范·阿格米塔尔的采访提出:“有些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认为中国的成功,是建立在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之上的,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能够成为世界级企业,是因为他们做的更好、更智慧、更快捷,他们敢于将自己暴露在国际竞争之中,而别人没有这么做,这才是它们成功的原因。只考虑到人力成本因素的观点则是偏见的”(采访段落)。“中国制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方式发生改变,人力竞争力正在转变为技术竞争力。“品牌在缝隙中渐进”部分则指出了一直被国际舆论界忽视的“顺差在中国,利益在美国”的事实,以往“中国制造”由于缺少技术、缺少品牌,在市场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现如今,“中国制造”正致力于产品时代向品牌时代的转型。“创新的世界观”部分和“升级中国制造”部分提出“中国制造”正通过管理升级、环保升级、技术升级实现对高品质的追求。“国际化之路”则重申了“中国制造”正是中国接受全球化挑战,积极地融入世界的一种方式。《大国重器》是以中国装备制造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见证中国制造推向国家走向自立自强的生动历程”,分为“国家博弈”“国之砝码”“赶超之路”“智慧转型”“创新驱动”“强国制造”6集。在“国家博弈”中,中国能够在国外承建大型项目正依靠强大的装备制造的能力,大吨位自卸车、风电发动机、桥梁制造、港机制造等大型装备的制造能力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之一。中国企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大型高端装备的制造能力,逐渐成为全球第一装备制造大国。国内“中国制造”题材纪录片涉及的各种议题也可以视作对国际舆论对“中国制造”负面论调的一种回应。


  三、中国经济形象对环境议题的导向


  由于环境问题的公共性,中国一直面临国际社会上藉由环境问题的施压,其中就包含西方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持续性批评。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域外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基本议题之一,不但有《仇岗卫士》《人造风景》等中国环境题材的纪录片,《内视中国》《资本主义的人民共和国》、“河流与生活系列”之《长江》等对当前中国进行综合性阐释的纪录片,也都离不开中国环境议题的段落,这其中既有对中国环境问题基本事实的论述,也包含有偏见和误读。


  首先,中国环境被渲染为“岌岌可危”的、“病入膏肓”的。“中国正在为他们的快速经济发展付出代价,财富被少数人占有,污染却波及所有民众”,“中国13亿人口的水、空气和土壤已经岌岌可危”(《内视中国》),“由于河底水流的停滞不动,长江已经带不走城市的垃圾,这些垃圾现在都推积在静止水库中”,“人类干预长江河道的积累性冲击,已经让长江病入膏肓”(“河流与生活系列”之《长江》)。而《镜头下的中国》中“环境大变动”部分,则呈现了摄影师镜头下中国的现代化过渡的环境景象,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失去的、迷茫的,处于集体失忆的时代,“一个盲目服从于速度与权力的时代”,“世界工厂的成长已无法踩刹车,贫富悬殊的现象也已无法避免,在土地面积与人口两个茫茫大海中,可以预见的是整个国家将是自己土地上的俘虏,中国因此宿命地变成一个自己对抗自己的活体实验(解说词)”。


  西方纪录片的中国环境形象话语大多是负面表述,认为中国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无节制的资源消耗,缺少环保意识是导致恶劣的环境形象的主要原因,其中既有对中国破坏的生态环境的担忧和批评,也有对环保事件和环保运动的关注,常常会拍摄代表性的民间环保人士,主要议题包括水体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能源污染问题、空气污染问题、垃圾污染问题几个方面。《资本主義的人民共和国》解说词是如此阐述的:“污染是中国大部分地方出现的问题,大部分原因是煤炭。大同在大城市外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这些污垢源于这是一个煤镇。这是繁荣的代价。没有经济增长,你无法带领近十亿人脱离贫困。于是中国需要煤炭。没有煤炭,就没有增长。并不是他们不关心,困扰全世界的同一个问题,但是在中国,经济压倒一切,污染、腐败,甚至是工人的安全。”


  《环境的变迁》还强调中国环境污染对其他国家的危害,意指中国生态环境对全球环境负面影响:“这条河流由西藏流向印度和孟加拉国,全球有三分之一人口使用来自中国的水。中国的酸雨落在日韩两国境内。中国工厂烟囱排放的废弃污染远及加拿大。但是,使得个人或者工厂处理排放物的诱因并不多。这是个典型的例子,一家位于村郊的小工厂,工业废水从一旁排出。废水直接流入农民用来灌溉的沟渠。”(《环境的变迁》解说词)


