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教育 > 关于开展心理教育的两个问题

关于开展心理教育的两个问题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教育


  目前心理教育在我国受到了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心理教育自身发展不成熟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在心理教育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误区。从一些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分析和笔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看,心理教育的误区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心理教育等同于矫治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将心理教育混同于思想教育。这两个问题实质上是心理教育的目标、地位问题,如果不加以辨析、澄清,会阻碍心理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心理教育的目标

 

  在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中,一些人认为心理教育就是矫治心理问题,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而一些学校,在心理教育中也是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重点,忽视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显示出这样一种倾向:心理教育就是搞好心理咨询服务,心理教育就等于矫治心理问题。

 

  ()心理教育受重视的直接原因与当前的迫切目标

 

  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效率大大提高,物质财富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发展。然而与此同时,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让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精神高度紧张,经常焦虑不安,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作为现代社会的群体之一,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这种威胁。1987年在昆明召开的首届全国高等院校保健研讨会上公布了一条消息:神经衰弱、精神病是导致今日大学休学的主要原因之一。200110月底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透露,眼下全国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982年以前导致学生退学、休学的主要原因是传染病,1982年以后则主要是因为心理障碍所致的身心疾病。正是这样的一组组数字,使得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这是目前学校重视心理教育的直接原因,也是心理教育的首要目标。然而心理教育当前的紧迫任务,使得人们容易以偏概全,认为心理教育就等于矫治心理问题。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的根本目标

 

  有了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当然要及时矫治,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但是,等到心理问题已经发生,甚至已经发展到了心理疾病阶段再来矫治,就显得太被动,不论是对已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学生,还是对心理教育工作者来说,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心理教育应该更为积极主动,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重于矫治。要实现预防重于矫治,最根本的还在于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如同加强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提高了,自然能增强抵御身体疾病的能力。在心理教育中,只有重视了心理教育发展的目标,每个学生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做不同程度的努力,追求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状态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也是培养适应21世纪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其它素质的基础,基础打不好,其它素质就难以真正提高。心理素质的培养要通过心理教育来完成。

 

  无论是着眼于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防治,还是着眼于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应是心理教育的根本目标。心理教育不只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而是和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心理教育的地位

 

  ()关于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关系问题

 

  在理论争论中尤为激烈,在实践中也比较混乱,这种混乱状况实质上是心理教育没有确立起自身相对独立的地位。

 

  1.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渊源

 

  在心理教育受到重视以前,心理问题往往被忽视,甚至都被当作思想问题加以解决。实践证明,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甚至会因为贻误了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造成严重的后果。思想教育的经验教训,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混为一谈,不能单纯用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因此,在思想教育中,心理教育受到关注,希望通过心理教育的实施有效的解决思想教育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增强思想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在一些思想教育工作的会议上,以及下发的相关文件中多次强调,要搞好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实践中,心理教育也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重视,心理教育一般都由思想教育部门组织实施,除了专门的心理教育老师,还有思想教育工作者参与。

 

  由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大力提倡,心理教育再次受到高度重视,在实践中表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正是由于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这种渊源,使得人们容易将心理教育当作是思想教育的一部分。

 

QQ截图20160321101424.png


  2.心理教育应该相对独立

 

  心理教育起步晚、基础差,依托思想教育是心理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新生事物寻找发展机遇来讲,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如果只满足于心理教育依托思想教育的现状,把心理教育仅仅当作是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又会使得它缺少坚实的基础,经不起风吹雨打。从心理教育成长历程看,心理教育在80年代中期曾经红火一时,但由于是依附于思想教育,没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位,当有人认为心理教育可有可无时,心理教育就一下子沉寂了。目前,又因为思想教育的大力强调,心理教育才得以重新发展。当然,导致心理教育发展曲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心理教育依附于思想教育,自身的根基不牢固是它不能把握自己发展命运的重要原因。心理教育要不断发展和成熟,就必须相对独立。

 

  心理教育的相对独立,才能保证自己特有目标的实现。从心理教育的目标看,心理教育的出现,是实现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环,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提高的表现,是对学生健全人格和较高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视。确立心理教育的相对独立的地位,才有利于心理教育目标的实现。

 

  就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相比较而言,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总的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人、塑造人,是为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都十分重视把个人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但比较而言,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主要着眼点不同。思想教育强调学生认识社会、认识国家,比较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通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身上的品德,培养能够遵守社会规范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人。其着眼点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维护社会平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对于个体发展的基本问题,例如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心理适应、挫折克服等个体层面的问题却较少关注。但是学生不仅是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存在,他首先是独具特性的个体,还有个体的和谐发展问题。

 

  在个体的心理世界里,各种心理特征并非是简单堆积起来的,而是如同宇宙一样,依照一定的内容、秩序、规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动力系统,当一个人的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才会呈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会有个体的和谐发展。心理问题的增多,就是因为长期以来,对人才的培养重视社会发展的需要,忽视了个体的和谐发展。将心理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一个方面大力强调,只是暂时解决忽视个体发展需要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忽视个体发展的需要,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相对独立,才能摆正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才能切实关注个体发展的需要,保证心理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心理教育可以依托思想教育,他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但心理教育有自己特有的目标,它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应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位。

