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究

日期:2023-01-2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61

  化学这门学科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是陌生的,是新鲜的,甚至是好奇的。许多学生刚进入九年级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特别是思维方法及学习方法的影响,往往不能够适应化学的学习,使得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兴趣继而出现学习困难。另外,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又对广大师生带来了很多不适应,如何对广大的初中化学学困生进行了解、掌握他们存在的困难,进而对其进行转化成为困扰各位化学教师的最大难问题,自然也就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以下为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出的几点经验。

  一、实施“成功教育”,帮助学困生增强信心

  居里夫人说过:“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自信心能够令人产生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激起人的自尊、自强之心,从而获得成功;反之,缺乏自信心,则会产生一种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导致自卑、自贱、自弃等一系列的挫败行为。在学校运动会上,笔者发现了如此一种现象:参赛学生绝大多数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当他们获奖为班级争得荣誉后,同学们视他们为“英雄豪杰”。他们的脸上展露的是开心的笑容,走路也抬起了头,此时他们是自信满满的。学困生缺乏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与肯定,缺少的是体验成功的机遇,一旦他的自信心有了落脚的地方,心坎里便会油然爆发出一股奋起直追其他同学的热情。

  例如,笔者班上有几个同学活泼伶俐,性格外向,文科还行,但数理化成绩较差,尤其是化学。刚开始他们总是和笔者说:“老师,我天生不是学习化学的料,我理科都不好,我喜欢文科。”笔者意识到这些孩子学习化学的自信不足,源于学习过程中过多挫折经验。笔者开始制定计划,通过实施“成功教育”帮助他们增强学习化学自信心。

  1. 精选习题

  每天为他出一份难度适合他的习题卷,遵循“从简原则”,保证他百分之九十都能答出来,还有百分之十的内容让他“跳一跳可以摘到一个桃子”,在此过程中让他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

  2. 精选问题

  课上经常提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相比较是怎样的?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是怎样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充满自信地对答如流,然后用激励性的语言当众表扬他、鼓励他,让他感受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 阶段小结

  作好阶段性小结,与他一起总结某一阶段获得的成果和原因,并寻找出存在问题的缘由,共同努力钻研矫正的方法,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转化效率,增强学生转化的自觉性。

  自信心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一学期的辛勤工作,这些学生在化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给学困生施展各种体验成功的机会,时时处处开发学困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实施“激励教学”,激发学困生增强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教学可以激发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起学困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恰当的、激励性的教学还可以启发学困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如何有效学习化学。

  1. 奖励式授课

  鼓励性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加倍努力,积极进取,无疑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敢于向教师或其他同学提问的学生要进行奖励。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困生,不管他提出的问题多么简单或多么稀奇古怪,只要他有勇气提出问题,他们就该得到鼓励和表扬。奖励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奖励他们小小的礼物或者奖励他们去实验室做一些趣味性的小实验,这样不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2. 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的评价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表扬自己的话。当他们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可以换个视角评价“你的声音很洪亮,咬字很清晰!”当他感觉学习成绩太差,要放弃自己时,教师可以适时给他鼓励:“学习成绩差,不一定代表你笨、没有创造力。记得吗?常见的元素符号你默写得非常棒。实验室里你做实验时候的操作能力比班上任何一个其他同学都做得好!老师对你有信心,你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喔!”这样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鼓舞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他从此就会留意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每天的进步。

  有动力才有能力,在学困生的成长中,咱们教师不仅是引导者,促进者,更是他们成长中的放大镜,我们要耐着性子细致地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用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去展示。

  三、实施“因材施教”,指导学困生掌握方法

  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就很明显地体现了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方法的思想。长期以来,因材施教已经是中国教育界的优良传统,在现代教育界也把它视为一种教育原则要求各教师必须遵循。

  1. 提问分层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如,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多少?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可以让低层次的学困生好好回答,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又如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时候什么时候才适合收集?高锰酸钾制氧气过程中试管破裂了,可能有哪些原因造成的?这些难度适中的问题留给中等生;再如称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值多,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像这一类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留给优等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跳一跳,摘一个桃子”。

  2. 练习分层

  练习设计要因层制宜。设计练习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第一层练习的题目,是把教材的最基础的内容编写成探索性问题。这类题目重点考虑让低层次的学困生能够接受,兼顾中等生和优等生的查漏补缺和探索性诱导。第二层学习是引导学生尝试的题目,属于“理解”和“掌握”层的练习,这类练习主要以中等生能够掌握为准。第三层的练习的目标是运用和变式训练,一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来设置习题的难度,并且可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重点解决教材的前后联系、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类练习适合让优等生挑战自我。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起始阶段,为了使化学教育达到新课改的要求,为了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指导成为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中一个必须面临的问题。因材施教、分层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学困生成长,而且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一项高难度的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实践我们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每个学困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方面的能力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是,每一个学困生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孩子是毫无才能的庸碌之辈。”“我坚信教育的巨大力量。”我们作教师的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并适时鼓励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勇敢超越自我,展翅飞翔。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2035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