  《人造风景》中的“风景”具有象征意义,指中国的工业景观破坏掉的环境形成的“超自然的风景”,影片以工业风景摄影师爱德华·伯丁斯基(EdwardBurtynsky)在中国的图片拍摄活动为主要内容。伯丁斯基摄影作品的美学系统建立在工业化侵入自然环境所形成的视觉奇观上,带有抽象性的画面强调了非人性化的巨型工业规模。导演白切渥强调纪录片只关注摄影作品本身,而不是摄影艺术家及其社会主张,同时又采用了一种“实用的”,可以唤起公众环保意识的纪录片形式。影片延续了摄影作品的表述框架,将摄影作品的内涵以纪录片的形式进行了转化,从影片内容来看,一方面,赋予了压倒性的抽象,另一方面,“无数的小部件”和“丰富的有机生活”,也构成了中国形象及其图像。


  中国环境问题是带有抗争性的,西方话语常见关注环保抗争事件、公民行动和民间环保人物,批评中国政府的不作为和视而不见,将环境问题归责于中国政府经济发展的“短视”。“河流与生活系列”之《长江》和《内视中国》就拍摄了吴登明、霍岱山、王灿发等环保人士。杨紫烨的《仇岗卫士》则拍摄了安徽仇岗村在一位叫做张功利村民的带领下,1800多名村民整体性地与当地严重工业污染的工厂进行抗争的故事,交织着村领导的腐败、当地政府的不作为和工厂老板的暴力,这场抗争看起来惊心动魄,最终的结果是村民取得了胜利,工厂迁址到了几公里外的地方。《内视中国》中《环境的变迁》(ShiftingNature)一集,对中国环境部分问题的处理采取了较为客观的态度,不但提出中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比如因水污染而导致的癌症高发率,也拍摄了国内诸多的环保活动,少见地采访了环保局高级官员,显示了中国官民双方都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


  以BBC为例,BBC作为西方代表性的电视媒体一直将公正性视为最重要的新闻基准,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也具有相当的公信力,部分节目却不可避免地受到制作人的立场和经验的左右,出现了不同政治观点的制作人、主持人将个人的政治态度置于节目中之中及无法确定来源的数据的误导性等问题。曾在BBC任职二十五年之久的罗宾·艾特肯在《我们能相信BBC吗?》一书中分析了“全景观”(Panorama)栏目“卑劣的偏见和曲解的例证”,批评了BBC所标榜“独立、公正、自由”背后的偏见和偏向,“那就是BBC极力吹嘘的所谓‘公正’,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是一个神话而已。事实上,BBC只是极力营造了一个对我们这个世界的单边看法”,“那就是BBC强大的机构偏见玷污了它自己的新闻产品”。


  部分BBC纪录片采用西方视角下双重标准考察中国经济问题,只是西方传媒机制惯于负面报道的价值观念传统的缩影,其中折射出的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固有的偏见和歧视。2011年2月18日《环球时报》发表了英国特约记者霍斯欧针对《中国人来了》的《BBC纪录片抹黑中国形象》一文,认为“纪录片的内容依然在批评‘中国人在当地大肆购买原材料、无视当地经济和生态发展’的老调子上”,批驳这部纪录片故意抹黑中国形象,在非洲煽动反华情绪。


  2014年2月BBC播出了《世界如何愚弄中国》,这是一部中国崩溃论调下的纪录片,围绕中国经济是不健康的、被高估的、面临崩溃的危险而展开,影片将武汉作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负面典型进行拍攝,国有企业的垄断,信贷规模的失控,房地产的泡沫化,城市化的盲目,“中国的经济奇迹会走向终点,正如中国的经济重塑了整个世界,一旦崩溃也会深重地影响世界”(解说词)。7月29日《长江日报》发表了《是中国愚弄世界还是西方舆论愚弄自己》一文,针对这部影片中的内容进行了回应。经济学家陈平接受采访时认为:“最后,我们要警惕西方媒体对中国民意的副作用。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经济上赢了,但是舆论上没有赢,还是西方世界观主导中国媒体和学术界。”从影片中可以看到,BBC摄制组在中国的拍摄受到了当地官方的支持和配合,但并没有获得官方期望的以正面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报道内容和效果。最初,当地官员面对镜头对于解释官方的价值认知有着相当的自信,但这种自信立刻遭受了来自于影片主题阐释的不愉快和羞辱,《中国人来了》《世界如何愚弄中国》等案例清楚地说明了中国形象以纪录片为中介在国际传播中世界感的挫折,实际上,也提出了如何克服跨文化互动中的误解和心理落差的命题。


