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渗透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而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也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作为初中三大主科之一,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必须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才能在现实交际中更顺利。事实证明,只是单纯地掌握单词和语法,缺少对所学语言文化的了解,在实际交流中很难正确使用。没有文化背景的英语学习,就等同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意义的字符,这样的话是很难对其进行有效运用。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渗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教师自身要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素养

  要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必须要先以身作则,加强学习,增强自身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素养。初中英语教师应从自身抓起,主动了解更多有关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方面的情况,全方位地了解英、美文化交际存在的背景知识。另外,在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文化差异对语言运用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比如在婚礼上,外国友人夸奖新娘漂亮:“Your bride is very beautiful!”由于英语翻译没有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将新郎回答的“哪里!哪里!”直接翻译出来,结果老外听了很疑惑,以为新郎要问新娘具体美在哪些地方,于是老外又解释道:“The face,the eyes,the nose...everywhere.”这样就闹出了一场笑话,若是翻译对中西文化差异有较深的了解,直接回一句“Thank You!”就足够了。

  再如,在教学有关Weather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Weather这一话题渗透跨文化知识。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外那么喜欢聊天气呢?实际上,西方人初次见面时,习惯用谈论天气的方式作为交谈的开场白,其实他们不是为了谈论天气的好坏,而仅仅是为了引入一个新的话题。经过教师这么一解释,学生以后也不会认为西方人喜欢谈论天气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学生便能了解到更多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二、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发掘跨文化意识

  词汇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词汇的产生与消亡都伴随着某些文化现象;在未与文化意识结合之前,人们给事物赋予名称时是随意的,但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综合起来的文化意识却能使这些名称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物,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是邪恶和凶残的化身。由此可见,在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挖掘对学生理解词汇有着深刻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新单词时,教师不应继续把听说读写作为最终的教学目的,而应进一步去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含义,从小小的单词开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如,politician和statement这两个单词,很多学生认??politician是政治家的意思,经常将中文的“政治家”翻译为politician,然而这个词在美国英语中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它指的是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因此中文的“政治家”译为statesman在美国和英国文化中都很贴切,statesman主要表示善于管理国家的明智之士;人们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称为statesman。

  三、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

  在跨文化交流中有必要提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让双方在交际中进入同一个文化背景,避免误解或敌意的发生,获得成功的交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词汇的不同文化含义,口语教学应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结合情景挖掘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去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更有利于学生达到用词准确得体。比如,Blue这个单词,在汉语中指秋高气爽的天空色,给人以辽远、宁静和超脱的感觉。在英美国家,蓝色表示高雅和忠诚,常用来喻指人的“情绪低沉”“黄 色的”“下流的”,to make a blue joke(开一个下流的玩笑)。另外一个代表颜色的单词“white”在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含义也很不相同,在英语中white代表纯洁、高贵,故婚纱是白色的,在汉语中white代表死亡和疾病。再比如,动物词语在中英的文化差异,英语中的百兽之王是狮子lion,汉语中的百兽之王是老虎tiger,“置身虎穴”译为 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虎头蛇尾”译为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因此在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会话时,不应一味追求语言的准确性而忽略了其交际的有效性和语言的得体性。

  四、借助节日文化,挖掘文化背景知识

  初中生普遍对节日都很有兴趣,因此现在国外的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都很受欢迎,由此教师可以抓住节日这个话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借助节日文化的教学,渗透节日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学生记忆更深刻。比如在教“Christmas Day”时,教师可以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装饰教室,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圣诞节的气氛,再利用多媒体介绍圣诞节的起源、圣诞老人的传说,让学生动手制作圣诞节卡片,学唱圣诞歌曲。圣诞节在外国人的眼里就相当于是中国的新年,因此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做对比,让学生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Family day,the first day of a year,feaster,gift.此外,教师还可适当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介绍其他的外国节日Easter(复活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的相关知识,如这些节日分别是哪天,有什么庆祝方式,吃什么特色食物等。同时结合我国的重要节日,如the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节日文化差异,通过节日文化差异渗透跨文化意识。

  五、从思维方式上培养学生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

  语言的差异除了文化差异,在思维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而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的英语学习者的通病就是习惯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去翻译英语,有时会变成笑话或产生误解。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还应主动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去使用英语。例如,中国人听到别人的赞扬时,通常都会以否定的语气回答以表谦虚,而西方人则会欣然接受。比如对方说:“You are so beautiful!”我们通常会说“不,一点都不漂亮,我觉得你才漂亮”,而西方人的反应却是“Thank you. I am glad to hear that.”再比如,我们去朋友家做客,朋友问“喝不喝水?”我们第一反应都是先礼貌性地推辞,但是朋友拿来水后,我们也会喝。而在西方文化中,如果客户说“No,thanks!”则主人就不会坚持给客人上水。由此可见,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能让我们在对的场合说正确的英语。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466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