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从古筝滑音谈当前古筝教学

从古筝滑音谈当前古筝教学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其优美动听的音色扣动着聆听者的心弦。古筝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并不在于它的演奏技巧有多高超、演奏速度有多快、表现手法有多丰富,更重要的是在于左手的韵味,这是其他乐器所不能媲美的。然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种普遍现象:现在的学习者注重的只是外在的华丽,过多追求灵活的手指和更快的速度,完全忽略左手滑音的练习。滑音是古筝左手“以韵补声”的重要技法之一,也是古筝重要的基本演奏手法之一,可以说是古筝的灵魂。现在古筝很多传统乐曲中的滑音,用乐谱是无法准确记录与表达的,如果在学习中没有仔细的推敲、琢磨,随之带来的便是艺术价值的丢失。

  滑音,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滑动的音,滑音以滑为主,造成一种过程,一种滑动的效果,它有一种倾向感。

  一、左手上滑音的方法

  上滑音是从低音向高音滑行的音,在右手弹完弦后,左手在筝码左侧距筝码约16cm的弦段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用力下按,把弦音上滑到所需要的音高。如果弹奏的是传统风格的乐曲,上滑音一般都是滑升高至五声音阶上行级进的那个音上,滑出的那个音的时值占原音时值的一半。例如:3 音的实际音响效果是3 5,3音是四分音符,时值是一拍,滑出的音是原音时值的一半,因此5音占半拍,这里的5音不是由右手弹奏出来,而是由左手按滑出来的。上滑音如果以五声音阶滑动,那么古筝各弦的滑音是这样的:1 =1 2、2 =2 3、3 =3 5、5 =5 6、6 =6 ? T谡饫铮?1、2、5是大二度上滑音,而3 、6 是小三度上滑音。在同一根琴弦上左手小三度上滑音的用力要大于大二度上滑音的用力,此外,由于高音弦、低音弦的张力不同,在不同琴弦上使用的力量也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用按弦力量的轻重来衡量音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形成良好的听觉习惯。在乐曲演奏中为了避免上滑音出现怪音,在左手滑音之后,不应立即放松、更不能放开,而是要等右手开始弹奏下一个音才可以放开。在实际弹奏中,很多初学的学生,在学习弹奏上滑音时,总是着急把左手抬起,完全忽略了滑音的时值,于是上滑音就戛然而止,此外,由于左手过早的放松了,使琴弦的张力发生了变化,同时就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下滑音。

  二、左手下滑音的方法

  下滑音是从高音往低音滑行的音,下滑音是与上滑音滑动方向相反的滑音。在所需要的弦上,左手先把弦音按到要求的音高后,右手再弹该弦,待右手弹奏之后,左手再逐渐将琴弦放松,使音由高向低下滑。如果弹的是传统风格的音乐,下滑音一般都下滑降到五声音阶下行级进的那个音上,滑音的时值占原音时值的一半。例如: 1= 2 1、 2=3 2、 3=5 3、 5=6 5、 6=i 6 。另外,和上滑音一样,古筝高音弦的张力和低音弦的张力相差很大,因而在不同弦上使用的力量也是不相同的。在这两方面,无论是上滑音还是下滑音,道理是相通的。

  三、影响滑音的几个方面

  (一)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缺乏音准训练

  任何技巧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敏锐的听觉的形成,主要依靠平时对音准的用心训练和严格的自我要求。近年来,随着古筝被大多数人所接收,学习古筝的人数日益增多,师生对于古筝基本功训练也越来越忽视。今天的学生追求的不是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高深的情感,而是追求弹奏大型的乐曲,高难度的乐曲。这种不重视基本功“揠苗助长”的学习方式,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和麻烦。

  (二)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现在的学生音乐素质差异很大,除了基本功不扎实,对音准没有严格要求外,还有一点就是学习的态度,所谓态度决定一切。现在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宝贝,从小娇生惯养。对于老师缺少了一定的尊重,一些不健康的心理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比如说急于求成,急于表现等。使得他们只是在机械的弹琴而没有进入到古筝的世界。不懂得打开耳朵聆听美妙的音乐,弹琴时滑音是否准确、到位了?大多数学生不是不会听、不会辨别,而是懒得听、懒得辨别。

  (三)社会现状带来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随着艺考和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习声乐、舞蹈、乐器等,以提高自身音乐素质。这为古筝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十分欣慰。但古筝艺考、考级也随之带来了商业性和功利性,考级本身并没有坏处,“考试是件大大的好事,我国不考试就不会受到重视,不重视就不可能普及,不能普及就谈不上提高”。国家确定了等级分明的艺术水平标准,目的是希望通过等级来提高全民的艺术素养。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考级状况,却和国家的意愿不一致。延续至今,考级和艺术考试都已经和初衷越行越远。

  四、如何改变教学现状

  (一)规范教师队伍、端正教学态度

  古筝教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群体,其中有演出团体的专业演员、高等大学音乐专业的老师、也有在校的学生,甚至于还有些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长,而在古筝上却还是刚刚入门的外行。在社会上有些古筝学习班或教师,他们把在外的名声看得非常重,学一级的乐曲还不过关,就已经想着过三级的乐曲,三级还在摇晃中就想弹五级六级的乐曲。用这种方式来宣传他们的教学能力很高强,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教出会弹高级别曲目的学生。结果这种跨越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弹筝不像弹筝,演奏出来的乐曲完全不知所云,断断续续,磕磕绊绊,音乐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勃勃生机、浓厚的感染力,更谈不上演奏者的声情并茂了。

  在教学上,老师不要局限于一本教材上的曲目或者是考级范围内的曲目,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因材施教进行调整、补充,把整体学习的时间放宽加长一些,多学些曲子,把基础打好。其实启蒙阶段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几首考级曲目,而是应该同时把相关的知识告之学生,让他们多知道一些、多学一些,知道如何去学、如何去练,从而懂得练到什么程度算好、算精了。古筝学习往往都是从模仿教师开始的,学生观看教师的演奏,长期下来自然会对好的古筝弹奏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不断效仿,逐渐进行探究,直到自己能弹奏出来为止。

  (二)家长端正态度

  家长是学生的首任老师,不管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是大事小事的处理方法,学生首先模仿的就是家长。而现在家长明显表现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速学会的态度,出现了考了一级,跳三级,考了三级,跳五级的纯粹追求考级等级的现状。而不在乎孩子是否学好了这首乐曲,是否有能力完成后面的乐曲。家长间的攀比心理也严重影响着学生,使他们无法静下心来享受音乐,走进古筝的殿堂。像之前说的,态度决定一切,要想改变学生的态度,首先就要从学生家长做起。正视古筝的学习,让孩子在学习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音乐综合素质。

  (三)持之以恒的练习

  学筝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不要过多的追求别人的夸奖表扬,而要追求不断的批评指正。对于学习古筝,有兴趣是前提,但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兴趣只解决要不要学的问题,意志却决定你能不能学好。弹筝练曲不要听而不闻,练习中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听辨能力,慢慢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弹奏时的音准、强弱、该蕴含的感情,都是在一点一滴中磨练出来的。在训练中,左手按弦的节奏训练也十分重要,很多学筝者认为,古筝乐谱上标记的节奏,仅仅是右手弹奏的节奏。但实际上,左手按音的长短,快慢都是有节奏的,如果不加强各种节奏类型的按音训练,是很难完成整首乐曲的。要多思考、多钻研,学会用心感受,注意乐曲的情感表达,不要好高骛远,把基础打好,把基本功练好,只有这样才能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有发展,弹奏出的乐曲才会更加扣人心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008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