  作者:刘忠波

  第2篇: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与思考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有效传播的途径,其本身也具有对目的语使用的示范作用。不同的教师话语可以产生不同的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认知行为,因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对于以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教师话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外语课堂教学与其他课堂教学的最大不同在于语言既是学习的目的语,也是教学的媒介。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初中英语教师的话语特点,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教师话语是教师在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时产生的语言,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Nunan(1991:187)指出,“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组织及学生语言习得至关重要。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教师话语的组织与传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因为它本身起着目标语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教师话语质量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并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成败。


  为此笔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一线初中英语教师的身份来对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话语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据此提出可行性建议。


  1理论研究


  Krashen(1981)的输入假说指出,可理解性的输入是英语学习中的决定因素。当学习者有了略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输入(i+1)时,习得就能发生。对于中国大多数学生而言,课堂是他们接受英语知识输入的主要途径,因此,各位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不论是讲解英语语言知识还是用于组织课堂的活动,都可以被看成是学生的语言输入。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准确与规范的话语,为学生目标语的输出提供了最好的示范,同时还可以激活他们以前学过或课外掌握过的语言知识,间接起到巩固和加强记忆的效果。此外,教师的语言能力是高于学生的,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话语,并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意义协商,使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中自然习得目标语,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其目标语输出的质量。


  2实践研究


  2.1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是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7BUnit4的第一课时ComicstripandWelcometotheunit。本单元的话题是Findingyourway,通過本课时的学习学生需要达到以下主要目标:1)能认识有关地点和交通的图标并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恰当运用。2)能谈论出游和交通方式的话题。3)能辨别方位,这是这堂课和这个单元的重难点之一。首先是学生能掌握这些方位词,其次是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用这些词来表达方位,辨别方向。


  2.2研究对象


  本研究基于笔者所在学校组织的“同题异构”公开展示课活动来获取研究数据与素材,从而展开调查分析。所谓“同题异构”,就是同学科选取同一个课题,由两名及以上教师独立备课,根据各自设计的教学方案分别在两个或以上平行班级授课,对其进行比较性研究。这次“同题异构”活动分别在7年级的4个平行班级开展。四位教师中两位是高级职称教师,两位是中级职称教师。


  2.3研究方法


  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常用的几种方法是自然调查、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本研究采取的是自然调查法,以教师实际课堂教学所用的课堂语言作为分析的材料,并把四堂课(每堂课为45分钟)的相关音像资料转写成书面语。从教师与学生的话语量,使用目标语与母语授课比例,提问的类型和反馈方式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与思考。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教师与学生的话语量


  由表1可见,除教师C外,其他3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话语量明显少于学生,其中教师B的话语量只占25.5%。从教学课堂实录可以看出,在教师话语偏少的课堂中,教师能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使用目标语的机会。只有学习者积极、主动地用目标语进行互动交流和思想表达,语言习得才能真正发生。


  从课堂实录和课堂话语数据统计表中可以观察到:这些教师的课堂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主角,而充当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有时还是会参与到学生活动中。笔者发现,在教师B的课堂中,学生活动参与的程度与回答问题的深度明显比其他班级高,且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也高于其他班级。这正符合《新课标》提出“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方式,形成具有中学生特点的主动性学习模式,教师要了解学生不同的需求,设计和组织各种活动,充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寓英语学习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创造性”的要求。


  3.2目的语和母语的使用比例


  表2中的数据及课堂观察显示,四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授课的比例都在90%以上,其中教师D达到了99.4%,最低的教师也达到了92.6%。这说明大部分英语教师能意识到在英语课堂上使用英语授课的必要性,而且他们也具备了用英语授课的能力。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约86%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使用英语授课,但是最好使用简单的,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并举一些实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从课堂实录来看,尽管四位教师都在积极地运用目的语与学生交流,但是当他们碰到那些难以用英语解释清楚的语言现象或学生的理解程度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时,他们也常常借助汉语来表达。


  【课堂实录1】


  T:Nowpleaseworkinpairstotalkaboutyourcomingclasstrip.