 

  ()反思有关心理教育的目标、地位误区

 

  1.从思想上澄清认识,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

 

  由于心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人们对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教育的认识模糊,甚至是错误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不清,行动难免失偏。要想使心理教育不偏离方向,开展心理教育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就是从思想上澄清认识,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

 

  一方面,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宣传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意义,转变学生的观念。不仅让学生认识到矫治心理问题的重要性,树立心理自我保健意识,更要让他们意识到提高心理素质,对维护心理健康,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的意识。促使学生全面把握心理教育的目标,认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形成对心理教育的积极认识和正确心态,营造心理教育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对于实施心理教育的教员来说,从理论上澄清认识,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地位,相对独立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他们在心理教育的探索中,把握心理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积极进行心理教育的深入探索。

 

  2.心理教育自身专业化的努力探索

 

  将矫治等于心理教育的人中,除了一些人理论认识不清,有的人是从理论上已经认识到,心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心理素质到底是什么?具体目标是什么?以培养心理素质为根本目标的心理教育该如何进行?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实践中不知道如何着手。连心理教育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都不知道,通过心理教育,学生心理素质是否提高了?心理教育的成效如何?等这样的问题就更没法解决。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目标是明确的,如何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活动,也有可以遵循的程序,有实践中证明了的可靠的方法、技术。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活动取得的成效也是比较容易统计的。开展心理咨询相对容易,也就容易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是心理教育重要的工作之一,其本身没有错,关键是不能满足于此,不能在此基础上忽视了对心理教育专业化的深入探索。

 

  从前文分析看,心理教育理论上应该相对独立,但是目前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关系混乱,并没有确立心理教育相对独立的地位。从美国学校心理教育发展看,美国的心理教育从产生、发展到成熟,发展非常迅速,在整个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与它已经形成的相当完整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和服务体系、庞大的专业队伍等密不可分的。而我国的心理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离心理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的距离,心理教育理论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践中并没有显示出来,心理教育相对独立的地位也就难以确立。

 

  因此,心理教育要避免目标窄化,确立相对独立的地位,必须加快自身专业化进程,即加强心理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全面的心理教育服务体系的建立。

 

  (1)理论研宄的深入。目前学校的心理教育基础理论研宄比较薄弱,缺少统一的科学的心理教育理论做指导,许多心理教育工作者是摸着石头过河。认识的偏差会导致实践的偏差,其中也许走了弯路,甚至是错误的做法,这是心理教育起步阶段不可避免的,也是建立科学完整的心理教育理论之前必然要经历的探索期。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应及时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探索心理教育规律,争取尽快建立科学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使后来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促进心理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构建心理教育理论体系的深入探索中,还应注重问题性、实践性。要从心理教育实践中迫切要解决的课题入手,突出理论研宄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例如,从心理教育目标窄化问题,反映出当前心理教育的理论研宄中需要尽快解决心理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问题。这一问题,已经受到一些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宄进展,如张大均等人对于什么是心理素质进行了深入的研宄,构建出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周冶金等人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宄也已展现出初步成果,不过目前还没有提出可直接指导实践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经过实践检验的心理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完成,会极大的促进心理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等相关研宄的进展。这些从实践需要出发的课题研宄的完成,将对心理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在心理教育中逐步建立全面的服务体系。在心理教育实践中,要心理教育理论体系为指导,根据心理教育目标,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心理教育服务体系。心理教育要为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服务,注重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这是实现心理教育近期目标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校心理教育服务在加强心理咨询硬件和软件,搞好心理咨询的同时,今后还应以心理教育根本目标为指导,拓宽心理教育服务内容,向司评价、干预、预防、教学指导、研宄与策划服务等方面发展,逐步形成心理教育服务体系。

 

  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和服务。例如,通过专题辅导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一年级的新学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防止因不适应带来的心理问题;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研宄并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评估工具,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跟踪服务提供参考。

 

  为学生提供维护心理健康的调适技能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调适技巧,使他们能够及时消除负性情绪,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训练策略,提高学习训练的效率,自觉的开发智力潜能;了解并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树立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学会协调人际关系。

 

  (3)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心理教育专业化发展,构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服务体系,关键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历史教学,我们已经使学生了解了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在此基础上,学生一定会产生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在深刻了解祖国的历史之后,才能认识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也就不会对纽约的高楼、东京的汽车、巴黎的酒吧徒自羡慕而一切步西方后尘,也不会对祖国暂时的不发达一味怨嗟而不思进取。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无形中培养起来了。

 

  我们让学生了解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而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道德,即对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的神圣责任感,把自己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真正具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爱国主义道德,因为这种道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成为历久不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历史上的诸多爱国者如范仲淹、岳飞、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等,他们虽然地位不同,命运不同,但对祖国的忠诚,对民族前途命运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相同的。他们在祖国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以拯救民族命运为己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道德观念。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时刻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自觉地为祖国建设添砖添瓦,为祖国昌盛贡献力量。

 

  总之,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一门得天独厚的学科。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深入细致地挖掘出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多样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出众多的优秀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lxjy/10217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