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意会”与“言传”架起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桥梁

“意会”与“言传”架起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桥梁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阅读课应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意会,不能“重言轻意”

  语文课应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意会”,有助于真正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意会是自我的,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意会,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他们在“意会”中与文本对话,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

  1.“趣”字当先,引人入胜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入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入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导入一般融知识性、艺术性、新奇性于一体,方法也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喜好特点以及教材特点做好巧妙的导入。或聊家常,猜谜语,设疑问;或创情景,诗朗诵,讲故事;或温旧故,引新知,巧板书……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把握和运用。在导入过程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找到适合每篇课文的导入方式,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思想感情的陶冶,有利于文学修养的提高,有利于审美观的养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诱发他们的感情,为课堂教学找到一个良好的开端。

  2.“读”字为重,以读意会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要注重文章的朗读,提倡再读。我们知道,文章时读时新。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读了三遍《红楼梦》,感觉一次比一次好。学者读书讲课,越读越讲越有发现,故陈寅恪就有“不讲”的观点。陈寅恪开学第一课,即要向学生们宣布:别人讲过的东西我不讲,我自己以前讲过的东西我也不讲;古人讲过的东西我不讲,现代人讲过的东西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东西我不讲,中国人讲过的东西我不讲。我只讲以前没有人讲过的东西。高中老师当然不必像陈寅恪那样有“不讲”之说,但不能不有所新发现。

  3.书画结合,再现意境

  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通,音乐、画面,动画,很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比如,多媒体对李清照的《如梦令》是这样解读的: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首先映入眼帘,明丽、轻悦的古筝声作为背景,一古典女子轻摇小舟,从荷花池中缓缓驶出,一飞鸟从荷花丛中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让人如痴如醉,仿佛自己被带入宋朝,带入诗人“沉醉不知归路”的那个傍晚。在这样的情境中,让学生用不同形式多次朗读。相信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既落实了背诵的目标,又领会了作品的主题。还会深深爱上了宋词爱上了文学。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思维。”在这里,诗歌的意境美通过具体可感的画面、声音得以充分的表现。

  二、阅读课要扎扎实实抓语言训练,谨防“得意忘言”

  在课堂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我明白了作者的意思,但我说不出来”。或者是“……错了,我说错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学生语言贫乏、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这难道不是我们语文教育的偏疏?这种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得意忘言”吧。它启示我们语文课重“意会”但也不能丢弃“言传”。

  1.多向对话,言传无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包含着多向的平等对话: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还有学生与编者(教材)、教师与编者、编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但它们并不是并列关系,其中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核心,其他对话均为学生的个体阅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给予多方面的学习帮助,共同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展开。

  2.设计问题,强化语言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对课文(作品)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掌握语文及相关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调查了解生活,深入研究,寻求相关原因,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一种学习活动。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探究合作能力得以培养,进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合理评价,潜移默化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就尤如给学生“雪中送炭”,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

  兴趣,就是语文课堂中的“阳光”。有了“阳光”,学生就会打开心灵的闸门,走进作家的情感世界中同哭同笑;有了“阳光”,教师就会轻松驾驭课堂,驰骋于优美的语言文字王国里乐而忘返;有了“阳光”,语文课堂就是美味大餐,就是快乐的放飞思想的空间。让我们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着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阳光”洒满学生的心灵,使语文课堂灵动起来,真真正正的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1991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