  T:两个一组讨论


  (最后有一个学生没有搭档)


  T:你们三个人一组讨论吧。


  教师C在学生小组活动时担心学生不理解用汉语与学生沟通并发出指令。


  【课堂实录2】


  T:must和haveto的区别是,must表示主观上认为必须要做,而haveto则表示客观上,即外在条件迫使下必须或不得不做。


  教师B在解释两个必须时也借助了汉语。


  教师授课时应尽量使用目的语言来组织课堂活动或进行互动。课堂活动也构成一种真实的、自然发生的社会环境.因此课堂实录1中教师C所用的汉语指令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七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对于这样一个简单常用的指令已经领会。后面的分组指令完全可以用简单的英语来代替,这正好是一个具体的语境,学生能很好地感受和理解与老师之间的英语交流。但是如果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不顾及学生的语言水平及接受能力,全程使用英语英语,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B在解释教抽象的语法现象时,借助汉语。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话语,当学生觉得理解困难时,教师就应适当简化自己的语言,如放慢语速,尽量使用简单的高频词汇、简单的句型等。这样能提供更多用目的语言进行双向交流和意义协商的机会,因此更有利于语言的习得。


  3.3教师提问的类型


  提问是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可以分成两大类,即展示性提问和参考性提问。笔者据课堂实录转写成的书面文字,对四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用提问类型逐一进行统计。


  由表3数据可知,四位教师的提问虽然在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除教師B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所提的展示性问题远多于参考性问题。其中教师C是最多的,占60.5%。展示性问题大多是根据课本内容和知识点提的,相比之下,参考性问题更加真实和贴近生活,学生更有表达和参与的欲望,使课堂互动更具有交际性,有利于学生语言的输出。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80%的学生希望教师多提参考性问题,能与教师进行真正的信息沟通。所以教师应扩大参考性问题的比例,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4教师的反馈方式


  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反馈分两面---即消极的和消极的。积极反馈常指正面的肯定的评价或表扬。消极反馈就是指教师在学生不会回答提问时直接给出答案,或立即纠正学生给出的不正确的回答等行为。由四位上课教师在教学实录中的反馈方式的数据统计结果可知,四位教师在课堂中更多地使用积极反馈(均占80%以上),其中“简单的表扬”是四位教师最常用的积极反馈方式,而较少在进行积极反馈的同时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点评。教师D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进行重复做得相对较多,但很少点评。在使用消极反馈时,教师主要采取请他人回答和自己给出答案的方式,也对学生在语言输出中出现的语法等错误进行纠正。积极反馈比消极反馈更有助于改进学习者的行为。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应尽可能地给予积极反馈,使学习者知道他们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同时还能增强其信心;而消极反馈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性,也抑制其大胆地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际的热情。


  4结语


  通过对四位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教师能领会新课程的指导精神,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课堂互动,从而有更多机会使用目标语;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提问以引发活跃的课堂互动;常用积极反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然而此次研究只是借助四位教师参与同题异构教学展示课作为研究语料,结果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那么在常态课堂环境而非展示课中,教师的话语特征又是如何的呢?这将成为此次研究之外值得思考和探究的。


  作者:任虹

  第3篇:新闻传播中话语分析的应用


  1.批评语篇分析


  批评语篇分析(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以下称CDA),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它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种学、大众传媒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吸引了不同学科的学者的注意。其主要思想体现在两本书:LanguageasIdeology(Kressetal.,1979)和LanguageandControl(Fowleretal,1979)。它形成的主要动因是“对西方主流语言学和早期社会语言学的批判”。它是一种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根据的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辛斌,2000:V)。近年来批评语言学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研究人员逐渐增多,研究成果不断产生。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的一种模式,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以英国语言学家Fowler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话语分析方法。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种学及大众传媒等多门学科,形成了现代语言学的新兴分支,已得到长足的发展。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的语言现象,旨在透过语言的表层形式,分析语言本质,进而揭示话语中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把话语看做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它关注的不仅仅是语言层面,更是社会实践中的語篇。其分析对象有很多,其中大众语篇是受到格外关注的一个领域,主要包括新闻报道、政治演讲及官方法律文件语篇等等。而政治新闻报道以其独特的政治性色彩,受支配于处于控制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过对政治新闻语言的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能够更好地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操纵。


