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从情境创设管窥课堂教学效率

从情境创设管窥课堂教学效率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52-02[WN]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体现了几个不同以往的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初中数学要努力给学生传授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隐藏在事物外表下的数学本质,注重数学情境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新课程注重知识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感官化的引导,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了解数学,通过实践去思考数学,通过动手去归纳数学。因此,如何从感受出发变得尤为重要――情境教学的初衷正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一、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认为传统的数学教学对于抽象思维程度较弱的中学生而言,要求过于苛刻。大量研究表明,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程度相当于美国更高阶段数学的教学内容,如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的内容是美国高中数学一年级的内容。对于感性思维更强的初中生而言,将数学教授得更形象是一种极高的教学处理手段或者说教学艺术。那么情境的创设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感知人性化。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会在生活中有极强的数学背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感知。

  2.教学趣味化。考虑到初中生较为感性的认知心理特点,用合理的情境创设去吸引学生,有利于其建构知识体系,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感受真实化。新课程理念下的情境和以往的传统教学大有不同,其要求情境真实可靠,不再人为编制,其目的是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喜欢数学。一味的编制会增加学生的厌恶感,这样是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二、如何提高情境化效率

  如何才能创设简单有效的情境?这是课堂教学的基准,这个基准是整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情境的合理、高效势必能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它能让纷繁复杂、形式抽象的数学用一种具体表象表述出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概念的具体雏形,方便学生对其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进而辅以归纳学习数学。

  一)情境导语趣味化

  万事开头难。听了很多公开课,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不积极,其实教师错过了挖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打造高效课堂最初的一环。数学课的起始导语,是一堂课的开端,这个头开好了,才能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才能将形式化的数学课堂变成高效有趣的课堂。

  案例1:《有理数的乘方》。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数米粒的故事。学生很好奇,全都全神贯注)古代埃及有一个法老,很爱下棋。有一天,一个僧人下棋战胜了法老,法老问僧人需要什么奖品,僧人笑笑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您把棋盘上的格子用米粒填满就可以,第一个格子1粒,第2个格子2粒,以后每一个格子是前一个格子的两倍就可以。法老大笑,就这么一点小小要求,有什么难?法老数了一下棋盘上的格子,一共有64格,请你帮法老算算,僧人的要求法老能满足吗?

  生:不假思索)可以。

  师:这个数字是多大?

  教师和学生一起用计算机进行计算,第一个格子1粒,第2个格子2粒,第3个格子4粒……所以第64个格子需要2×2×2×…×263粒)

  师:按照每千粒大米10克的量计算,用电脑能计算出大约1800亿吨。

  生:这么多?

  师:对。这个数字特别大。以后大家要学习其他各种类似的数学问题、生活问题,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这个多位相同数字的乘法――有理数乘方。

  情境导语既通俗易懂,又一针见血。它既点明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核心,趣味性的探索也让学生有了实际的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初始阶段学生的思维是分散的,注意力不集中,直接进入数学概念的学习必然是低效或无效的,引入这种导语化的情境教学,有利于迅速让学生的思维聚拢,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二)情境探索意识化

  情境并非一定只能用于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很多时候在课中探索阶段也可以使用数学情境手段。情境的使用并不是固定的,而如何使用则是教师对工具的利用和掌握能力的体现。课中情境,自然是在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所使用的,教师要做的自然是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做合理性的思考、探索性的尝试。通过课堂中段教学情境的使用可以让学生的数学意识更充分、课堂效率更高效。

  案例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复习上节课核心内容――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师:对于任意形状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不是斜边的一半呢?请大家思考。

  生:思考后)是的。

  师:请同学们动手试试看,想一想为什么?能证明吗?

  学生有些动手画,有些用纸折,认真分析、积极讨论,对这一过程进行有效验证)

  生:每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都是斜边的一半长。

  课中对这个知识点的讨论花费了不少时间,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在课堂教学的中段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这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即在知识建构阶段要让学生努力尝试、积极探索。这种情境探索对于提高学生数学知识运用的意识是很有帮助的。尽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相比传统教学没有了大量的讲解,但是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不低下,而且学生自主获得的知识在记忆长久性上远远比教师灌输得到的来得长久、长远。

  三)情境结尾点睛化

  我们的教学很少将情境用于课堂教学的尾声。其实合理的尾声情境对下一节数学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案例3:复习方程解应用型问题。

  师:本节课,同学们很好地完成了解应用型问题的基本步骤,希望大家回去后思考关于花园设计的应用型问题,将一个矩形空地改造成为长60米、宽40米的花坛,要求花坛所占的面积为空地面积的一半。请同学们给出合理的设计要求美观、合理、实用,要给出详细数据)。

  解决这样的实际应用型问题,大大减轻了学生对应用型问题的畏惧心理,从而在后期课堂教学效率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作为课堂尾声给出的应用型问题情境,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总之,情境创设的发展不同以往。情境可以用于课前、课中、课后,只要能为课堂教学带来提高就都是一种有益的开发。实践证明,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活动更加符合认识规律,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活跃,教学效果也就更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58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