  批评性话语分析对新闻语篇分析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了解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有助于掌握新闻语篇所述事件的真实情况和隐含的意识形态内容。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指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兴盛于西欧语言学界的语言学潮流,由批评语言学发展而来的批评语言学提倡将传统上主要用在文学语篇上的文体学分析技巧用于非文学语篇分析之中。因此,其特点是注重语篇与社会结构间存在的互相作用的关系。


  通过对公众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可以提高对语言运用的鉴赏和批评能力,更好地应付当今语言对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的介入。


  2.新闻语篇分析


  新闻语篇是指公开传播的“对最近发生的事件进行的客观报道,新闻报道以及时性与客观性”承载信息量大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新闻报道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往往具有引导公众的作用’在官方的新闻报道中,由于受到社会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新闻语篇中会隐含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往往导致被误读。


  话语分析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源头,恐怕最早应追溯到语言学视角的新闻文本研究。最初的研究一般是些经验式的感悟,比如,新闻人或少数读者根据写作经验和读报经验对新闻语言有一些直观性的评论。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料库语言分析法使得新闻这种大批量的语料处理速度更快、精确度更高、统计更可靠。特别是语料库语言分析法引入对语言的定量研究,对语言的描述更客观、更全面。但这在学科积累上并没有多大贡献,基本上只是证实了之前发现的新闻语言特征,而且研究范围依然是新闻标题、导语、正文的语法、句长、句型等语言表层。20世纪60年代,话语分析的出现结束了“语内研究”与“语外研究”的分野,它既分析语言的形式,也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寻求语言的内涵。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新闻报导最能体现他们的话语分析观念,一批学者开始集中涉入新闻文本的话语分析,大量地解剖新闻话语,孜孜以求于发现新闻语言背后广阔的社会历史空间与意蕴。


  虽然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人开始介绍语言学的“话语分析”,但直到80年代,国内语言学视角的新闻研究中,讨论得最多的仍是新闻语言的特色,比如从读者角度谈标题特色、词汇特色、语法特色,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语言的表层,虽然也认识到“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但没有进入语言本身与社会历史文化的紧密关联层面。直至20世纪90年代,由于话语分析在国内发展较快,有关新闻的话语分析成果如译文、论文开始散见于各种语言学杂志和论文集。3新闻语篇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实例


  本文拟对2015年6月22日一篇经济学人文章“AbreathofairGreece’sdebtdrama”为例进行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


  新闻语篇实际上通过文本中的词汇选取来创设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词汇选择对新闻语篇的分析意义重大。


  本篇文章的引语是“AsEurope'sleadersholdanemergencysummit,Greecefinallyoffersproposalsworthconsidering.”作者的态度以及杂志社本身的立场可见一斑,对于希腊的提案用“worthconsidering”进行修饰,表明作者的态度谨慎并且客观。正如经济学人杂志给读者长期以来的态度一样,中立且客观。一句“worthconsidering”给读者一种且看后事如何的牵引感。


  TRUEtothedeadline-bustingroutine0ftheinterminableGreekdebteYl$ntry'sfinalset0fproposalstosecureadealwithitscreditors,whichhadbeendueSundaynight,ficialsinBrusselswerebeginningtowonderwhethertheywouldturnupatall,ekproposals,ingtopeoplewhohavefooenDjisselbloem,them“positive”and“abasistorestarttalks”.首段之中,对于希腊提案的描述之中,首先刻画了出此提案的大环境。作者使用了“muddle”,“mistake”,“gaps”,“closely”,“still”等词语。读者读后仿佛置身其中感到希腊当局面临前所未有的大麻烦,掌权者一片焦头烂额的感觉,希腊的债务危机跃然纸上,涌上读者脑海。


  在本文之中,作者大量使用修饰语对于事态进行描写“Therewasnotenoughtimeforafulldiscussiontobeheld”“heWaslookingfora“viablesolution”“suggeststheIMFisunlikelytobesatisfied”“asignifieantconcession”“ferencesarehardtobridge”“Anagreementisurgentlyneeded.”。诸如此类短语或者句子,都在一次又一次烘托出当前欧洲局势的不安,经济下行压力之大,希腊当局的无奈。然而作者在处理这些文字時又不失得体和准确,使用“full”“viable”“suggest”“unlikelv”“hard”等词汇对句子表达出的真实意思进行把握。文章中的有关时间的描述也是做到了尽可能的完整和准确,反映出该杂志在做出本篇报道时的竭尽可能的及日寸.陛和客观准确性。


  4.新闻中话语分析中的真实感和客观性


  新闻语篇中使用转述引语能充分体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感和客观性。与此同时,也能让读者感受到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并没有掺人个人观点转述引语能较好地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加工。西方政府与新闻媒体总是不断向世人灌输其独有的理念,即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总能享受到所谓充分的言论与新闻自由,其新闻报道具备客观公正性。在对西方新闻报道进行认真的分析后可以发现,西方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并没有做到客观公正,而是根据其观点需要对题材与内容进行选择。


  以上文提到过的经济学人文章“Abreathofair-Greece’sdebtdrama”为例。全文并未出现所谓的直接引语或者间接引语,全文用词简练,行文流畅,并未表露过多立场。即使是在全文的最后一段,也是常规意义上需要总结表明立场的地方,经济学人依旧表现出一本优秀杂志的底蕴。“thefirsttimesincethetalksbegan,theyofferhopethatadealcanbestruck.”即使是所谓的欧盟密友,即使是所谓的西方命运共同体,作者也并未说出言不由衷的只言片语。作者依旧非常职业地表达出自己的担忧,对于形势给出自己的判断。通过对于此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篇文章并没有灌输价值观,是一篇客观可信的经济分析文章。


  随着中国的国力日渐增强,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世界的注意,全球意识形式的分化又导致国与国之间微妙的关系。“经济学人”作为政经方面的著名刊物,自然不会放弃对于中国的注视。此刊专门设立了“China”版块,报道分析中国新闻。2015年6月18日,“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Hangkong’spolitics-Asnubtotheparty.这是一篇有关中国政治的文章。文章的标题便非常惹人玩味,asnubtotheparty,snub表示冷落,斥责。香港问题对于中国政府如鲠在喉,处理起来并不轻松。


  文章开头便是“18th,however,thelegislatureinHongKong(knownasLegco)vetoedtheparty’splansf101whathadbeentoutedasmomentouspoliticalreformintheformercolony.”此处使用动词“defy”,表明在中国政治体制内,中共的绝对地位。“tout”一词表示“兜售”之意。作者用“兜售”一次来形容中共高层对港的政治改革,并没有表现出该杂志对于政改的严肃态度,甚至对于中共对港的政改态度的暧昧看法。作者用“theformercolony”来代指香港,这个中国千百年来的固有领土,其心不言而喻。


  国际社会,总有一些声音用所谓的“民主”来攻击裹挟中国政府,宣扬所谓的“民主”与“平等”,宣扬“普世价值”。


  “Chiakingpowerin2012PresidentXiJinpinghassteppedupeffortstostifledissentonthemainland.”作者表示中国政府没有心情去重新评估自己对于民主改革的立场,作者使用了“Chinaisinnomood”,试图生动形象,充满画面感的写作手法来刻画中国政府独断,对于民主改革缺乏耐心的形象,与事实相悖。作者描述习近平在上台后“PresidentxiJinpinghassteppedupeffortstostinedissent”——扼杀大陆范围内存在的异议。“stifle”一词试图表现出习近平独断专制,缺乏民主思维,用暴力解决民主争端的情况。这种采用明显带有感情色彩的用词方式并不负责,实在难以称为严肃客观,也与本文探讨的第一篇有关希腊债务危机的文章的态度呈现出很大的不同,使用双重标准。


  “oteistheonlyoneinChinathatreallycounts.”文章以后一段,意味深长,描述现在的香港特首梁振英目前深受习近平器重和支持,而习的支持在中国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样直白的表达中国的政治制度,实为不该,缺乏对于中国的了解和应有的尊重,也反映了作者的无知和幼稚。


  作者:李峻峰

  第4篇;对产品说明的批判话语分析


  一、话语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话语分析是指一种探讨不同场景下话语的组织方式及话语互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研究立场(薛灿灿、叶浩生,2011)。话语分析主要有两种立场,即批判性话语分析和非批判性话语分析。在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是批判性话语分析(CriticalDiscursiveAnalysis),其关心诸如自我、社会更替和权力利害关系等现实问题,主要代表性的研究者是乔纳森·波特(JonathanPotter)、冯·戴伊克(vanDijk)、费尔克劳(Fairclough)、沃达克(Wodak)等;非批判性话语分析主要是研究陈述谈话和书写的社会功能,并探讨这些功能是如何得以可能的。


  批判性话语分析主要来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化(包括意识形态)的作用在于确立和维持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比如,Grmasic认为,资本家懂得将政治社会和文明社会巧妙地结合起来,所以他们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内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政治社会主要是靠诱饵和威胁来维持,而文明社会主要是靠“霸权”来维持的。强调“霸权”就必然要强调意识形态,就必然要关注日常生活结构和习俗是如何使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成为正常关系这一关键问题(Forgacs,1988)。哈贝马斯认为,一门批判的科学必须关注语言和社会交际的历史背景。他提出“理想言说情境”,并认为是那些没有任何权力关系掺杂其中的乌托邦式的交际,行动者具有平等的话语能力,承认彼此的基本社会平等,并且行动者们的言说完全没有受到意识形态或者意识的扭曲。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对批判话语分析亦颇有影响。他认为话语是人类科学的知识体系,历史文化由各种各样的话语组构而成。话语与权力是一种辩证的同构关系,影响、控制话语运动的最根本因素就是权力,而话语和权力又是不可分的,真正的权利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和政府机构就是靠掌握话语(知识)来掌握权力的。福柯的话语理论给批判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论启示是:话语永远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隐藏在话语深层次的思想或意义、“核心”或“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意义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王治河,1999)。


  国内对批判话语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探讨(纪玉华,2001);批判话语分析的形成和发展(范宏雅,2003);作为研究方法的话语分析(成晓光,2006);批判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本质特征(刘慧,2008);批判话语分析的运用(吴伟军,2012)等。


  综上,笔者认为,目前批判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尚且单一。要么是对批判话语分析的理论探讨,要么是运用批判话语分析方法对广告话语、演讲话语和文学材料等的分析,均围绕着批判话语分析的小圈子进行。而性别在批判话语分析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很多批判话语分析的研究却忽略了这一重要的视角。


  二、社会性别的批判话语分析


  社会性别和语言的研究强调,社会性别是在交际和对话的过程中由话语建构起来的。冯·戴伊克认为,批判话语分析的研究动力和兴趣来自于紧迫的社会问题。批判话语分析不仅关注社会不公正、不平等,权势以及权势斗争,更意在揭露话语在这些不公正、不平等和权势的构建和维护过程中所起的微妙作用(VanDijk,1993)。费尔克劳认为批判的意思就是要揭示人们所不清楚的某些关系,比如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Fairclough,1989)。Lazar把批判话语分析理解成对已经“自然化”的事物“去神秘化”的过程(Lazar,1993)。Cameron指出这种自然化往往是服务于特定利益而违背了他人的利益(Cameron,1999)。批判话语分析家认为话语是影响人们思想和实践的强有力方式,因而有必要通过详细分析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权力的概念对于批判话语分析至关重要。在父权制统治下,男性在权利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起着控制作用,而女性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只要她们稍有叛逆便会遭到惩罚。本文拟通过对广告产品的批判话语分析,厘清隐藏在话语里的男权文化以及女性对男权文化的自我规训。


  三、对产品说明的批判话语分析


  通过查看X女性沐浴乳的产品说明,我们可以找到其中涉及的人群分类信息有:女性、X有限公司,皮肤专家。女性是生产者制定的消费者定位,该款产品专门为女性设计,商家善于把握女性的特征:爱美、想要肌肤水嫩、天生动人、光彩。皮膚专家在此提供一种权威角色。同时,我们可以从产品说明文本中,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提炼出以下话语:


  产品说明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产品信息,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鼓动消费者购买该产品。通过生产者的产品定位和以上五种话语,我们可以知道,女性要保持肌肤水嫩、持久润泽这一合适的可接受的行为被强化了。那么生产者是如何使用话语策略来达到畅销目的的?生产者运用医学话语和专业话语,构建一种科学权威。从医学专业的角度强调女性保持肌肤水嫩的重要性。同时让消费者从心理上接受X女性水嫩沐浴乳是科学产品,有医学疗效,值得信赖,应该购买。消费者购买和使用X女性沐浴乳,才是“科学”的表现。运用理性话语,构建一种理性行为:关于如何使用沐浴乳的社会规范。配合润肤乳使用效果更佳则是一种捆绑销售行为,目的是为了增加销量、提高经济效益。“于干燥处常温保存”“如有不适请暂停使用”则是生产者用来弱化负面效果,扩大适用范围的话语。如果使用该产品后有不适状况出现,则有可能是消费者使用方法、保存方法不对或者是本身皮肤问题造成的,而不是产品质量问题。运用官方话语,构建一种官方权威,让消费者相信该产品是通过国家质量管理认可的质量过硬的可信赖产品,以官方批准为保证。运用服务话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X公司不仅产品质量好,而且有完善的售后服务。生产者运用上述五种话语赋予目标消费者规范性行为期待,对消费者产生权力控制,以此来销售产品。


  医学话语1水润肌肤、持久润泽;


  恒日水嫩,展现由内而外的天生动人光彩;


  含木果乳,滋润肌肤;维生素E,帮助改善起皮现象;


  荷荷芭油,重现肌肤健康光泽;


  质地丰润柔细,每次沐浴后,感觉柔嫩一整天。专业话语1成分:水、月桂醇聚醚硫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基硫酸铵、椰油酰羟乙磺酸酯钠、月桂基葡糖苷、氯化钠、苯甲酸钠、香精、聚季铵盐-39、甘油、柠檬酸、苯乙烯/丙乙烯酸(酯)类共聚物、柠檬酸钠、EDTA四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季铵盐-7、聚乙二醇-45M、牛油果树(乳木果)、霍霍芭籽油、生育酚乙酸酯。乳木果、维他命E、荷荷芭油。理性话语1使用方法:取适量沐浴乳于手心或沐浴球上,轻抹全身至泡沫丰盈,再用清水冲净。配合X水嫩润肤乳使用,水嫩效果更佳。


  保存方法:于干燥处常温保存。


  注意事项:如有不适请暂停使用。官方话语1执行标准:沐浴剂******(****)卫妆准字**-**-****号。


  本产品商标由X公司许可使用,检验合格。


  限期使用日期及生产批号。服务话语1免费咨询电话:**-********


  手机用户:**-********


  打假举报专线电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生产者赋予消费者的规范性行为期待并不是消费行为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那么,产品是如何打动消费者的呢?“专为女性设计”“展现由内而外的天生动人光彩”“柔嫩一整天”“水嫩肌肤”“持久润泽”等这些动人的话语在产品的正反面以醒目的字体和颜色出现,不难让目标消费群体(即女性怦然心动。但社会学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女性会被这些词汇所打动。实际上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将女性定位于被动的“第二性”和“他者”,并要求女性“根据男人对她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男性作为主流群体,构建一种社会控制论来控制女性形象:嫩、白、美、动人。男性在权利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把控着权利,而女性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从某种角度讲,女性亦是男权社会的消费品,女性的身体、形象、以至于女性的思想,都是为男性服务的,女性受到男性的支配,消费的唯一目的是取悦男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权制变得越来越隐秘,采取远程控制的权力技术来达到对女性的控制,男性的要求渐渐被女性自我内化了,似乎“嫩、白、美”成了女性自己的要求。女性解放的任务不仅仅是争取一些表面的公民权利,更重要的是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使女性从父权制的精神奴役中走出来。女性解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女性不断改变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而这是一个有待实现的过程。每一个女性都应该清醒地看到做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进而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最终成为自我,成为一个有主体性的独立的人。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批判话语文献的分析梳理,发现社会性别在批判话语分析里面是很重要的一个维度。通过对X女性沐浴乳产品说明的批判性话语分析发现,一方面生产者运用多种话语策略赋予消费者规范性行为期待,控制消费者的行为选择。另一方面,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父权制社会通过其体制严格地坚定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将女性规定在“第二位”和“他者”,并要求女性“根据男性对她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男权社会中,女性正是基于男性对她身体提出的“嫩”“白”“润”等这些要求来选择和消费产品的。


  作者:刘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wjzl/7282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